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說起"國家"這個詞,幾乎所有人都瞭解它,例如中國、美國、英國等;但是,"國家"這一觀念難道就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嗎?當然不是,自古就有的其實是"統治",而不是"國家"

所謂的"統治",實際上就是指任何人之間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是個純粹的物理事實。而"國家"這一觀念主要指的是一整套複雜的政治和法律關係,是個理論事實。簡言之,人的統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事實,而國家,是人們以特定的方式對這個事實的一種理解。

這聽上去似乎還是比較模糊,當然了,想要真正說清楚"國家"這個概念,則需要聯合一系列的政治學、法學的理論加以解釋。下面,作者將從政治學的角度來具體講述一下"國家"觀念的來源,以及它的出現是如何影響了國家秩序演化的!

"

前言:

說起"國家"這個詞,幾乎所有人都瞭解它,例如中國、美國、英國等;但是,"國家"這一觀念難道就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嗎?當然不是,自古就有的其實是"統治",而不是"國家"

所謂的"統治",實際上就是指任何人之間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是個純粹的物理事實。而"國家"這一觀念主要指的是一整套複雜的政治和法律關係,是個理論事實。簡言之,人的統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事實,而國家,是人們以特定的方式對這個事實的一種理解。

這聽上去似乎還是比較模糊,當然了,想要真正說清楚"國家"這個概念,則需要聯合一系列的政治學、法學的理論加以解釋。下面,作者將從政治學的角度來具體講述一下"國家"觀念的來源,以及它的出現是如何影響了國家秩序演化的!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英國,法國版圖

法國和"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抗

其實,"國家"觀念的出現,實際上就是法國在與哈布斯堡帝國對抗過程中產生的一個理論。這裡我們補充一下,什麼是"哈布斯堡帝國"。

在1516年的時候,由於一系列不太明確且複雜的繼承法原因,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落到了哈里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手中。雖然這樣的權力在四十年之後被分開了,不是由查理五世一個人獨自掌控了,但實際上都是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手中,他們彼此之間還會相互配合起來治理。而這樣'家族式政權國家'便被稱為了"哈布斯堡帝國"。

當時的哈布斯堡帝國控制住大半個歐洲,但對於它來說,法國始終是個麻煩。法國雖然和自己也信奉同一宗教——天主教,但是法國卻總是和帝國較勁。此外,在宗教改革之後,德意志北部和北歐地區出現了一些新教諸侯國,哈布斯堡作為此時的歐洲老大,自然容不下它們的存在,於是便想滅掉它們。但是法國卻總是在背後使壞,所以這就引起了哈布斯堡帝國的極力不滿,於是就想先調轉槍頭來收拾法國。

如果能將法國滅掉,那就意味著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領土就打通了,這時候再去攻打那些新教諸侯國也就會很輕鬆了。如此一來,還能把歐洲給統一起來,建立成大一統的普世帝國。

"

前言:

說起"國家"這個詞,幾乎所有人都瞭解它,例如中國、美國、英國等;但是,"國家"這一觀念難道就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嗎?當然不是,自古就有的其實是"統治",而不是"國家"

所謂的"統治",實際上就是指任何人之間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是個純粹的物理事實。而"國家"這一觀念主要指的是一整套複雜的政治和法律關係,是個理論事實。簡言之,人的統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事實,而國家,是人們以特定的方式對這個事實的一種理解。

這聽上去似乎還是比較模糊,當然了,想要真正說清楚"國家"這個概念,則需要聯合一系列的政治學、法學的理論加以解釋。下面,作者將從政治學的角度來具體講述一下"國家"觀念的來源,以及它的出現是如何影響了國家秩序演化的!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英國,法國版圖

法國和"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抗

其實,"國家"觀念的出現,實際上就是法國在與哈布斯堡帝國對抗過程中產生的一個理論。這裡我們補充一下,什麼是"哈布斯堡帝國"。

在1516年的時候,由於一系列不太明確且複雜的繼承法原因,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落到了哈里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手中。雖然這樣的權力在四十年之後被分開了,不是由查理五世一個人獨自掌控了,但實際上都是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手中,他們彼此之間還會相互配合起來治理。而這樣'家族式政權國家'便被稱為了"哈布斯堡帝國"。

