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只有吃生肉才顯出生猛

從邏輯上來講,樊噲怒闖大帳來勢正旺,項羽卻惜他是位英雄,此時惺惺相惜,所以先賜一壺美酒!樊噲也正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已將一壺酒一飲而盡,實現了“大碗喝酒”;假如這是一條熟的或者半熟的豬腿,那麼他勢必抄起來就啃,再完成“大塊吃肉”。

只可惜這豬腿是“純生”的,直接用嘴撕扯夠嗆,所以他才將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但氣勢上絕不能輸,所以一切開立刻生吃!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只有吃生肉才顯出生猛

從邏輯上來講,樊噲怒闖大帳來勢正旺,項羽卻惜他是位英雄,此時惺惺相惜,所以先賜一壺美酒!樊噲也正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已將一壺酒一飲而盡,實現了“大碗喝酒”;假如這是一條熟的或者半熟的豬腿,那麼他勢必抄起來就啃,再完成“大塊吃肉”。

只可惜這豬腿是“純生”的,直接用嘴撕扯夠嗆,所以他才將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但氣勢上絕不能輸,所以一切開立刻生吃!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賜生彘肩是有意刁難嗎?

那麼,項羽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是有意刁難樊噲嗎?當然不是,不然他也不會兩次賜酒給樊噲。

那為什麼偏偏是生的?——這是因為大帳裡當時吃的是“自助餐”!

生豬腿只是食材而已,下一步還需食客自己加工。怎麼弄熟?用“火鍋”啊!所謂“火鍋”,也就是當時的一些蒸煮用的炊具。

炊具有可能是古代將士經常隨身攜帶的行軍鍋,叫做“鍪”。就是一種小鍋。這種炊具有時又跟將士的頭盔混稱,叫做“兜鍪”,辛棄疾有詞“年少萬兜鍪”,總之是行軍打仗者必備之物。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只有吃生肉才顯出生猛

從邏輯上來講,樊噲怒闖大帳來勢正旺,項羽卻惜他是位英雄,此時惺惺相惜,所以先賜一壺美酒!樊噲也正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已將一壺酒一飲而盡,實現了“大碗喝酒”;假如這是一條熟的或者半熟的豬腿,那麼他勢必抄起來就啃,再完成“大塊吃肉”。

只可惜這豬腿是“純生”的,直接用嘴撕扯夠嗆,所以他才將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但氣勢上絕不能輸,所以一切開立刻生吃!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賜生彘肩是有意刁難嗎?

那麼,項羽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是有意刁難樊噲嗎?當然不是,不然他也不會兩次賜酒給樊噲。

那為什麼偏偏是生的?——這是因為大帳裡當時吃的是“自助餐”!

生豬腿只是食材而已,下一步還需食客自己加工。怎麼弄熟?用“火鍋”啊!所謂“火鍋”,也就是當時的一些蒸煮用的炊具。

炊具有可能是古代將士經常隨身攜帶的行軍鍋,叫做“鍪”。就是一種小鍋。這種炊具有時又跟將士的頭盔混稱,叫做“兜鍪”,辛棄疾有詞“年少萬兜鍪”,總之是行軍打仗者必備之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還有一種炊具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在大帳之中設有鑊鼎、甑一類的炊具,供現場蒸煮使用。鑊,形如大盆,用以煮食物的銅器或鐵器,專門用來煮牲肉。( 如《淮南子》說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只有吃生肉才顯出生猛

從邏輯上來講,樊噲怒闖大帳來勢正旺,項羽卻惜他是位英雄,此時惺惺相惜,所以先賜一壺美酒!樊噲也正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已將一壺酒一飲而盡,實現了“大碗喝酒”;假如這是一條熟的或者半熟的豬腿,那麼他勢必抄起來就啃,再完成“大塊吃肉”。

只可惜這豬腿是“純生”的,直接用嘴撕扯夠嗆,所以他才將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但氣勢上絕不能輸,所以一切開立刻生吃!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賜生彘肩是有意刁難嗎?

那麼,項羽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是有意刁難樊噲嗎?當然不是,不然他也不會兩次賜酒給樊噲。

那為什麼偏偏是生的?——這是因為大帳裡當時吃的是“自助餐”!

