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31.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32.教師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喚醒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那麼,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3.要使學生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關鍵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3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35.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教師不尊重“思想”,那麼,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3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37.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裡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

38.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間的衝突主要是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我們要儘量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衝突,就要儘量理解學生,又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要求。

39.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不僅需要大量的書籍,還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來安排使學生入迷的事,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情趣。

40.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努力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31.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32.教師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喚醒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那麼,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3.要使學生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關鍵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3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35.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教師不尊重“思想”,那麼,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3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37.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裡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

38.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間的衝突主要是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我們要儘量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衝突,就要儘量理解學生,又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要求。

39.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不僅需要大量的書籍,還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來安排使學生入迷的事,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情趣。

40.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努力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41.控制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學生的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否則,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不是新奇的教具和花哨的形式,而是情感的觸動和智慧的啟迪。

42.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原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情的。

43.不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教育應當配合把兒童的疾病治好,使他擺脫往往在幼年時期就有的疾患。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

44.孩子的智慧,取決於家長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佔著怎樣的地位。

45.人的思維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邏輯--分析思維或稱數學邏輯思維,一種是藝術思維或稱形象思維。

46.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47.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是青年的思想的主宰者。

48.發展思維和智力,就是指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思維,影響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克服思維的緩慢性。

49.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

50.對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學生通過專門的背誦和識記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51.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

52.書寫過程的半自動化是提高讀寫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覺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53.那些與思維相聯繫的,在手指尖上體現出思維的最“聰明”的勞動操作,都是由右手來完成的,但是我們要教會學生會用左右手工作,因為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54.激發人們的智力才能的一個強大刺激物就是他們都有一雙很巧的手在工作,人的手可以做出幾十億種動作,它是意識的偉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55.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31.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32.教師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喚醒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那麼,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3.要使學生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關鍵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3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35.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教師不尊重“思想”,那麼,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3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37.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裡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

38.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間的衝突主要是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我們要儘量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衝突,就要儘量理解學生,又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要求。

39.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不僅需要大量的書籍,還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來安排使學生入迷的事,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情趣。

40.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努力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41.控制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學生的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否則,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不是新奇的教具和花哨的形式,而是情感的觸動和智慧的啟迪。

42.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原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情的。

43.不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教育應當配合把兒童的疾病治好,使他擺脫往往在幼年時期就有的疾患。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

44.孩子的智慧,取決於家長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佔著怎樣的地位。

45.人的思維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邏輯--分析思維或稱數學邏輯思維,一種是藝術思維或稱形象思維。

46.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47.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是青年的思想的主宰者。

48.發展思維和智力,就是指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思維,影響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克服思維的緩慢性。

49.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

50.對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學生通過專門的背誦和識記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51.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

52.書寫過程的半自動化是提高讀寫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覺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53.那些與思維相聯繫的,在手指尖上體現出思維的最“聰明”的勞動操作,都是由右手來完成的,但是我們要教會學生會用左右手工作,因為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54.激發人們的智力才能的一個強大刺激物就是他們都有一雙很巧的手在工作,人的手可以做出幾十億種動作,它是意識的偉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55.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56.智育包括:獲得知識和形成科學世界觀,發展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腦力勞動文明,養成一個人在整個一生中對豐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需要。

57.智育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智育歸結為積累知識。

58.智慧應當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認識生活的全部複雜性和豐富性。

59.科學的世界觀不僅是對世界的正確觀點的體系,而且是表現在情感、意志和活動中的個性的主觀狀態。智力訓練性的意思就是,人對世界的觀點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表現為他具有一種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證明、確立和捍衛某種東西的志向。

60.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31.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32.教師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喚醒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那麼,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3.要使學生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關鍵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3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35.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教師不尊重“思想”,那麼,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3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37.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裡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

38.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間的衝突主要是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我們要儘量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衝突,就要儘量理解學生,又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要求。

39.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不僅需要大量的書籍,還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來安排使學生入迷的事,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情趣。

40.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努力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41.控制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學生的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否則,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不是新奇的教具和花哨的形式,而是情感的觸動和智慧的啟迪。

42.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原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情的。

43.不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教育應當配合把兒童的疾病治好,使他擺脫往往在幼年時期就有的疾患。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

44.孩子的智慧,取決於家長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佔著怎樣的地位。

45.人的思維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邏輯--分析思維或稱數學邏輯思維,一種是藝術思維或稱形象思維。

46.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47.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是青年的思想的主宰者。

48.發展思維和智力,就是指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思維,影響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克服思維的緩慢性。

49.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

50.對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學生通過專門的背誦和識記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51.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

52.書寫過程的半自動化是提高讀寫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覺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53.那些與思維相聯繫的,在手指尖上體現出思維的最“聰明”的勞動操作,都是由右手來完成的,但是我們要教會學生會用左右手工作,因為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54.激發人們的智力才能的一個強大刺激物就是他們都有一雙很巧的手在工作,人的手可以做出幾十億種動作,它是意識的偉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55.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56.智育包括:獲得知識和形成科學世界觀,發展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腦力勞動文明,養成一個人在整個一生中對豐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需要。

57.智育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智育歸結為積累知識。

58.智慧應當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認識生活的全部複雜性和豐富性。

59.科學的世界觀不僅是對世界的正確觀點的體系,而且是表現在情感、意志和活動中的個性的主觀狀態。智力訓練性的意思就是,人對世界的觀點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表現為他具有一種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證明、確立和捍衛某種東西的志向。

60.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61.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62.對年長的同事們的經驗研究和觀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你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63.誘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從事惱力勞動的一種最強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兒。

64.創造“家庭教學論”的要點就是:喚起兒童對知識和書籍的濃厚興趣;把遊戲和有目的的腦力勞動結合起來;不斷地保持兒童跟家長的精神交往。

65.“60分”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知識的鑑定,不要讓學生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目標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66.你能講述的事情越多,你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法和手段的寶庫就越豐富。

67.教師要制訂的計劃中,首先要有學科教學的遠景計劃(課程標準.學期教學計劃),其次應當寫課題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

68.記日記有助於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教師的教育隨筆和反思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

69.教師知道的東西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教的東西多一百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每天讀書,不要把這件事拖到明天。

70.對於沒有充分思考過的規則進行死背,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而表面的知識是很難在記憶中保持的。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31.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32.教師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喚醒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那麼,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3.要使學生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關鍵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3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35.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教師不尊重“思想”,那麼,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3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37.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裡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

38.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間的衝突主要是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我們要儘量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衝突,就要儘量理解學生,又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要求。

39.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不僅需要大量的書籍,還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來安排使學生入迷的事,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情趣。

40.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努力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41.控制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學生的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否則,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不是新奇的教具和花哨的形式,而是情感的觸動和智慧的啟迪。

42.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原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情的。

43.不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教育應當配合把兒童的疾病治好,使他擺脫往往在幼年時期就有的疾患。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

44.孩子的智慧,取決於家長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佔著怎樣的地位。

45.人的思維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邏輯--分析思維或稱數學邏輯思維,一種是藝術思維或稱形象思維。

46.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47.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是青年的思想的主宰者。

48.發展思維和智力,就是指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思維,影響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克服思維的緩慢性。

49.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

50.對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學生通過專門的背誦和識記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51.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

52.書寫過程的半自動化是提高讀寫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覺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53.那些與思維相聯繫的,在手指尖上體現出思維的最“聰明”的勞動操作,都是由右手來完成的,但是我們要教會學生會用左右手工作,因為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54.激發人們的智力才能的一個強大刺激物就是他們都有一雙很巧的手在工作,人的手可以做出幾十億種動作,它是意識的偉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55.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56.智育包括:獲得知識和形成科學世界觀,發展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腦力勞動文明,養成一個人在整個一生中對豐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需要。

