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政策催生新商機 有人上門“代扔垃圾” 你接受嗎

來源:三秦都市報


7月1日起,上海實施“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投放政策。與此同時,一些精明的商家則從中嗅到了商機,最近,一些上門“代扔垃圾”、網上預約收垃圾、幫助分類等與垃圾分類投放相關的線上線下服務應運而生。

垃圾分類投放政策離西安越來越近,屆時你能接受上門“代扔垃圾”服務嗎?

線上:網站可購“代扔垃圾”服務

昨天記者在淘寶網上看到,已有商家做起了“代扔垃圾”生意,共有數十家,但目前只接上海業務。這些店鋪幾乎均為“等級很低的新號”,店裡也僅有“代扔垃圾”這一個寶貝。也有個別保潔公司,在網店上添加了“代扔垃圾”服務。記者看到,該項服務所有商家的標價均在1元至20元不等,基本都有備註“詳情諮詢旺旺”,也就是說,標價並不是實際價格。

已有3筆銷量的一位商家對記者說,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上週突發奇想搞了這個網店,“早上7點至9點,晚上8點至9點,對於上班族來說挺尷尬,應該有代扔垃圾的需求。目前我已接了上百個電話和諮詢信息,已確定3單,每天3元,就當跑腿了。不過離我家遠的都拒絕了,太分散的也做不了,畢竟時間有限,分身無術。”

另一家保潔公司的客服坦言,他們有對接的小區,是物業的推薦保潔單位。這個服務是應客戶需求掛上去的,也就是增加一個寶貝,沒有難度。“是家政服務的一個單項,我們標的每天2.6元,其實有可能不收費,就當是提升服務做口碑。”

據瞭解,目前在某APP上已有數百個代收垃圾信息。最早的一條出現在6月中旬,已有部分成交記錄,有商家包月價從50元至240元不等。

線下:幹得好月入過萬

在線下也有一種延伸,就像西安市民給各類智能、非智能回收箱投衣物等可回收物品一樣。有商家看到了這樣的商機,並且延伸了支付寶螞蟻森林的理念,即“互聯網+垃圾回收”。

近期,網上出現了一種新職業——“垃圾回收網約工”。據媒體報道,承包了上海南京西路一幢寫字樓垃圾清運工作的劉東,閒暇時間在手機上接單,騎三輪車上門回收周圍居民的可回收物。“今年4月份,我在同行推薦下第一次接觸手機接單、上門回收業務。和一些人理解的代扔生活垃圾不同,我們只收紙箱、塑料、金屬、衣物等可回收物,和以前收廢品很像。”劉東說:“年輕人喜歡網購,上門回收物以包裝盒為主,包裝盒可以稱重後給現金。但還有另外一種方式,是給能量,就跟螞蟻森林種樹的概念差不多,3個月以來70%以上的年輕人都會選擇要能量,我感覺到他們的公益心很強。”

據劉東介紹,“互聯網+垃圾回收”業務他已做了近3個月,接到的訂單也越來越多,“只要跑得勤快,月入過萬沒問題。”

本地:“萬能小哥”可代扔 市民擔心衛生問題

據媒體報道,借上海實施垃圾分類之機,餓了麼在7月1日下午正式上線了“代扔垃圾服務”,在APP首頁點擊“跑腿”即可使用。每單12元,跑腿範圍和外賣類似,不超過3公里。

昨天,記者下載、登錄、更新餓了麼APP後,在定位地址顯示西安市碑林區後,並沒有“代扔垃圾服務”的選項。

記者看到,其頁面上有美食、咖啡、奶茶、大藥房、超市、菜市場、取快遞7個快捷服務選項和“萬能小哥”這一定製化選項。通過諮詢客服,電子客服對“餓了麼有代扔垃圾的服務嗎”回覆稱:“目前沒有此項服務,如您有此需求,可以與送餐騎士進行溝通。”記者聯繫到一位騎手,他說:“平時我們小哥送餐時,看到有業主放在家門口的垃圾袋,大都會主動幫忙扔掉,這個是不收錢的。”

記者又諮詢多位餓了麼騎手,他們均表示“萬能小哥”這個選項可以接受代扔垃圾服務。一位姓王的小哥說:“萬能小哥每一單的配送費是12元起,我可以接受幹別的活,順手幫忙扔一下。按分類政策扔的話,我們官微上更新的是要求客戶分好類,收配送費。如果要我幫忙分類我也能接,但肯定需要協商價錢。”

對於餓了麼上線“代扔垃圾服務”,昨天記者採訪時有市民表示,對於這一業務,餓了麼團隊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服務流程,“送餐、送藥、遛狗、取快遞、送洗衣……涉及方方面面,本就希望小哥能幹乾淨淨的,結果現在還加了代扔垃圾業務,好擔心同一個小哥給東家‘代扔垃圾’後,又給西家‘代買夜宵’。”

隨後,記者又諮詢了美團、UU跑腿等公司,均回覆目前西安尚未開通“代扔垃圾”跑腿服務。

觀點:購買服務無可厚非 主動參與更顯素質

再有不到兩個月,西安也將實施垃圾分類,到時候你會選擇“代扔垃圾”服務嗎?昨天記者就此採訪了部分市民。

35歲的市民劉閆均表示:“如今互聯網衍生出很多新職業,就像快遞外賣小哥一樣,只要商機來了,擋也擋不住。對此我能接受,但希望能細分和專業化,特別擔心一邊送吃的,一邊代扔垃圾。”

21歲的陳晶晶告訴記者:“‘代扔垃圾’在學校裡應該最先有市場吧,畢竟之前都有掛籃子取外賣的段子呢。但是這樣不好,每個人都要參與環保才對。”

市民孫雨舟今年55歲,她說:“代扔垃圾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就這點事還要讓別人去做。現在的年輕人承擔的家務已經很少了,又出現這種生意,不知道是商家太勤快,還是市民太懶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