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金滿樓

在努爾哈赤的16個兒子中,同為大妃阿巴亥所生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雖然在年齡上排行靠後,但在軍功上,卻並不遜色與那些年長的兄長。

在多爾袞兄弟三人中,年齡最小的多鐸在軍功方面又是最出色的一個。當然,在努爾哈赤死時,多鐸只有12歲,他的軍功多數是在皇太極與多爾袞攝政時期立的。

多鐸出生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在滿語中,“多鐸”一詞為“胎兒”的意思,亦不知何解。

按:滿洲人取名十分簡單,有以家中長輩歲數取名的,如八十七、六十八之類,也有生育後長輩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以物件命名;或取名之人想到什麼就是什麼,並不講究。

或許因為母親受寵的原因,多鐸兄弟年紀雖小,但在封賞問題上卻一點也不吃虧,其在努爾哈赤死前,即已經封貝勒,成為正白旗旗主。

"

作者:金滿樓

在努爾哈赤的16個兒子中,同為大妃阿巴亥所生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雖然在年齡上排行靠後,但在軍功上,卻並不遜色與那些年長的兄長。

在多爾袞兄弟三人中,年齡最小的多鐸在軍功方面又是最出色的一個。當然,在努爾哈赤死時,多鐸只有12歲,他的軍功多數是在皇太極與多爾袞攝政時期立的。

多鐸出生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在滿語中,“多鐸”一詞為“胎兒”的意思,亦不知何解。

按:滿洲人取名十分簡單,有以家中長輩歲數取名的,如八十七、六十八之類,也有生育後長輩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以物件命名;或取名之人想到什麼就是什麼,並不講究。

或許因為母親受寵的原因,多鐸兄弟年紀雖小,但在封賞問題上卻一點也不吃虧,其在努爾哈赤死前,即已經封貝勒,成為正白旗旗主。

母親被逼殉葬後,多爾袞三兄弟為何對皇太極俯首帖耳?

皇太極繼位後,一方面因為阿巴亥在殉葬前曾要求各貝勒善待自己的兒子,另一方面皇太極為了平衡那些年長的兄弟而採取了重用年幼之弟的策略。

因此,多鐸在皇太極時期表現機會甚多,其屢次隨同皇太極出征明朝,戰功顯赫。尤為難得的是,多鐸不僅是一員勇將,而且頗有頭腦。

天聰七年(1633年)時,皇太極曾問諸將:明朝、朝鮮、察哈爾三處,宜先攻何處?諸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時,資歷尚淺的多鐸站出來說:

“我以為,應直接打入山海關,察哈爾暫時不要動它,朝鮮已經與我們議和,也不要急於去動。現在,打明朝有機可乘,那我們還等什麼?”

之後,皇太極採納了多鐸的意見,多次掠明而歸,奪取了大量的人口與各種資源。

"

作者:金滿樓

在努爾哈赤的16個兒子中,同為大妃阿巴亥所生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雖然在年齡上排行靠後,但在軍功上,卻並不遜色與那些年長的兄長。

在多爾袞兄弟三人中,年齡最小的多鐸在軍功方面又是最出色的一個。當然,在努爾哈赤死時,多鐸只有12歲,他的軍功多數是在皇太極與多爾袞攝政時期立的。

多鐸出生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在滿語中,“多鐸”一詞為“胎兒”的意思,亦不知何解。

按:滿洲人取名十分簡單,有以家中長輩歲數取名的,如八十七、六十八之類,也有生育後長輩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以物件命名;或取名之人想到什麼就是什麼,並不講究。

或許因為母親受寵的原因,多鐸兄弟年紀雖小,但在封賞問題上卻一點也不吃虧,其在努爾哈赤死前,即已經封貝勒,成為正白旗旗主。

母親被逼殉葬後,多爾袞三兄弟為何對皇太極俯首帖耳?

