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莆田 興化 荔浦 水利工程 劉克莊 釣魚 莆田發佈 2019-04-04
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延壽古橋

  唐神龍年間,吳興在北洋圍墾,築延壽陂,首先開發興化平原。延壽陂早於木蘭陂三百多年,是興化平原四大陂中最早建造的,是莆田第一次利用大溪流灌溉農田。但是從明代開始,人們已不知道它在哪裡。

  千年的大陂,不會無聲無息地消失。通過實地考察和查閱文獻資料,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延壽陂保存完整,依然發揮灌溉作用。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

  如果延壽陂不存在了,北洋就得不到灌溉。但是,對照清代陳池養《莆田水利志》,延壽陂溉北洋172村。如今這172村,整個北洋,溝渠縱橫,水源充沛,農田肥沃,仍然得到很好的灌溉,農作物年年豐收,一直是膏腴之地魚米之鄉。明代彭韶(1430-1495)也認為,延壽陂雖然遺蹟莫睹,但“溪流溉田如故。”溪流,顯然指的是延壽溪,通過溝渠灌溉北洋。而溝渠只是整個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溝渠的水只有通過整個水利工程才能得到,起碼得有引溪水入溝的工程。這就說明,延壽陂依然存在。

  有人會說,雖然北洋得到灌溉,但那不是延壽陂在發揮作用,延壽陂已譭棄,是別的水利工程在灌溉北洋。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 

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太平陂周邊景色秀美 

  這就要考察延壽陂與周圍其他水利工程的關係,才能分辨清楚。先說太平陂。太平陂建於1056-1064年間,灌溉的是梧塘涵江等地。《弘治府志》說,太平陂“分上下二圳,上圳得水七分,灌興教、延壽二里高仰田;下圳得水三分,灌興教裡吳塘、漏頭等處平洋田。”這些地方都不屬於延壽陂灌區,兩個陂“井水不犯河水”。宋代劉克莊(1187-1269)“義勇普濟吳侯廟記”說:北洋人民“無水旱之虞,鼓腹而系壤,長息而抱孫者,吳侯之功也。”那時延壽陂建成已500多年,劉克莊先人墳墓就在吳侯廟附近,小時候也曾在那附近垂釣遊玩,一定是親眼見到延壽陂在很好滋潤北洋,才說這番話的。如果延壽陂被取代,“吳侯廟記”就會提出來了。

  再說使華陂,陳池養《莆田水利志·陂塘·延壽陂》已經說明不能取代延壽陂,可以參看,文長不錄。《弘治府志》說:“初,吳公建延壽陂溉平洋,尊賢裡地高未食其利,使華陂建,始分水北注。”“溉常泰裡、尊賢裡、孝義裡,共九村。”可知使華陂只是作為補充。

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與延壽陂關係最密切的是木蘭陂。元延祐年間(1314--1321),總管郭朵兒在木蘭陂北岸開“萬金陡門”,分木蘭陂水進北洋。實際上,郭朵兒只引木蘭陂可加以利用的十分之三的水給北洋,水量不多,絕不夠灌溉整個北洋。木蘭陂北注,灌溉的是延壽溪正流西邊,縣城東、南、北郊,今頂墩、闊口、枋尾等地,最後與延壽溪合(注入的地方只有兩處,一在潭頭橋,一在荔浦,都在遠離延壽村的下游,靠近入海口)。北洋的主體仍然由延壽陂灌溉。只要將萬金陡門進水口與延壽陂的分水河(見下文)口相比較就可以知道,那進水量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根本無法相比。成書於1580年的《閩書》裡有一段話說得很明白。當郭朵兒決定分水北洋時,父老爭之曰:“北洋有延壽太和等陂,奈何奪此(木蘭陂水)與彼(北洋)。”這就是說,木蘭陂分流北注,只是支援,並非也不可能替代延壽陂。

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由上可知,延壽陂依然存在,還在灌溉北洋。那麼,陂在哪兒?整個工程什麼樣呢?


