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薑茶站長”,為啥能成為上海首位獲“五一勞動獎章”的送餐小哥

穿一身藍色制服,走街串巷、爬樓登門,給忙碌中的人們送上一份溫熱外賣……送餐小哥這個身份,已然從一份“邊緣職業”,成了廣受社會關注的新行當,正在越來越受人尊重甚至是“依賴”。

“餓了麼”近鐵城市廣場配送站站長宋增光,從一名早期入行的一線送餐員轉型到送餐片區管理者,成了這個行業裡的“晉級先鋒”。這個35歲的江蘇農村小夥子,到上海5年來一直守著這份職業。儘管每天忙忙碌碌,但他也有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他是上海第一位獲得“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的送餐小哥,代表全行業勞動者上臺領獎。

“我們騎手這個群體,是伴隨著網絡訂餐平臺的快速發展而共同壯大的,城市需要我們、我們也可以回饋更多,我很感謝自己生在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 宋增光的價值觀和積極心態,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同行……

餓了麼“薑茶站長”,為啥能成為上海首位獲“五一勞動獎章”的送餐小哥

為了別人手中一份熱飯菜

9:30,站點晨會時間到了,宋增光已經“滿血”投入到工作狀態中。他反覆提醒手下30來名“騎手”:“大家要準時送餐,儘可能把熱飯菜第一時間送到用戶手裡,遇到特殊情況,及時跟我聯繫”“大家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闖紅燈、不要逆向行駛、上了人行道要推行,也不要超速”……

每天這些話,聽起來大同小異。但宋增光覺得“婆婆嘴”反覆叮嚀很有必要,這都是對弟兄們的關懷和保護。他告訴記者,這個站點的騎手們負責以近鐵城市廣場為中心、半徑數公里的配送範圍,眼看高溫酷暑或是暴雨傾盆的惡劣天氣就要到來,別人不願意出門的日子,就是他們最忙碌的日子。他手下有的騎手年紀很輕,有的入行時間不長,不少還聽不太懂上海話,因此他毫無保留傳授所有經驗,希望來自五湖四海的騎手們儘快得心應手。

餓了麼“薑茶站長”,為啥能成為上海首位獲“五一勞動獎章”的送餐小哥

轉眼臨近午餐時間,這時候站點忙得熱火朝天。站點調度員和站長主要的職責是協調騎手配送單量、協調商戶出餐時間等,可辦公室裡怎麼不見了宋增光的身影?原來,他也跟著騎手們一起出門了,騎著助動車來到華東師範大學金沙江路校門口。學校為了管理外來非機動車,進入校門需要門禁卡。“餓了麼”公司統一為騎手辦理門禁卡,宋增光的站點分配到2張。而每天前往華師大送餐的騎手並不固定。為了最大限度幫助每個騎手完成配送,宋增光選擇了“人肉快遞”的笨辦法——送餐高峰時間,他手持兩張門禁卡,站在校門口的樹下,等著騎手來取卡,同時還要通過手機實時監控系統派單情況。對於這一點,他手下的小夥子們都很感動:“宋哥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寒冬酷暑,每次都要站著一個多小時,他都是為了我們賺更多錢。”

如今當了站長,不用長時間在外面跑了,但辛苦換了一種形式。宋增光每天晚上10點才下班,騎手們回家休息了,他還要把全天所有數據查看一遍,覆盤一遍,尋找問題,第二天再有針對性地指導騎手。他每天的工作周而復始、超過12小時,為了確保站點正常運營,為了別人手中一份熱飯熱菜,宋增光說,他已經連著3年連春節都沒有回老家了。

餓了麼“薑茶站長”,為啥能成為上海首位獲“五一勞動獎章”的送餐小哥

樹立一種騎手“職業規範”

這是宋增光在上海的唯一一份工作。“我是2014年10月入職‘餓了麼’的,在此之前,司機、理貨、出納,什麼活兒啥活兒我都幹過,後來決定去上海闖一闖,沒想到一做就做到了現在。”

初來乍到時,宋增光也有很多困擾。比如,不熟悉交通路線導致送餐延誤,不讓坐觀光電梯、只能靠走樓梯節約時間,客戶心情不好給了差評也只能照單全收……他說, “當時想到,這是我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特別想幹好,想多掙錢,另外就是覺得這是一個新興行業,也想多學學多做做。”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全力以赴加倍努力,利用休息時間研究送餐區域路線,迷路耽誤的時間就用跑樓梯追回來。白天閒著的時候,還會幫站長處理日常工作。漸漸地,他對“餓了麼”業務越來越熟悉。因為工作出色,他僅僅做了8個月外賣小哥,就從儲備幹部升職為配送站站長。