皇太極繼位後,一方面因為阿巴亥在殉葬前曾要求各貝勒善待自己的兒子,另一方面皇太極為了平衡那些年長的兄弟而採取了重用年幼之弟的策略。

因此,多鐸在皇太極時期表現機會甚多,其屢次隨同皇太極出征明朝,戰功顯赫。尤為難得的是,多鐸不僅是一員勇將,而且頗有頭腦。

天聰七年(1633年)時,皇太極曾問諸將:明朝、朝鮮、察哈爾三處,宜先攻何處?諸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時,資歷尚淺的多鐸站出來說:

“我以為,應直接打入山海關,察哈爾暫時不要動它,朝鮮已經與我們議和,也不要急於去動。現在,打明朝有機可乘,那我們還等什麼?”

之後,皇太極採納了多鐸的意見,多次掠明而歸,奪取了大量的人口與各種資源。

母親被逼殉葬後,多爾袞三兄弟為何對皇太極俯首帖耳?

皇太極改元為“清”後,年方22歲的多鐸被封為豫親王。隨後,他跟從皇太極攻打朝鮮並於崇德三年(1638年)再次掠明。

當時,睿親王多爾袞為主力,其先期出發時,皇太極親自郊送,多鐸則以避痘為辭未與送行。事後,皇太極命議多鐸之罪,並將之降為多羅貝勒。

在之後的數年中,多鐸每逢出征必立功,並曾在錦州、松山等處多次大破明軍,由此而被複封為豫郡王。

皇太極駕崩後,多爾袞以攝政王名義掌握清國軍政大權,其對同母弟多鐸的重視程度無以復加,幾同羽翼。由此,多鐸聲名顯赫,成為朝內外數一數二的人物。

順治元年,在多爾袞的決策下,多鐸等率八旗主力聯合吳三桂在山海關大敗李自成的大順軍,之後又繞過京城繼續追擊至山西才返回。

當年十月,多鐸晉為親王並受封定國大將軍,與同母兄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等分兵南下西進,準備一統中原。

"

作者:金滿樓

在努爾哈赤的16個兒子中,同為大妃阿巴亥所生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雖然在年齡上排行靠後,但在軍功上,卻並不遜色與那些年長的兄長。

在多爾袞兄弟三人中,年齡最小的多鐸在軍功方面又是最出色的一個。當然,在努爾哈赤死時,多鐸只有12歲,他的軍功多數是在皇太極與多爾袞攝政時期立的。

多鐸出生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在滿語中,“多鐸”一詞為“胎兒”的意思,亦不知何解。

按:滿洲人取名十分簡單,有以家中長輩歲數取名的,如八十七、六十八之類,也有生育後長輩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以物件命名;或取名之人想到什麼就是什麼,並不講究。

或許因為母親受寵的原因,多鐸兄弟年紀雖小,但在封賞問題上卻一點也不吃虧,其在努爾哈赤死前,即已經封貝勒,成為正白旗旗主。

母親被逼殉葬後,多爾袞三兄弟為何對皇太極俯首帖耳?

皇太極繼位後,一方面因為阿巴亥在殉葬前曾要求各貝勒善待自己的兒子,另一方面皇太極為了平衡那些年長的兄弟而採取了重用年幼之弟的策略。

因此,多鐸在皇太極時期表現機會甚多,其屢次隨同皇太極出征明朝,戰功顯赫。尤為難得的是,多鐸不僅是一員勇將,而且頗有頭腦。

天聰七年(1633年)時,皇太極曾問諸將:明朝、朝鮮、察哈爾三處,宜先攻何處?諸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時,資歷尚淺的多鐸站出來說:

“我以為,應直接打入山海關,察哈爾暫時不要動它,朝鮮已經與我們議和,也不要急於去動。現在,打明朝有機可乘,那我們還等什麼?”

之後,皇太極採納了多鐸的意見,多次掠明而歸,奪取了大量的人口與各種資源。

母親被逼殉葬後,多爾袞三兄弟為何對皇太極俯首帖耳?

