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唐朝時,雖然端午節不像冬至、元正(春節)、清明那樣有七天假期,但也是個南北同慶的好日子。

唐代初期並沒有端午節,五月初五那天的節日就是慶祝“五月五日”,包括皇帝的詔書都是隻說“五月五日”;到了盛唐,民間和詩人們二詞並用,官方還是“五月五日”;直到中唐,唐憲宗在詔書中首次用“端午”二字代替了“五月五日”,並一直延續下來,這才是官方端午節的正式開始。

感覺就像雙11,現在只是民間自發出現的一個節日,但沒準以後會變成一個法定節假日。

唐代的端午,從五月五日節演變成端午節

【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起源說法不一,有惡月說、夏至說等多種。

上古時期商周的人認為五月五日不吉利,是令人畏懼的惡月惡日,當年孟嘗君五月五日出生,險些被他的父親拋棄。

夏至說是因為五月五日節與夏至節氣接近,陽氣最盛而陰氣始生,蟲蠹並興,又是農作物生長髮育的季節,氣候溼熱多變,容易滋生瘟疫疾病。

所以古人們對五月仲夏很是重視,通過各種手段消災解禍,有了蓄蘭沐浴、採藥、懸艾、引菖蒲酒、戴長命縷等很多習俗。

隨著時間的演變,根據我們的先人的習慣,必定是把同一時期的若干節日合併在一起,有些節日最初的內涵被拋棄,只剩下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內涵,這也是一種歷史的進步。包括端午節紀念屈原、伍子胥等人的習俗,可以說是端午節選擇了屈原和伍子胥,而非因屈原和伍子胥才有了端午節。

在唐朝以前,魏晉時期雖有端午二字出現在文獻當中,但並沒有端午節的說法。具體考證工作留給專家們來完成吧,我們只知道端午節作為一個節日,是唐朝時期才成為了法定節日,並可以享受假期就行了。

所以,現在我們能過上端午節這個又放假又有粽子吃的節日,要感謝的不是屈原,而是唐朝的皇帝們。

唐代的端午,從五月五日節演變成端午節

【粽子、龍舟和鬥百草等端午習俗】

唐代民間慶祝端午的活動,保留了自漢以來的手系彩絲、門貼彩印以及吃粽子等習俗。

《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於此戲說。”

這段話個別地方我沒看明白,用粽子當靶子,弓箭是用什麼?總之是個遊戲一樣的娛樂節目。

粽子的前身是竹筒飯,唐朝時期是竹筒粽子和菰葉(茭白葉)粽子同時存在,還有一種很相似的粳米糰子,後世才用葦葉包粽子。

粽子當時的食用方法大體上是加蜂蜜食用,也就是說:自古以來粽子就是甜的,嗯,不接受反駁。

唐代的端午,從五月五日節演變成端午節

(雖然我是北方人,但不排斥肉粽)

鬥百草是唐時興起的端午民俗,“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荊楚歲時記》)

鬥百草分為文鬥、武鬥兩種。文鬥在後世《紅樓夢》中有記載,就是女孩子們收集各種百草,比拼知識的廣博和草類的豐富。

《隋唐嘉話》當中記載了唐中宗時的一個故事,他寵愛的安樂公主,為了鬥百草而四處收集各種草類。安樂公主之前二百多年晉朝才子謝靈運有不錯的鬍子,死前把鬍子捐給了寺廟。安樂公主認為這個鬍子是百草之一,就派人索要過來,又怕別人也拿到,就把其他的鬍子都剪斷扔了。

要不然,現在的我們沒準可以從謝靈運的鬍子中複製DNA,一睹能與曹子建共佔天下九分才氣的才子風采了。另外,關羽的鬍子看來是沒流傳下來,否則安樂公主也不會放過。

百草武鬥感覺有些像北方秋天孩子們玩兒的“拔皮狗”,兩個人用大樹葉的柄交叉成十字互拉,斷了的算輸,小時候玩兒過這個遊戲,還有放在球鞋裡捂幾天的小技巧,越是汗腳效果越好。

不過唐朝端午節鬥百草用的是春夏之交的樹葉葉柄,一方面有破壞樹木的嫌疑,另一方面這個季節樹葉水分大,韌性不足,玩兒起來應該意思不大。

唐代的端午,從五月五日節演變成端午節

在南方,端午節又被稱為競渡節,盛行水上龍舟競渡的比賽,並和博彩聯繫在一起,節日氣氛遠比北方濃烈。當年屈原沉江時,周邊的鄉人乘舟求之,“意急而爭前,後因為此戲。”(《隋唐嘉話》)

