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

我們最為熟知的黃國是春秋時期南淮嬴姓黃國(點擊閱讀),曾是楚國東進的最大絆腳石,由於大時代趨勢的不可逆轉,南淮黃國最終被楚國兼併。但遠在西北部的山西汾洮地區也有一個古黃國,“汾水四國”(沈、姒、蓐、黃)之一。這四個國家是臺駘的後裔,關於臺駘,我們聽說過臺駘治汾洮的故事,比大禹治水要早,因成功疏導汾、洮水患,受封於汾川。其後裔主要分裂出四個國族,黃國是其中之一。《左傳·昭公元年》記載:“(臺駘)封諸汾川。沈、姒、蓐、黃,實守其祀。今晉主汾而滅之矣。”意思是臺駘受封汾川,由其後後裔分裂出來的沈、姒、蓐、黃四國來負責祭祀,後來這四個國家全部被晉國吞併。

"

我們最為熟知的黃國是春秋時期南淮嬴姓黃國(點擊閱讀),曾是楚國東進的最大絆腳石,由於大時代趨勢的不可逆轉,南淮黃國最終被楚國兼併。但遠在西北部的山西汾洮地區也有一個古黃國,“汾水四國”(沈、姒、蓐、黃)之一。這四個國家是臺駘的後裔,關於臺駘,我們聽說過臺駘治汾洮的故事,比大禹治水要早,因成功疏導汾、洮水患,受封於汾川。其後裔主要分裂出四個國族,黃國是其中之一。《左傳·昭公元年》記載:“(臺駘)封諸汾川。沈、姒、蓐、黃,實守其祀。今晉主汾而滅之矣。”意思是臺駘受封汾川,由其後後裔分裂出來的沈、姒、蓐、黃四國來負責祭祀,後來這四個國家全部被晉國吞併。

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臺駘治水

黃國立國較早,夏朝時不確,商代較為活躍,卜辭一、四、五期均有記載,也作“潢”,估計境內有潢水。黃國一開始也反對商朝,卜辭中有“貞勿執黃”的記載,說明黃國是被商王征服的。商代黃國跟沈國(點擊閱讀)、姒國、蓐國(點擊閱讀)一樣都集中在山西汾水、洮水之間,其國境可能依山傍水,因為卜辭中還有“潢麓”的記載。黃國是商朝的附屬國,與商王的關係不錯,卜辭中商王常常“令黃”做某事。如:“戊申卜,貞惟黃呼往於長。”這是商王命令黃人去往長國(今山西長子縣)執行任務。“王寅卜……王貞:王其至於潢、霍,亡災。”商王去黃地巡視,順便也去了霍地,一切平安。霍地在山西霍州一帶,位於黃國以北,說明商代霍國也在商朝轄內。

"

我們最為熟知的黃國是春秋時期南淮嬴姓黃國(點擊閱讀),曾是楚國東進的最大絆腳石,由於大時代趨勢的不可逆轉,南淮黃國最終被楚國兼併。但遠在西北部的山西汾洮地區也有一個古黃國,“汾水四國”(沈、姒、蓐、黃)之一。這四個國家是臺駘的後裔,關於臺駘,我們聽說過臺駘治汾洮的故事,比大禹治水要早,因成功疏導汾、洮水患,受封於汾川。其後裔主要分裂出四個國族,黃國是其中之一。《左傳·昭公元年》記載:“(臺駘)封諸汾川。沈、姒、蓐、黃,實守其祀。今晉主汾而滅之矣。”意思是臺駘受封汾川,由其後後裔分裂出來的沈、姒、蓐、黃四國來負責祭祀,後來這四個國家全部被晉國吞併。