生豬腿只是食材而已,下一步還需食客自己加工。怎麼弄熟?用“火鍋”啊!所謂“火鍋”,也就是當時的一些蒸煮用的炊具。

炊具有可能是古代將士經常隨身攜帶的行軍鍋,叫做“鍪”。就是一種小鍋。這種炊具有時又跟將士的頭盔混稱,叫做“兜鍪”,辛棄疾有詞“年少萬兜鍪”,總之是行軍打仗者必備之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還有一種炊具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在大帳之中設有鑊鼎、甑一類的炊具,供現場蒸煮使用。鑊,形如大盆,用以煮食物的銅器或鐵器,專門用來煮牲肉。( 如《淮南子》說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是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鍋架(鬲)上蒸煮。鬲是一種腿是空心的小鼎,這個構造是為了便於加熱蒸煮食物。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只有吃生肉才顯出生猛

從邏輯上來講,樊噲怒闖大帳來勢正旺,項羽卻惜他是位英雄,此時惺惺相惜,所以先賜一壺美酒!樊噲也正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已將一壺酒一飲而盡,實現了“大碗喝酒”;假如這是一條熟的或者半熟的豬腿,那麼他勢必抄起來就啃,再完成“大塊吃肉”。

只可惜這豬腿是“純生”的,直接用嘴撕扯夠嗆,所以他才將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但氣勢上絕不能輸,所以一切開立刻生吃!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賜生彘肩是有意刁難嗎?

那麼,項羽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是有意刁難樊噲嗎?當然不是,不然他也不會兩次賜酒給樊噲。

那為什麼偏偏是生的?——這是因為大帳裡當時吃的是“自助餐”!

生豬腿只是食材而已,下一步還需食客自己加工。怎麼弄熟?用“火鍋”啊!所謂“火鍋”,也就是當時的一些蒸煮用的炊具。

炊具有可能是古代將士經常隨身攜帶的行軍鍋,叫做“鍪”。就是一種小鍋。這種炊具有時又跟將士的頭盔混稱,叫做“兜鍪”,辛棄疾有詞“年少萬兜鍪”,總之是行軍打仗者必備之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還有一種炊具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在大帳之中設有鑊鼎、甑一類的炊具,供現場蒸煮使用。鑊,形如大盆,用以煮食物的銅器或鐵器,專門用來煮牲肉。( 如《淮南子》說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是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鍋架(鬲)上蒸煮。鬲是一種腿是空心的小鼎,這個構造是為了便於加熱蒸煮食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青銅甑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只有吃生肉才顯出生猛

從邏輯上來講,樊噲怒闖大帳來勢正旺,項羽卻惜他是位英雄,此時惺惺相惜,所以先賜一壺美酒!樊噲也正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已將一壺酒一飲而盡,實現了“大碗喝酒”;假如這是一條熟的或者半熟的豬腿,那麼他勢必抄起來就啃,再完成“大塊吃肉”。

只可惜這豬腿是“純生”的,直接用嘴撕扯夠嗆,所以他才將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但氣勢上絕不能輸,所以一切開立刻生吃!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賜生彘肩是有意刁難嗎?

那麼,項羽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是有意刁難樊噲嗎?當然不是,不然他也不會兩次賜酒給樊噲。

那為什麼偏偏是生的?——這是因為大帳裡當時吃的是“自助餐”!

生豬腿只是食材而已,下一步還需食客自己加工。怎麼弄熟?用“火鍋”啊!所謂“火鍋”,也就是當時的一些蒸煮用的炊具。

炊具有可能是古代將士經常隨身攜帶的行軍鍋,叫做“鍪”。就是一種小鍋。這種炊具有時又跟將士的頭盔混稱,叫做“兜鍪”,辛棄疾有詞“年少萬兜鍪”,總之是行軍打仗者必備之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還有一種炊具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在大帳之中設有鑊鼎、甑一類的炊具,供現場蒸煮使用。鑊,形如大盆,用以煮食物的銅器或鐵器,專門用來煮牲肉。( 如《淮南子》說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是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鍋架(鬲)上蒸煮。鬲是一種腿是空心的小鼎,這個構造是為了便於加熱蒸煮食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青銅甑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此外,在大帳中應該還會設有專門用於切割肉的刀具和砧板,不會讓每個人拿自己的兵刃去切割食物。

所以,項羽賜給樊噲生彘肩的意思是,來吧,壯士,一起用餐吧!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只有吃生肉才顯出生猛

從邏輯上來講,樊噲怒闖大帳來勢正旺,項羽卻惜他是位英雄,此時惺惺相惜,所以先賜一壺美酒!樊噲也正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已將一壺酒一飲而盡,實現了“大碗喝酒”;假如這是一條熟的或者半熟的豬腿,那麼他勢必抄起來就啃,再完成“大塊吃肉”。

只可惜這豬腿是“純生”的,直接用嘴撕扯夠嗆,所以他才將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但氣勢上絕不能輸,所以一切開立刻生吃!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賜生彘肩是有意刁難嗎?

