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錦旗最多的小護士

耳鼻喉科 護理 跳槽那些事兒 東北網 2019-06-18

在醫院,我們經常見到痊癒出院的患者為了感謝醫生們的救命之恩,送來鮮花和錦旗,有的醫生辦公室被錦旗裝點得很熱鬧,但在我院耳鼻喉科一病房,卻有一位叫趙瑩的小護士,收到患者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比醫生們還要多。

收到錦旗最多的小護士

帶著一些好奇心,筆者走進了耳鼻喉科病房,臨近假期病房裡正在進行整修,走廊裡沒什麼人,一邊往裡面走一邊向找人打聽,遠遠地看見一個匆忙小跑的身影,“估計這個護士挺忙的,還是找別人問問吧”心中暗想。正要轉身,那個小跑的護士竟然跑到我身邊:“您找誰嗎?”心中感謝她的體貼,禮貌地回了她:“我找一名叫趙瑩的護士。”小護士忽然一臉驚訝:“我就是,您有什麼事情嗎?”我略一吃驚,才上下打量她:正是春寒,她穿著短袖,沒有一絲妝容,不像以往宣傳圖片裡那些美麗的護士們,她笑呵呵地看著我,憨態可掬,卻讓我感覺陽光明媚。

收到錦旗最多的小護士

做一名白衣天使是趙瑩兒時的夢想,能夠成為哈醫大二院護理隊伍中一員,讓她感到無比的自豪,每天上班前趙瑩都會提前到達科室,做好上班前的各項準備,穿上整潔的白服,將白色的護士鞋擦拭乾淨,對著鏡子莊重的戴好燕尾帽。趙瑩所在的耳鼻喉科,有很多喉癌術後的患者,他們說話、吞嚥、甚至呼吸都有困難,咳痰等等都難以自理,很多病人脾氣都很差,護士們每天面對著髒、累、暴躁的情緒。趙瑩卻說,不管生活和工作中有什麼困難,只要穿上這身潔白的護士服,她就馬上會開心起來,微笑著去面對她負責的每一位患者。

收到錦旗最多的小護士

三年前,趙瑩開始擔任喉癌術後無菌監護病房責任護士的工作。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崗位,她有機會對護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領悟,她對工作的熱情被注入新的活力。趙瑩總是用燦爛的微笑和親切的話語,安撫病人入院時的不安與焦躁,用嫻熟的技術和專業的知識解除病人術後的病痛與疑惑,用最飽滿的工作熱情來面對患者。每天早上八點她一進入來到病房,首先都會向患者問好:早上好!昨天晚上您睡的好嗎?痰多嗎?排便了嗎?有哪裡不舒服嗎?每天都會仔細查看患者術區皮膚是否有發紅、肢體是否有腫脹,發現有病情變化的,及時報告醫生採取相應的措施。

收到錦旗最多的小護士

在監護病房工作的這幾年裡,隨著科室醫療技術不斷的發展,高精尖手術越來越常見,對護理的要求和配合有了更大的挑戰,不管是術後營養模式的改進,患者住院日期的縮短,還是咽漏感染率的減少,與趙瑩的精心、專業的護理是密不可分的。 護士的工作看似簡單但又不容忽視,這些看似平凡瑣碎的工作,才最能體現一名護理人員細緻、耐心的責任感和不厭其煩的護理服務精神,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下攙扶,都會給患者帶來無盡的寬慰,它融入了護理人員對患者濃濃的親情,為患者點燃了生命的火花,驅走病魔籠罩的黑暗。

收到錦旗最多的小護士

為了更好的瞭解每位患者術後恢復情況,她都親自陪同患者一起進行換藥,當看見患者痛苦、恐慌、緊緊攥拳時,趙瑩會馬上握住他攥拳的手,俯下身體在患者的耳邊輕聲說“不用緊張,你的切口恢復的很正常,馬上就結束了,你再堅持一下。”她也會輕輕撫摸他的肩膀,安撫他們疼痛顫抖的身體,患者也會拉著趙瑩護士的手,緊緊的……換藥時趙瑩會向醫生講解每一位患者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正確、專業、有效的護理,每換完一位患者,都會親自將患者交到家屬手裡,告訴家屬們,叔叔今天拆線了,阿姨今天可以試吃了,嬸嬸明天可以出院了,患者及家屬露出了喜悅的笑容,緊緊的握著她的手說:謝謝趙護士,第一時間能告訴我們好消息,而趙瑩總是會微笑著說:得知你們能康復出院我也很開心。