  據《弘治府志》:“使華陂在縣北五里,延壽陂西二里。”那麼延壽陂在使華陂東面二里附近的地方。而且,陂名“延壽”,應該在延壽村。

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延壽溪在延壽村的大轉彎。溪流自圖右而來,經圖左過延壽橋向南入海。海峽都市報 圖

  《八閩通志》記載,延壽溪“溪流原出杜塘,赴浦入海。興始塍海為田,築長堤,遏流南入沙塘阪。”從地理形勢看,延壽溪過使華陂、吳公潭,沿著吳峰山西邊一直北上。水勢經山體導向後,進入平原,前面沒有遮擋,旁邊沒有巨大的落差,本來應該由吳峰山北端一直向北衝,經今白杜、溪白,橫貫北洋平原入海。入海口可能在今漏頭到三江口之間,或在今涵壩到三江口之間,或分成幾處入海。但是實際情況是,溪流在吳峰山北端剛一出山,就向右折約125度,與原來的流向成‘V’字形,向南經荔浦入海。就好像一根粗鐵絲被人從中間拗成銳角。

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這不符合志書記載的歷史事實,也不合於科學常識。這隻能有一個解釋:那是人為的,是當年吳興在那兒截流的。所以溪流由北向南轉折的地方的北岸,就是當時延壽陂工程的遏流長堤的主體,這個地方離使華陂大約二里。這道堤很長,東邊可能到今延壽橋,另一邊或直延伸到吳公潭,吳公斗蛟據說就在那個潭。

  築這麼長的堤是必要的。由於溪流被全流截住,改道,吳峰山西側的水位必定上升,有這一條長堤,溪水就不會漫溢到西面今洋西村那邊去,甚至迴流到上游。而在吳峰山北端對面轉折點的堤壩,危險係數最大。一者由於水位提高,增加堤壩壓力,二者由於水流被擋,被迫轉向,就會像一頭猛獸,猛烈衝撞、沖刷堤壩,志書記載堤壩數潰是可信的。現在的延壽溪,從東圳水庫出來,水流小,而且溫順多了。順便說一下,吳興不惜花那麼大氣力,把延壽溪拗彎成銳角使之向南,其目的大概是把水從北洋引開,不讓北上氾濫平原。

  確定了遏流長堤後,其他的陂首工程就不難找到。《八閩通志》記載,延壽陂“陂口別為兩派,曰長生港,曰兒戲陂。”又,“兒戲陂在延壽陂上東邊。”可知這兩個工程在今延壽橋東邊。

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先看長生港。“港”在古書上的定義是“河流分流處”,不是今天意義上的海港、港灣,沒有“可以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的意義。《說文》:“港,水派也。”《集韻》:“港,水分流也。”即江河的分流。那麼,“長生港”就是命名為“長生”的分流,就是引溪流進入灌區的分水河。今延壽橋東邊,下游約200米,北岸,浦頭村西邊荔枝林與綬溪公園交界的溝渠,正是分水溝渠,也就是長生港。

  理由是:1、該分水溝渠上通延壽溪,下經企溪、大壩(古作泮)、北大、吳江,進入北洋灌區,灌溉北洋,是北洋溝渠的總源頭。2、該溝渠也在延壽村。3、《弘治府志》說“長生港深八尺,廣五丈,口深四尺。”按照唐代一尺合今30.7釐米算,寬度與目前我們實測最窄處約20米基本相近。長生港長約110米,筆直,南北走向,與正流上游成銳角,有利於取水防泥沙。這是人工開挖用於控制進水的咽喉,河口要開多大,很難確定。大了,灌區容易內澇,小了,供水不足。據志書,河口有一個四尺(約1.2米)的“門檻”,可能是一個高差約1.2米的斜坡,河深2.5米。當然現在都不止這個尺寸了。

  不過有人會問,經過千年沖刷,難道溝渠寬度還是跟剛開挖的時候差不多?沒錯,要是河底、河岸都是泥巴,現在的河面恐怕會有上百米寬。這一點,我們認為,吳興挖長生港時,已經充分考慮過,他可能把河底及兩邊邊坡都砌上石頭,所以今天的長生港基本上還是那麼寬。下游的企溪,就寬多了。具體情況,還需要根據水下勘查,或等到水乾見底才能知道。