57.智育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智育歸結為積累知識。

58.智慧應當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認識生活的全部複雜性和豐富性。

59.科學的世界觀不僅是對世界的正確觀點的體系,而且是表現在情感、意志和活動中的個性的主觀狀態。智力訓練性的意思就是,人對世界的觀點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表現為他具有一種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證明、確立和捍衛某種東西的志向。

60.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61.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62.對年長的同事們的經驗研究和觀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你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63.誘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從事惱力勞動的一種最強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兒。

64.創造“家庭教學論”的要點就是:喚起兒童對知識和書籍的濃厚興趣;把遊戲和有目的的腦力勞動結合起來;不斷地保持兒童跟家長的精神交往。

65.“60分”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知識的鑑定,不要讓學生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目標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66.你能講述的事情越多,你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法和手段的寶庫就越豐富。

67.教師要制訂的計劃中,首先要有學科教學的遠景計劃(課程標準.學期教學計劃),其次應當寫課題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

68.記日記有助於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教師的教育隨筆和反思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

69.教師知道的東西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教的東西多一百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每天讀書,不要把這件事拖到明天。

70.對於沒有充分思考過的規則進行死背,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而表面的知識是很難在記憶中保持的。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71.要思考,不要死記!——學生應當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難,越是需要像使用鑰匙一樣用它來解釋各種事實和現象,這條真理概括的事實的範圍越廣,那麼,要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這條真理,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究竟獨立地分析和思考過多少事實。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即學生在思考事實的過程中揭示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實質,在他思考事實的時候在內心使用這條抽象真理去理解這些事實,但並沒有提出要記住這條真理本身的目的時,這條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裡。

72.學生必須掌握的5種技能:讀.寫.算.觀察(周圍世界的現象).表達(自己所見.所做.所想和所觀察而得到的思想)。

73.不能讓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閱讀過程的本身上去,而要在閱讀過程中讓智慧去思考。

74.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並不以識記為目的,而是竭力做到儘量深刻地理解教材。

75.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的識記,這在實質上就是知識的運用。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時候運用它們,又在運用知識的時候掌握它們。學生的腦力勞動成為創造性的勞動,因而學習就變得大為輕鬆了。

76.只有當知識變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和熱情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識。

77.一個人的知識越多,他去獲取新的知識就越容易。知識既是最終目的,又是獲取新知識的手段或工具。把已獲得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手段,變成思維的工具的問題。

78.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佔居首位的,不應當是背誦,而是藉助詞來進行思考,進行生動的創作,認識客體.事物.現象和周圍世界,並且認識其極細微的差別,深入思考這些細微差別。79.在學生出於興趣.出於認識的需要而閱讀的材料總量中,要求學生以識記為目的而學習的材料所佔的比重越大,他學習起來就越困難。

80.學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精神修養和興趣,取決於他的知識淵博和眼界廣闊的程度,還取決於:教師到學生這裡來的時候帶了多少東西,教給學生多少東西,以及他還剩下多少東西。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31.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32.教師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喚醒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那麼,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3.要使學生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關鍵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3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35.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教師不尊重“思想”,那麼,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3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37.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裡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

38.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間的衝突主要是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我們要儘量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衝突,就要儘量理解學生,又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要求。

39.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不僅需要大量的書籍,還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來安排使學生入迷的事,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情趣。

40.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努力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41.控制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學生的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否則,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不是新奇的教具和花哨的形式,而是情感的觸動和智慧的啟迪。

42.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原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情的。

43.不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教育應當配合把兒童的疾病治好,使他擺脫往往在幼年時期就有的疾患。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

44.孩子的智慧,取決於家長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佔著怎樣的地位。

45.人的思維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邏輯--分析思維或稱數學邏輯思維,一種是藝術思維或稱形象思維。

46.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47.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是青年的思想的主宰者。

48.發展思維和智力,就是指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思維,影響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克服思維的緩慢性。

49.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

50.對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學生通過專門的背誦和識記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51.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

52.書寫過程的半自動化是提高讀寫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覺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53.那些與思維相聯繫的,在手指尖上體現出思維的最“聰明”的勞動操作,都是由右手來完成的,但是我們要教會學生會用左右手工作,因為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54.激發人們的智力才能的一個強大刺激物就是他們都有一雙很巧的手在工作,人的手可以做出幾十億種動作,它是意識的偉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55.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56.智育包括:獲得知識和形成科學世界觀,發展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腦力勞動文明,養成一個人在整個一生中對豐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需要。

57.智育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智育歸結為積累知識。

58.智慧應當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認識生活的全部複雜性和豐富性。

59.科學的世界觀不僅是對世界的正確觀點的體系,而且是表現在情感、意志和活動中的個性的主觀狀態。智力訓練性的意思就是,人對世界的觀點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表現為他具有一種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證明、確立和捍衛某種東西的志向。

60.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61.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62.對年長的同事們的經驗研究和觀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你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63.誘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從事惱力勞動的一種最強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兒。

64.創造“家庭教學論”的要點就是:喚起兒童對知識和書籍的濃厚興趣;把遊戲和有目的的腦力勞動結合起來;不斷地保持兒童跟家長的精神交往。

65.“60分”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知識的鑑定,不要讓學生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目標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66.你能講述的事情越多,你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法和手段的寶庫就越豐富。

67.教師要制訂的計劃中,首先要有學科教學的遠景計劃(課程標準.學期教學計劃),其次應當寫課題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

68.記日記有助於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教師的教育隨筆和反思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

69.教師知道的東西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教的東西多一百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每天讀書,不要把這件事拖到明天。

70.對於沒有充分思考過的規則進行死背,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而表面的知識是很難在記憶中保持的。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71.要思考,不要死記!——學生應當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難,越是需要像使用鑰匙一樣用它來解釋各種事實和現象,這條真理概括的事實的範圍越廣,那麼,要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這條真理,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究竟獨立地分析和思考過多少事實。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即學生在思考事實的過程中揭示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實質,在他思考事實的時候在內心使用這條抽象真理去理解這些事實,但並沒有提出要記住這條真理本身的目的時,這條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裡。

72.學生必須掌握的5種技能:讀.寫.算.觀察(周圍世界的現象).表達(自己所見.所做.所想和所觀察而得到的思想)。

73.不能讓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閱讀過程的本身上去,而要在閱讀過程中讓智慧去思考。

74.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並不以識記為目的,而是竭力做到儘量深刻地理解教材。

75.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的識記,這在實質上就是知識的運用。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時候運用它們,又在運用知識的時候掌握它們。學生的腦力勞動成為創造性的勞動,因而學習就變得大為輕鬆了。

76.只有當知識變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和熱情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識。

77.一個人的知識越多,他去獲取新的知識就越容易。知識既是最終目的,又是獲取新知識的手段或工具。把已獲得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手段,變成思維的工具的問題。

78.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佔居首位的,不應當是背誦,而是藉助詞來進行思考,進行生動的創作,認識客體.事物.現象和周圍世界,並且認識其極細微的差別,深入思考這些細微差別。79.在學生出於興趣.出於認識的需要而閱讀的材料總量中,要求學生以識記為目的而學習的材料所佔的比重越大,他學習起來就越困難。

80.學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精神修養和興趣,取決於他的知識淵博和眼界廣闊的程度,還取決於:教師到學生這裡來的時候帶了多少東西,教給學生多少東西,以及他還剩下多少東西。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81.沒有識記和背誦,教學和智力發展也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有經驗的教師已經不要求學生背誦教科書的課文,因為他知道,這種背誦式的"學習"有造成學生智力侷限性的危險。有經驗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利用原來已有的知識,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思考和比較,然後做出獨立的結論。

82.學習願望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因。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發展兒童從學習中得到滿足的良好情感,以便從這種情感中產生和形成一種情緒狀態--即強烈的學習願望。