那麼,項羽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是有意刁難樊噲嗎?當然不是,不然他也不會兩次賜酒給樊噲。

那為什麼偏偏是生的?——這是因為大帳裡當時吃的是“自助餐”!

生豬腿只是食材而已,下一步還需食客自己加工。怎麼弄熟?用“火鍋”啊!所謂“火鍋”,也就是當時的一些蒸煮用的炊具。

炊具有可能是古代將士經常隨身攜帶的行軍鍋,叫做“鍪”。就是一種小鍋。這種炊具有時又跟將士的頭盔混稱,叫做“兜鍪”,辛棄疾有詞“年少萬兜鍪”,總之是行軍打仗者必備之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還有一種炊具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在大帳之中設有鑊鼎、甑一類的炊具,供現場蒸煮使用。鑊,形如大盆,用以煮食物的銅器或鐵器,專門用來煮牲肉。( 如《淮南子》說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是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鍋架(鬲)上蒸煮。鬲是一種腿是空心的小鼎,這個構造是為了便於加熱蒸煮食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青銅甑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此外,在大帳中應該還會設有專門用於切割肉的刀具和砧板,不會讓每個人拿自己的兵刃去切割食物。

所以,項羽賜給樊噲生彘肩的意思是,來吧,壯士,一起用餐吧!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樊噲的“表演”,看似魯莽卻暗藏機鋒!

當然,樊噲的心思根本沒在吃飯上,所以才以盾為砧、以劍為刀直接切吃生肉。樊噲本來就是殺狗屠戶出身,那切起肉來,肯定是手到擒來,刀工出色。

細讀之下,我們還會發現,樊噲絕非一介莽夫,他能借著喝第二壺酒的機會把話題轉移到為劉邦表功上來,這簡直是隻有文人辯士才具備的高超技巧。(當然也不排除司馬遷老先生加入了一些自由發揮。)

這樣看來,樊噲現場“表演”切吃生肉也就很可能多了一層含義:那就是在向主公劉邦演示什麼叫做“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這是讓劉邦不要等死趕快逃跑!

後來他走出大帳跟張良一起勸劉邦逃跑,劉邦還在猶豫要不要向項羽告辭,而樊噲只一句話就讓他鐵了心。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項羽是刀與砧板,我們都是案板上的魚和肉)——樊噲這是把自己剛才“演出”的主題和盤托出了啊!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

(當然,樊噲說出這麼有文采的話依然可能是司馬遷老先生的發揮。)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只有吃生肉才顯出生猛

從邏輯上來講,樊噲怒闖大帳來勢正旺,項羽卻惜他是位英雄,此時惺惺相惜,所以先賜一壺美酒!樊噲也正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已將一壺酒一飲而盡,實現了“大碗喝酒”;假如這是一條熟的或者半熟的豬腿,那麼他勢必抄起來就啃,再完成“大塊吃肉”。

只可惜這豬腿是“純生”的,直接用嘴撕扯夠嗆,所以他才將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但氣勢上絕不能輸,所以一切開立刻生吃!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賜生彘肩是有意刁難嗎?

那麼,項羽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是有意刁難樊噲嗎?當然不是,不然他也不會兩次賜酒給樊噲。

那為什麼偏偏是生的?——這是因為大帳裡當時吃的是“自助餐”!