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臺駘治水

黃國立國較早,夏朝時不確,商代較為活躍,卜辭一、四、五期均有記載,也作“潢”,估計境內有潢水。黃國一開始也反對商朝,卜辭中有“貞勿執黃”的記載,說明黃國是被商王征服的。商代黃國跟沈國(點擊閱讀)、姒國、蓐國(點擊閱讀)一樣都集中在山西汾水、洮水之間,其國境可能依山傍水,因為卜辭中還有“潢麓”的記載。黃國是商朝的附屬國,與商王的關係不錯,卜辭中商王常常“令黃”做某事。如:“戊申卜,貞惟黃呼往於長。”這是商王命令黃人去往長國(今山西長子縣)執行任務。“王寅卜……王貞:王其至於潢、霍,亡災。”商王去黃地巡視,順便也去了霍地,一切平安。霍地在山西霍州一帶,位於黃國以北,說明商代霍國也在商朝轄內。

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汾水

黃國配有商王的駐軍,而且具備一定的軍事能力,被稱為“黃師”,商王有親自前往黃地巡遊田獵。卜辭中說:“貞惟(黃)師呼往於長。”商王令黃師前往長地,可能長地遭遇了軍事情況,黃地與長地相距不遠,這是商王從鄰近緊急調兵的一種現象。“貞勿賜黃兵。”商王貞問要不要在黃地增加兵源或者給黃師配備兵器。黃地地處殷商王畿西部,是西北部勁敵的重要入口,方圓一帶有較多商的附屬國,作為“以蕃屏商”的重要保障。黃國曾與(上工下口)方出現在同一組卜辭中:“貞惟黃……”、“往出狩。”、“貞(上工下口方)不亦出。”意思可能就是商王打算前往黃地狩獵,臨時貞問吉凶,主要對象占卜敵國會否前來襲擊,結果顯示,不亦出,不會出來。可見商代早期的黃國沒少受到西北部強宗大族的欺凌,這也是為什麼卜辭中黃國對商王服服貼貼,唯命是從,畢竟臣服大國也是為自己尋求一種庇護。“貞惟黃令戈方。二月。”商王命令黃國去征伐戈方。“貞亞以王族暨黃……王族出……亞庚……”商王令黃軍配合王子族、亞庚一起出徵某地。

"

我們最為熟知的黃國是春秋時期南淮嬴姓黃國(點擊閱讀),曾是楚國東進的最大絆腳石,由於大時代趨勢的不可逆轉,南淮黃國最終被楚國兼併。但遠在西北部的山西汾洮地區也有一個古黃國,“汾水四國”(沈、姒、蓐、黃)之一。這四個國家是臺駘的後裔,關於臺駘,我們聽說過臺駘治汾洮的故事,比大禹治水要早,因成功疏導汾、洮水患,受封於汾川。其後裔主要分裂出四個國族,黃國是其中之一。《左傳·昭公元年》記載:“(臺駘)封諸汾川。沈、姒、蓐、黃,實守其祀。今晉主汾而滅之矣。”意思是臺駘受封汾川,由其後後裔分裂出來的沈、姒、蓐、黃四國來負責祭祀,後來這四個國家全部被晉國吞併。

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臺駘治水

黃國立國較早,夏朝時不確,商代較為活躍,卜辭一、四、五期均有記載,也作“潢”,估計境內有潢水。黃國一開始也反對商朝,卜辭中有“貞勿執黃”的記載,說明黃國是被商王征服的。商代黃國跟沈國(點擊閱讀)、姒國、蓐國(點擊閱讀)一樣都集中在山西汾水、洮水之間,其國境可能依山傍水,因為卜辭中還有“潢麓”的記載。黃國是商朝的附屬國,與商王的關係不錯,卜辭中商王常常“令黃”做某事。如:“戊申卜,貞惟黃呼往於長。”這是商王命令黃人去往長國(今山西長子縣)執行任務。“王寅卜……王貞:王其至於潢、霍,亡災。”商王去黃地巡視,順便也去了霍地,一切平安。霍地在山西霍州一帶,位於黃國以北,說明商代霍國也在商朝轄內。

