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樓我來,你去賺錢”!外賣送進商務樓太耗時,有人收錢做起“擺渡”

商務樓內的外賣配送“最後100米”,有人說是快遞業“腸梗阻”,也有人瞅到了這個商機,當起了外賣“擺渡”。“船老大”該不該收費、如何收費?“最後100米”的“中途換人接力”是否也得由訂餐人事先認可?對新增的配送環節,其間可能導致的餐食安全隱患,究竟有無細緻的界定和明確的責任劃分呢?

多方布點:“上樓我來,你去賺錢”

近日,外賣騎手小劉向本報反映徐家彙附近多家商務樓,引進了一家“至冠配送”,專門用於樓內的外賣等“最後100米”送達。

4月1日中午11:20分,記者來到漕溪北路上的中金國際廣場。在B樓和C樓之間的公共通道上,停了一輛標註“午餐外賣收發點”的推車,車身正面標註“至冠配送”和“上樓我來,你去賺錢”字樣,車上還擺放著掃碼器等。騎手將外賣餐食放在車上,掃碼後匆匆離去。隨著外賣騎手陸續來到,車上的餐食不斷增多。“至冠配送”一位女員工收集好後,再將部分餐食置於籃內,提著走向B樓。

“上樓我來,你去賺錢”!外賣送進商務樓太耗時,有人收錢做起“擺渡”

△中午時分,漕溪北路上的中金國際廣場B、C樓之間的公共通道上,外賣騎手、下樓客戶正圍在“至冠配送”“午餐外賣收發點”的推車邊。

“上樓我來,你去賺錢”!外賣送進商務樓太耗時,有人收錢做起“擺渡”

中午時分,漕溪北路上的中金國際廣場。“至冠配送”一位女員工將部分餐食置於籃內,提著走向B樓。可能是力量不夠,中途她還將餐食籃子放在地上歇歇氣。

不同於中金國際廣場的戶外推車,有的“至冠配送”設在室內。在衡山路922號建匯大廈大堂的服務檯上,記者看到豎著一塊“外賣請送至地下室”的告示牌。就在通往地下室的水泥平臺上,還立有一塊鮮豔的廣告牌,不忘提醒:“外賣小哥送餐請至地下一層”。記者拾級而下,在大樓監控室外懸置空調外機的一處凹陷空地,儘管佔地5平方米不到,還是搭起了一張天藍色桌子及其他設施。短短5分鐘內,記者看到3位提著餐食的外賣騎手連奔帶跑,飛快下樓,掃碼交接後,旋即又衝了出去……

“上樓我來,你去賺錢”!外賣送進商務樓太耗時,有人收錢做起“擺渡”

衡山路922號建匯大廈外,通往地下室的水泥平臺上,立有一塊鮮豔的廣告牌,不忘提醒:“交接點 外賣小哥送餐請至地下一層”。

中午時分,天鑰橋路肇嘉浜路口的飛雕國際大廈貨梯外,外套後背綴著“至冠配送”的兩位工作人員正忙著為外賣騎手掃碼。

“上樓我來,你去賺錢”!外賣送進商務樓太耗時,有人收錢做起“擺渡”

天鑰橋路肇嘉浜路口的飛雕國際大廈貨梯外,“至冠配送”工作人員正忙著為外賣騎手掃碼。

每單收取2元,騎手雖嫌貴但為搶時間也認了

“擺渡”並非免費,每單2元不算便宜。騎手小劉就對收費標準感到不快:自己風裡來雨裡去,跑外賣每單賺個6元,卻被其“咔嚓”一刀瞬間“割”走2元,實在太狠!不過,記者在商務樓現場看到,仍有不少外賣騎手熟門熟路疾速進樓乘電梯送餐上門,或等候在樓外,聯繫訂餐人下樓當面交接,並不存在“強迫擺渡”現象。那麼,外賣騎手既然嫌貴,為何仍寧願交錢給“至冠配送”呢?

“從搶單、接單、到配餐,再到送達,全部加起來,不能超過半小時!”不少外賣騎手大倒“苦水”:有的商務樓不准我們進;有的雖允許乘貨梯,但中午特別擠;有的送餐點還位於高層,具體房間號也不好找,一來二去很耽擱時間。單子少時,等一等是無所謂;可單子一多,如果都要上、下電梯當面交付,假如被卡,下一單就得拼命趕路,否則一旦沒按時送達,影響了客戶用餐體驗,給個“差評”,不僅這單6元左右的利潤泡湯,有時一天就可能白乾了。

因此,雖然這邊花了2元,但那邊能搶到更多單子加以彌補,算下來還是划算的。這是大多數外賣騎手寧願花“擺渡費”的真實想法。

對“餓了麼”騎手優惠,這是否存在“歧視”?

在多家商務樓,“真功夫”“麥當勞”“美團”等騎手告訴記者,如要“至冠配送”送上樓,都被收取2元。但記者又隨機問了六七位自稱“餓了麼”騎手,對方都表示只要付1.2元。

同樣代送上樓,為何對“餓了麼”騎手只收1.2元,卻對其他騎手一律收取2元,這公平嗎?為何收費會不一樣?

