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既沒看出“改”,也沒看出“編”

東野圭吾 堤真一 陳靖 小說 電影最TOP 2017-04-03

這兩天在貴州,算是休個小假。出發前跟自己說這幾天不想任何工作的事兒,四仰八叉胡吃海塞的過幾天,昨天和我最鐵的大學同學喝了酒、唱了汪峰《晚安北京》、說了以前上學時的傻事兒,晚上聊到熬不住才睡。

然而,今天上午我又跑到酒店對面的影院去看電影了,我好像已經木有休假的能力了,上個月在陽光燦爛的三亞,依然滿腦子都是做視頻寫工號。

哎,真是生的賤,

今天上好幾部作品,想了想還是看了這部《嫌疑人X的獻身》,可能是因為對原著和日版的喜愛吧,想看看國內能改編成什麼樣子。

抱歉,我既沒看出“改”,也沒看出“編”

對於這部珠玉在前,同時有大量讀者基礎的作品,看得出導演蘇有朋是非常小心的,我甚至覺得他有些過分小心了。從角色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他儘量向原作靠攏,湯川學叫唐川,石神叫石泓,靖子叫陳靖。連打公共電話聯繫這個細節都完全沿用,這個情節放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顯得有些假,現在還上哪兒找那種插卡的路邊電話啊.....

在電影的風格與節奏上,基本上也是沿用日版,兩大男主一陰一陽,女主時刻都像受驚嚇的小鹿,人物的設定也基本是一模一樣,沒有什麼荒腔走板的地方。

相對日版,有一個比較大的差別,把那個日版中由柴崎幸扮演的女法醫角色給去掉了,這樣更接近於東野圭吾的原著,但恰恰是這個改動,我覺得反而是個敗筆。

抱歉,我既沒看出“改”,也沒看出“編”

這裡簡單辨析一下,在日版中為什麼要設計女法醫這個角色呢?其實是為了烘托湯川學這個形象。在日版的一開始,女法醫與湯川學有一場關於“愛”的辯論,湯川學是一個一切相信理性的科學家,“愛”這種非理性的東西,不在他的視野之內,他甚至還編了一個方程式來諷刺“愛”

抱歉,我既沒看出“改”,也沒看出“編”

這一段辨析非常的重要,女法醫的出現讓這個故事擁有了女性視角,他夾在湯川與石神兩個科學家之間,向觀眾傳遞愛的意義與困惑。也會讓電影顯得更加的好看。

而這次的改編裡,缺失了這個視角,這就讓王凱扮演的唐川這個角色顯得有些單薄。其實我覺得這個故事遠不止是一個偵探懸疑小說,而是一道科學與愛的辨析題,一個一切以理性為上帝的科學家眼中的、他無法理解的愛。

抱歉,我既沒看出“改”,也沒看出“編”

我看這部小說的時候,一直覺得有一個大Bug,就是石神這個角色的動機。他為什麼會幫助靖子這個只有一面之緣的女子呢?東野圭吾給的理由是在石神自殺的一剎那,靖子的出現給了他生活下去的勇氣,但這個過於劇烈的轉折顯得有些太弱了,在書裡的著墨也不多,我覺得可能連東野圭吾本人可能也無法完全說服自己,索性就那麼“糊弄”過去了。

但恰恰是這一點,才是整個故事的基石,在我看來是有些牽強的。好在東野圭吾在其他方面,比如人物塑造方面的能力非常強,又有這麼一個前所未有的犯罪模式,所以它才會成為超級暢銷書。但這同時也說明它無法成為一流的文學作品。

日版中也沒有或者說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那為什麼日版依然會廣受好評呢?

因為表演。

如果日版可以打8分的話,我覺得其中有6分的功勞都是石神的扮演者堤真一的,他演出了石神哲哉的那種無助與悲愴感。最明顯的就是石神知道靖子招供之後的哭泣,原著中是這麼寫的:“草薙覺得他彷彿正嘔出靈魂”。堤真一的表演我覺得做到了這一點。當時看到這兒的時候,我眼淚嘩啦嘩啦往下流。

抱歉,我既沒看出“改”,也沒看出“編”

但國內版的我覺得還是差了點勁兒。平心而論張魯一的表現已經算很不錯,但還是無法達到堤真一大叔的程度。也許人都是這樣,總是對自己第一個認可的東西抱有偏見,如果沒有看過日版的同學,我相信會更加認可張魯一的演出。

抱歉,我既沒看出“改”,也沒看出“編”

總的來說,我覺得王凱的表演也比較合格,就算是日版中的福山雅治,也並非是出彩的那一個,基本被石神壓制,這也是這個故事本身決定的。這個角色更像是一個旁觀者,沒有太多的可發揮餘地。但日版中因為多了我剛才說的“愛的困惑”,就顯得更加生動立體一點。

抱歉,我既沒看出“改”,也沒看出“編”

還有一個問題,我覺得國內版做的不太好,就是唐川為什麼最後要向陳靖揭露真相,電影中好像沒怎麼展現唐川的掙扎,那為什麼還要說呢?日版中的處理是他覺得石神對靖子的犧牲不值得,他本能的以為石神是希望靖子感謝或者愛上自己,但他錯了,他的“多嘴”讓所有人都收到了最大化的傷害,也正扣合上前面反覆渲染的主題——科學思維無法理解“愛”這種非理性。

而國內版對於這個微妙而重要的心理變化處理不多,或者說處理的不到位,我看的時候總覺得少了點什麼,這點不連貫也讓我有些跳檔,造成最後大高潮來得時候有些索然。

總的來說,我覺得蘇有朋在創作上是盡了很大心力的。電影的質感也夠,雖然盡力向日版靠攏,但在節奏和關鍵點上的處理明顯遜於日版。我看的時候覺得“平”,也有可能是對這個故事過於熟悉,G點比較高吧。

其實我更希望蘇導能夠再大膽一點。比如說,我瞎說的哈:在林心如扮演的陳靖這個人物身上挖掘一下,讓她不再是一個溫順的任人擺佈的角色,無論日版還是書裡,都感覺這個女人像個道具,不夠豐滿。我想甚至可以把她塑造的“壞”一點,石泓眼中的完美情人,在現實生活中卻不那麼完美,這也許是一條有希望的路子。

當然,我是看人挑擔一身輕,蘇導這麼處理一定有他的理由,可能他也往這個方向想過,但沒走通(這個思路要改動的東西太多)。

最後再吐槽一下電影中的對白,每個人一開口咋都顯得那麼假呢?特別是牽扯到探案的段落,基本就是能把臺詞背出來的水準。其中有一場最好,就是石泓和陳靖在超市偶遇,然後說了幾句關於挑橙子的閒話,這段對話看似什麼都沒說,其實暗湧著很多情緒。這才是好的電影對白,看似平淡無奇,暗中卻存著力道。

抱歉,我既沒看出“改”,也沒看出“編”

如果從改編的標準來說,那我覺得這部電影只能算是合格,甚至是有些平庸,既沒有勇敢的“改”也沒有敞開了“編”。我這麼說並非說它是爛片,絕不是,如果你沒有看過原著小說與日版電影,那應該會覺得還不錯。如果之前的都看過,可能會自動減一分。

嗯,就醬紫,我又想去重新讀一下東野圭吾的原作了,我那本書多年前被某個混小子借走,就再也木有還給我,但我現在想不起他的名字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