83.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抱著冷淡的.缺乏熱情的態度,學生也並不把優異的分數看成是頑強勞動的結果,缺乏對學生的知識的真心誠意的關注,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熱烈的學習願望。那麼,學生就不可能愛老師.愛學習.愛集體.愛學校.愛國家。

84.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是帶來渴求知識的火花的,但是這點火花很快就熄滅了,而產生了教學上最凶惡最可怕的敵人--學生對學習的冷淡態度,這是因為他感覺和體驗不到自己在智力上和思想上的成長,

85.如果學生在學習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麼慚漸地就會養成懶於思考的習慣,這會使人墮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種對待生活的輕浮態度。教育的重要任務在於漸漸地養成學生從事緊張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的習慣。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31.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32.教師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喚醒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那麼,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3.要使學生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關鍵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3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35.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教師不尊重“思想”,那麼,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3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37.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裡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

38.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間的衝突主要是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我們要儘量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衝突,就要儘量理解學生,又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要求。

39.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不僅需要大量的書籍,還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來安排使學生入迷的事,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情趣。

40.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努力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41.控制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學生的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否則,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不是新奇的教具和花哨的形式,而是情感的觸動和智慧的啟迪。

42.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原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情的。

43.不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教育應當配合把兒童的疾病治好,使他擺脫往往在幼年時期就有的疾患。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

44.孩子的智慧,取決於家長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佔著怎樣的地位。

45.人的思維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邏輯--分析思維或稱數學邏輯思維,一種是藝術思維或稱形象思維。

46.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47.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是青年的思想的主宰者。

48.發展思維和智力,就是指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思維,影響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克服思維的緩慢性。

49.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

50.對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學生通過專門的背誦和識記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51.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

52.書寫過程的半自動化是提高讀寫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覺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53.那些與思維相聯繫的,在手指尖上體現出思維的最“聰明”的勞動操作,都是由右手來完成的,但是我們要教會學生會用左右手工作,因為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54.激發人們的智力才能的一個強大刺激物就是他們都有一雙很巧的手在工作,人的手可以做出幾十億種動作,它是意識的偉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55.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56.智育包括:獲得知識和形成科學世界觀,發展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腦力勞動文明,養成一個人在整個一生中對豐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需要。

57.智育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智育歸結為積累知識。

58.智慧應當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認識生活的全部複雜性和豐富性。

59.科學的世界觀不僅是對世界的正確觀點的體系,而且是表現在情感、意志和活動中的個性的主觀狀態。智力訓練性的意思就是,人對世界的觀點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表現為他具有一種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證明、確立和捍衛某種東西的志向。

60.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61.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62.對年長的同事們的經驗研究和觀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你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63.誘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從事惱力勞動的一種最強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兒。

64.創造“家庭教學論”的要點就是:喚起兒童對知識和書籍的濃厚興趣;把遊戲和有目的的腦力勞動結合起來;不斷地保持兒童跟家長的精神交往。

65.“60分”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知識的鑑定,不要讓學生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目標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66.你能講述的事情越多,你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法和手段的寶庫就越豐富。

67.教師要制訂的計劃中,首先要有學科教學的遠景計劃(課程標準.學期教學計劃),其次應當寫課題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

68.記日記有助於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教師的教育隨筆和反思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

69.教師知道的東西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教的東西多一百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每天讀書,不要把這件事拖到明天。

70.對於沒有充分思考過的規則進行死背,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而表面的知識是很難在記憶中保持的。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71.要思考,不要死記!——學生應當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難,越是需要像使用鑰匙一樣用它來解釋各種事實和現象,這條真理概括的事實的範圍越廣,那麼,要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這條真理,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究竟獨立地分析和思考過多少事實。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即學生在思考事實的過程中揭示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實質,在他思考事實的時候在內心使用這條抽象真理去理解這些事實,但並沒有提出要記住這條真理本身的目的時,這條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裡。

72.學生必須掌握的5種技能:讀.寫.算.觀察(周圍世界的現象).表達(自己所見.所做.所想和所觀察而得到的思想)。

73.不能讓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閱讀過程的本身上去,而要在閱讀過程中讓智慧去思考。

74.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並不以識記為目的,而是竭力做到儘量深刻地理解教材。

75.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的識記,這在實質上就是知識的運用。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時候運用它們,又在運用知識的時候掌握它們。學生的腦力勞動成為創造性的勞動,因而學習就變得大為輕鬆了。

76.只有當知識變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和熱情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識。

77.一個人的知識越多,他去獲取新的知識就越容易。知識既是最終目的,又是獲取新知識的手段或工具。把已獲得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手段,變成思維的工具的問題。

78.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佔居首位的,不應當是背誦,而是藉助詞來進行思考,進行生動的創作,認識客體.事物.現象和周圍世界,並且認識其極細微的差別,深入思考這些細微差別。79.在學生出於興趣.出於認識的需要而閱讀的材料總量中,要求學生以識記為目的而學習的材料所佔的比重越大,他學習起來就越困難。

80.學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精神修養和興趣,取決於他的知識淵博和眼界廣闊的程度,還取決於:教師到學生這裡來的時候帶了多少東西,教給學生多少東西,以及他還剩下多少東西。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81.沒有識記和背誦,教學和智力發展也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有經驗的教師已經不要求學生背誦教科書的課文,因為他知道,這種背誦式的"學習"有造成學生智力侷限性的危險。有經驗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利用原來已有的知識,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思考和比較,然後做出獨立的結論。

82.學習願望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因。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發展兒童從學習中得到滿足的良好情感,以便從這種情感中產生和形成一種情緒狀態--即強烈的學習願望。

83.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抱著冷淡的.缺乏熱情的態度,學生也並不把優異的分數看成是頑強勞動的結果,缺乏對學生的知識的真心誠意的關注,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熱烈的學習願望。那麼,學生就不可能愛老師.愛學習.愛集體.愛學校.愛國家。

84.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是帶來渴求知識的火花的,但是這點火花很快就熄滅了,而產生了教學上最凶惡最可怕的敵人--學生對學習的冷淡態度,這是因為他感覺和體驗不到自己在智力上和思想上的成長,

85.如果學生在學習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麼慚漸地就會養成懶於思考的習慣,這會使人墮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種對待生活的輕浮態度。教育的重要任務在於漸漸地養成學生從事緊張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的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86.本來,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他獲取新的知識就應當越容易。可是事實上完全相反: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他往後的學習反而越艱難。這是因為現代學校的整個教學體系有著非常嚴重的缺點:沒有足夠的智力的訓練!

87.只有當詞進入學生的精神生活,成為他的帶有深刻個性的創作工具的時候,才能取得超乎尋常的成果。這個工具,正是要在童年期和少年早期加以運用。在這幾年裡(特別是從6歲到10歲這個年齡期)沒有做到的事,以後永遠也彌補不上了。

88.托爾斯泰說:“要防止過分熱衷於給兒童講述科學所探知的非同尋常的結果,譬如地球.太陽有多少重量啊,太陽是由什麼物質構成的啊,樹木和人體是怎樣由細胞組成的啊,人們發明了哪些新奇的機器啊,等等。"這位偉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釋自己的建議說:單純講研究成果會對學生起有害的作用,會使他們養成輕信言詞的習慣。

89.用記憶來代替思考,用背誦來代替鮮明的感知和對現象本質的觀察,--這是使兒童變得愚笨,以至最終喪失了學習願望的一大弊病。

90.兒童在課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這種腦力勞動越緊張,那麼兒童就應當越經常地到知識的最初源泉--自然界裡去,周圍世界的形象和畫面就應當越鮮明地印入他的意識裡去。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31.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32.教師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喚醒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那麼,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3.要使學生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關鍵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3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35.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教師不尊重“思想”,那麼,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3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37.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裡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