當時的哈布斯堡帝國控制住大半個歐洲,但對於它來說,法國始終是個麻煩。法國雖然和自己也信奉同一宗教——天主教,但是法國卻總是和帝國較勁。此外,在宗教改革之後,德意志北部和北歐地區出現了一些新教諸侯國,哈布斯堡作為此時的歐洲老大,自然容不下它們的存在,於是便想滅掉它們。但是法國卻總是在背後使壞,所以這就引起了哈布斯堡帝國的極力不滿,於是就想先調轉槍頭來收拾法國。

如果能將法國滅掉,那就意味著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領土就打通了,這時候再去攻打那些新教諸侯國也就會很輕鬆了。如此一來,還能把歐洲給統一起來,建立成大一統的普世帝國。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家族

但法國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哈布斯堡帝國想要滅掉自己,想統一整個歐洲,那自己就要想方設法的對抗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於是,雙方的對抗戰便就此打響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對抗從十六世紀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了十七世紀的前半段,長達一百多年。

對抗的結果是,法國終結了哈布斯堡帝國的陸地霸權,自己成為了新的陸地霸主。但是,對抗的過程並沒有說起來那麼簡單。哈布斯堡的軍隊曾經一度推進到距離巴黎不遠的地方,法國也差點被亡國。而那時的法國為了活下去,就必須去找尋盟友。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法國與那些異教國家的結盟。

"

前言:

說起"國家"這個詞,幾乎所有人都瞭解它,例如中國、美國、英國等;但是,"國家"這一觀念難道就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嗎?當然不是,自古就有的其實是"統治",而不是"國家"

所謂的"統治",實際上就是指任何人之間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是個純粹的物理事實。而"國家"這一觀念主要指的是一整套複雜的政治和法律關係,是個理論事實。簡言之,人的統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事實,而國家,是人們以特定的方式對這個事實的一種理解。

這聽上去似乎還是比較模糊,當然了,想要真正說清楚"國家"這個概念,則需要聯合一系列的政治學、法學的理論加以解釋。下面,作者將從政治學的角度來具體講述一下"國家"觀念的來源,以及它的出現是如何影響了國家秩序演化的!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英國,法國版圖

法國和"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抗

其實,"國家"觀念的出現,實際上就是法國在與哈布斯堡帝國對抗過程中產生的一個理論。這裡我們補充一下,什麼是"哈布斯堡帝國"。

在1516年的時候,由於一系列不太明確且複雜的繼承法原因,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落到了哈里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手中。雖然這樣的權力在四十年之後被分開了,不是由查理五世一個人獨自掌控了,但實際上都是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手中,他們彼此之間還會相互配合起來治理。而這樣'家族式政權國家'便被稱為了"哈布斯堡帝國"。

當時的哈布斯堡帝國控制住大半個歐洲,但對於它來說,法國始終是個麻煩。法國雖然和自己也信奉同一宗教——天主教,但是法國卻總是和帝國較勁。此外,在宗教改革之後,德意志北部和北歐地區出現了一些新教諸侯國,哈布斯堡作為此時的歐洲老大,自然容不下它們的存在,於是便想滅掉它們。但是法國卻總是在背後使壞,所以這就引起了哈布斯堡帝國的極力不滿,於是就想先調轉槍頭來收拾法國。

如果能將法國滅掉,那就意味著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領土就打通了,這時候再去攻打那些新教諸侯國也就會很輕鬆了。如此一來,還能把歐洲給統一起來,建立成大一統的普世帝國。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家族

但法國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哈布斯堡帝國想要滅掉自己,想統一整個歐洲,那自己就要想方設法的對抗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於是,雙方的對抗戰便就此打響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對抗從十六世紀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了十七世紀的前半段,長達一百多年。

對抗的結果是,法國終結了哈布斯堡帝國的陸地霸權,自己成為了新的陸地霸主。但是,對抗的過程並沒有說起來那麼簡單。哈布斯堡的軍隊曾經一度推進到距離巴黎不遠的地方,法國也差點被亡國。而那時的法國為了活下去,就必須去找尋盟友。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法國與那些異教國家的結盟。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帝國

