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有思想,樂趣就越多

玫瑰姐的話:

今日,和玫瑰姐一起讀詩吧,做個有思想的人。

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一個人越有思想,樂趣就越多。

——叔本華

一個人越有思想,樂趣就越多

上海,泰戈爾雕像

原創 /子晟 2019-04-08

詩跋:

在上海茂名南路、南昌路口的街心花園,

樹立著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半身銅像。

“我最後的祝福是要給那些人——

他們知道我不完美卻還愛著我。 ”

——摘自泰戈爾詩集《流螢集》


一個人越有思想,樂趣就越多




——在上海,在泰戈爾雕像跟前

我與泰戈爾先生的一席話

站在這裡,我聽見久遠的迴音

來自細軟的塵沙,那些年的我們

用詩犁耙,在田間犁開羞澀的皺褶和麵紗

在潦草的世紀,我用孤筆收割文字的想象

風雨中,不斷收穫汗水,幸福和夢想

我相信,有駱駝的地方,就有人家

猶如愛情,失去了愛,才相信愛的力量

猶如我相信一株稚嫩的春苗,和一隻翠鳥

足夠承受心臟的負荷,和大地的累贅

由此,相信自己,亦如你說:

“有時候愛情,不是因為看到了才相信,

而是因為相信了才看到”

在這裡,我看到春天過後,有風霜雨雪

在你的面前,我看到梧桐樹,看到我從前

在風雨中受傷,自有陽光會為你治癒。


一個人越有思想,樂趣就越多



泰戈爾詩歌欣賞:

寂靜在喧囂裡低頭不語,

沉默在黑夜裡與目光結交,

於是,我們看錯了世界,

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

而我已經飛過,思念是翅膀飛過的痕跡。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留下什麼,

只要你經歷過,就是最大的美好,

這不是無能,而是一種超然。

——摘自《流螢集》


夏天的飛鳥,

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

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麼可唱,

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裡。

長日盡處,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將看到我的疤痕,

知道我曾經受傷,也曾經痊癒。

——摘自《飛鳥集》


一個人越有思想,樂趣就越多



大家都能看出,使用的能力越是高尚,所能收穫的樂趣就越是偉大。樂趣總是涉及個人力量的使用,幸福就存在於一連串的樂趣的重複中。

比起另外兩種基本的生理的樂趣來,感覺的能力帶來的樂趣佔據了更高的位置——同樣是存在於世,人類的感覺能力遠遠大於動物,使得人有別於其他動物,存在的地位更為高級。

感覺的能力表現為精神力量,它使我們能夠獲得必須依靠思想才能得到的樂趣,也就是所謂的智力樂趣。可以說,越有思想,樂趣越大。

普通人對任何事情產生興趣,是因為這件事刺激到他的意識慾望,也就是說對他而言這是一件有切身興趣的事。但是持續的刺激未必總是好的,也會帶來痛苦。

比如打牌這項看似風雅的流行娛樂,就可以提供刺激,但也只能提供一些微小又短暫的刺激,讓那些真正且永恆的痛苦暫時得以麻痺——說到底打牌就是對意識慾念的一種隔靴搔癢。


一個人越有思想,樂趣就越多



一個人若是智力發達,就能夠毫無雜念地對純知識方面的事物產生濃厚興趣。而且這樣的興趣對他來說才是必需品,有助於讓他遠離痛苦,並讓身心靈感到祥和喜樂。

普通大眾的生活,讓人們醉心於各種滿足個人安逸的渺小福利,卻不得不對抗由此而生的各式不幸與苦難,曠日持久地掙扎其中;一旦停止為實際生活操勞,人們被打回原形,只能依靠自身內在時,人生就會被不堪忍受的無聊包圍,如同行屍走肉,只有瘋狂的激情才能稍微點燃死氣沉沉的生活。