38.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間的衝突主要是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我們要儘量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衝突,就要儘量理解學生,又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要求。

39.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不僅需要大量的書籍,還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來安排使學生入迷的事,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情趣。

40.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努力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41.控制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學生的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否則,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不是新奇的教具和花哨的形式,而是情感的觸動和智慧的啟迪。

42.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原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情的。

43.不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教育應當配合把兒童的疾病治好,使他擺脫往往在幼年時期就有的疾患。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

44.孩子的智慧,取決於家長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佔著怎樣的地位。

45.人的思維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邏輯--分析思維或稱數學邏輯思維,一種是藝術思維或稱形象思維。

46.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47.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是青年的思想的主宰者。

48.發展思維和智力,就是指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思維,影響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克服思維的緩慢性。

49.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

50.對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學生通過專門的背誦和識記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51.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

52.書寫過程的半自動化是提高讀寫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覺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53.那些與思維相聯繫的,在手指尖上體現出思維的最“聰明”的勞動操作,都是由右手來完成的,但是我們要教會學生會用左右手工作,因為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54.激發人們的智力才能的一個強大刺激物就是他們都有一雙很巧的手在工作,人的手可以做出幾十億種動作,它是意識的偉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55.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56.智育包括:獲得知識和形成科學世界觀,發展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腦力勞動文明,養成一個人在整個一生中對豐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需要。

57.智育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智育歸結為積累知識。

58.智慧應當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認識生活的全部複雜性和豐富性。

59.科學的世界觀不僅是對世界的正確觀點的體系,而且是表現在情感、意志和活動中的個性的主觀狀態。智力訓練性的意思就是,人對世界的觀點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表現為他具有一種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證明、確立和捍衛某種東西的志向。

60.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61.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62.對年長的同事們的經驗研究和觀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你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63.誘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從事惱力勞動的一種最強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兒。

64.創造“家庭教學論”的要點就是:喚起兒童對知識和書籍的濃厚興趣;把遊戲和有目的的腦力勞動結合起來;不斷地保持兒童跟家長的精神交往。

65.“60分”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知識的鑑定,不要讓學生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目標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66.你能講述的事情越多,你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法和手段的寶庫就越豐富。

67.教師要制訂的計劃中,首先要有學科教學的遠景計劃(課程標準.學期教學計劃),其次應當寫課題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

68.記日記有助於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教師的教育隨筆和反思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

69.教師知道的東西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教的東西多一百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每天讀書,不要把這件事拖到明天。

70.對於沒有充分思考過的規則進行死背,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而表面的知識是很難在記憶中保持的。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71.要思考,不要死記!——學生應當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難,越是需要像使用鑰匙一樣用它來解釋各種事實和現象,這條真理概括的事實的範圍越廣,那麼,要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這條真理,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究竟獨立地分析和思考過多少事實。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即學生在思考事實的過程中揭示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實質,在他思考事實的時候在內心使用這條抽象真理去理解這些事實,但並沒有提出要記住這條真理本身的目的時,這條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裡。

72.學生必須掌握的5種技能:讀.寫.算.觀察(周圍世界的現象).表達(自己所見.所做.所想和所觀察而得到的思想)。

73.不能讓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閱讀過程的本身上去,而要在閱讀過程中讓智慧去思考。

74.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並不以識記為目的,而是竭力做到儘量深刻地理解教材。

75.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的識記,這在實質上就是知識的運用。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時候運用它們,又在運用知識的時候掌握它們。學生的腦力勞動成為創造性的勞動,因而學習就變得大為輕鬆了。

76.只有當知識變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和熱情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識。

77.一個人的知識越多,他去獲取新的知識就越容易。知識既是最終目的,又是獲取新知識的手段或工具。把已獲得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手段,變成思維的工具的問題。

78.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佔居首位的,不應當是背誦,而是藉助詞來進行思考,進行生動的創作,認識客體.事物.現象和周圍世界,並且認識其極細微的差別,深入思考這些細微差別。79.在學生出於興趣.出於認識的需要而閱讀的材料總量中,要求學生以識記為目的而學習的材料所佔的比重越大,他學習起來就越困難。

80.學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精神修養和興趣,取決於他的知識淵博和眼界廣闊的程度,還取決於:教師到學生這裡來的時候帶了多少東西,教給學生多少東西,以及他還剩下多少東西。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81.沒有識記和背誦,教學和智力發展也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有經驗的教師已經不要求學生背誦教科書的課文,因為他知道,這種背誦式的"學習"有造成學生智力侷限性的危險。有經驗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利用原來已有的知識,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思考和比較,然後做出獨立的結論。

82.學習願望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因。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發展兒童從學習中得到滿足的良好情感,以便從這種情感中產生和形成一種情緒狀態--即強烈的學習願望。

83.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抱著冷淡的.缺乏熱情的態度,學生也並不把優異的分數看成是頑強勞動的結果,缺乏對學生的知識的真心誠意的關注,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熱烈的學習願望。那麼,學生就不可能愛老師.愛學習.愛集體.愛學校.愛國家。

84.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是帶來渴求知識的火花的,但是這點火花很快就熄滅了,而產生了教學上最凶惡最可怕的敵人--學生對學習的冷淡態度,這是因為他感覺和體驗不到自己在智力上和思想上的成長,

85.如果學生在學習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麼慚漸地就會養成懶於思考的習慣,這會使人墮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種對待生活的輕浮態度。教育的重要任務在於漸漸地養成學生從事緊張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的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86.本來,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他獲取新的知識就應當越容易。可是事實上完全相反: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他往後的學習反而越艱難。這是因為現代學校的整個教學體系有著非常嚴重的缺點:沒有足夠的智力的訓練!

87.只有當詞進入學生的精神生活,成為他的帶有深刻個性的創作工具的時候,才能取得超乎尋常的成果。這個工具,正是要在童年期和少年早期加以運用。在這幾年裡(特別是從6歲到10歲這個年齡期)沒有做到的事,以後永遠也彌補不上了。

88.托爾斯泰說:“要防止過分熱衷於給兒童講述科學所探知的非同尋常的結果,譬如地球.太陽有多少重量啊,太陽是由什麼物質構成的啊,樹木和人體是怎樣由細胞組成的啊,人們發明了哪些新奇的機器啊,等等。"這位偉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釋自己的建議說:單純講研究成果會對學生起有害的作用,會使他們養成輕信言詞的習慣。

89.用記憶來代替思考,用背誦來代替鮮明的感知和對現象本質的觀察,--這是使兒童變得愚笨,以至最終喪失了學習願望的一大弊病。

90.兒童在課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這種腦力勞動越緊張,那麼兒童就應當越經常地到知識的最初源泉--自然界裡去,周圍世界的形象和畫面就應當越鮮明地印入他的意識裡去。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91.頭腦遲鈍的孩子有時具有突出的敏銳性.注意力和觀察力。

92.兒童應該生活在美.遊戲.童話.音樂.圖畫.幻想.創造的世界裡。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裡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教學的過程才能比較輕鬆。要讓兒童牢記的東西,首先必須是有趣的東西。

93.不強迫記住的東西,反而比較容易記住;被感知的形象的情感色彩在識記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94. 誰不善於閱讀,他就不善於思維。

95.有一種可怕的危險——這就是學生坐在課桌後面而無所事事,每天6小時無所事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無所事事。這樣會使一個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敗壞下去。人應當首先在思考領域裡成為勞動者。

96.許多學校和教師的真正可怕的失誤,就是他們把學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極地掌握知識上去了--這就是讓學生記憶教師講過的現成的東西,死背教科書。

97. 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祕的感覺;誰缺乏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的顫慄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們認為是個死人。

98.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裡,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只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只有教師才有可能向兒童揭示出:思考,這是多麼美好.誘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能成為年輕的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