生豬腿只是食材而已,下一步還需食客自己加工。怎麼弄熟?用“火鍋”啊!所謂“火鍋”,也就是當時的一些蒸煮用的炊具。

炊具有可能是古代將士經常隨身攜帶的行軍鍋,叫做“鍪”。就是一種小鍋。這種炊具有時又跟將士的頭盔混稱,叫做“兜鍪”,辛棄疾有詞“年少萬兜鍪”,總之是行軍打仗者必備之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還有一種炊具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在大帳之中設有鑊鼎、甑一類的炊具,供現場蒸煮使用。鑊,形如大盆,用以煮食物的銅器或鐵器,專門用來煮牲肉。( 如《淮南子》說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是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鍋架(鬲)上蒸煮。鬲是一種腿是空心的小鼎,這個構造是為了便於加熱蒸煮食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青銅甑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此外,在大帳中應該還會設有專門用於切割肉的刀具和砧板,不會讓每個人拿自己的兵刃去切割食物。

所以,項羽賜給樊噲生彘肩的意思是,來吧,壯士,一起用餐吧!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樊噲的“表演”,看似魯莽卻暗藏機鋒!

當然,樊噲的心思根本沒在吃飯上,所以才以盾為砧、以劍為刀直接切吃生肉。樊噲本來就是殺狗屠戶出身,那切起肉來,肯定是手到擒來,刀工出色。

細讀之下,我們還會發現,樊噲絕非一介莽夫,他能借著喝第二壺酒的機會把話題轉移到為劉邦表功上來,這簡直是隻有文人辯士才具備的高超技巧。(當然也不排除司馬遷老先生加入了一些自由發揮。)

這樣看來,樊噲現場“表演”切吃生肉也就很可能多了一層含義:那就是在向主公劉邦演示什麼叫做“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這是讓劉邦不要等死趕快逃跑!

後來他走出大帳跟張良一起勸劉邦逃跑,劉邦還在猶豫要不要向項羽告辭,而樊噲只一句話就讓他鐵了心。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項羽是刀與砧板,我們都是案板上的魚和肉)——樊噲這是把自己剛才“演出”的主題和盤托出了啊!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

(當然,樊噲說出這麼有文采的話依然可能是司馬遷老先生的發揮。)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和一條豬腿情定千年

雖說鴻門宴的事情已經過去,但是樊噲跟那條豬腿的“情緣”並沒有結束,一直綿延至今。

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加封勞苦功高的樊噲為“舞陽候”,封地就是今天河南漯河的舞陽縣一帶。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只有吃生肉才顯出生猛

從邏輯上來講,樊噲怒闖大帳來勢正旺,項羽卻惜他是位英雄,此時惺惺相惜,所以先賜一壺美酒!樊噲也正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已將一壺酒一飲而盡,實現了“大碗喝酒”;假如這是一條熟的或者半熟的豬腿,那麼他勢必抄起來就啃,再完成“大塊吃肉”。

只可惜這豬腿是“純生”的,直接用嘴撕扯夠嗆,所以他才將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但氣勢上絕不能輸,所以一切開立刻生吃!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賜生彘肩是有意刁難嗎?

那麼,項羽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是有意刁難樊噲嗎?當然不是,不然他也不會兩次賜酒給樊噲。

那為什麼偏偏是生的?——這是因為大帳裡當時吃的是“自助餐”!

生豬腿只是食材而已,下一步還需食客自己加工。怎麼弄熟?用“火鍋”啊!所謂“火鍋”,也就是當時的一些蒸煮用的炊具。

炊具有可能是古代將士經常隨身攜帶的行軍鍋,叫做“鍪”。就是一種小鍋。這種炊具有時又跟將士的頭盔混稱,叫做“兜鍪”,辛棄疾有詞“年少萬兜鍪”,總之是行軍打仗者必備之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還有一種炊具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在大帳之中設有鑊鼎、甑一類的炊具,供現場蒸煮使用。鑊,形如大盆,用以煮食物的銅器或鐵器,專門用來煮牲肉。( 如《淮南子》說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是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鍋架(鬲)上蒸煮。鬲是一種腿是空心的小鼎,這個構造是為了便於加熱蒸煮食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青銅甑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此外,在大帳中應該還會設有專門用於切割肉的刀具和砧板,不會讓每個人拿自己的兵刃去切割食物。

所以,項羽賜給樊噲生彘肩的意思是,來吧,壯士,一起用餐吧!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樊噲的“表演”,看似魯莽卻暗藏機鋒!

