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

更多武漢資訊,請關注“小優講武漢”

武漢三鎮的名氣很大,提到武漢三鎮總少不了武昌。但是,武昌東部的鄰居小兄弟鄂州會說:現在的武昌是在武昌,可古代的武昌卻在我們鄂州。

"

更多武漢資訊,請關注“小優講武漢”

武漢三鎮的名氣很大,提到武漢三鎮總少不了武昌。但是,武昌東部的鄰居小兄弟鄂州會說:現在的武昌是在武昌,可古代的武昌卻在我們鄂州。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鄂州人說錯了嗎?還真沒有,在古代,提到武昌,還真的就指鄂州。老人家有句著名的詞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裡的武昌,是指武漢。但這句詞源出於三國時的一句童謠,而童謠裡的武昌,則確切的指鄂州。

三國風雲際會,曹操、劉備、孫權在荊州上演了一出出驚心動魄的大戲。由於荊州距離孫權的江東最近,所以孫權一生都致力於控制荊州。荊州下轄江夏郡,江夏郡就在現在的鄂州,由之前的荊州牧劉表手下大將黃祖鎮守於此,後被孫權拿下。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那年,孫權在這裡設立了一個新郡,就叫武昌郡。而現在的武漢武昌,當時還叫夏口。

"

更多武漢資訊,請關注“小優講武漢”

武漢三鎮的名氣很大,提到武漢三鎮總少不了武昌。但是,武昌東部的鄰居小兄弟鄂州會說:現在的武昌是在武昌,可古代的武昌卻在我們鄂州。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鄂州人說錯了嗎?還真沒有,在古代,提到武昌,還真的就指鄂州。老人家有句著名的詞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裡的武昌,是指武漢。但這句詞源出於三國時的一句童謠,而童謠裡的武昌,則確切的指鄂州。

三國風雲際會,曹操、劉備、孫權在荊州上演了一出出驚心動魄的大戲。由於荊州距離孫權的江東最近,所以孫權一生都致力於控制荊州。荊州下轄江夏郡,江夏郡就在現在的鄂州,由之前的荊州牧劉表手下大將黃祖鎮守於此,後被孫權拿下。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那年,孫權在這裡設立了一個新郡,就叫武昌郡。而現在的武漢武昌,當時還叫夏口。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孫權特別看中武昌的戰略地位,刻意把武昌打造成吳國的新都城。知道蜀漢派尚書陳震和吳國正式結盟,二國在紙面上瓜分了魏國,孫權和陳震攜手登臺,中分天下,地點就在鄂州的武昌。這一年(公元229年)九月,孫權把都城遷到了建業(南京),武昌成為副都。武昌的政治地位依然非常高,留國之柱石陸遜協助太子孫登鎮守武昌,守住武昌,就能守住荊州。吳國的武昌之於建業,就相當於明朝的南京之於北京,全國第二大城市。

"

更多武漢資訊,請關注“小優講武漢”

武漢三鎮的名氣很大,提到武漢三鎮總少不了武昌。但是,武昌東部的鄰居小兄弟鄂州會說:現在的武昌是在武昌,可古代的武昌卻在我們鄂州。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鄂州人說錯了嗎?還真沒有,在古代,提到武昌,還真的就指鄂州。老人家有句著名的詞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裡的武昌,是指武漢。但這句詞源出於三國時的一句童謠,而童謠裡的武昌,則確切的指鄂州。

三國風雲際會,曹操、劉備、孫權在荊州上演了一出出驚心動魄的大戲。由於荊州距離孫權的江東最近,所以孫權一生都致力於控制荊州。荊州下轄江夏郡,江夏郡就在現在的鄂州,由之前的荊州牧劉表手下大將黃祖鎮守於此,後被孫權拿下。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那年,孫權在這裡設立了一個新郡,就叫武昌郡。而現在的武漢武昌,當時還叫夏口。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孫權特別看中武昌的戰略地位,刻意把武昌打造成吳國的新都城。知道蜀漢派尚書陳震和吳國正式結盟,二國在紙面上瓜分了魏國,孫權和陳震攜手登臺,中分天下,地點就在鄂州的武昌。這一年(公元229年)九月,孫權把都城遷到了建業(南京),武昌成為副都。武昌的政治地位依然非常高,留國之柱石陸遜協助太子孫登鎮守武昌,守住武昌,就能守住荊州。吳國的武昌之於建業,就相當於明朝的南京之於北京,全國第二大城市。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到了公元265年,孫權的孫子孫皓又把國都從建業遷回了武昌。為什麼這麼做呢?魏國權臣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篡位建立晉朝。晉朝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東吳,而第一戰場就是荊州。孫皓再殘暴,也知道武昌是他們老孫家的命脈所繫,他丟不起。因為武昌的糧食供給有困難,孫皓就讓揚州(建業)向武昌輸送財富,引發了揚州的不滿。這才有了那首著名的童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

更多武漢資訊,請關注“小優講武漢”