那種熱愛自己的事業而又善於思考的教師,才有力量使教室裡保持肅靜,使兒童特別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傾聽他的每一句話,才有力量激發學生的良心和羞恥心,這種力量才是一種無可爭議的威信。

而那些沒有什麼東西好講,學生也感覺出他沒有什麼豐富的思想寶藏的教師,確實是很可憐的。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願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嚮往。

99.如果教師不瞭解他的學生情況,不瞭解聽他講課的是些什麼樣的人,那麼他是無法備好這節課的。

100.在學習新教材的過程當中,教師就應當看出和想像出學生的腦力勞動是怎樣進行的,學生是怎樣感知教師敘述和講解的東西的,以及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難。在一些課上,教師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裡,而看不到學生是怎樣感知他的講述的。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31.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32.教師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喚醒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那麼,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3.要使學生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關鍵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3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35.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教師不尊重“思想”,那麼,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3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37.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裡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

38.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間的衝突主要是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我們要儘量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衝突,就要儘量理解學生,又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要求。

39.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不僅需要大量的書籍,還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來安排使學生入迷的事,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情趣。

40.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努力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41.控制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學生的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否則,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不是新奇的教具和花哨的形式,而是情感的觸動和智慧的啟迪。

42.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原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情的。

43.不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教育應當配合把兒童的疾病治好,使他擺脫往往在幼年時期就有的疾患。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

44.孩子的智慧,取決於家長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佔著怎樣的地位。

45.人的思維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邏輯--分析思維或稱數學邏輯思維,一種是藝術思維或稱形象思維。

46.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47.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是青年的思想的主宰者。

48.發展思維和智力,就是指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思維,影響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克服思維的緩慢性。

49.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

50.對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學生通過專門的背誦和識記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51.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

52.書寫過程的半自動化是提高讀寫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覺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53.那些與思維相聯繫的,在手指尖上體現出思維的最“聰明”的勞動操作,都是由右手來完成的,但是我們要教會學生會用左右手工作,因為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54.激發人們的智力才能的一個強大刺激物就是他們都有一雙很巧的手在工作,人的手可以做出幾十億種動作,它是意識的偉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55.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56.智育包括:獲得知識和形成科學世界觀,發展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腦力勞動文明,養成一個人在整個一生中對豐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需要。

57.智育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智育歸結為積累知識。

58.智慧應當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認識生活的全部複雜性和豐富性。

59.科學的世界觀不僅是對世界的正確觀點的體系,而且是表現在情感、意志和活動中的個性的主觀狀態。智力訓練性的意思就是,人對世界的觀點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表現為他具有一種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證明、確立和捍衛某種東西的志向。

60.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61.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62.對年長的同事們的經驗研究和觀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你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63.誘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從事惱力勞動的一種最強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兒。

64.創造“家庭教學論”的要點就是:喚起兒童對知識和書籍的濃厚興趣;把遊戲和有目的的腦力勞動結合起來;不斷地保持兒童跟家長的精神交往。

65.“60分”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知識的鑑定,不要讓學生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目標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66.你能講述的事情越多,你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法和手段的寶庫就越豐富。

67.教師要制訂的計劃中,首先要有學科教學的遠景計劃(課程標準.學期教學計劃),其次應當寫課題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

68.記日記有助於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教師的教育隨筆和反思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

69.教師知道的東西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教的東西多一百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每天讀書,不要把這件事拖到明天。

70.對於沒有充分思考過的規則進行死背,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而表面的知識是很難在記憶中保持的。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71.要思考,不要死記!——學生應當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難,越是需要像使用鑰匙一樣用它來解釋各種事實和現象,這條真理概括的事實的範圍越廣,那麼,要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這條真理,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究竟獨立地分析和思考過多少事實。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即學生在思考事實的過程中揭示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實質,在他思考事實的時候在內心使用這條抽象真理去理解這些事實,但並沒有提出要記住這條真理本身的目的時,這條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裡。

72.學生必須掌握的5種技能:讀.寫.算.觀察(周圍世界的現象).表達(自己所見.所做.所想和所觀察而得到的思想)。

73.不能讓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閱讀過程的本身上去,而要在閱讀過程中讓智慧去思考。

74.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並不以識記為目的,而是竭力做到儘量深刻地理解教材。

75.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的識記,這在實質上就是知識的運用。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時候運用它們,又在運用知識的時候掌握它們。學生的腦力勞動成為創造性的勞動,因而學習就變得大為輕鬆了。

76.只有當知識變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和熱情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識。

77.一個人的知識越多,他去獲取新的知識就越容易。知識既是最終目的,又是獲取新知識的手段或工具。把已獲得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手段,變成思維的工具的問題。

78.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佔居首位的,不應當是背誦,而是藉助詞來進行思考,進行生動的創作,認識客體.事物.現象和周圍世界,並且認識其極細微的差別,深入思考這些細微差別。79.在學生出於興趣.出於認識的需要而閱讀的材料總量中,要求學生以識記為目的而學習的材料所佔的比重越大,他學習起來就越困難。

80.學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精神修養和興趣,取決於他的知識淵博和眼界廣闊的程度,還取決於:教師到學生這裡來的時候帶了多少東西,教給學生多少東西,以及他還剩下多少東西。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81.沒有識記和背誦,教學和智力發展也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有經驗的教師已經不要求學生背誦教科書的課文,因為他知道,這種背誦式的"學習"有造成學生智力侷限性的危險。有經驗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利用原來已有的知識,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思考和比較,然後做出獨立的結論。

82.學習願望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因。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發展兒童從學習中得到滿足的良好情感,以便從這種情感中產生和形成一種情緒狀態--即強烈的學習願望。

83.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抱著冷淡的.缺乏熱情的態度,學生也並不把優異的分數看成是頑強勞動的結果,缺乏對學生的知識的真心誠意的關注,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熱烈的學習願望。那麼,學生就不可能愛老師.愛學習.愛集體.愛學校.愛國家。

84.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是帶來渴求知識的火花的,但是這點火花很快就熄滅了,而產生了教學上最凶惡最可怕的敵人--學生對學習的冷淡態度,這是因為他感覺和體驗不到自己在智力上和思想上的成長,

85.如果學生在學習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麼慚漸地就會養成懶於思考的習慣,這會使人墮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種對待生活的輕浮態度。教育的重要任務在於漸漸地養成學生從事緊張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的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86.本來,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他獲取新的知識就應當越容易。可是事實上完全相反: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他往後的學習反而越艱難。這是因為現代學校的整個教學體系有著非常嚴重的缺點:沒有足夠的智力的訓練!