法國和異教國家的結盟

法國想和其他異教國家結盟,以此來和哈布斯堡帝國對抗。但問題是,除了法國以外的天主教世界幾乎都被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住了,法國想要拉盟友,就只能到天主教世界以外去拉。如果真的要這要做,那麼留給法國的就只有兩個選項了,一個是新教國家,一個就是奧斯曼土耳其。但我們也知道,後者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如果法國真的要拉這兩個國家做自己的盟友,那麼肯定會受到嚴厲的指責。為何呢?首先來說,法國作為一個天主教國家,不僅不幫助天主教世界的盟友對抗外敵,反而還跟新教,甚至是伊斯蘭教這樣的"異教國家"結盟,所以這根本就說不過去。再者,法國當時大小算個王國,它的最高統治者是國王,而哈布斯堡家族所統治的是帝國,最高統治者是皇帝。兩者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因為在近代以前,人們認為哈布斯堡帝國所繼承的是羅馬帝國的正統,而法國國王從原則上來說實際上就相當於是皇帝下面的高級地方長官。而現在法國要反哈布斯堡帝國,那就是王國反帝國,這就好像是清朝時期的三藩之亂一樣,吳三桂作為王國,卻要反康熙的大清帝國,這是完全沒有什麼正當性可言的。

所以法國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勢必會遭來唾罵!

"

前言:

說起"國家"這個詞,幾乎所有人都瞭解它,例如中國、美國、英國等;但是,"國家"這一觀念難道就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嗎?當然不是,自古就有的其實是"統治",而不是"國家"

所謂的"統治",實際上就是指任何人之間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是個純粹的物理事實。而"國家"這一觀念主要指的是一整套複雜的政治和法律關係,是個理論事實。簡言之,人的統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事實,而國家,是人們以特定的方式對這個事實的一種理解。

這聽上去似乎還是比較模糊,當然了,想要真正說清楚"國家"這個概念,則需要聯合一系列的政治學、法學的理論加以解釋。下面,作者將從政治學的角度來具體講述一下"國家"觀念的來源,以及它的出現是如何影響了國家秩序演化的!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英國,法國版圖

法國和"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抗

其實,"國家"觀念的出現,實際上就是法國在與哈布斯堡帝國對抗過程中產生的一個理論。這裡我們補充一下,什麼是"哈布斯堡帝國"。

在1516年的時候,由於一系列不太明確且複雜的繼承法原因,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落到了哈里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手中。雖然這樣的權力在四十年之後被分開了,不是由查理五世一個人獨自掌控了,但實際上都是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手中,他們彼此之間還會相互配合起來治理。而這樣'家族式政權國家'便被稱為了"哈布斯堡帝國"。

當時的哈布斯堡帝國控制住大半個歐洲,但對於它來說,法國始終是個麻煩。法國雖然和自己也信奉同一宗教——天主教,但是法國卻總是和帝國較勁。此外,在宗教改革之後,德意志北部和北歐地區出現了一些新教諸侯國,哈布斯堡作為此時的歐洲老大,自然容不下它們的存在,於是便想滅掉它們。但是法國卻總是在背後使壞,所以這就引起了哈布斯堡帝國的極力不滿,於是就想先調轉槍頭來收拾法國。

如果能將法國滅掉,那就意味著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領土就打通了,這時候再去攻打那些新教諸侯國也就會很輕鬆了。如此一來,還能把歐洲給統一起來,建立成大一統的普世帝國。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家族

但法國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哈布斯堡帝國想要滅掉自己,想統一整個歐洲,那自己就要想方設法的對抗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於是,雙方的對抗戰便就此打響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對抗從十六世紀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了十七世紀的前半段,長達一百多年。

對抗的結果是,法國終結了哈布斯堡帝國的陸地霸權,自己成為了新的陸地霸主。但是,對抗的過程並沒有說起來那麼簡單。哈布斯堡的軍隊曾經一度推進到距離巴黎不遠的地方,法國也差點被亡國。而那時的法國為了活下去,就必須去找尋盟友。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法國與那些異教國家的結盟。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帝國

