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豆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常食品,相信也是大家小時候最常吃的菜餚之一了吧!

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就是這樣普通的豆腐竟然可以“磨”出400多種花樣,遠銷至美、英、德、澳等10多個國家。

連續三年產值9個億左右,還要做A股市場的“豆製品第一股”!

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可蔡祖明卻做到了!

他的“祖名”豆製品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和最先進的豆製品生產加工企業之一,擁有近3500名員工,剛剛提交了IPO申請,上市在即。

蔡祖明和他的“祖名”傳奇才剛剛開始。

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蔡祖明,1960年出生在浙江省蕭山西興“豆腐世家”。為什麼說是“豆腐世家”,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故事…

在1816年,也就是清仁宗嘉慶二十一年,蔡祖明爺爺的太爺爺,就開始做豆腐了。

每天清早,他們磨出來的豆腐,一筐筐一擔擔,順著水路或是陸路,進了城,上了百姓人家的餐桌,因為他們家的豆腐晶瑩嫩白、細膩醇香而遠近聞名,被民間稱為“蔡祖豆腐”…

也正是因為這般淵源,這門手藝已經延續了兩百多年,傳到了如今蔡祖明的手裡。

沒想到的是,蔡祖明不甘心只做豆腐生產還順道把加工也一起做了,一個小小的豆製品,被他冠以“祖名”二字,竟做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還演變成一家遠銷海內外年產近十億的企業。

俗話說“世上唯有三樁苦,撐船打鐵磨豆腐。”磨豆腐絕不是偷懶能做的營生,得起早貪黑。石磨轉起來,人一刻也不得閒,得不停地往裡加水。

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其實蔡祖明從小並沒有學著磨豆腐,而是去學做了木匠,後來又成了家,原以為就這樣渾渾噩噩一輩子了,後來父親的一場大病激發了他的鬥志…

那時正值壯年的父親因病不得不從崗位上退了下來,就尋思著做點小買賣,於是把祖業“豆腐”給撿了起來,可因交通不便,他父親只能每天在杭州和西興之間擺渡來回。

已成家的蔡祖明不甘心沒有自己的事業,又看到父親每天都那麼辛苦,於是就辭了職跟著父親一起做起了豆腐生意。

可心思靈活的蔡祖明並不甘心,每天起早貪黑、奔波勞碌就只賺個辛苦錢。

這時,恰逢聽聞蕭山豆製品廠虧損,國家對外開放承包,蔡祖明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當時,我和老婆商量後決定去搞豆腐工廠,畢竟蕭山沒有豆腐廠是肯定不行的。”

於是,他就賣了曾經跑出租時開過的車,在爺爺耕作過的土地旁,蓋了間小小的豆腐坊,買了幾臺磨漿機,決定先做兩個品類,一個是盒子豆腐,一個千張(豆皮)...

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1994年8月份,祖名的第一家豆腐廠開工了。

隨後,他又花高價從杭州豆製品廠請來兩個老師傅,一個搞安裝,一個搞生產。機器安裝好,產品出來後,師傅就走了,因為養不起他們了。

於是,蔡祖明一個頂三個,睡在廠房裡,不分白天黑夜……

就這樣,經過兩年汗水的“浸泡”,“華源”豆腐不僅佔據了蕭山的一半鄉鎮,還佔領了城區市場。

1999年3月,為了提高產量,蔡祖明拿出手中全部積蓄擴建廠房,在原有基礎上投入800萬建造生產車間。

擴產之後又有了新的問題,蕭山周邊城鎮的豆腐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只有杭州這個大“蛋糕”因為地域原因都是本地廠商在瓜分。

於是,2000年9月,蔡祖明夫婦的第一家豆製品專賣店在杭州開業。

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要打開市場就要與眾不同,“不加防腐劑,從運輸到售賣,全程冷鏈,三天保鮮。”蔡祖明夫婦憑藉著真材實料和獨特的供應鏈迅速打開了杭州市場。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他們先後在杭州開了28家專賣店。

2001年3月,蕭山撤市,併入杭州,設為蕭山區。祖明終於成杭州的“本土企業”了,蔡祖明為了擴大品牌影響力,在工廠加工間周邊做了透明的通道,每天包車帶人免費去工廠參觀。

久而久之,蔡祖明的產品“清潔可靠,放心食用”的印象終於在杭州城的老百姓中紮了根。一時間,杭州城裡幾乎所有的超市和農貿市場都有了蔡祖明的豆腐。

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這邊祖名剛剛出名,那邊各種打著“祖名”旗號的假冒產品就開始在市場上盛行。

於是,蔡祖明想出了一個點子,用特製的筐盛放產品,經銷商帶來多少個筐,就給幾筐產品。果然,這樣有效的減少了市場上的假冒產品,祖名也越來越深入人心。甚至,杭州市民不是祖名的牌子都不買。

可蔡祖明也知道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怎麼辦?這些需要法制法規和監管部門配套起來做,單憑企業一己之力十分困難。”蔡祖明說,“所以,最終還是得靠自己,不斷提醒自己,加快推出新產品的速度。”