當然,樊噲的心思根本沒在吃飯上,所以才以盾為砧、以劍為刀直接切吃生肉。樊噲本來就是殺狗屠戶出身,那切起肉來,肯定是手到擒來,刀工出色。

細讀之下,我們還會發現,樊噲絕非一介莽夫,他能借著喝第二壺酒的機會把話題轉移到為劉邦表功上來,這簡直是隻有文人辯士才具備的高超技巧。(當然也不排除司馬遷老先生加入了一些自由發揮。)

這樣看來,樊噲現場“表演”切吃生肉也就很可能多了一層含義:那就是在向主公劉邦演示什麼叫做“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這是讓劉邦不要等死趕快逃跑!

後來他走出大帳跟張良一起勸劉邦逃跑,劉邦還在猶豫要不要向項羽告辭,而樊噲只一句話就讓他鐵了心。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項羽是刀與砧板,我們都是案板上的魚和肉)——樊噲這是把自己剛才“演出”的主題和盤托出了啊!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

(當然,樊噲說出這麼有文采的話依然可能是司馬遷老先生的發揮。)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和一條豬腿情定千年

雖說鴻門宴的事情已經過去,但是樊噲跟那條豬腿的“情緣”並沒有結束,一直綿延至今。

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加封勞苦功高的樊噲為“舞陽候”,封地就是今天河南漯河的舞陽縣一帶。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

如果去在舞陽縣,會發現當地一道名菜“樊噲肘子”,也叫“侯集肘子”。(侯集是舞陽縣的一個鎮。)相信這道菜的命名,一定是借用了當地名人樊噲鴻門宴上生吃豬腿的故事。

在網上能搜到侯集肘子的製作方法:

以豬腿肉精心滷製而成。做法是首選骨頭小、肥肉少、瘦肉多上好的前肘,重量在三斤至三斤三兩,關鍵是配料,蔥薑蒜和紹酒可以去腥增香,上好蜂蜜給肘子著色,可以去油膩,可以提鮮;最後小火慢燉16小時以上收汁後方可出鍋。

"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鴻門宴”故事一個細節

《史記·鴻門宴》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項羽宴請劉邦,范增、項伯、張良陪坐。席間,范增向項羽暗示趕緊殺掉劉邦,項羽猶豫未決。范增叫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羽叔父項伯為保護劉邦,與項莊一同舞劍。

張良看形勢危急,出帳與樊噲商量。樊噲救主心切,不顧守帳軍士阻攔,手握盾牌寶劍將軍士撞倒,闖入大帳。項羽看到怒髮衝冠的樊噲嚇了一跳,按劍欠身,問此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劉邦的護衛樊噲。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看是位壯士,命左右給樊噲一壺酒,樊噲一飲而盡。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又賜他一條豬腿(生彘肩),樊噲將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來吃。

項羽又問樊噲能不能再飲酒,樊噲說我死都不怕哪還在乎再飲一壺酒,並藉機說我們都是跟隨沛公劉邦一起出生入死反抗暴秦,劉邦為滅秦大業貢獻巨大,勸項羽不要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劉邦藉機出帳如廁,樊噲、張良隨後跟出。劉邦欲逃走又覺不合禮數。樊噲說,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主公快走吧。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走,他讓張良代自己將一雙白壁獻給項羽,一雙玉斗獻給范增,不辭而別。

張良入帳,向項羽解釋說沛公不勝酒力只好告辭,然後把禮物獻上。項羽收了玉璧,范增卻將一雙玉斗扔在地上,用劍擊碎,告訴項羽這次不殺劉邦,以後必受其害。

這就是司馬遷筆下的古今第一“飯局”,給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鴻門宴中的一個細節,項羽賜給樊噲的那條豬腿——生彘肩。

生彘肩到底是什麼?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文中的“彘肩”就是豬肘子。可司馬遷老先生偏偏在前面加了個“生”字,這便引出一樁懸案來,讓後人大傷腦筋。

有人說,這就是指一條生的豬腿;也有人說,這是一條半煮熟的豬腿;還有人說,“生”的意思是“新鮮”,這是一條烹飪後味道鮮美的肘子;還有人說“生”是完整的、“生”是肥厚的……莫衷一是。

筆者還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生”就是指“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烹飪加工的”。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只有吃生肉才顯出生猛

從邏輯上來講,樊噲怒闖大帳來勢正旺,項羽卻惜他是位英雄,此時惺惺相惜,所以先賜一壺美酒!樊噲也正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已將一壺酒一飲而盡,實現了“大碗喝酒”;假如這是一條熟的或者半熟的豬腿,那麼他勢必抄起來就啃,再完成“大塊吃肉”。

只可惜這豬腿是“純生”的,直接用嘴撕扯夠嗆,所以他才將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寶劍切開。但氣勢上絕不能輸,所以一切開立刻生吃!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項羽賜生彘肩是有意刁難嗎?