法國和異教國家的結盟

法國想和其他異教國家結盟,以此來和哈布斯堡帝國對抗。但問題是,除了法國以外的天主教世界幾乎都被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住了,法國想要拉盟友,就只能到天主教世界以外去拉。如果真的要這要做,那麼留給法國的就只有兩個選項了,一個是新教國家,一個就是奧斯曼土耳其。但我們也知道,後者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如果法國真的要拉這兩個國家做自己的盟友,那麼肯定會受到嚴厲的指責。為何呢?首先來說,法國作為一個天主教國家,不僅不幫助天主教世界的盟友對抗外敵,反而還跟新教,甚至是伊斯蘭教這樣的"異教國家"結盟,所以這根本就說不過去。再者,法國當時大小算個王國,它的最高統治者是國王,而哈布斯堡家族所統治的是帝國,最高統治者是皇帝。兩者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因為在近代以前,人們認為哈布斯堡帝國所繼承的是羅馬帝國的正統,而法國國王從原則上來說實際上就相當於是皇帝下面的高級地方長官。而現在法國要反哈布斯堡帝國,那就是王國反帝國,這就好像是清朝時期的三藩之亂一樣,吳三桂作為王國,卻要反康熙的大清帝國,這是完全沒有什麼正當性可言的。

所以法國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勢必會遭來唾罵!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法蘭西第一帝國極盛時的歐洲

但是,如果法國不去找盟友的話,那自己根本就不是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手,所以相對於唾罵來說,亡國似乎要更嚴重一些。所以,法國必須這麼做。但是同時也必須要論證自己跟異教國家合作的正當性,否則如果讓自己的臣民覺得自己國家在做一些違背正當性的事情,那麼勢必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

所以法國一直在找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護。到了十七世紀的時候,就有一個人站出來將法國這些年找的各種理由給集合了起來,於是,國家的觀念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漸漸浮現出來了。而這個人便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黎塞留。

"

前言:

說起"國家"這個詞,幾乎所有人都瞭解它,例如中國、美國、英國等;但是,"國家"這一觀念難道就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嗎?當然不是,自古就有的其實是"統治",而不是"國家"

所謂的"統治",實際上就是指任何人之間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是個純粹的物理事實。而"國家"這一觀念主要指的是一整套複雜的政治和法律關係,是個理論事實。簡言之,人的統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事實,而國家,是人們以特定的方式對這個事實的一種理解。

這聽上去似乎還是比較模糊,當然了,想要真正說清楚"國家"這個概念,則需要聯合一系列的政治學、法學的理論加以解釋。下面,作者將從政治學的角度來具體講述一下"國家"觀念的來源,以及它的出現是如何影響了國家秩序演化的!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英國,法國版圖

法國和"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抗

其實,"國家"觀念的出現,實際上就是法國在與哈布斯堡帝國對抗過程中產生的一個理論。這裡我們補充一下,什麼是"哈布斯堡帝國"。

在1516年的時候,由於一系列不太明確且複雜的繼承法原因,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落到了哈里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手中。雖然這樣的權力在四十年之後被分開了,不是由查理五世一個人獨自掌控了,但實際上都是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手中,他們彼此之間還會相互配合起來治理。而這樣'家族式政權國家'便被稱為了"哈布斯堡帝國"。

當時的哈布斯堡帝國控制住大半個歐洲,但對於它來說,法國始終是個麻煩。法國雖然和自己也信奉同一宗教——天主教,但是法國卻總是和帝國較勁。此外,在宗教改革之後,德意志北部和北歐地區出現了一些新教諸侯國,哈布斯堡作為此時的歐洲老大,自然容不下它們的存在,於是便想滅掉它們。但是法國卻總是在背後使壞,所以這就引起了哈布斯堡帝國的極力不滿,於是就想先調轉槍頭來收拾法國。

如果能將法國滅掉,那就意味著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領土就打通了,這時候再去攻打那些新教諸侯國也就會很輕鬆了。如此一來,還能把歐洲給統一起來,建立成大一統的普世帝國。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家族

但法國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哈布斯堡帝國想要滅掉自己,想統一整個歐洲,那自己就要想方設法的對抗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於是,雙方的對抗戰便就此打響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對抗從十六世紀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了十七世紀的前半段,長達一百多年。

對抗的結果是,法國終結了哈布斯堡帝國的陸地霸權,自己成為了新的陸地霸主。但是,對抗的過程並沒有說起來那麼簡單。哈布斯堡的軍隊曾經一度推進到距離巴黎不遠的地方,法國也差點被亡國。而那時的法國為了活下去,就必須去找尋盟友。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法國與那些異教國家的結盟。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帝國