“至冠配送”究竟是一家怎樣的企業?記者嘗試聯繫“至冠配送”現場的工作人員,對方稱自己就是“餓了麼”,其餘並不願多講。

記者在建匯大廈地下室外看到物業張貼的一則通告,上書:“為緩解大廈乘梯壓力和加強對外賣送餐人員的管理,大廈自2018年11月3日起午高峰時段11:00-13:00由“餓了麼”平臺在我大廈設置配送點,配備專員送餐上樓。”零陵路583號海洋石油大廈側門內,“至冠配送”桌上也張貼了一張《通知》,顯示:2018年11月29日起,“至冠配送”對手動錄單先行收費,每單2元。手動錄單的蜂鳥騎手,用蜂鳥賬號登陸,享受“至冠配送”優惠。

“上樓我來,你去賺錢”!外賣送進商務樓太耗時,有人收錢做起“擺渡”

衡山路922號建匯大廈地下室外《通告》顯示:為了緩解大廈乘梯壓力和加強對外賣送餐人員的管理,大廈自2018年11月3日起午高峰時段11:00-13:00由“餓了麼”平臺在我大廈設置配送點,配備專員送餐上樓。

多位佩戴藍色頭盔,身穿藍色外套,後背綴有“蜂鳥配送”的外賣騎手告訴記者,自己就屬於“餓了麼”,但每單也要付1.2元。

零陵路583號海洋石油大廈側門內,“至冠配送”桌上《通知》顯示:2018年11月29日起,“至冠配送”對手動錄單先行收費,每單2元。手動錄單的蜂鳥騎手,用蜂鳥賬號登陸,享受“至冠配送”優惠。

解決“最後100米”值得引起重視

商務樓所在的物業公司如何看待樓內“至冠配送”收費?海洋石油大廈的金茂(上海)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女經理直截了當回絕:不能回答。獅城怡安—飛雕國際大廈物業服務中心客戶經理表示,物業與“至冠配送”簽訂的是場地租賃協議。她再三確認,沒有規定其收費。中金國際廣場所屬的獅城怡安(上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則表示,“至冠配送”已進駐了幾個月,先前每單收費0.1元,後來就不斷漲價了,物業表示並不介入其如何收費。

建匯大廈所在的上海匯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物業不允許任何外賣騎手上樓。其與“至冠配送”簽訂的也是場地租賃協議,物業不負責“至冠配送”具體運營;不過也確實收到其收費標準不一的反映,已向“至冠配送”做了提醒。

上海鼎力律師事務所所長趙山律師表示,“餓了麼”在外賣末端配送市場的積極探索,有時確實解決了客戶取餐不方便、不及時的難題;但其有償收費模式,也容易導致“霸王配送”的嫌疑。一旦“最後100米”的市場遭個別“船老大”獨佔,後者會不會肆意漲價?這的確值得引起有關部門注意。

趙山律師強調,根據去年5月1日施行的國家《快遞暫行條例》,未經收件人同意,採取“擺渡”的做法,涉嫌違規。

上海先行法治調解中心主任張劼律師表示,依據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辦法,機關、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的物業服務單位應為快遞從業人員向收件人當面遞送快件提供便利,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張劼律師呼籲政府職能部門,積極創新末端設施支持政策。創新公共服務設施管理方式,明確包括外賣在內的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的公共屬性,同時創新價格監管方式,引導電商平臺逐步實現商品定價與快遞服務定價相分離,促進相關企業發展面向消費者的增值服務。

食品安全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除了外賣騎手對收費頗有微詞外,一些訂餐人對“至冠配送”的管理也有所質疑。如中午時分,中金國際廣場的推車邊,就擠了不少下樓還在仔細搜尋自訂餐食的客戶。他們說,假設外賣騎手已向“至冠配送”付過費的話,再讓客戶下樓自取很不應該。

還有的訂餐人表示,送餐上樓人員與自己下單的訂餐平臺可能並不“搭界”,萬一自己吃出點問題,責任算是誰的?去年元旦起實施的國家《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委託送餐單位送餐的,送餐單位應加強對送餐人員的食品安全培訓和管理。培訓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記者曾問“至冠配送”部分人員有無培訓?對方不置可否。在飛雕國家大廈,“至冠配送”人員誤認記者是外賣企業從業人員,表示如需配送,在他這裡一樣可做。

記者信息很快被物業公司轉給了“餓了麼”。4月1日下午,“餓了麼”相關人員聯繫記者,稱會了解調查。次日下午,她告訴記者,“至冠配送”是餓了麼在樓宇末端配送上的探索測試之一。在實施過程中,沒有任何強制行為。不論是餓了麼騎手,還是其他平臺騎手,在遵守樓宇物業管理規範的前提下,都可以自主選擇自行配送上樓,或溝通消費者下樓取餐,或是選擇交由樓宇內配送員配送。樓宇內配送人員也都持有健康證,並且定期對其進行食品安全和配送業務相關培訓。至於收取騎手的價格不同,是因為其他騎手需要信息錄入等等工序,收費2元;對餓了麼的騎手收費低,是因為都在內部物流體系中配送,節省了技術溝通等成本。

餓了麼表示,經過半年探索,相關業務測試已經完成。從3月上旬開始就已陸續終止,從原來10多個點,減少到目前的4個點。

題圖:衡山路922號建匯大廈,地下室監控室外,儘管佔地5平方米不到,還是搭起了一張“至冠配送 上樓我來,你去賺錢”的天藍色桌子及其他設施。

欄目主編:毛錦偉 文字編輯:毛錦偉 題圖來源:作者提供 圖片編輯:朱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