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面臨大變局,東風公司跑贏大市靠什麼?'

"

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前7個月我國汽車銷量整體跌幅達11.4%。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嚴峻的市場考驗,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累計銷售汽車196.57萬輛,降幅低於行業3.3個百分點;綜合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超額完成預算。

“現在全球汽車產業都在經歷調整。越是在行業艱難的時刻,越不能心浮氣躁,要平心靜氣,耐得住寂寞。”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竺延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東風公司之所以能跑贏大市,穩中有進,關鍵在於強化創新驅動,主動深化改革,堅持開放合作,化壓力為動力,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奮力邁向世界一流。

"

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前7個月我國汽車銷量整體跌幅達11.4%。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嚴峻的市場考驗,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累計銷售汽車196.57萬輛,降幅低於行業3.3個百分點;綜合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超額完成預算。

“現在全球汽車產業都在經歷調整。越是在行業艱難的時刻,越不能心浮氣躁,要平心靜氣,耐得住寂寞。”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竺延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東風公司之所以能跑贏大市,穩中有進,關鍵在於強化創新驅動,主動深化改革,堅持開放合作,化壓力為動力,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奮力邁向世界一流。

汽車業面臨大變局,東風公司跑贏大市靠什麼?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總部

□ 創新驅動,努力攻克汽車強國路上“卡脖子”技術

——關鍵核心技術既是衡量一個國家產業強弱的重要指標,也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我們正在生產的是東風風神奕炫,這款車將於今年9月份正式上市。”在東風乘用車公司武漢工廠總裝車間,副廠長王進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指著一輛輛下線的新車說,“為保證奕炫產能爬坡,廠裡幹部和員工勁頭都足得很”。

奕炫是東風風神“3年振興計劃”的核心戰略車型,肩負著東風公司自主乘用車“品牌向上”的重任。作為東風公司傾力打造的全新CMP平臺首款量產車型,奕炫由東風風神CTCC賽車團隊工程師調校,並搭載了行業領先的WindLink人工智能車機系統升級版和超越同級的L2 Plus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東風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張祖同表示:“它的量產不僅標誌著東風自主乘用車研發實力的新躍升,而且對東風乘用車公司達成全年銷量目標至關重要。”

“汽車是科技創新的集大成者。可以說,百年汽車發展史就是一部技術創新史。沒有技術的突破,就不可能有產品的領先,更不可能有企業的領先。”竺延風說,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作為一家擁有50年曆史的國企,東風公司既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也看到了新的產業前景。經過深入研判,近年來東風公司前瞻性地提出了“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產業戰略發展方向。“東風公司要做的是,緊緊圍繞‘五化’戰略,強化創新驅動,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商業模式探索,推動自身產品結構調整,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竺延風說。

記者在東風公司看到,無論是全新一代AX7還是東風啟辰T60,都搭載了先進的智能網聯繫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智能網聯部副部長邊寧告訴記者:“WindLink系統具備自我學習能力,可以根據駕駛者駕駛習慣和生活喜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現在全新一代AX7已成為業內暢銷的智慧生態SUV。”

“當前,全球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汽車產業也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竺延風說,如今我國已成為汽車大國,但還不是汽車強國,尤其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與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車企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關鍵核心技術既是衡量一個國家產業強弱的重要指標,也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作為央企,東風公司使命在肩,既要抓住‘五化’帶來的產業重構新機遇,更要秉承建廠時的‘馬燈精神’,奮力攻克汽車強國路上的關鍵核心技術,將‘卡脖子’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對於東風公司的研發實力,東風人充滿自信。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周劍光告訴記者,目前東風公司已形成以集團技術中心為主體,各子公司研發機構協同運行的複合式研發體系。截至目前,東風公司擁有研發人員近1.5萬人,其中6000多人有高級職稱。這個老中青結合、技術種類齊全、理想信念堅定的研發團隊已成為推動東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 主動深化改革,加快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以市場新要求引導企業發展,使公司的決策方式和管理機制更科學

7月2日,東風公司與湖北省十堰市舉行企業辦市政、社區管理等4項社會職能移交協議簽約儀式。這是東風公司主動深化改革,剝離企業辦社會,解決“十堰基地”歷史遺留問題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標誌著東風公司社會職能移交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梳理50年的發展歷程,每當東風公司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總是努力順應大勢、主動改革,不斷調整與優化戰略佈局。這也是東風公司能夠一次次突破瓶頸、贏得新發展的祕訣所在。”竺延風說,面對中國汽車市場負增長、技術及商業模式快速演進等新課題,東風公司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以市場的新要求引導企業發展,使公司的決策方式和管理機制更科學。