正因為從一線做起,這個站長特別體恤人,被許多騎手用各種方言稱呼他“薑茶站長”。那會兒還是宋增光自己當騎手時,每過一個午高峰,全身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為了避免不能及時更換衣服引起感冒,他的妻子總會在陰雨天時給他熬一杯紅糖薑茶帶在身邊,也正是這一杯暖暖的薑茶讓他抗住了工作壓力。如今,每逢陰雨天和嚴寒時,他都會熬煮一鍋紅糖薑茶送到騎手午休的商圈,弟兄們看到他都會一擁而上,親熱地喊著“薑茶站長”。

相處五年的搭檔陳鬆亮,總是能想起前幾年盛夏的暴雨天。那時,一名騎手的電瓶車沒電了,宋增光冒雨騎著車趕去給騎手送電瓶。他把自己的電瓶給了對方,帶著對方那塊沒電的電瓶,一路推著車回到站點,這幾公里的路走得他渾身溼透,人就像是從水裡撈起來的。

餓了麼“薑茶站長”,為啥能成為上海首位獲“五一勞動獎章”的送餐小哥

宋增光還特別會挖掘人才,為手下的騎手們打開職場通道。儲備站長王輝一直記得宋哥對他的鼓勵——“你特別認真、特別聰明,你要好好幹,不僅僅可以做一名騎手。”宋增光為他爭取到儲備站長的崗位,手把手教他如何處理突發情況、彙總數據、培訓騎手等等,後來,王輝也在“餓了麼”重大事件處理過程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我們外賣行業的酸甜苦,酸的是不被客戶理解所受的委屈,甜的是同事之間的互助關愛,苦的是惡劣天氣騎行的困累……” 宋增光精確地總結了送餐小哥的生存現狀。他靠著務實態度管理騎手,主動溝通、常常交心、勤於表率,用一己之力逐漸為這個行業樹立起一種職業規範。

回饋給予他榮譽的城市

餓了麼“薑茶站長”,為啥能成為上海首位獲“五一勞動獎章”的送餐小哥

每天都穿著藍色工作服的宋增光,有一天換上了帥氣的西裝。那是去年5月,上海市普陀區總工會組織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先進表彰大會上,宋增光西裝筆挺,上臺領取“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

當時,宋增光對著採訪他的記者說:“這個獎是對我們外賣小哥群體的一種關注和肯定,所以這份榮譽不只屬於我,它是頒給全上海外賣小哥的。”獲獎後的他,對自己的規劃更加堅定了,他希望加倍努力學到更多管理知識、走上更高平臺,為這個行業做更多貢獻。

而如今和妻子一起在上海打拼的他,對於這座給了他榮譽和機會的城市,越來越有感情。他眼裡的上海,城市形態很豐富很精彩,上海本地人很熱情很懂得生活。有一件事一直溫暖著他的心頭。那是他當騎手的第一個除夕之夜。當天天雨路滑,他收到很多平臺派單,顯得有些招架不住。正在發愁間,他收到一條用戶主動發來的短信:“下雨路滑,注意安全,晚點送達沒關係。”這條短信令他頓感溫暖,當他把外賣送到那位市民手上時,對方熱情地對他說:“辛苦了,新年快樂!”他為對方關上房門時候,看到屋裡一家人正在其樂融融享受團聚,這令他對自己的職業也更多了一份認同感。他堅信生活從來不會辜負勤勞的人,收入的增加和外界的包容是社會對這份職業的回饋。

宋增光還想做更多是回饋社會。如今全社會推廣垃圾分類理念,“餓了麼”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藍色星球計劃”——從食品包裝、隨餐一次性餐具、外送袋和外賣後端處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全國首個針對外賣行業餐廳商戶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標準,還給用戶增加了“無需餐具”的點餐選項。他總是積極鼓勵騎手瞭解垃圾分類知識,希望騎手們也花幾分鐘時間與用戶多宣導“無需餐具”選項,一起為城市環保出份力。

有的騎手不理解這種額外要求:“我們送餐已經很辛苦了,何必還要自我加戲?況且對收入增加也沒啥直接影響,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意義?”對此,宋增光總是這樣引導他們“很多事情不是沒錢掙就不做了,多說幾句話,可以為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體現我們騎手的價值,還可能拉進用戶和我們之間的感情,讓大家都更支持行業。做到了‘格局更大的事’,還擔心幾個好評嗎?”他的話,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越來越多人……

欄目主編:欒吟之 文字編輯:欒吟之

圖片攝影:邵劍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