法國和異教國家的結盟

法國想和其他異教國家結盟,以此來和哈布斯堡帝國對抗。但問題是,除了法國以外的天主教世界幾乎都被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住了,法國想要拉盟友,就只能到天主教世界以外去拉。如果真的要這要做,那麼留給法國的就只有兩個選項了,一個是新教國家,一個就是奧斯曼土耳其。但我們也知道,後者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如果法國真的要拉這兩個國家做自己的盟友,那麼肯定會受到嚴厲的指責。為何呢?首先來說,法國作為一個天主教國家,不僅不幫助天主教世界的盟友對抗外敵,反而還跟新教,甚至是伊斯蘭教這樣的"異教國家"結盟,所以這根本就說不過去。再者,法國當時大小算個王國,它的最高統治者是國王,而哈布斯堡家族所統治的是帝國,最高統治者是皇帝。兩者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因為在近代以前,人們認為哈布斯堡帝國所繼承的是羅馬帝國的正統,而法國國王從原則上來說實際上就相當於是皇帝下面的高級地方長官。而現在法國要反哈布斯堡帝國,那就是王國反帝國,這就好像是清朝時期的三藩之亂一樣,吳三桂作為王國,卻要反康熙的大清帝國,這是完全沒有什麼正當性可言的。

所以法國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勢必會遭來唾罵!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法蘭西第一帝國極盛時的歐洲

但是,如果法國不去找盟友的話,那自己根本就不是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手,所以相對於唾罵來說,亡國似乎要更嚴重一些。所以,法國必須這麼做。但是同時也必須要論證自己跟異教國家合作的正當性,否則如果讓自己的臣民覺得自己國家在做一些違背正當性的事情,那麼勢必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

所以法國一直在找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護。到了十七世紀的時候,就有一個人站出來將法國這些年找的各種理由給集合了起來,於是,國家的觀念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漸漸浮現出來了。而這個人便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黎塞留。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法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首相——黎塞留像

法國的"國家理由"

黎塞留是法國史上偉大的首相之一。也正是在他的手上,終結了哈布斯堡帝國的歐陸霸權地位,從而促使法國走上了稱霸歐陸的進程。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說黎塞留是法國"國家理由"的集大成者,那麼他到底是怎麼把跟異教國家結盟,對抗天主教盟主的正當性給樹立起來的呢?

"

前言:

說起"國家"這個詞,幾乎所有人都瞭解它,例如中國、美國、英國等;但是,"國家"這一觀念難道就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嗎?當然不是,自古就有的其實是"統治",而不是"國家"

所謂的"統治",實際上就是指任何人之間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是個純粹的物理事實。而"國家"這一觀念主要指的是一整套複雜的政治和法律關係,是個理論事實。簡言之,人的統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事實,而國家,是人們以特定的方式對這個事實的一種理解。

這聽上去似乎還是比較模糊,當然了,想要真正說清楚"國家"這個概念,則需要聯合一系列的政治學、法學的理論加以解釋。下面,作者將從政治學的角度來具體講述一下"國家"觀念的來源,以及它的出現是如何影響了國家秩序演化的!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英國,法國版圖

法國和"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抗

其實,"國家"觀念的出現,實際上就是法國在與哈布斯堡帝國對抗過程中產生的一個理論。這裡我們補充一下,什麼是"哈布斯堡帝國"。

在1516年的時候,由於一系列不太明確且複雜的繼承法原因,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落到了哈里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手中。雖然這樣的權力在四十年之後被分開了,不是由查理五世一個人獨自掌控了,但實際上都是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手中,他們彼此之間還會相互配合起來治理。而這樣'家族式政權國家'便被稱為了"哈布斯堡帝國"。

當時的哈布斯堡帝國控制住大半個歐洲,但對於它來說,法國始終是個麻煩。法國雖然和自己也信奉同一宗教——天主教,但是法國卻總是和帝國較勁。此外,在宗教改革之後,德意志北部和北歐地區出現了一些新教諸侯國,哈布斯堡作為此時的歐洲老大,自然容不下它們的存在,於是便想滅掉它們。但是法國卻總是在背後使壞,所以這就引起了哈布斯堡帝國的極力不滿,於是就想先調轉槍頭來收拾法國。