竺延風告訴記者,東風公司的改革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歷史遺留問題“補課”。比如,加快剝離廠辦大集體,更好地聚焦主業;另一方面是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立與世界一流企業相匹配的法人治理體系。

在東風公司採訪,記者發現,之前認識的部長們現在都變成經理了。原來,從今年1月1日起,東風公司對高管實行崗位管理和股權等方面的約束激勵,目標是實現“崗變薪變、責權利對”等。

具體來說,高管按崗位劃分為A、B兩類,取消行政級別。企業則按照行業、業態、規模及複雜係數、戰略目標等分類管理,確定等級標準崗位,做到“崗位有等級,個人無等級,崗位有派駐,個人無派駐”。其中,A類高管屬於集團直管,B類高管由各單位自主管理。“這個A、B類不是說A高B低,只是管理主體不同。”竺延風補充道。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主任譚偉告訴記者,早在2017年,東風公司首批39名中層幹部就簽訂了《崗位聘任合同》和《年度崗位目標責任書》。2018年6月份,東風公司印發《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指導意見(試行)》。根據該指導意見,選聘職業經理人將採取公開招聘方式,入選者固定薪酬部分不高於總薪酬的40%。此舉著重突出業績導向,嚴格按考核結果兌現,真正實現了薪酬“能高能低、能增能減”。

"

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前7個月我國汽車銷量整體跌幅達11.4%。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嚴峻的市場考驗,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累計銷售汽車196.57萬輛,降幅低於行業3.3個百分點;綜合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超額完成預算。

“現在全球汽車產業都在經歷調整。越是在行業艱難的時刻,越不能心浮氣躁,要平心靜氣,耐得住寂寞。”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竺延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東風公司之所以能跑贏大市,穩中有進,關鍵在於強化創新驅動,主動深化改革,堅持開放合作,化壓力為動力,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奮力邁向世界一流。

汽車業面臨大變局,東風公司跑贏大市靠什麼?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總部

□ 創新驅動,努力攻克汽車強國路上“卡脖子”技術

——關鍵核心技術既是衡量一個國家產業強弱的重要指標,也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我們正在生產的是東風風神奕炫,這款車將於今年9月份正式上市。”在東風乘用車公司武漢工廠總裝車間,副廠長王進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指著一輛輛下線的新車說,“為保證奕炫產能爬坡,廠裡幹部和員工勁頭都足得很”。

奕炫是東風風神“3年振興計劃”的核心戰略車型,肩負著東風公司自主乘用車“品牌向上”的重任。作為東風公司傾力打造的全新CMP平臺首款量產車型,奕炫由東風風神CTCC賽車團隊工程師調校,並搭載了行業領先的WindLink人工智能車機系統升級版和超越同級的L2 Plus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東風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張祖同表示:“它的量產不僅標誌著東風自主乘用車研發實力的新躍升,而且對東風乘用車公司達成全年銷量目標至關重要。”

“汽車是科技創新的集大成者。可以說,百年汽車發展史就是一部技術創新史。沒有技術的突破,就不可能有產品的領先,更不可能有企業的領先。”竺延風說,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作為一家擁有50年曆史的國企,東風公司既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也看到了新的產業前景。經過深入研判,近年來東風公司前瞻性地提出了“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產業戰略發展方向。“東風公司要做的是,緊緊圍繞‘五化’戰略,強化創新驅動,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商業模式探索,推動自身產品結構調整,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竺延風說。

記者在東風公司看到,無論是全新一代AX7還是東風啟辰T60,都搭載了先進的智能網聯繫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智能網聯部副部長邊寧告訴記者:“WindLink系統具備自我學習能力,可以根據駕駛者駕駛習慣和生活喜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現在全新一代AX7已成為業內暢銷的智慧生態SUV。”

“當前,全球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汽車產業也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竺延風說,如今我國已成為汽車大國,但還不是汽車強國,尤其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與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車企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關鍵核心技術既是衡量一個國家產業強弱的重要指標,也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作為央企,東風公司使命在肩,既要抓住‘五化’帶來的產業重構新機遇,更要秉承建廠時的‘馬燈精神’,奮力攻克汽車強國路上的關鍵核心技術,將‘卡脖子’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對於東風公司的研發實力,東風人充滿自信。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周劍光告訴記者,目前東風公司已形成以集團技術中心為主體,各子公司研發機構協同運行的複合式研發體系。截至目前,東風公司擁有研發人員近1.5萬人,其中6000多人有高級職稱。這個老中青結合、技術種類齊全、理想信念堅定的研發團隊已成為推動東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 主動深化改革,加快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以市場新要求引導企業發展,使公司的決策方式和管理機制更科學

