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碰瓷”案變為全民普法課 專家稱要杜絕和稀泥式執法落實普法責任制'

"

最近,視覺中國又攤上事兒了。

演員秦某某發現,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覺中國)與其子公司漢華易美(天津)圖像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華易美)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對外公開銷售跟自己相關的圖片,於是,秦某某將兩家公司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

8月2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經審理認為,漢華易美侵犯了秦某某的肖像權,應承擔相應侵權責任,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及精神撫慰金。

4個月前,視覺中國“碰瓷”黑洞照片,讓更多的人瞭解到了著作權;現在,視覺中國子公司因為不合理使用明星肖像,讓肖像權的相關知識為更多人所熟知——儘管成為普法課的主角,並不是視覺中國的本意。

在互聯網時代,熱點案件的傳播速度極快、受關注程度極高。執法者對於個案的處理,隨時可能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把熱點案件變為一場全民共享的普法課,需要不小的智慧。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尤陳俊近日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在網絡時代,執法者在一次執法過程中是否做到公平執法,不僅會影響到當事人的利益,還可能會因為網絡傳播從而影響到更多的人對於法治的看法。正因如此,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就顯得更加必要且意義重大。

每個熱點案件都是普法良機

8月2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因認為視覺中國、漢華易美未經其同意擅自將標識“秦某某”的數百張照片放置其網站進行使用並公開售賣,侵犯了其合法權益,構成侵權。演員秦某某將二公司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要求二公司公開賠禮道歉、共同賠償經濟損失等費用共計50萬元。

2019年8月2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開庭審理此案並當庭宣判,判決被告漢華易美公司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合理支出、精神撫慰金等共計21.18萬元;駁回原告秦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什麼是肖像權?公眾人物的肖像權是否可以隨意使用?

對此,北京互聯網法院在解釋這一案件的典型意義時指出,肖像權是自然人人格權的一部分,是一種絕對權,肖像權人對其肖像擁有包括允許他人使用在內的絕對支配權並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商業交往的深入,肖像權的合理使用呈現新的現象和特點,對肖像尤其是名人肖像的商業使用成為普遍現象,因為公眾人物其自身的屬性,致使其肖像權受到一定限制,但是任何權利的行使都應以不損害公共利益為原則,對於公眾人物的私人生活中的肖像權應當予以和普通公眾一樣的保護力度。

原告觀點、被告觀點、案件爭議焦點、裁判要旨、裁判結果、典型意義……北京互聯網法院用視覺中國子公司侵犯明星肖像權的案例,給公眾講了一堂普法課。

這堂普法課迅速引起了媒體和網友的關注,很快登上了搜索引擎、微博和一些新聞網站的熱搜和頭條。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莫紀宏指出,在網絡時代,每一個熱點案件都會被放大,與此同時,每一個熱點案件也都是一次普法的良機。加大以案釋法力度,把熱點案件變為一堂法治公開課,可以讓公眾在第一時間從個案中看到公平正義,對於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有著巨大作用。

公平執法是最有效普法方式

7月29日,河南鶴壁市淇縣瓜農龐某的西瓜被宋某與其女兒耿某偷走,龐某在追趕騎電動車的兩人時,致耿某摔倒受傷。民警處警後現場調解,龐某賠償兩人300元。

隨後,這起“瓜農西瓜被偷反賠偷瓜者300元”事件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8月3日,鶴壁市公安局啟動執法監督程序,對這起事件進行調查。8月4日,鶴壁市公安局發佈通報稱,北陽派出所處置本案過程中存在執法過錯。淇縣公安局根據調查情況,對偷瓜者宋某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處罰決定,對北陽派出所責任民警採取停止執行職務措施。

尤陳俊認為,“和稀泥”式的執法其實是沒有落實好“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沒有意識到“執法過程同時也是普法過程”這一理念。

尤陳俊指出,“和稀泥”式的執法方式,有時或許會被當事人無奈地隱忍接受,但其處理結果與民眾樸素正義感之間的衝突卻已埋下,法治社會要強化規則意識,而“和稀泥”式執法給公眾帶來的認知,無疑會衝擊到人們內心深處對於規則意識的信仰。

在尤陳俊看來,民警在處理個案的糾紛衝突時,其並不僅僅只是在解決一起具體的糾紛,同時還以公權力身份向公眾展示了其所奉行的行動邏輯和規則。而且,在網絡時代,執法者在一次執法過程中是否切實落實法律規則的精神和內容,不僅直接影響到當事人的利益及其對法治的切身感知,而且還有可能通過媒體的報道,在網絡空間中影響到更多社會大眾對於法治現狀的看法和信心。

“公平執法是最有效的普法方式之一。”尤陳俊認為,在當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執法人員在每一次執法時都要充分意識到,其所從事的這種公權力行為,不僅關係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還在整體上承擔著一個重要功能,即通過執法者一次次遵行法律規則的公平執法,來潛移默化地強化社會大眾的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這也是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應有之義。

互聯網普法講究潤物細無聲

在互聯網時代,如何用好新媒體開展普法?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抖音號“四平警事”提供了一個好的範本。

“四平警事”通過短視頻形式,運用網絡化的語言對普法內容再包裝,讓一些枯燥的法言法語變得更加容易被網友接受。

為此,“四平警事”專門結合熱點案件,推出了一系列普法短劇,並對臺詞進行精心設計,使之更符合網絡語言,例如,酒駕是“小酒一喝,跨上摩托,如馬踏飛燕”,電信詐騙是“在網上做個木馬鏈接,發個假紅包”。

今年1月29日,首屆“四個一百”政法新媒體榜單在京發佈。其中,“四平警事”榮獲“十佳短視頻賬號”稱號。

同樣是用新媒體普法,河南省長垣縣公安局則是用了另一種方法。

2017年初,長垣縣公安局梳理整合各警種部門及110聯動單位業務,將河南公安“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嵌入“平安長垣”微信公眾號,搭建了融微服務、微宣傳、微舉報、微信訪、微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微警局”。

長垣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微警局”設有“每日學法”專欄,選取發生在群眾身邊的案(事)件,每天編髮一篇文章,以案說法、以案析理開展普法教育,真正把普法做在平時、普到基層。得益於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一批願意參與、勇於參與、善於參與基層法治的“長垣群眾”湧現出來。

2018年9月6日,“長垣微警局”發佈《懸賞通告》,對涉嫌入室盜竊的犯罪嫌疑人王某進行懸賞。當日9時40分,王某在村幹部的陪同下到長垣縣公安局投案自首。王某稱,其聽聞自己被“平安長垣微警局”懸賞通緝心中害怕,迫於巨大壓力,感覺自己走投無路、無處遁藏,便主動投案,供述了其自2015年以來先後5次入室盜竊的犯罪事實。

在莫紀宏看來,在利用新媒體普法時,無論是哪種普法方式,都有相同的注意事項——要善於抓住公眾的興趣點和心理特點,要讓公眾有興趣去學習和了解法律知識。

莫紀宏認為,如今,傳統的“大水漫灌”式普法已經很難引起公眾興趣,精心設計的精準普法往往更受歡迎。因此,國家機關可以結合自身工作,緊跟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普法,推動“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落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