87.只有當詞進入學生的精神生活,成為他的帶有深刻個性的創作工具的時候,才能取得超乎尋常的成果。這個工具,正是要在童年期和少年早期加以運用。在這幾年裡(特別是從6歲到10歲這個年齡期)沒有做到的事,以後永遠也彌補不上了。

88.托爾斯泰說:“要防止過分熱衷於給兒童講述科學所探知的非同尋常的結果,譬如地球.太陽有多少重量啊,太陽是由什麼物質構成的啊,樹木和人體是怎樣由細胞組成的啊,人們發明了哪些新奇的機器啊,等等。"這位偉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釋自己的建議說:單純講研究成果會對學生起有害的作用,會使他們養成輕信言詞的習慣。

89.用記憶來代替思考,用背誦來代替鮮明的感知和對現象本質的觀察,--這是使兒童變得愚笨,以至最終喪失了學習願望的一大弊病。

90.兒童在課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這種腦力勞動越緊張,那麼兒童就應當越經常地到知識的最初源泉--自然界裡去,周圍世界的形象和畫面就應當越鮮明地印入他的意識裡去。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91.頭腦遲鈍的孩子有時具有突出的敏銳性.注意力和觀察力。

92.兒童應該生活在美.遊戲.童話.音樂.圖畫.幻想.創造的世界裡。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裡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教學的過程才能比較輕鬆。要讓兒童牢記的東西,首先必須是有趣的東西。

93.不強迫記住的東西,反而比較容易記住;被感知的形象的情感色彩在識記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94. 誰不善於閱讀,他就不善於思維。

95.有一種可怕的危險——這就是學生坐在課桌後面而無所事事,每天6小時無所事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無所事事。這樣會使一個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敗壞下去。人應當首先在思考領域裡成為勞動者。

96.許多學校和教師的真正可怕的失誤,就是他們把學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極地掌握知識上去了--這就是讓學生記憶教師講過的現成的東西,死背教科書。

97. 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祕的感覺;誰缺乏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的顫慄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們認為是個死人。

98.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裡,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只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只有教師才有可能向兒童揭示出:思考,這是多麼美好.誘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能成為年輕的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

那種熱愛自己的事業而又善於思考的教師,才有力量使教室裡保持肅靜,使兒童特別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傾聽他的每一句話,才有力量激發學生的良心和羞恥心,這種力量才是一種無可爭議的威信。

而那些沒有什麼東西好講,學生也感覺出他沒有什麼豐富的思想寶藏的教師,確實是很可憐的。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願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嚮往。

99.如果教師不瞭解他的學生情況,不瞭解聽他講課的是些什麼樣的人,那麼他是無法備好這節課的。

100.在學習新教材的過程當中,教師就應當看出和想像出學生的腦力勞動是怎樣進行的,學生是怎樣感知教師敘述和講解的東西的,以及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難。在一些課上,教師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裡,而看不到學生是怎樣感知他的講述的。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01.教師的真正的思維素養,就在於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教師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夠看見學生的思路是怎樣發展的。

102.如果某一位教師在課堂上忠實地複述教科書,那就可以斷定,這位教師距離教育工作的高度素養的境界還相差甚遠。

103.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想到所教的學科,而且要注意到學生;注意到學生的感知.思維.注意力和腦力勞動的積極性。教師在自己的關於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則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師把全副注意力都用在自己的關於教材的思考上,那麼學生感知所教的東西就很費力,甚至聽不懂教師的講述。

104.許多學生在童年期學習得很順利,而到了少年期--據教師們的鑑定--卻變得愚笨.無能和滿不在乎了,學習對他們來說成了一種苦惱和沉重的勞役。想到這些,我們就想找出產生這種可悲現象的原因。這種壞現象的原因就在於:正是在這個時期,當學生的頭腦需要考慮.深思和研究問題的時候,人們卻讓它擺脫思考,教師使出教育學上所有的巧妙辦法,使自己的教學變得儘可能地容易理解,以便像習慣所說的那樣讓學生更容易掌握。

105.興趣和注意力的問題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少年的腦的"情緒區域"長時間地處於興奮狀態,興趣就會消失,疲勞和漠不關心的態度就會來臨。

106.要使思維.思考成為名副其實的腦力勞動,那就必須使思維有明確的目的性,也就是說,要使它具有解決任務的性質。

107.如果概括性的結論不是從生活實踐中抽取出來的,不是建立在分析事實的基礎上的,那麼識記和背誦它們的結果,就是學生並不能運用他們花了許多勞動而得來的知識。於是出現了一種荒誕的現象:學生的知識儲備越多,往後的學習反而越困難。(就像錢應該是越多越富有,但偷來的錢是越多越恐懼)。

108.沒有使學生的探索性思維充分發揮的課外小組,就既不能設想有真正的智育,也沒有情感和審美的教育。如果不能使雙手成為智慧的高明的老師,那麼學生就會失去對知識的興趣,教學過程中就會缺少一種強有力的情緒刺激。

109.學習和勞動的結合,就在於幹活時思考和思考時幹活。(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和互進)勞動能夠發展學生的個人才能和愛好,勞動能夠磨練出更多的天才,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就應當找到一種最大限度地適合於他的天資和才能的勞動種類。

110.教師的職責是:全面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現他的稟賦,形成對藝術創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種多方面的完滿的精神生活。

111.使學習成為豐富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使這種豐富的精神生活促進兒童的發展,豐富他的智慧。學習不應當是死記硬背,而是在遊戲.童話.美.音樂.幻想和創造的世界裡進行的生機蓬勃的智力生活。

112.教育理想應該是:讓孩子們去觀察.思考和推論,體驗勞動的歡樂和為自己創造的東西而感到自豪,為別人創造美和歡樂並在此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欣賞自然界.音樂和藝術的美,以這種美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關心別人的痛苦和歡樂,像關心自己的事情一樣關心別人的命運。

113. 不隨意識記是智力發展的極為重要的條件,它能把腦力解放出來用於思考,用於深入地理解事實和現象的本質。

114.所謂學習知識,首先意味著要善於運用知識。

115."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都應當達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這一點有助於我們達到全體學生的全面的智力發展,防止學業落後的現象。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超大綱”。

116.所有的教學方法歸為兩類:一類是使學生初次感知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另一類是使知識得到進一步理解.發展和深化的方法。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總是要周密地考慮他所講授的知識將在學生的頭腦裡得到怎樣的理解,並根據這一點來挑選教學方法。

117.學生應當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l 會觀察周圍世界的現象。

l 會思考--即會類比.比較.對比,找出不懂的東西;能提出疑問。

l 會表達關於自己所見.所觀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l 能流暢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閱讀。

l 能流利地.足夠迅速地和正確地書寫。

l 能區分出所讀的東西的邏輯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性。

l 能搜索到有關所要了解的問題的書。

l 能在書中找到有關問題的材料。

l 能在閱讀過程中對所讀的東西進行初步的邏輯分析。

l 能聽教師的講解並能同時把教師講述的內容簡要地記錄下來。

l 能閱讀課文並能同時聽懂教師關於如何理解課文和各個邏輯組成部分的指示。

l 會寫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圍所看到.觀察到的事物敘述清楚。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2. 只要課堂上充滿著師生間相互體諒的氣氛,有了一種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那麼每一個學生都在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

3.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4.人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5.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6.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7.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8.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9.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0.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裡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

12.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3.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就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

14.我們一般地不在上課開始時專門留出一段時間用來檢查知識,而把檢查知識跟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

15.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16.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

17."知識的轉化現象"指的是思維逐步地深入到知識中去的情況,即當學生每一次回頭來看已經學過的東西時,都能在各種事實.現象.規律性中看到某種新的東西,研究和分析這些事實.現象.規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屬性及特點。應當把知識的轉化作為複習的基礎。

18.複習是學習之母。教給學生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學生的作業裡有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於能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

19.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和能力。

20.凡是著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21.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22.實踐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23.觀察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是發展智力的途徑,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4.讓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閱讀這些書籍,也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

25.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

26.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27.蒐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發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進行自我智育的道路。

28.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

29.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30.“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31.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32.教師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喚醒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那麼,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3.要使學生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關鍵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3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35.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教師不尊重“思想”,那麼,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3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37.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裡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

38.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間的衝突主要是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我們要儘量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衝突,就要儘量理解學生,又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要求。

39.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不僅需要大量的書籍,還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來安排使學生入迷的事,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情趣。

40.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努力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41.控制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學生的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否則,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不是新奇的教具和花哨的形式,而是情感的觸動和智慧的啟迪。

42.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原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情的。

43.不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教育應當配合把兒童的疾病治好,使他擺脫往往在幼年時期就有的疾患。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

44.孩子的智慧,取決於家長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佔著怎樣的地位。

45.人的思維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邏輯--分析思維或稱數學邏輯思維,一種是藝術思維或稱形象思維。

46.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47.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是青年的思想的主宰者。