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汾水

黃國配有商王的駐軍,而且具備一定的軍事能力,被稱為“黃師”,商王有親自前往黃地巡遊田獵。卜辭中說:“貞惟(黃)師呼往於長。”商王令黃師前往長地,可能長地遭遇了軍事情況,黃地與長地相距不遠,這是商王從鄰近緊急調兵的一種現象。“貞勿賜黃兵。”商王貞問要不要在黃地增加兵源或者給黃師配備兵器。黃地地處殷商王畿西部,是西北部勁敵的重要入口,方圓一帶有較多商的附屬國,作為“以蕃屏商”的重要保障。黃國曾與(上工下口)方出現在同一組卜辭中:“貞惟黃……”、“往出狩。”、“貞(上工下口方)不亦出。”意思可能就是商王打算前往黃地狩獵,臨時貞問吉凶,主要對象占卜敵國會否前來襲擊,結果顯示,不亦出,不會出來。可見商代早期的黃國沒少受到西北部強宗大族的欺凌,這也是為什麼卜辭中黃國對商王服服貼貼,唯命是從,畢竟臣服大國也是為自己尋求一種庇護。“貞惟黃令戈方。二月。”商王命令黃國去征伐戈方。“貞亞以王族暨黃……王族出……亞庚……”商王令黃軍配合王子族、亞庚一起出徵某地。

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黃國處於土地肥沃的汾水流域,依山傍水,資源充沛,自然環境得天獨厚。這裡有商王的田獵場和駐軍地,既可以為商王朝提供物質資源,也可替商王鎮守邊疆。卜辭:“甲申卜,貞王田在潢麓,往來亡災。茲御。獲狐……麑二。”商王在潢麓狩獵,往來順利,捕獲了黃狐和二頭小鹿。“田於潢,往來……獲麋十又八。”記錄捕獲麋鹿十八頭。商王還在黃地擒獲過大犀牛,“王其墾大兕(sì)……亡災,擒。”可見黃地動物資源繁多,商王每次前往獵捕,收穫頗豐。卜辭:“壬寅卜,爭貞:黃入歲……”這是一條黃國向商王進貢朝覲的記錄。黃國有人物在商王朝任職,卜辭:“貞於黃尹,貞德佑於黃尹,貞勿於黃尹。”黃尹,郭沫若說,尹,即伊尹、阿衡。都屬商代時宰相之職的官名。這是貞問上天保佑黃尹,可能黃尹患了疾病或遭遇什麼不測,又見卜辭“……黃死。”黃國是商王朝重要的附屬國,因此商王對黃地首領的安全頗為關心。

"

我們最為熟知的黃國是春秋時期南淮嬴姓黃國(點擊閱讀),曾是楚國東進的最大絆腳石,由於大時代趨勢的不可逆轉,南淮黃國最終被楚國兼併。但遠在西北部的山西汾洮地區也有一個古黃國,“汾水四國”(沈、姒、蓐、黃)之一。這四個國家是臺駘的後裔,關於臺駘,我們聽說過臺駘治汾洮的故事,比大禹治水要早,因成功疏導汾、洮水患,受封於汾川。其後裔主要分裂出四個國族,黃國是其中之一。《左傳·昭公元年》記載:“(臺駘)封諸汾川。沈、姒、蓐、黃,實守其祀。今晉主汾而滅之矣。”意思是臺駘受封汾川,由其後後裔分裂出來的沈、姒、蓐、黃四國來負責祭祀,後來這四個國家全部被晉國吞併。

