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午在望,街巷上開始飄起粽香。每到這個時候,這些熟悉的味道,依然會變得不一樣。媽媽的粽子,艾草的清香,那些美好的記憶。這些端午習俗,你還記得嗎?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

風俗

知多少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吃粽子

粽子最早出現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為“蘆葉裹米也”,與現在並無什麼不同。西晉新平太守周處的《風士記》提到“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

一直到現在,粽子依然是端午的標配。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名片:粽子

懸艾蒲

掛艾蒲的具體由來已不可考,其來歷也有多個版本。“戶插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在民間,艾與蒲總是高舉著正義之劍,每逢端午,千門萬戶,門掛艾蒲,辟邪祛疫,驅瘟納福。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此外,還用菖蒲、艾葉、榴花等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名片:菖蒲艾蒿

吃五黃

端午節“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及雄黃酒。過去有“五月五,五黃三白過端午。”之說。

神話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蛇身的原形。故民間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身體健康。據民間說法,在正午食用五黃可以更好的驅毒避邪。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名片:五黃

賽龍舟

雖說賽龍舟這一習俗,民間口口相傳是起源於屈原,但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划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通過祭祀圖騰——龍,以祈求避免常見的水旱之災。至今部分地區仍舊保留了端午划龍舟的傳統,有些地區還有專門的龍舟競賽培訓基地,將這一傳統繼續發展下去。

《隋書·地理志》中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名片:競渡

佩香囊

國人佩香由來已久,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端午節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佩香囊曾經一度落沒,但隨著現在古典文化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在端午節開始佩帶香囊。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名片:香囊

系彩縷

長命縷,又名“續命縷”、“五色絲”、“長命壽線”等,是端午節吉祥物兼飾物,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長命縷。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長命縷的顏色頗為講究,為青、白、紅、黑、黃,分別對應木、金、火、水、土,佩帶時男左女右,多是繫於手腕,小孩亦可繫於手臂。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名片:長命縷

沐蘭湯

《楚辭·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民間習俗認為,端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名片:蘭湯

射柳

射柳本“胡俗”,可以追溯到匈奴、鮮卑等北方遊牧民族古老的“蹛林”祭祀活動,到了金代,射柳逐漸演變為端午節的一項遊戲,不再是祈雨活動程序之一了。

射柳經元而傳至明朝,逐漸成為一項固定的端午武戲,在皇城及軍隊中流行。每逢端午節,皇帝“賜朝官吃糕、粽於午門外,酒數行而出。文職大臣仍從駕幸後苑,觀武臣射柳,事畢皆出。”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名片:射柳

鬥百草

鬥百草,又稱鬥草,是一種由採草藥衍生而成的民間兒童遊戲,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異草互相比賽,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為勝。具體起源時間已不可考,但在漢代以前未見史料記載。

樑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荊楚人並踏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

鬥草有文鬥和武鬥,"文鬥",就是對花草名,以對仗的形式互報草名;武鬥則是將草筋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文鬥現已不見,而武鬥在8090後的記憶裡,則是當年放學後經常玩的一種遊戲。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名片:鬥草

端午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但無論如何,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今年的端午節恰巧是高考的第一天,小央也在這裡祝願所有的考生們“金榜高粽”“鴻運當頭”。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端午安康

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網絡中國節•端午 |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的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