48.發展思維和智力,就是指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思維,影響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克服思維的緩慢性。

49.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

50.對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學生通過專門的背誦和識記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51.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

52.書寫過程的半自動化是提高讀寫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覺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53.那些與思維相聯繫的,在手指尖上體現出思維的最“聰明”的勞動操作,都是由右手來完成的,但是我們要教會學生會用左右手工作,因為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54.激發人們的智力才能的一個強大刺激物就是他們都有一雙很巧的手在工作,人的手可以做出幾十億種動作,它是意識的偉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55.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56.智育包括:獲得知識和形成科學世界觀,發展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腦力勞動文明,養成一個人在整個一生中對豐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需要。

57.智育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智育歸結為積累知識。

58.智慧應當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認識生活的全部複雜性和豐富性。

59.科學的世界觀不僅是對世界的正確觀點的體系,而且是表現在情感、意志和活動中的個性的主觀狀態。智力訓練性的意思就是,人對世界的觀點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表現為他具有一種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證明、確立和捍衛某種東西的志向。

60.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61.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62.對年長的同事們的經驗研究和觀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你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63.誘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從事惱力勞動的一種最強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兒。

64.創造“家庭教學論”的要點就是:喚起兒童對知識和書籍的濃厚興趣;把遊戲和有目的的腦力勞動結合起來;不斷地保持兒童跟家長的精神交往。

65.“60分”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知識的鑑定,不要讓學生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目標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66.你能講述的事情越多,你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法和手段的寶庫就越豐富。

67.教師要制訂的計劃中,首先要有學科教學的遠景計劃(課程標準.學期教學計劃),其次應當寫課題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

68.記日記有助於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教師的教育隨筆和反思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

69.教師知道的東西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教的東西多一百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每天讀書,不要把這件事拖到明天。

70.對於沒有充分思考過的規則進行死背,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而表面的知識是很難在記憶中保持的。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71.要思考,不要死記!——學生應當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難,越是需要像使用鑰匙一樣用它來解釋各種事實和現象,這條真理概括的事實的範圍越廣,那麼,要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這條真理,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究竟獨立地分析和思考過多少事實。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即學生在思考事實的過程中揭示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實質,在他思考事實的時候在內心使用這條抽象真理去理解這些事實,但並沒有提出要記住這條真理本身的目的時,這條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裡。

72.學生必須掌握的5種技能:讀.寫.算.觀察(周圍世界的現象).表達(自己所見.所做.所想和所觀察而得到的思想)。

73.不能讓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閱讀過程的本身上去,而要在閱讀過程中讓智慧去思考。

74.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並不以識記為目的,而是竭力做到儘量深刻地理解教材。

75.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的識記,這在實質上就是知識的運用。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時候運用它們,又在運用知識的時候掌握它們。學生的腦力勞動成為創造性的勞動,因而學習就變得大為輕鬆了。

76.只有當知識變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和熱情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識。

77.一個人的知識越多,他去獲取新的知識就越容易。知識既是最終目的,又是獲取新知識的手段或工具。把已獲得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手段,變成思維的工具的問題。

78.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佔居首位的,不應當是背誦,而是藉助詞來進行思考,進行生動的創作,認識客體.事物.現象和周圍世界,並且認識其極細微的差別,深入思考這些細微差別。79.在學生出於興趣.出於認識的需要而閱讀的材料總量中,要求學生以識記為目的而學習的材料所佔的比重越大,他學習起來就越困難。

80.學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精神修養和興趣,取決於他的知識淵博和眼界廣闊的程度,還取決於:教師到學生這裡來的時候帶了多少東西,教給學生多少東西,以及他還剩下多少東西。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81.沒有識記和背誦,教學和智力發展也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有經驗的教師已經不要求學生背誦教科書的課文,因為他知道,這種背誦式的"學習"有造成學生智力侷限性的危險。有經驗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利用原來已有的知識,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思考和比較,然後做出獨立的結論。

82.學習願望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因。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發展兒童從學習中得到滿足的良好情感,以便從這種情感中產生和形成一種情緒狀態--即強烈的學習願望。

83.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抱著冷淡的.缺乏熱情的態度,學生也並不把優異的分數看成是頑強勞動的結果,缺乏對學生的知識的真心誠意的關注,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熱烈的學習願望。那麼,學生就不可能愛老師.愛學習.愛集體.愛學校.愛國家。

84.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是帶來渴求知識的火花的,但是這點火花很快就熄滅了,而產生了教學上最凶惡最可怕的敵人--學生對學習的冷淡態度,這是因為他感覺和體驗不到自己在智力上和思想上的成長,

85.如果學生在學習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麼慚漸地就會養成懶於思考的習慣,這會使人墮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種對待生活的輕浮態度。教育的重要任務在於漸漸地養成學生從事緊張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的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86.本來,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他獲取新的知識就應當越容易。可是事實上完全相反: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他往後的學習反而越艱難。這是因為現代學校的整個教學體系有著非常嚴重的缺點:沒有足夠的智力的訓練!

87.只有當詞進入學生的精神生活,成為他的帶有深刻個性的創作工具的時候,才能取得超乎尋常的成果。這個工具,正是要在童年期和少年早期加以運用。在這幾年裡(特別是從6歲到10歲這個年齡期)沒有做到的事,以後永遠也彌補不上了。

88.托爾斯泰說:“要防止過分熱衷於給兒童講述科學所探知的非同尋常的結果,譬如地球.太陽有多少重量啊,太陽是由什麼物質構成的啊,樹木和人體是怎樣由細胞組成的啊,人們發明了哪些新奇的機器啊,等等。"這位偉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釋自己的建議說:單純講研究成果會對學生起有害的作用,會使他們養成輕信言詞的習慣。

89.用記憶來代替思考,用背誦來代替鮮明的感知和對現象本質的觀察,--這是使兒童變得愚笨,以至最終喪失了學習願望的一大弊病。

90.兒童在課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這種腦力勞動越緊張,那麼兒童就應當越經常地到知識的最初源泉--自然界裡去,周圍世界的形象和畫面就應當越鮮明地印入他的意識裡去。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91.頭腦遲鈍的孩子有時具有突出的敏銳性.注意力和觀察力。

92.兒童應該生活在美.遊戲.童話.音樂.圖畫.幻想.創造的世界裡。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裡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教學的過程才能比較輕鬆。要讓兒童牢記的東西,首先必須是有趣的東西。

93.不強迫記住的東西,反而比較容易記住;被感知的形象的情感色彩在識記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94. 誰不善於閱讀,他就不善於思維。

95.有一種可怕的危險——這就是學生坐在課桌後面而無所事事,每天6小時無所事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無所事事。這樣會使一個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敗壞下去。人應當首先在思考領域裡成為勞動者。

96.許多學校和教師的真正可怕的失誤,就是他們把學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極地掌握知識上去了--這就是讓學生記憶教師講過的現成的東西,死背教科書。

97. 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祕的感覺;誰缺乏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的顫慄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們認為是個死人。

98.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裡,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只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只有教師才有可能向兒童揭示出:思考,這是多麼美好.誘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能成為年輕的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

那種熱愛自己的事業而又善於思考的教師,才有力量使教室裡保持肅靜,使兒童特別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傾聽他的每一句話,才有力量激發學生的良心和羞恥心,這種力量才是一種無可爭議的威信。

而那些沒有什麼東西好講,學生也感覺出他沒有什麼豐富的思想寶藏的教師,確實是很可憐的。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願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嚮往。

99.如果教師不瞭解他的學生情況,不瞭解聽他講課的是些什麼樣的人,那麼他是無法備好這節課的。

100.在學習新教材的過程當中,教師就應當看出和想像出學生的腦力勞動是怎樣進行的,學生是怎樣感知教師敘述和講解的東西的,以及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難。在一些課上,教師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裡,而看不到學生是怎樣感知他的講述的。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01.教師的真正的思維素養,就在於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教師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夠看見學生的思路是怎樣發展的。