  《八閩通志》說:“長生港即延壽陂口中港也。吳興於漏塘上開港通溪,以大水為則。務欲開拔溪源時水,下海民田獲利,遂號長生港。今東廂、延興、延壽、仁德、孝義諸裡田,多仰溉於此水。”所說的受益諸裡,都在北洋。注意在這一段話中,要在“務欲開拔溪源時水”後點斷,“下海”二字連下讀,意思才可以明白。下海,即“陂下沿海”,與蔡襄“奏復五塘”中“塘下沿海”文例相同。

  再看兒戲陂。就是從遏流長堤經潭頭橋到荔浦陡門入海的正流,主要作用在於衝沙,分洪。溪流中攜帶的泥沙石塊從這一段正流衝入海,就不會由分水河口進入灌區,從而造成溝渠淤塞,無法引水灌溉。《八閩通志》曰:“吳興慮時水為患,於渡塘溪口別分一派通浦,壅沙為塍,遏水入洋。雨大溪溢自推沙而注於海;水減,順溪南下,沙復自壅成塍,不勞人力,通塞自如,若兒戲然。”平時水緩,溪裡的沙堆積成小堤,擋住水流,較多的溪水由分水口進入北洋灌溉;雨大時,溪水漲溢,推沙入海,溪裡的沙少了,更多的水排海,不會進入北洋,防止內澇。不用人力,自動調節北洋進水。確實是科學的方法。似乎這衝沙很輕鬆,像兒戲一樣。不過既然叫做兒戲陂,可能當時在分水河口附近,正流河道上,有一小段橫截溪面、沒有露出水面的小堤壩,用於沖刷泥沙。

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延壽陂陂首工程 谷歌地球截圖

  遏流長堤、長生港、兒戲陂,構成了延壽陂的陂首工程,都在使華陂東邊約二里的地方。這就是歷經1300多年依然屹立不倒、保存完整、依然發揮灌溉作用的延壽陂。

莆田“老水利”,比木蘭陂還早三百年

北洋縱橫交錯的溝渠 谷歌地球截圖

  分水河引水入北洋,進入橫經直貫、密如蛛網的溝渠,灌溉農田。吳興當年“釃為巨溝者三,折巨溝為股溝五十有九。”(《八閩通志》)溝渠既用於引水,又用於蓄水,像是地上水庫。沿海修建洩,就是排水涵洞,以減緩水勢,或在水災時排水入海。也有御鹹的作用。北洋原來是海灘,吳興圍墾之後,才成為平原。有幾個洩後來改建成陡門。總之,陂首工程,溝渠和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灌溉工程,滋潤北洋,使“向之鹹地悉為沃壤。”(“吳侯廟記”)。

  興化平原上其他大陂用攔河壩截流,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延壽陂是無壩引水,沒有攔河壩,這是延壽陂區別於其它大陂的一個特徵。如果想在延壽陂上找攔河壩,那是找不到的。遏流長堤只是河堤,使溪流改道。整個延壽陂工程無人值守,潤物無聲,陂首工程與環境融合成一體,沒有特殊標誌,年久了就看不出來。只有溝渠透露出一點信息。

  據《新唐書·地理》,延壽陂受益四百頃,按唐代1畝相當於今0.871畝計算,約35000畝。那時南洋還沒有開發,北洋先露出水面。

  水利是不朽的工程,沒有人為破壞,譭棄,沒有特大自然災害,都會長久保存的。都江堰、廣西靈渠、鄭國渠都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仍在使用。延壽陂也有1300多年了,建成時距立縣才140多年。“昔陂未成,潮汐至使華橋”(“吳侯廟記”),北洋還是一片鹽鹼灘,蒲草蒼蒼,溪水湯湯,零星開發都採用鑿塘蓄水灌溉的方法。延壽陂首創築陂開溝引溪水灌溉,在工程設計、引水量、灌溉面積等方面領先於其時代,是莆田灌溉農業發展的里程碑,使莆田人能得平土而居,為莆田的文明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綜上所述,延壽陂工程包括遏流長堤、長生港(分水河)、兒戲陂(分洪排沙工程)、溝渠和洩,是一個完整的無壩引水水利工程,1300年來一直都在使用,造福莆田人民。(莆田發佈綜合莆田僑鄉時報 餘學範)

責任編輯:王 敏 沈 琳 陳恆山

值班主任:林雙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