如果能將法國滅掉,那就意味著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領土就打通了,這時候再去攻打那些新教諸侯國也就會很輕鬆了。如此一來,還能把歐洲給統一起來,建立成大一統的普世帝國。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家族

但法國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哈布斯堡帝國想要滅掉自己,想統一整個歐洲,那自己就要想方設法的對抗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於是,雙方的對抗戰便就此打響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對抗從十六世紀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了十七世紀的前半段,長達一百多年。

對抗的結果是,法國終結了哈布斯堡帝國的陸地霸權,自己成為了新的陸地霸主。但是,對抗的過程並沒有說起來那麼簡單。哈布斯堡的軍隊曾經一度推進到距離巴黎不遠的地方,法國也差點被亡國。而那時的法國為了活下去,就必須去找尋盟友。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法國與那些異教國家的結盟。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帝國

法國和異教國家的結盟

法國想和其他異教國家結盟,以此來和哈布斯堡帝國對抗。但問題是,除了法國以外的天主教世界幾乎都被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住了,法國想要拉盟友,就只能到天主教世界以外去拉。如果真的要這要做,那麼留給法國的就只有兩個選項了,一個是新教國家,一個就是奧斯曼土耳其。但我們也知道,後者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如果法國真的要拉這兩個國家做自己的盟友,那麼肯定會受到嚴厲的指責。為何呢?首先來說,法國作為一個天主教國家,不僅不幫助天主教世界的盟友對抗外敵,反而還跟新教,甚至是伊斯蘭教這樣的"異教國家"結盟,所以這根本就說不過去。再者,法國當時大小算個王國,它的最高統治者是國王,而哈布斯堡家族所統治的是帝國,最高統治者是皇帝。兩者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因為在近代以前,人們認為哈布斯堡帝國所繼承的是羅馬帝國的正統,而法國國王從原則上來說實際上就相當於是皇帝下面的高級地方長官。而現在法國要反哈布斯堡帝國,那就是王國反帝國,這就好像是清朝時期的三藩之亂一樣,吳三桂作為王國,卻要反康熙的大清帝國,這是完全沒有什麼正當性可言的。

所以法國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勢必會遭來唾罵!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法蘭西第一帝國極盛時的歐洲

但是,如果法國不去找盟友的話,那自己根本就不是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手,所以相對於唾罵來說,亡國似乎要更嚴重一些。所以,法國必須這麼做。但是同時也必須要論證自己跟異教國家合作的正當性,否則如果讓自己的臣民覺得自己國家在做一些違背正當性的事情,那麼勢必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

所以法國一直在找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護。到了十七世紀的時候,就有一個人站出來將法國這些年找的各種理由給集合了起來,於是,國家的觀念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漸漸浮現出來了。而這個人便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黎塞留。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法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首相——黎塞留像

法國的"國家理由"

黎塞留是法國史上偉大的首相之一。也正是在他的手上,終結了哈布斯堡帝國的歐陸霸權地位,從而促使法國走上了稱霸歐陸的進程。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說黎塞留是法國"國家理由"的集大成者,那麼他到底是怎麼把跟異教國家結盟,對抗天主教盟主的正當性給樹立起來的呢?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黎塞留像

黎塞留為此找了一個關鍵角色,這個關鍵角色正是羅馬教皇。那為何羅馬教皇能起到這麼一個關鍵性的作用呢?這主要還是因為歐洲的一個特殊性,那就是"世俗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和宗教世界最高領袖,這兩個身份是分離的"(參考至-《樞紐》)。

如果在古代中國,這樣的情況根本就不存在,因為它們兩者實際上都歸結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皇帝。皇帝的世俗身份就是皇帝,但是他的宗教性身份實際上就是"天子"。

但是在天主教的歐洲,由於它在中世紀的一系列特殊情況,便使得這兩個身份分離出去了。世俗世界的最高統治者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宗教世界的最高代言人就是羅馬教皇。而只要是這兩個身份是分離開來的,那麼黎塞留就有足夠的空間來詮釋他的道理了。他曾經說到:

"哈布斯堡帝國是一個非常邪惡的帝國,既然神聖羅馬帝國很邪惡,誰代表正義呢?羅馬教皇代表著正義,因為教皇才是天主教世界真正的最高首領,是道德制高點所在。

但是,羅馬教皇自己是沒有軍事能力的,如果讓哈布斯堡帝國把整個歐洲給統一了,這個邪惡帝國將會控制住羅馬教皇,那麼整個天主教世界將全都墮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為了保住天主教世界不至於墮入地獄,我們必須保住羅馬教皇的獨立。怎麼保住羅馬教皇獨立呢?就是要阻止哈布斯堡帝國一統天下。那誰能阻止邪惡帝國一統天下呢?現在看起來似乎只有法國了。因此無論如何,法國得能活得下去"。

黎塞留的這一番論者,使得法蘭西國家的生存成了第一要務,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還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而黎塞留的這套理論在政治學上則有個專門的概念,叫做——國家理由

所以,在這個時候,"國家"這一觀念便浮現出來了!

"

前言:

說起"國家"這個詞,幾乎所有人都瞭解它,例如中國、美國、英國等;但是,"國家"這一觀念難道就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嗎?當然不是,自古就有的其實是"統治",而不是"國家"

所謂的"統治",實際上就是指任何人之間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是個純粹的物理事實。而"國家"這一觀念主要指的是一整套複雜的政治和法律關係,是個理論事實。簡言之,人的統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事實,而國家,是人們以特定的方式對這個事實的一種理解。

這聽上去似乎還是比較模糊,當然了,想要真正說清楚"國家"這個概念,則需要聯合一系列的政治學、法學的理論加以解釋。下面,作者將從政治學的角度來具體講述一下"國家"觀念的來源,以及它的出現是如何影響了國家秩序演化的!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英國,法國版圖

法國和"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抗

其實,"國家"觀念的出現,實際上就是法國在與哈布斯堡帝國對抗過程中產生的一個理論。這裡我們補充一下,什麼是"哈布斯堡帝國"。

在1516年的時候,由於一系列不太明確且複雜的繼承法原因,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落到了哈里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手中。雖然這樣的權力在四十年之後被分開了,不是由查理五世一個人獨自掌控了,但實際上都是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手中,他們彼此之間還會相互配合起來治理。而這樣'家族式政權國家'便被稱為了"哈布斯堡帝國"。

當時的哈布斯堡帝國控制住大半個歐洲,但對於它來說,法國始終是個麻煩。法國雖然和自己也信奉同一宗教——天主教,但是法國卻總是和帝國較勁。此外,在宗教改革之後,德意志北部和北歐地區出現了一些新教諸侯國,哈布斯堡作為此時的歐洲老大,自然容不下它們的存在,於是便想滅掉它們。但是法國卻總是在背後使壞,所以這就引起了哈布斯堡帝國的極力不滿,於是就想先調轉槍頭來收拾法國。

如果能將法國滅掉,那就意味著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領土就打通了,這時候再去攻打那些新教諸侯國也就會很輕鬆了。如此一來,還能把歐洲給統一起來,建立成大一統的普世帝國。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家族

但法國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哈布斯堡帝國想要滅掉自己,想統一整個歐洲,那自己就要想方設法的對抗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於是,雙方的對抗戰便就此打響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對抗從十六世紀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了十七世紀的前半段,長達一百多年。

對抗的結果是,法國終結了哈布斯堡帝國的陸地霸權,自己成為了新的陸地霸主。但是,對抗的過程並沒有說起來那麼簡單。哈布斯堡的軍隊曾經一度推進到距離巴黎不遠的地方,法國也差點被亡國。而那時的法國為了活下去,就必須去找尋盟友。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法國與那些異教國家的結盟。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哈布斯堡帝國

法國和異教國家的結盟

法國想和其他異教國家結盟,以此來和哈布斯堡帝國對抗。但問題是,除了法國以外的天主教世界幾乎都被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住了,法國想要拉盟友,就只能到天主教世界以外去拉。如果真的要這要做,那麼留給法國的就只有兩個選項了,一個是新教國家,一個就是奧斯曼土耳其。但我們也知道,後者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如果法國真的要拉這兩個國家做自己的盟友,那麼肯定會受到嚴厲的指責。為何呢?首先來說,法國作為一個天主教國家,不僅不幫助天主教世界的盟友對抗外敵,反而還跟新教,甚至是伊斯蘭教這樣的"異教國家"結盟,所以這根本就說不過去。再者,法國當時大小算個王國,它的最高統治者是國王,而哈布斯堡家族所統治的是帝國,最高統治者是皇帝。兩者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因為在近代以前,人們認為哈布斯堡帝國所繼承的是羅馬帝國的正統,而法國國王從原則上來說實際上就相當於是皇帝下面的高級地方長官。而現在法國要反哈布斯堡帝國,那就是王國反帝國,這就好像是清朝時期的三藩之亂一樣,吳三桂作為王國,卻要反康熙的大清帝國,這是完全沒有什麼正當性可言的。