中唐劉禹錫被貶官到朗州(湖南常德),端午節看到龍舟競賽,賽手們舉起手中的舟楫應和,都大喊“何在?”,就是在呼喚屈原。其《競渡曲》中“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既描述了龍舟競渡的熱鬧場景,又表達了端午賽龍舟懷念屈原的感情。

這種習俗也在唐王朝北方傳播,北方地區當年並不缺水,大河小河也是河道縱橫,甚至有在長安城內興慶池等大湖舉辦宮廷龍舟賽的記錄。

到了現代,龍舟競渡大體上是一種民間體育活動,或者是少男的成年儀式,在祭奠屈原的傳統上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內涵。

唐代的端午,從五月五日節演變成端午節

【官方端午節怎麼過的?】

唐代端午節皇帝要賞賜大臣們長命縷。

長命縷,又名五色縷、續命縷、朱索等。漢代《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色續命絲,俗說得益人命。”到了唐朝這個習俗延續下來,並一直流傳至今。

唐代端午節皇帝要賞賜大臣們夏衣。

端午節正是仲夏,皇帝根據臣子的身材,用輕薄的細葛為衣料。當年杜甫不過是個八品的左拾遺,就享受到這個福利。但盛唐之後,福利範圍縮小,低級官吏已經沒有這個待遇了。

唐代的端午,從五月五日節演變成端午節

唐時的端午節,最初只是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但初唐時期唐王朝內部穩定、處在擴張階段,老百姓們願意用各種慶賀手段來表示對生活的熱愛,甚至達到了奢侈的程度。

唐初,從李淵開始,就對民間、官方過於奢侈的行為進行禁止。如李淵時期,一次五月五太常寺組織了五百婦女在玄武門進行歌舞表演,被其他大臣舉報叫停,這應該是太常寺拍李淵馬屁的一個行為,結果同僚不配合,馬屁拍到了馬腳上;

但明顯這種禁止沒起到什麼作用,唐高宗李治時期,又有掌管天下水道、堤壩的的部門水衡監(都水監)上奏說要在洛水舉辦龍舟賽,先要在揚州造十艘船,申請經費五千貫。五千貫數目不小,當時任鴻臚寺丞的張鷟批覆說這麼多錢造十艘沒別的用處的船,不批,活動因此取消。張鷟是當時著名的才子,是《朝野僉載》的作者;

李治下了《停諸節進獻詔》,重點就是說清明和五月五。李治詔書中說,過節就過節,但你們過節做了新衣服、還把雞蛋上刻上花紋、又找了很多雜技歌舞表演的人,都送到我這裡來,這太浪費了。當年我爹就禁止過,從今往後都不許搞這些東西了。有關部門給我盯住,誰不聽話告訴我。

於是,官方的奢侈節日行為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民間應該不受太大影響。

唐代的端午,從五月五日節演變成端午節

(作為藝術品是好的,但是,不要玩弄你的食物!)

到了李隆基時期,大唐進入盛世,這種節慶日奢侈之風已經無從禁止。加上李隆基本身就是個喜歡遊宴熱鬧的人,每逢端午之日就大擺宴席,併成為唐王朝皇家的慣例,包括安史之亂時期和平亂之後,端午節仍然有宴席和對群臣的賞賜,對皇帝的進獻也不限於親王、公主、嬪妃了,朝廷大臣和地方藩鎮也參與進來。

皇帝給臣下的賞賜仍然是夏衣、長命縷等老幾樣,但臣下進獻的禮物就千奇百怪,這也是唐王朝政治逐漸失去清明的後果,這些東西必定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負擔,老百姓的日子比開國初期要難過了。

之後的歷代皇帝也下過詔書要求各地停止這種節日進獻,但一來皇帝並不堅決,二來地方藩鎮也要靠這種方式維持對皇帝表面上的尊重,於是一直到唐王朝滅亡進獻之風也未能禁絕。

唐代的端午,從五月五日節演變成端午節

(唐)

總之,過節是個好事兒,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情也要往後放一放。早上吃了粽子、雞蛋,晚上再陪長輩團聚一下,這個節就算過完了,之後還要繼續生活,等待下一個節日的到來。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