2017年底,夜班時,一位喉癌術後復發、侵蝕頸動脈、引起大出血的患者,被平車緊急推入病房,血液從患者的套管、口鼻處不斷的向外噴湧,血壓急劇下降,病人意識不清,情況十分危急。趙瑩和值班醫生迅速做好各項搶救準備,一邊用手按壓住患者的頸動脈幫助其止血,一邊又用吸引器吸出套管和口鼻處的血液,患者的血液浸溼了她們的雙手,而她們當時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將患者的生命從死神手裡奪回。那一夜趙瑩十多個小時滴水未進,配和醫生搶救了13次,患者恢復意識後向她們豎起了大拇指,家屬也很感謝趙瑩護士和醫生為患者做出的努力。 正因趙瑩對疾病的細緻觀察和精心有效的護理,醫生們對趙瑩的護理工作更加認可,主任組查房會讓趙瑩一起來參加,請國外專家來會診也叫著趙瑩一起來學習,從剛開始醫生們每天要打印全部患者篩選換藥名單,到後來由趙瑩來準確判斷當日應該換藥的患者,她的護理專業性被充分地認可,同樣耳鼻喉科的護理團隊也得到了醫生們的認可。 喉癌術後的日常護理工作,對於喉癌患者非常重要,甚至關乎他們的生命。為了做好延續護理工作,趙瑩建立了一個喉癌術後患者交流群,當他們出現心理問題時,趙瑩都會與他們傾聽交談,當他們在家庭護理過程中遇見問題時,可以隨時講解。她還發布一些關於術後飲食的指導、康復訓練等知識,對於文字表達不清楚的,還會用視頻的演示方式為患者進行示範。延續護理是建立在人性化護理與整體化護理基礎上的全新護理方式,建立了醫護人員和患者及患者家屬之間的良好溝通與互動,有助於患者病情的康復。

收到錦旗最多的小護士

不要小看延續護理,關鍵時刻還會救命。趙瑩的群裡曾經出現過兩名在院外套管脫出的患者,患者喉癌術後氣管套管提前脫出,患者家屬卻放不進去,患者呼吸困難,到當地醫院,醫生卻未處理過這樣的病歷。她接到患者的求救消息後,馬上聯繫醫生,電話連線指導當地醫生進行處置,掛斷電話後由協助聯繫ICU,準備搶救工作。當患者來時,身體已經出現發紫,120都說沒救了,但是患者仍然搶救了過來。家屬與患者對趙瑩真摯的感謝和其他患者的讚揚,讓她更加的堅信,建立這樣一個互聯網模式下的延續護理是有意義的。另一個患者是T型管脫出,患者家屬聯繫趙瑩時已經是凌晨2點多,但是對於趙瑩患者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她迅速的撥通了主管醫生的電話,又馬上與值班醫生取得聯繫,經過趙瑩與值班醫生、患者家屬三方積極溝通爭取搶救時間,患者搶救成功後已經是凌晨四點了,趙瑩利用休息時間不厭其煩地回答每一位患者的問題,用她的的休息時間搶救了患者的生命。

每週一是主任出診的日子,也是最讓趙瑩開心的事,很多喉癌患者複查後,都會特意跑到病房來看望趙瑩,把她當做朋友和親人,和她分享生活趣事,交流複查結果,其中一位大娘在病房的走廊看到趙瑩時,一把擁抱住她並高興地說,我們剛做完喉鏡,你叔恢復得可好了,說著說著就拿出報告單要給趙瑩看,看到報告單上術區“表面光滑”這幾個字時,高興激動極了,她們就這樣彼此交流著。趙瑩與他們的關係不僅僅是護士與患者,更是朋友,是親人。護士長總說,護士是一個科室的棟樑,我們無私的付出會讓科室更安穩更強大,護士更是一座橋樑,搭起了醫生救治患者的生命線。

趙瑩積極的工作和熱情細緻的護理服務,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與感激、醫院領導及同事的認可。2018年5月12日,趙瑩被評為“患者眼中的好護士”,2019年獲得哈爾濱醫科大學“青年五四獎章”。趙瑩的工作期間,收到患者的表揚信、錦旗不計其數,每一封表揚信、每一面錦旗,都記載著她與患者之間的點滴故事和患難之間的恩情。

文|科室提供

圖片|科室提供

編輯|楊嘉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