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評價多爾袞的一生

多爾袞 順治 多鐸 皇太極 憶城千年行 憶城千年行 2017-09-10

1

在多爾袞的政治生涯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便是實現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兩代帝王的終生志願:入主中原。

順治元年四月,李自成攻佔北京城的軍報傳到了盛京。多爾袞急召智囊范文程等人商議決策。四月初九日,攝政睿親王多爾袞領大將軍印,統率約14萬大軍,直奔山海關,南下中原。

經過數日激戰,多爾袞取得山海關大捷後,在山海關東威元堡誘降前往乞師的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之戰中,大敗李自成大順軍。

2

其後,多爾袞便以吳三桂部為先導,率領八旗鐵騎揮師南下,嚮明朝的首都北京進發。一路上長驅直入,所到之處望風歸降,奉表稱臣。

五月初二日,多爾袞率領清軍,從朝陽門進北京城。佔領京師。隨後,欣喜若狂的多爾袞便急切地進入紫禁城,臨武英殿御政。他御政過程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定都問題。

我們如何評價多爾袞的一生

攝政睿親王多爾袞隨即向順治皇帝建議遷都北京,年僅7歲的“傀儡”皇帝順治,自然採納多爾袞的意見,遷都北京。

3

父祖兩代經過28年奮爭而未能實現遷都燕京的夙願,卻在子孫福臨統治時期得以實現,不能不視為攝政王多爾袞的輔弼之功。

順治皇帝在多爾袞的輔佐下,“入關定鼎,奄有區夏”。這也是順治帝逝世後,上廟號“世祖”,而他父親皇太極的廟號卻僅僅是“太宗”的原因。

遷都後,在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的主持下,清廷制定了“先攻農民軍,後滅南明政權,聯合漢族投降勢力,以漢治漢”的方略。

4

十月,順治皇帝為表彰多爾袞忠君體國,匡扶社稷,專心王事之功而親封他為“叔父攝政王”。隨後,清廷命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多鐸為定國大將軍,合擊大順軍於陝西。

順治二年三月,多爾袞命令多鐸分兵三路南下江淮。四月,豫親王多鐸所率大軍攻佔揚州,史可法拒絕投降被殺,清兵對城內人民持續進行了十天的大屠殺,史稱“揚州十日”。

五月,多爾袞因指揮清軍佔領南京,俘虜弘光帝朱由崧,滅亡弘光、隆武政權有功而被晉封“皇叔父攝政王”。

5

同年六月,清廷強制推行六大弊政之一的“剃髮令”,激起了江南各地民眾的激烈反抗,多爾袞派兵鎮壓。

閏六月,清廷又命明朝降將、兵部尚書洪承疇經略江南及粵、贛、閩、湖廣、雲貴等地,旋即以攻撫之策相繼平定江南。

我們如何評價多爾袞的一生

次年十一月,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豪格率軍在四川西充的鳳凰山射殺了大西農民軍的首領張獻忠。至此,風起雲湧的明末農民大起義就此被剿殺,但是民間抗清鬥爭卻依舊如火如荼。

6

次年七月,濟爾哈朗被罷輔政之職,自此直到多爾袞去世的順治七年十二月初,大清國政都由“皇叔父攝政王”多爾袞一人獨攬,乾綱獨斷。

十一月,多爾袞又一次得到晉封,順治帝稱其為“皇父攝政王”,可謂位極人臣。而此時順治的處境則是危如累卵,只有仰人鼻息,任人擺佈。

順治七年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行獵時墜馬跌傷,醫治不得要領,病情急轉直下。十二月初九日,多爾袞病卒於喀喇城,時年39歲。

7

靈柩運回北京,順治皇帝追尊他為“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多爾袞的葬禮依照皇帝的規格舉行。

次年正月,多爾袞的貼身侍衛蘇克薩哈向順治皇帝遞上一封檢舉信,揭發多爾袞生前曾與黨羽密謀,企圖率兩白旗移師駐紮永平,意圖“陰謀篡奪”。

此時年僅13歲的順治皇帝,終於擺脫了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的控制而第一次親理國政。他迅速召集王爺、大臣密議,抖數多爾袞的罪狀。

8

不久,順治就宣佈了多爾袞的十大罪狀,並下詔追論多爾袞生前“謀逆罪”。籍其家產,罷其封爵,撤其廟享,誅其黨羽。

我們如何評價多爾袞的一生

當時在北京傳教的意大利教士衛匡國在《韃靼戰紀》中曾這樣記載說:“順治帝福臨命令毀掉阿瑪王(多爾袞)華麗的陵墓,他們把屍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化為塵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