所以法國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勢必會遭來唾罵!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法蘭西第一帝國極盛時的歐洲

但是,如果法國不去找盟友的話,那自己根本就不是哈布斯堡帝國的對手,所以相對於唾罵來說,亡國似乎要更嚴重一些。所以,法國必須這麼做。但是同時也必須要論證自己跟異教國家合作的正當性,否則如果讓自己的臣民覺得自己國家在做一些違背正當性的事情,那麼勢必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

所以法國一直在找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護。到了十七世紀的時候,就有一個人站出來將法國這些年找的各種理由給集合了起來,於是,國家的觀念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漸漸浮現出來了。而這個人便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黎塞留。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法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首相——黎塞留像

法國的"國家理由"

黎塞留是法國史上偉大的首相之一。也正是在他的手上,終結了哈布斯堡帝國的歐陸霸權地位,從而促使法國走上了稱霸歐陸的進程。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說黎塞留是法國"國家理由"的集大成者,那麼他到底是怎麼把跟異教國家結盟,對抗天主教盟主的正當性給樹立起來的呢?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黎塞留像

黎塞留為此找了一個關鍵角色,這個關鍵角色正是羅馬教皇。那為何羅馬教皇能起到這麼一個關鍵性的作用呢?這主要還是因為歐洲的一個特殊性,那就是"世俗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和宗教世界最高領袖,這兩個身份是分離的"(參考至-《樞紐》)。

如果在古代中國,這樣的情況根本就不存在,因為它們兩者實際上都歸結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皇帝。皇帝的世俗身份就是皇帝,但是他的宗教性身份實際上就是"天子"。

但是在天主教的歐洲,由於它在中世紀的一系列特殊情況,便使得這兩個身份分離出去了。世俗世界的最高統治者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宗教世界的最高代言人就是羅馬教皇。而只要是這兩個身份是分離開來的,那麼黎塞留就有足夠的空間來詮釋他的道理了。他曾經說到:

"哈布斯堡帝國是一個非常邪惡的帝國,既然神聖羅馬帝國很邪惡,誰代表正義呢?羅馬教皇代表著正義,因為教皇才是天主教世界真正的最高首領,是道德制高點所在。

但是,羅馬教皇自己是沒有軍事能力的,如果讓哈布斯堡帝國把整個歐洲給統一了,這個邪惡帝國將會控制住羅馬教皇,那麼整個天主教世界將全都墮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為了保住天主教世界不至於墮入地獄,我們必須保住羅馬教皇的獨立。怎麼保住羅馬教皇獨立呢?就是要阻止哈布斯堡帝國一統天下。那誰能阻止邪惡帝國一統天下呢?現在看起來似乎只有法國了。因此無論如何,法國得能活得下去"。

黎塞留的這一番論者,使得法蘭西國家的生存成了第一要務,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還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而黎塞留的這套理論在政治學上則有個專門的概念,叫做——國家理由

所以,在這個時候,"國家"這一觀念便浮現出來了!

淺談'國家'這一觀念的來源

中世紀羅馬教皇

總結:

我們知道,在此之前,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人們大都是從文明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一直到黎塞留的這套"國家理由"的論證完成之後,特定國家的存續問題才成為了老百姓也關注的事情。當然了,國家理由的出現,也使得尊奉這種觀念的國家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都是從本國的利益出發,絕不會再從一個超越本國之上的,普世帝國秩序的角度出發。

而法國在與哈布斯堡帝國對抗的這個過程中所浮現出來的"主權國家"觀念,在歐洲歷史上是全所未有的。它是在歐洲陸地爭霸過程中一點點的發展出來的,它不僅替代表原來歐洲大陸那種以帝國為中心,天下一統的觀念,同時還代表著一種全新的陸地視角。

史料參考:

  1. 《樞紐》
  2. 《世界史》
  3. 施展-《國際政治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