那麼,項羽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是有意刁難樊噲嗎?當然不是,不然他也不會兩次賜酒給樊噲。

那為什麼偏偏是生的?——這是因為大帳裡當時吃的是“自助餐”!

生豬腿只是食材而已,下一步還需食客自己加工。怎麼弄熟?用“火鍋”啊!所謂“火鍋”,也就是當時的一些蒸煮用的炊具。

炊具有可能是古代將士經常隨身攜帶的行軍鍋,叫做“鍪”。就是一種小鍋。這種炊具有時又跟將士的頭盔混稱,叫做“兜鍪”,辛棄疾有詞“年少萬兜鍪”,總之是行軍打仗者必備之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還有一種炊具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在大帳之中設有鑊鼎、甑一類的炊具,供現場蒸煮使用。鑊,形如大盆,用以煮食物的銅器或鐵器,專門用來煮牲肉。( 如《淮南子》說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是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鍋架(鬲)上蒸煮。鬲是一種腿是空心的小鼎,這個構造是為了便於加熱蒸煮食物。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青銅甑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此外,在大帳中應該還會設有專門用於切割肉的刀具和砧板,不會讓每個人拿自己的兵刃去切割食物。

所以,項羽賜給樊噲生彘肩的意思是,來吧,壯士,一起用餐吧!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樊噲的“表演”,看似魯莽卻暗藏機鋒!

當然,樊噲的心思根本沒在吃飯上,所以才以盾為砧、以劍為刀直接切吃生肉。樊噲本來就是殺狗屠戶出身,那切起肉來,肯定是手到擒來,刀工出色。

細讀之下,我們還會發現,樊噲絕非一介莽夫,他能借著喝第二壺酒的機會把話題轉移到為劉邦表功上來,這簡直是隻有文人辯士才具備的高超技巧。(當然也不排除司馬遷老先生加入了一些自由發揮。)

這樣看來,樊噲現場“表演”切吃生肉也就很可能多了一層含義:那就是在向主公劉邦演示什麼叫做“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這是讓劉邦不要等死趕快逃跑!

後來他走出大帳跟張良一起勸劉邦逃跑,劉邦還在猶豫要不要向項羽告辭,而樊噲只一句話就讓他鐵了心。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項羽是刀與砧板,我們都是案板上的魚和肉)——樊噲這是把自己剛才“演出”的主題和盤托出了啊!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逃!

(當然,樊噲說出這麼有文采的話依然可能是司馬遷老先生的發揮。)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和一條豬腿情定千年

雖說鴻門宴的事情已經過去,但是樊噲跟那條豬腿的“情緣”並沒有結束,一直綿延至今。

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加封勞苦功高的樊噲為“舞陽候”,封地就是今天河南漯河的舞陽縣一帶。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

如果去在舞陽縣,會發現當地一道名菜“樊噲肘子”,也叫“侯集肘子”。(侯集是舞陽縣的一個鎮。)相信這道菜的命名,一定是借用了當地名人樊噲鴻門宴上生吃豬腿的故事。

在網上能搜到侯集肘子的製作方法:

以豬腿肉精心滷製而成。做法是首選骨頭小、肥肉少、瘦肉多上好的前肘,重量在三斤至三斤三兩,關鍵是配料,蔥薑蒜和紹酒可以去腥增香,上好蜂蜜給肘子著色,可以去油膩,可以提鮮;最後小火慢燉16小時以上收汁後方可出鍋。

鴻門宴項羽賜給樊噲一壺酒和一“生彘肩”,生彘肩是什麼?

樊噲肘子

請注意,“樊噲肘子”選用的肘子是豬前腿!鴻門宴上的彘肩也是豬前腿!

懂得美食的人都知道,豬前腿要比豬後腿肉質量更佳。而在“鴻門宴”故事中,項羽賜給樊噲的豬腿是“彘肩”,肩膀,那恰恰就是豬的前腿!

所以說,鴻門宴上的食材非常講究,吃個肘子都要挑選豬前腿。

由此更可見,中華美食文化真是一脈相承,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中國飲食器具發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國飲食娛樂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商務印書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