102.如果某一位教師在課堂上忠實地複述教科書,那就可以斷定,這位教師距離教育工作的高度素養的境界還相差甚遠。

103.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想到所教的學科,而且要注意到學生;注意到學生的感知.思維.注意力和腦力勞動的積極性。教師在自己的關於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則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師把全副注意力都用在自己的關於教材的思考上,那麼學生感知所教的東西就很費力,甚至聽不懂教師的講述。

104.許多學生在童年期學習得很順利,而到了少年期--據教師們的鑑定--卻變得愚笨.無能和滿不在乎了,學習對他們來說成了一種苦惱和沉重的勞役。想到這些,我們就想找出產生這種可悲現象的原因。這種壞現象的原因就在於:正是在這個時期,當學生的頭腦需要考慮.深思和研究問題的時候,人們卻讓它擺脫思考,教師使出教育學上所有的巧妙辦法,使自己的教學變得儘可能地容易理解,以便像習慣所說的那樣讓學生更容易掌握。

105.興趣和注意力的問題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少年的腦的"情緒區域"長時間地處於興奮狀態,興趣就會消失,疲勞和漠不關心的態度就會來臨。

106.要使思維.思考成為名副其實的腦力勞動,那就必須使思維有明確的目的性,也就是說,要使它具有解決任務的性質。

107.如果概括性的結論不是從生活實踐中抽取出來的,不是建立在分析事實的基礎上的,那麼識記和背誦它們的結果,就是學生並不能運用他們花了許多勞動而得來的知識。於是出現了一種荒誕的現象:學生的知識儲備越多,往後的學習反而越困難。(就像錢應該是越多越富有,但偷來的錢是越多越恐懼)。

108.沒有使學生的探索性思維充分發揮的課外小組,就既不能設想有真正的智育,也沒有情感和審美的教育。如果不能使雙手成為智慧的高明的老師,那麼學生就會失去對知識的興趣,教學過程中就會缺少一種強有力的情緒刺激。

109.學習和勞動的結合,就在於幹活時思考和思考時幹活。(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和互進)勞動能夠發展學生的個人才能和愛好,勞動能夠磨練出更多的天才,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就應當找到一種最大限度地適合於他的天資和才能的勞動種類。

110.教師的職責是:全面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現他的稟賦,形成對藝術創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種多方面的完滿的精神生活。

111.使學習成為豐富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使這種豐富的精神生活促進兒童的發展,豐富他的智慧。學習不應當是死記硬背,而是在遊戲.童話.美.音樂.幻想和創造的世界裡進行的生機蓬勃的智力生活。

112.教育理想應該是:讓孩子們去觀察.思考和推論,體驗勞動的歡樂和為自己創造的東西而感到自豪,為別人創造美和歡樂並在此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欣賞自然界.音樂和藝術的美,以這種美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關心別人的痛苦和歡樂,像關心自己的事情一樣關心別人的命運。

113. 不隨意識記是智力發展的極為重要的條件,它能把腦力解放出來用於思考,用於深入地理解事實和現象的本質。

114.所謂學習知識,首先意味著要善於運用知識。

115."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都應當達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這一點有助於我們達到全體學生的全面的智力發展,防止學業落後的現象。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超大綱”。

116.所有的教學方法歸為兩類:一類是使學生初次感知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另一類是使知識得到進一步理解.發展和深化的方法。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總是要周密地考慮他所講授的知識將在學生的頭腦裡得到怎樣的理解,並根據這一點來挑選教學方法。

117.學生應當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l 會觀察周圍世界的現象。

l 會思考--即會類比.比較.對比,找出不懂的東西;能提出疑問。

l 會表達關於自己所見.所觀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l 能流暢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閱讀。

l 能流利地.足夠迅速地和正確地書寫。

l 能區分出所讀的東西的邏輯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性。

l 能搜索到有關所要了解的問題的書。

l 能在書中找到有關問題的材料。

l 能在閱讀過程中對所讀的東西進行初步的邏輯分析。

l 能聽教師的講解並能同時把教師講述的內容簡要地記錄下來。

l 能閱讀課文並能同時聽懂教師關於如何理解課文和各個邏輯組成部分的指示。

l 會寫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圍所看到.觀察到的事物敘述清楚。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精選

118.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裡,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教育的本質就是關心學生的生活和發展,就在於讓學生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我是一個勤奮的腦力勞動者,是祖國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兒女,是一個有著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斷取得進步的完美的人。

119.建立跟學生的友誼,這是要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明智.我們的信念和我們的情操去鼓舞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事。為了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必須具有巨大的豐富的精神財富。缺乏這種精神豐富性,友誼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呢關係,而這對於教育是一種危險的現象。

120.教育學的人道主義精神就在於,要使一個在絕大多數兒童來說能夠勝任而偏偏在他來說不能勝任的兒童,不要感到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人,要使他體驗到一種人類最崇高的樂趣——認識的樂趣.智力勞動的樂趣.創造的樂趣。

121.兒童學習困難,功課不及格,落後於別人,其原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在於兒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圍的條件不夠好。

122.當教師的人應當記住:對每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他已經被耽誤到了什麼程度,我們都應當讓他在公民的.勞動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腳。我們的崇高的使命就在於:要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選擇這樣一條生活道路和這樣一種專業,它不僅是供給他一塊夠吃的麵包,而且能給予他生活的歡樂,給予他一種自尊感。

123. 如果學生總感到自己沒有學好,幹什麼都不行,那麼他們就會由於感到自己在智力上低人一等而經受著內心的痛苦,就會離開學校,而後又離開生產單位,為形成一夥使社會感到不安的在馬路上閒蕩的人,這不僅是一種道德上的創傷,而且也是青年發生違法行為的原因之一。所以,必須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我們教師看來首先是可教育的,必須使學習成為他們樹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領域。

124.不管一個在學習上很困難的學生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成為學者.工程師.哲學思想家.工人或者農民,他都首先要成為社會的公民,他有權利享受人生的幸福。而離開創造性的勞動,不會思考,缺乏知識,這樣的幸福是不可思議的。無論一個學生感到學習如何困難,他都應當學會思考,應當使書籍成為他的歡樂的源泉。

125.沒有認識的慾望實質上就沒有智育。

126.不要強迫兒童儘量長久地死摳書本,而要培養智慧,發展大腦,教他去觀察世界,發展兒童的智力,這一點是教師和校長永遠不應忘記的。

127.許多學校裡還有這麼一批教師,他們善意地愛護學生,讓學生儘可能多地去摳書本,但他們的這種關心歸根到底卻把事情搞壞了。(過分的關注也是一種傷害)

128.如果少年們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並沒有教育自己,沒有感到把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貢獻給別人就會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那麼他們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把學校精心組織的活動看成一種義務而消極應付。

129.自我教育就是讓一個人去關心另一個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東西在另一個人的身上表現出來。

130.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們對一個人直到成年都攙著他走路,用過多的玩樂和滿足去餵養他,這樣做只能在他的精神裡播種空虛和無聊。解決學生青春期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加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131.要努力讓學生避免可怕的精神空虛,要懂得生命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在學生的思想和心靈接觸到不正義的事情時絕不能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

132. 羞恥心是對於卑劣的、醜惡的東西的強有力的抗毒劑;形象地說,它是能浮載榮譽感、良心和自尊感的大船的深水。懶惰是一切罪過之母。

133.生命既是一種強大有力、不可戰勝的財富,同時也是一種脆弱的、往往是無助的、極易受到損傷的珍品。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一些情況,只消一句冷酷無情的話,一個漠不關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之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