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前完成司法責任制等改革

法律 周強 大數據 時政 河北青年報 2017-07-16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10日召開的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傳達了習近平重要指示;11日,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大檢察官研討班、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在貴州貴陽召開,就推動落實司改各項措施作出詳細部署。

今年是司法體制改革決戰之年,中央政法委及公、檢、法有哪些“大動作”?上述會議已傳遞出一些信息。其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要求,堅定不移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政策落地見效,確保黨的十九大前完成司法責任制等改革任務。

中政委 法院檢察院領導辦案情況上網公示

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10日在貴陽召開。

會議指出,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確定的129項司改任務中118項已出臺改革意見,11項正深入研究制訂改革方案,司改主體框架基本確立。最高法、最高檢已完成首批法官檢察官遴選工作,入額比例分別控制在27.8%、31.8%,在未增加編制情況下基層法院檢察院85%以上人力資源配置到了辦案一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會上要求,完善法官檢察官員額退出機制,讓入額的人員多辦案、辦好案,讓不適應辦案的人員及時退出員額,領導幹部要帶頭辦理重大、疑難、新型案件;以縣級法院檢察院為重點推進內設機構改革,構建扁平化司法組織機構體系;推廣應用智能輔助系統,提高司法效率。

孟建柱強調,要針對偵查、起訴、審判階段不同特點,分別制定基本證據標準指引,統一司法尺度。法院檢察院探索建立領導幹部辦案情況網上公示制度,促使法官檢察官迴歸辦案本位。

最高法 各級法院將全面試點“三項規程”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11日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強調,堅定不移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政策落地見效,確保黨的十九大前完成司法責任制等改革任務;加快建設智慧法院,構建人力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司法運行新模式;堅持重心下移,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切實把司法體制改革各項政策落實到基層。

據悉,全國各級法院將全面推行庭前會議、非法證據排除和法庭調查“三項規程”試點。逐步擴大應出庭證人、鑑定人、偵查人員範圍,提高出庭作證率。逐步擴大法律援助範圍,健全值班律師制度,切實提高律師辯護率。逐步提高當庭宣判率,使當庭宣判成為司法常態。推進刑事速裁程序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實現“疑案精審”“簡案快審”。

此外,各級法院將逐步形成司法大數據知識庫,為法官和群眾提供智能服務;統一與公安、檢察機關的數據規格和交換標準,實現辦案系統互聯互通、數據自助推送;推動解決“送達難”“執行難”問題。

最高檢 京津冀檢方攜手保障雄安新區建設

最高人民檢察院12日要求北京、天津、河北檢察機關加強司法合作,共同研究服務保障措施,提升服務雄安新區建設、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能力。

最高檢是在貴陽召開的大檢察官研討班上作出上述表示的。最高檢強調,當前要密切關注雄安啟動區徵遷、重點片區安置、交通生態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依法懲治擾亂項目建設秩序犯罪,嚴肅查處索賄受賄、截留挪用、失職瀆職等破壞投資環境的職務犯罪,妥善解決搬遷騰退中因土地徵用、房屋徵收、移民安置等引發的矛盾糾紛。

最高檢和河北檢察機關將準確把握雄安新區的戰略定位、建設理念和重點任務,切實做好打擊犯罪、防控風險、服務建設等工作,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另外,記者11日從大檢察官研討班上獲悉,截至今年6月底,中央部署由最高檢承擔的29項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或結項;最高檢改革規劃提出的91項具體改革舉措,有81項已完成或結項。

公安部 為十九大召開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11日在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上強調,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堅定不移推進公安改革,以擔當務實的作風切實做好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各項工作,努力以黨和人民滿意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郭聲琨強調,要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緊迫感,主動擁抱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時代,大力推進警務機制改革與現代科技應用深度融合,創新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狠抓各項“放管服”改革舉措的落實,不斷提升打擊犯罪、社會治理和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要集中組織開展打擊制販槍支犯罪專項行動、易制爆危險物品和寄遞物流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行動、以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為重點的綜合治理行動,從嚴從細從實抓好保穩定、護安全、促和諧各項工作的落實,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文/新華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