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於是,祖名開始不斷研發、創新推出新產品。

沒過多久,蔡祖明就和他的研發團隊研製了“黑活”系列新品種豆奶,有黑米、黑芝麻、黑豆奶等幾個口味。

後來,又參考冷凍蔬菜生產線,開發出了豆製品降溫線,並開始向休閒食品類擴展,各類真空包裝豆腐乾、豆奶等如滷製豆乾、臭豆腐、香豆乾等,而且這類新產品所佔的比例正逐年往上遞增。

2011年廣交會上,“祖名”共有近50種真空包裝豆製品類產品參展。參展產品包括豆乾類、滷製豆乾類、豆腐卷類、重慶風味類、臭豆腐類以及炒菜專用類等。

2012年又收購擴建了揚州基地,新建了浙江安吉分公司。

如今,蔡祖明一手創立的“祖名”系列豆製品已佔整個杭州市場60%以上的份額,銷售網絡幾乎覆蓋了杭州城區和蕭山的各大超市。

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其客戶包括大潤發、永輝、海底撈、外婆家、楊國福,以及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

而當初的祖名豆製品廠也成長為祖名豆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而它的主營業務也擴展為豆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生鮮豆製品、植物蛋白飲品、休閒豆製品等400餘種產品。

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祖名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8.5億元、8.6億元和9.4億元;歸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702.81萬元、4148.87萬元和6394.18萬元。

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誰能想到,25年後,一個小小的豆腐工坊變成了一家產值近十億、擁有3500名員工的的豆製品企業。

而他將記憶中一個充滿溫情的物件,爺爺用過的石磨,安放在辦公大樓一個青磚木雕的房間裡。

那個不再是石磨的年代,用現代化的機器設備,特殊的加工工藝,老祖宗的東西,到了蔡祖明手裡,散發出了神奇的生命力。

其實,在2016年,祖名豆製品曾作為首家登陸新三板的豆製品企業,正式掛牌新三板。只不過可惜的是,它在2019年3月正式摘牌。而這次衝擊A股豆製品第一股,它真的準備好了嗎?

7月5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最新一批申請企業,其中祖名豆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祖名股份)名列其中。如果一切順利,祖名股份有望成為A股市場上“豆製品第一股”。

不過,祖名上市面臨著市場競爭加劇風險、跨區域市場開發風險等,此外,該公司的短期和長期償債能力都很低。

事實上,如今的祖名豆製品在銷量上已經遇到了瓶頸。

招股書資料顯示祖名豆製品的兩大主要業務是生鮮豆製品和植物蛋白飲品,在2018年分別實現收入3.37億元和1.24億元,分別佔營業收入比重為57.46%和21.11%,是公司發展最為成熟的業務系列。

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要知道,植物蛋白飲品在2018年的銷量為6380.23萬升,相比較於2017年的7033.99萬升下降約10%;休閒豆製品2018年的銷量為3734噸,相比較於2017年的3704噸僅稍有增長,但是不及2016年的4524噸。

銷量增長疲軟,但是祖名豆製品三個系列產品的出廠價一直處於上漲的狀態,這也是營業收入一直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告顯示,未來祖名豆製品計劃通過浙東、浙南、蘇南、蘇北、上海等區域進行市場的進一步開發滲透。

但豆製品作為一種食品,各區域消費者的飲食習慣、消費水平、消費偏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異,進入新區域後,公司需要與當地原有豆製品企業展開市場份額爭奪戰。所以新市場開發勢必會面臨運營成本增加,甚至是競爭失敗的風險。

另外據招股書資料顯示,截止到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祖名豆製品的短期借款分別為4.19億元、2.45億元和2.38億元,一直遠遠高於公司同期的貨幣資金。截止到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祖名豆製品的貨幣資金為2.11億元、1.53億元和1.31億元,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一邊是不斷下降的貨幣資金,一邊是高企的短期借款,祖名豆製品償債風險大增。

雖說,中國的豆製品市場規模上千億,但是蔡祖明把祖名的豆製品賣到百億的願望怕是沒有那麼容易,未來的挑戰還會有很多,希望蔡祖明能堅守品質、不斷創新拼出一個全國性的豆製品帝國。

小小豆腐賣出9個億,新三板折戟後,要做A股“豆製品第一股”?

就像蔡祖明曾經說過的那樣:“我們的路還很長,祖名的品牌要從杭州走向浙江,再從浙江走向全國,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下去。”!

參考資料:

中國商報《祖名豆製品IPO擬募資4.27億元 償債水平存憂》、

食品商務網《祖名豆製品董事長蔡祖明:憧憬百億未來》、

燃財經《這家公司有3000名高中學歷員工,賣豆腐一年收入近10億》、

i黑馬《從1999到2019,一塊“豆腐”的20年數字化之路》、

小故事網《“祖名”蔡祖明:小小豆腐為何能賣5個億》、

新浪科技《豆製品第一股祖名衝IPO:銷量疲軟 產品單價連年上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