皇太極改元為“清”後,年方22歲的多鐸被封為豫親王。隨後,他跟從皇太極攻打朝鮮並於崇德三年(1638年)再次掠明。

當時,睿親王多爾袞為主力,其先期出發時,皇太極親自郊送,多鐸則以避痘為辭未與送行。事後,皇太極命議多鐸之罪,並將之降為多羅貝勒。

在之後的數年中,多鐸每逢出征必立功,並曾在錦州、松山等處多次大破明軍,由此而被複封為豫郡王。

皇太極駕崩後,多爾袞以攝政王名義掌握清國軍政大權,其對同母弟多鐸的重視程度無以復加,幾同羽翼。由此,多鐸聲名顯赫,成為朝內外數一數二的人物。

順治元年,在多爾袞的決策下,多鐸等率八旗主力聯合吳三桂在山海關大敗李自成的大順軍,之後又繞過京城繼續追擊至山西才返回。

當年十月,多鐸晉為親王並受封定國大將軍,與同母兄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等分兵南下西進,準備一統中原。

母親被逼殉葬後,多爾袞三兄弟為何對皇太極俯首帖耳?

當年底,多鐸率孔有德、耿仲明等明朝降將與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等會師西安,由此徹底擊潰大順軍。之後,多鐸率軍兵鋒南指,在橫掃河南後繼續南進。

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鐸率部攻破揚州,隨後進入南京。為撫輯明朝遺民,多鐸以定國大將軍、豫王令旨遍諭各處,稱清軍“奉天伐罪,救民水火”,並張榜嚴禁胡服辮髮。

之後,多鐸坐鎮南京,相繼平定江浙。順治二年(1645年)十月,多鐸凱旋京師,順治親迎於南苑並行郊勞禮。順治四年,多鐸進封為輔政叔德豫親王,成為清廷第二號人物。

頗具諷刺的是,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一向害怕天花並曾因為避痘被罰的多鐸最終還是因為天花而死,年僅36歲。

當時,多爾袞正在山西征討叛將姜瓖,其聽到多鐸病重的消息後立刻班師回朝。然而,到居庸關時即傳來多鐸病死的消息,多爾袞如喪魂魄,一路號哭回京。

多鐸一生雖然短暫,但此人頗具個性,也有些逸聞趣事可資閒談。如天聰七年(1633年),皇太極令多鐸娶科爾沁大妃之女,而多鐸嫌這位姑娘長得醜皮膚黑身體胖,請求換人。

皇太極說,反正女人結婚生育後都會發胖變醜,早晚的事,有什麼關係?

這時,二兄代善替多鐸說話,說多鐸少年心性,硬要他娶不喜歡的人,倒是有傷外戚之誼,反而不好。因為這是政治婚姻,皇太極不肯答應,仍強迫其娶回。

"

作者:金滿樓

在努爾哈赤的16個兒子中,同為大妃阿巴亥所生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雖然在年齡上排行靠後,但在軍功上,卻並不遜色與那些年長的兄長。

在多爾袞兄弟三人中,年齡最小的多鐸在軍功方面又是最出色的一個。當然,在努爾哈赤死時,多鐸只有12歲,他的軍功多數是在皇太極與多爾袞攝政時期立的。

多鐸出生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在滿語中,“多鐸”一詞為“胎兒”的意思,亦不知何解。

按:滿洲人取名十分簡單,有以家中長輩歲數取名的,如八十七、六十八之類,也有生育後長輩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以物件命名;或取名之人想到什麼就是什麼,並不講究。

或許因為母親受寵的原因,多鐸兄弟年紀雖小,但在封賞問題上卻一點也不吃虧,其在努爾哈赤死前,即已經封貝勒,成為正白旗旗主。

母親被逼殉葬後,多爾袞三兄弟為何對皇太極俯首帖耳?

皇太極繼位後,一方面因為阿巴亥在殉葬前曾要求各貝勒善待自己的兒子,另一方面皇太極為了平衡那些年長的兄弟而採取了重用年幼之弟的策略。

因此,多鐸在皇太極時期表現機會甚多,其屢次隨同皇太極出征明朝,戰功顯赫。尤為難得的是,多鐸不僅是一員勇將,而且頗有頭腦。

天聰七年(1633年)時,皇太極曾問諸將:明朝、朝鮮、察哈爾三處,宜先攻何處?諸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時,資歷尚淺的多鐸站出來說:

“我以為,應直接打入山海關,察哈爾暫時不要動它,朝鮮已經與我們議和,也不要急於去動。現在,打明朝有機可乘,那我們還等什麼?”