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臺駘治水

黃國立國較早,夏朝時不確,商代較為活躍,卜辭一、四、五期均有記載,也作“潢”,估計境內有潢水。黃國一開始也反對商朝,卜辭中有“貞勿執黃”的記載,說明黃國是被商王征服的。商代黃國跟沈國(點擊閱讀)、姒國、蓐國(點擊閱讀)一樣都集中在山西汾水、洮水之間,其國境可能依山傍水,因為卜辭中還有“潢麓”的記載。黃國是商朝的附屬國,與商王的關係不錯,卜辭中商王常常“令黃”做某事。如:“戊申卜,貞惟黃呼往於長。”這是商王命令黃人去往長國(今山西長子縣)執行任務。“王寅卜……王貞:王其至於潢、霍,亡災。”商王去黃地巡視,順便也去了霍地,一切平安。霍地在山西霍州一帶,位於黃國以北,說明商代霍國也在商朝轄內。

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汾水

黃國配有商王的駐軍,而且具備一定的軍事能力,被稱為“黃師”,商王有親自前往黃地巡遊田獵。卜辭中說:“貞惟(黃)師呼往於長。”商王令黃師前往長地,可能長地遭遇了軍事情況,黃地與長地相距不遠,這是商王從鄰近緊急調兵的一種現象。“貞勿賜黃兵。”商王貞問要不要在黃地增加兵源或者給黃師配備兵器。黃地地處殷商王畿西部,是西北部勁敵的重要入口,方圓一帶有較多商的附屬國,作為“以蕃屏商”的重要保障。黃國曾與(上工下口)方出現在同一組卜辭中:“貞惟黃……”、“往出狩。”、“貞(上工下口方)不亦出。”意思可能就是商王打算前往黃地狩獵,臨時貞問吉凶,主要對象占卜敵國會否前來襲擊,結果顯示,不亦出,不會出來。可見商代早期的黃國沒少受到西北部強宗大族的欺凌,這也是為什麼卜辭中黃國對商王服服貼貼,唯命是從,畢竟臣服大國也是為自己尋求一種庇護。“貞惟黃令戈方。二月。”商王命令黃國去征伐戈方。“貞亞以王族暨黃……王族出……亞庚……”商王令黃軍配合王子族、亞庚一起出徵某地。

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黃國處於土地肥沃的汾水流域,依山傍水,資源充沛,自然環境得天獨厚。這裡有商王的田獵場和駐軍地,既可以為商王朝提供物質資源,也可替商王鎮守邊疆。卜辭:“甲申卜,貞王田在潢麓,往來亡災。茲御。獲狐……麑二。”商王在潢麓狩獵,往來順利,捕獲了黃狐和二頭小鹿。“田於潢,往來……獲麋十又八。”記錄捕獲麋鹿十八頭。商王還在黃地擒獲過大犀牛,“王其墾大兕(sì)……亡災,擒。”可見黃地動物資源繁多,商王每次前往獵捕,收穫頗豐。卜辭:“壬寅卜,爭貞:黃入歲……”這是一條黃國向商王進貢朝覲的記錄。黃國有人物在商王朝任職,卜辭:“貞於黃尹,貞德佑於黃尹,貞勿於黃尹。”黃尹,郭沫若說,尹,即伊尹、阿衡。都屬商代時宰相之職的官名。這是貞問上天保佑黃尹,可能黃尹患了疾病或遭遇什麼不測,又見卜辭“……黃死。”黃國是商王朝重要的附屬國,因此商王對黃地首領的安全頗為關心。

與聞喜有關的古黃國,這裡也有一支黃姓,可能你的就屬於這支

商朝晚期,由於西北部勁敵基本被清除,商王朝的軍事戰略主要集中在東夷,故黃國在商代後期主要是田獵的開發,為商王朝輸送生活軍事物質,四、五期卜辭中記載有關黃國的事蹟也幾乎是清一色的田獵之事。周取代商後,汾水四國被僥倖留存下來,與晉國成了鄰居。進入東周,晉國發展迅猛,疆域空前擴張,汾水四國相繼滅亡。黃國亡後,其後裔也有黃姓,成為後世黃姓的其中一支。

文/堰風

殷商古國——藺國,“完璧歸趙”的藺相如來自這裡,趙國造幣重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