武漢三鎮的名氣很大,提到武漢三鎮總少不了武昌。但是,武昌東部的鄰居小兄弟鄂州會說:現在的武昌是在武昌,可古代的武昌卻在我們鄂州。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鄂州人說錯了嗎?還真沒有,在古代,提到武昌,還真的就指鄂州。老人家有句著名的詞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裡的武昌,是指武漢。但這句詞源出於三國時的一句童謠,而童謠裡的武昌,則確切的指鄂州。

三國風雲際會,曹操、劉備、孫權在荊州上演了一出出驚心動魄的大戲。由於荊州距離孫權的江東最近,所以孫權一生都致力於控制荊州。荊州下轄江夏郡,江夏郡就在現在的鄂州,由之前的荊州牧劉表手下大將黃祖鎮守於此,後被孫權拿下。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那年,孫權在這裡設立了一個新郡,就叫武昌郡。而現在的武漢武昌,當時還叫夏口。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孫權特別看中武昌的戰略地位,刻意把武昌打造成吳國的新都城。知道蜀漢派尚書陳震和吳國正式結盟,二國在紙面上瓜分了魏國,孫權和陳震攜手登臺,中分天下,地點就在鄂州的武昌。這一年(公元229年)九月,孫權把都城遷到了建業(南京),武昌成為副都。武昌的政治地位依然非常高,留國之柱石陸遜協助太子孫登鎮守武昌,守住武昌,就能守住荊州。吳國的武昌之於建業,就相當於明朝的南京之於北京,全國第二大城市。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到了公元265年,孫權的孫子孫皓又把國都從建業遷回了武昌。為什麼這麼做呢?魏國權臣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篡位建立晉朝。晉朝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東吳,而第一戰場就是荊州。孫皓再殘暴,也知道武昌是他們老孫家的命脈所繫,他丟不起。因為武昌的糧食供給有困難,孫皓就讓揚州(建業)向武昌輸送財富,引發了揚州的不滿。這才有了那首著名的童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吳國滅亡後,武昌郡並沒有消失,依然是長江中游的軍事重鎮。尤其是東晉南渡之後,武昌又成了南方對抗北方王朝的戰略要鎮,是絕對不能丟的,誰丟誰完蛋。到了南朝,在設置了郢州,治所在現在的武漢武昌,但鄂州的武昌依然置郡。有意思的是,唐朝的時候,鄂州出現在現在的武漢武昌,而現在的鄂州,還叫武昌,但從地市級掉到了縣級。宋朝沒有變化,(武漢)武昌稱為鄂州,鄂州被稱為武昌。

你明白或糊塗了沒有?確實繞人,一不小心就會弄混。元朝時出現了變化。元朝在現在的武漢武昌設置了武昌路,但鄂州的武昌縣繼續保留。到了明朝,武昌路(武漢武昌)升為武昌府,作為武昌縣治的鄂州,隸屬於武昌府。

"

更多武漢資訊,請關注“小優講武漢”

武漢三鎮的名氣很大,提到武漢三鎮總少不了武昌。但是,武昌東部的鄰居小兄弟鄂州會說:現在的武昌是在武昌,可古代的武昌卻在我們鄂州。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鄂州人說錯了嗎?還真沒有,在古代,提到武昌,還真的就指鄂州。老人家有句著名的詞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裡的武昌,是指武漢。但這句詞源出於三國時的一句童謠,而童謠裡的武昌,則確切的指鄂州。

三國風雲際會,曹操、劉備、孫權在荊州上演了一出出驚心動魄的大戲。由於荊州距離孫權的江東最近,所以孫權一生都致力於控制荊州。荊州下轄江夏郡,江夏郡就在現在的鄂州,由之前的荊州牧劉表手下大將黃祖鎮守於此,後被孫權拿下。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那年,孫權在這裡設立了一個新郡,就叫武昌郡。而現在的武漢武昌,當時還叫夏口。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孫權特別看中武昌的戰略地位,刻意把武昌打造成吳國的新都城。知道蜀漢派尚書陳震和吳國正式結盟,二國在紙面上瓜分了魏國,孫權和陳震攜手登臺,中分天下,地點就在鄂州的武昌。這一年(公元229年)九月,孫權把都城遷到了建業(南京),武昌成為副都。武昌的政治地位依然非常高,留國之柱石陸遜協助太子孫登鎮守武昌,守住武昌,就能守住荊州。吳國的武昌之於建業,就相當於明朝的南京之於北京,全國第二大城市。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到了公元265年,孫權的孫子孫皓又把國都從建業遷回了武昌。為什麼這麼做呢?魏國權臣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篡位建立晉朝。晉朝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東吳,而第一戰場就是荊州。孫皓再殘暴,也知道武昌是他們老孫家的命脈所繫,他丟不起。因為武昌的糧食供給有困難,孫皓就讓揚州(建業)向武昌輸送財富,引發了揚州的不滿。這才有了那首著名的童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吳國滅亡後,武昌郡並沒有消失,依然是長江中游的軍事重鎮。尤其是東晉南渡之後,武昌又成了南方對抗北方王朝的戰略要鎮,是絕對不能丟的,誰丟誰完蛋。到了南朝,在設置了郢州,治所在現在的武漢武昌,但鄂州的武昌依然置郡。有意思的是,唐朝的時候,鄂州出現在現在的武漢武昌,而現在的鄂州,還叫武昌,但從地市級掉到了縣級。宋朝沒有變化,(武漢)武昌稱為鄂州,鄂州被稱為武昌。