之後,皇太極採納了多鐸的意見,多次掠明而歸,奪取了大量的人口與各種資源。

母親被逼殉葬後,多爾袞三兄弟為何對皇太極俯首帖耳?

皇太極改元為“清”後,年方22歲的多鐸被封為豫親王。隨後,他跟從皇太極攻打朝鮮並於崇德三年(1638年)再次掠明。

當時,睿親王多爾袞為主力,其先期出發時,皇太極親自郊送,多鐸則以避痘為辭未與送行。事後,皇太極命議多鐸之罪,並將之降為多羅貝勒。

在之後的數年中,多鐸每逢出征必立功,並曾在錦州、松山等處多次大破明軍,由此而被複封為豫郡王。

皇太極駕崩後,多爾袞以攝政王名義掌握清國軍政大權,其對同母弟多鐸的重視程度無以復加,幾同羽翼。由此,多鐸聲名顯赫,成為朝內外數一數二的人物。

順治元年,在多爾袞的決策下,多鐸等率八旗主力聯合吳三桂在山海關大敗李自成的大順軍,之後又繞過京城繼續追擊至山西才返回。

當年十月,多鐸晉為親王並受封定國大將軍,與同母兄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等分兵南下西進,準備一統中原。

母親被逼殉葬後,多爾袞三兄弟為何對皇太極俯首帖耳?

當年底,多鐸率孔有德、耿仲明等明朝降將與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等會師西安,由此徹底擊潰大順軍。之後,多鐸率軍兵鋒南指,在橫掃河南後繼續南進。

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鐸率部攻破揚州,隨後進入南京。為撫輯明朝遺民,多鐸以定國大將軍、豫王令旨遍諭各處,稱清軍“奉天伐罪,救民水火”,並張榜嚴禁胡服辮髮。

之後,多鐸坐鎮南京,相繼平定江浙。順治二年(1645年)十月,多鐸凱旋京師,順治親迎於南苑並行郊勞禮。順治四年,多鐸進封為輔政叔德豫親王,成為清廷第二號人物。

頗具諷刺的是,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一向害怕天花並曾因為避痘被罰的多鐸最終還是因為天花而死,年僅36歲。

當時,多爾袞正在山西征討叛將姜瓖,其聽到多鐸病重的消息後立刻班師回朝。然而,到居庸關時即傳來多鐸病死的消息,多爾袞如喪魂魄,一路號哭回京。

多鐸一生雖然短暫,但此人頗具個性,也有些逸聞趣事可資閒談。如天聰七年(1633年),皇太極令多鐸娶科爾沁大妃之女,而多鐸嫌這位姑娘長得醜皮膚黑身體胖,請求換人。

皇太極說,反正女人結婚生育後都會發胖變醜,早晚的事,有什麼關係?

這時,二兄代善替多鐸說話,說多鐸少年心性,硬要他娶不喜歡的人,倒是有傷外戚之誼,反而不好。因為這是政治婚姻,皇太極不肯答應,仍強迫其娶回。

母親被逼殉葬後,多爾袞三兄弟為何對皇太極俯首帖耳?

多鐸的少年心性,當時也有人說他是 “荒唐王爺”,經常幹些出人意料的事。

如當時皇太極重視漢人文臣,多鐸很不以為然,某次竟然強奪其旗下大臣、皇太極身邊的紅人范文程的小妾,最終把皇太極惹惱而被奪去所屬牛錄三分之一,且被罰銀一萬兩。

對於身為皇帝的兄長皇太極,多鐸也多有惡作劇之時。

如某年新春,大臣們給皇太極進賀禮,別人都是奇珍異寶,多鐸卻牽來一匹跛馬,弄得皇太極哭笑不得。此外,皇太極賞識誰,多鐸就反對誰,反之亦然。

順治九年(1652年),多爾袞死後被追罪削爵,作為同母弟和心腹的多鐸雖死而仍被連累,後追降為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多爾袞被平反時,多鐸也被恢復豫親王封號並配享太廟。乾隆還說,在開國諸王中,多鐸戰功為最,豫親王遂成為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