被賦予了高度精神力量的人,過著思想豐富、多姿多彩、充滿了生命活力和意義的人生,其自身就承載著最高尚的樂趣之源。

他的頭腦只為有價值、有趣味的事物所吸引,他想要的外界刺激來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來自對人生,對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偉大成就的思索——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享受世上的傑作,只有他們才能透徹理解並深切感受到這些傑作的偉大之處;也只有對他來說,那些曾經偉大的人和事才真切地存在過;也只有他才感受到了他們的吸引,其餘的人不過是偶爾的過客而已,或一知半解,或道聽途說。

這類聰明人的典型特徵還包括他比別人多了一項需求,那就是對閱讀、觀察、研究、冥想和實踐的需求,簡而言之,他們需要不被打擾的閒暇。


一個人越有思想,樂趣就越多



伏爾泰說得好,“沒有真正的需求,就沒有真正的樂趣”。因為懷有需求,譬如想要欣賞大自然的風景、文學、藝術等美好的事物,所以能享受樂趣;而對大部分人來說,即使被美景包圍,也視而不見,感受不到樂趣——這就好比是我們要如何期望一個老朽之人墜入愛河呢?簡直是徒勞的。

在思想智慧方面享有稟賦的人,除了日常的個人生活之外,還享受著精神的生活,並且逐漸將精神生活作為唯一的真正的生活——實際上,日常的個人生活不過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只是獲得精神生活的一種手段而已。

很多人過著淺薄、空虛和充滿麻煩的生活,甚至將這樣一種庸庸碌碌的生活視為人生目標。而對於那些聰明的人來說,會始終把對精神的追求放在其他一切追求之上:通過內在和知識的持續提升增長,生活的境界逐步提高,使之越來越連貫,並具有恆久的強度與統一性,就像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逐漸成形。

一個人越有思想,樂趣就越多


與之相較,致力於追求個人舒適的人生,或許其寬度確實得到了拓展,卻無法加深深度。可惜的是,這種所謂的“現實生活”對大眾來說就是人生的目的,卻不知道自己終此一生無非是做了一場可憐的表演。

每天的日常生活,若沒有激情來驅動,就十分平淡乏味;而如果有激情,又很快會變得痛苦。只有那些思想稟賦超群的人才是幸運的,他們的智力超出了意識慾望所需,能夠在日常生活之外,同時享有精神的生活,沒有痛苦且妙趣橫生。

享有精神生活,只依靠閒暇(意即,當智力無需由意識慾念來驅使的時候)是不夠的,必須要有真正充足的力量,擺脫意識慾念的拘囿,才有資格從事純粹的精神活動。恰如塞內加所言,“無知的玩樂也是一種死亡,相當於活死人之墓”。

根據每個人思想能力程度的不同,與之相對應的精神生活可以無限發展沒有止境——小到收集昆蟲標本,觀察鳥類,研究礦石、硬幣之類,大至創作詩歌或哲學作品,收穫思想的最高成就。

精神生活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無聊,還可以使我們免遭無聊的壞影響——將自己的幸福全部寄託在客觀外在世界的人們,必然會受到各種各樣的不幸、損失,甚至窮奢極欲帶來的影響,其中還包括交友不慎導致的煩惱。

唯有精神生活可以保護我們遠離這些危險——譬如我的哲學雖從未帶給我實惠,但是卻幫我節省了許多開銷。


一個人越有思想,樂趣就越多


節選自《叔本華思想隨筆》


注:

亞瑟·叔本華(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歲),德國著名哲學家。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代表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錄與補遺》。

伏爾泰(法文:Voltaire,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享年83歲),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伏爾泰是他的筆名,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

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約公元前4年-65年,別稱塞內加。),古羅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學家、悲劇作家、雄辯家。塞涅卡一生著作頗豐,觸及到了可以作為研究對象的一切實際領域。現存哲學著作有12篇關於道德的談話和論文,124篇隨筆散文收錄於《道德書簡》和《自然問題》中,另有9部悲劇等文學作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