你明白或糊塗了沒有?確實繞人,一不小心就會弄混。元朝時出現了變化。元朝在現在的武漢武昌設置了武昌路,但鄂州的武昌縣繼續保留。到了明朝,武昌路(武漢武昌)升為武昌府,作為武昌縣治的鄂州,隸屬於武昌府。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清朝沒有變化,民國時又為之一變,為防武漢武昌和鄂州武昌縣弄混,鄂州武昌縣更名為壽昌縣。可能是覺得這名太普通,又改成鄂城。建國後,鄂城一會是鄂城縣,一會是鄂城市,讓人眼花繚亂。直到1983年,撤掉極容易讓人糊塗的鄂城市和鄂城縣,設立地級的鄂州市。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鄂州市區在長江對面的黃岡市黃州區,曾隸屬於鄂州,1987年被劃到了黃岡縣名下,後來變成了黃州區。

"

更多武漢資訊,請關注“小優講武漢”

武漢三鎮的名氣很大,提到武漢三鎮總少不了武昌。但是,武昌東部的鄰居小兄弟鄂州會說:現在的武昌是在武昌,可古代的武昌卻在我們鄂州。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鄂州人說錯了嗎?還真沒有,在古代,提到武昌,還真的就指鄂州。老人家有句著名的詞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裡的武昌,是指武漢。但這句詞源出於三國時的一句童謠,而童謠裡的武昌,則確切的指鄂州。

三國風雲際會,曹操、劉備、孫權在荊州上演了一出出驚心動魄的大戲。由於荊州距離孫權的江東最近,所以孫權一生都致力於控制荊州。荊州下轄江夏郡,江夏郡就在現在的鄂州,由之前的荊州牧劉表手下大將黃祖鎮守於此,後被孫權拿下。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那年,孫權在這裡設立了一個新郡,就叫武昌郡。而現在的武漢武昌,當時還叫夏口。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孫權特別看中武昌的戰略地位,刻意把武昌打造成吳國的新都城。知道蜀漢派尚書陳震和吳國正式結盟,二國在紙面上瓜分了魏國,孫權和陳震攜手登臺,中分天下,地點就在鄂州的武昌。這一年(公元229年)九月,孫權把都城遷到了建業(南京),武昌成為副都。武昌的政治地位依然非常高,留國之柱石陸遜協助太子孫登鎮守武昌,守住武昌,就能守住荊州。吳國的武昌之於建業,就相當於明朝的南京之於北京,全國第二大城市。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到了公元265年,孫權的孫子孫皓又把國都從建業遷回了武昌。為什麼這麼做呢?魏國權臣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篡位建立晉朝。晉朝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東吳,而第一戰場就是荊州。孫皓再殘暴,也知道武昌是他們老孫家的命脈所繫,他丟不起。因為武昌的糧食供給有困難,孫皓就讓揚州(建業)向武昌輸送財富,引發了揚州的不滿。這才有了那首著名的童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吳國滅亡後,武昌郡並沒有消失,依然是長江中游的軍事重鎮。尤其是東晉南渡之後,武昌又成了南方對抗北方王朝的戰略要鎮,是絕對不能丟的,誰丟誰完蛋。到了南朝,在設置了郢州,治所在現在的武漢武昌,但鄂州的武昌依然置郡。有意思的是,唐朝的時候,鄂州出現在現在的武漢武昌,而現在的鄂州,還叫武昌,但從地市級掉到了縣級。宋朝沒有變化,(武漢)武昌稱為鄂州,鄂州被稱為武昌。

你明白或糊塗了沒有?確實繞人,一不小心就會弄混。元朝時出現了變化。元朝在現在的武漢武昌設置了武昌路,但鄂州的武昌縣繼續保留。到了明朝,武昌路(武漢武昌)升為武昌府,作為武昌縣治的鄂州,隸屬於武昌府。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清朝沒有變化,民國時又為之一變,為防武漢武昌和鄂州武昌縣弄混,鄂州武昌縣更名為壽昌縣。可能是覺得這名太普通,又改成鄂城。建國後,鄂城一會是鄂城縣,一會是鄂城市,讓人眼花繚亂。直到1983年,撤掉極容易讓人糊塗的鄂城市和鄂城縣,設立地級的鄂州市。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鄂州市區在長江對面的黃岡市黃州區,曾隸屬於鄂州,1987年被劃到了黃岡縣名下,後來變成了黃州區。

古代的武昌居然不在如今的武漢,而在鄂州

鄂州的面積非常少,只有1594平方公里。即使算上天門、仙桃、潛江三個湖北省直轄的縣級市,以及縣級的神農架林區(行政級別算地級),鄂州依然是湖北省最小的。鄂州雖然小,但經濟卻在四個省直轄的縣級市之上。2017年的經濟總量排名,全省17個地級單位(包括四個省直轄單位),鄂州排名第12位,905億元。作為面積超小的市,這成績不錯了。

(本文轉載自一點號風長眼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