7月2日,東風公司與湖北省十堰市舉行企業辦市政、社區管理等4項社會職能移交協議簽約儀式。這是東風公司主動深化改革,剝離企業辦社會,解決“十堰基地”歷史遺留問題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標誌著東風公司社會職能移交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梳理50年的發展歷程,每當東風公司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總是努力順應大勢、主動改革,不斷調整與優化戰略佈局。這也是東風公司能夠一次次突破瓶頸、贏得新發展的祕訣所在。”竺延風說,面對中國汽車市場負增長、技術及商業模式快速演進等新課題,東風公司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以市場的新要求引導企業發展,使公司的決策方式和管理機制更科學。

竺延風告訴記者,東風公司的改革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歷史遺留問題“補課”。比如,加快剝離廠辦大集體,更好地聚焦主業;另一方面是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立與世界一流企業相匹配的法人治理體系。

在東風公司採訪,記者發現,之前認識的部長們現在都變成經理了。原來,從今年1月1日起,東風公司對高管實行崗位管理和股權等方面的約束激勵,目標是實現“崗變薪變、責權利對”等。

具體來說,高管按崗位劃分為A、B兩類,取消行政級別。企業則按照行業、業態、規模及複雜係數、戰略目標等分類管理,確定等級標準崗位,做到“崗位有等級,個人無等級,崗位有派駐,個人無派駐”。其中,A類高管屬於集團直管,B類高管由各單位自主管理。“這個A、B類不是說A高B低,只是管理主體不同。”竺延風補充道。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主任譚偉告訴記者,早在2017年,東風公司首批39名中層幹部就簽訂了《崗位聘任合同》和《年度崗位目標責任書》。2018年6月份,東風公司印發《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指導意見(試行)》。根據該指導意見,選聘職業經理人將採取公開招聘方式,入選者固定薪酬部分不高於總薪酬的40%。此舉著重突出業績導向,嚴格按考核結果兌現,真正實現了薪酬“能高能低、能增能減”。

汽車業面臨大變局,東風公司跑贏大市靠什麼?

↑東風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融合5G遠程駕駛技術的L4級移動出行服務平臺東風Sharing-VAN

□ 自主創新不是閉門造車,成功企業永遠不會孤軍奮戰

——繼續堅持開放合作,跨界整合資源,在產業重構中形成競爭新優勢

自主創新不等於閉門造車。

今年6月28日,東風公司與騰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共建“汽車產業互聯網”新生態。根據協議,雙方將採取資本合作、戰略聯盟、項目合作等多種方式,在網聯汽車、汽車安全、自動駕駛、智慧出行、智慧物流、聯合創新、數字化轉型七大領域組建東風騰訊聯合創新實驗室,開展汽車相關前沿技術研究。

“儘管東風公司誕生在大山裡,但我們從不蹲在山溝裡想問題,我們要站在山巔看世界、想未來。”竺延風表示,近段時間來,傳統汽車企業加快轉型,互聯網企業也逐步向汽車行業滲透,甚至地產企業也紛紛“試水”,產業相互融合、邊界日趨模糊的趨勢非常明顯。在此情況下,東風公司要做的就是繼續堅持開放合作,跨界整合資源,在產業重構中形成競爭新優勢。

早在2002年9月19日,東風公司就與日產公司在北京簽署50年長期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出資167億元註冊成立合資公司,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汽車行業中規模最大、層次最深、內容最廣泛的對外合作項目。儘管一度被質疑“賤賣資產”,但後來的事實證明,東風與日產的這段“姻緣”是成功的。僅僅15年時間,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就實現了年產百萬輛的好成績,目前公司產銷量已累計超過1000萬輛,其花都工廠也成為日產汽車全球製造“標杆”工廠。

2014年3月26日,在中法兩國最高領導人見證下,東風公司與標緻雪鐵龍集團(PSA)在巴黎共同簽署協議。根據協議,東風公司向PSA定向增發股份投資8億歐元,佔股14%,正式成為與法國政府、標緻家族並列的第一大股東。東風公司也因此成為中國首家跨國國有汽車集團。

“成功的企業永遠不會是孤軍奮戰的,要善於協同內部資源、實現開放合作。”竺延風表示,一輛汽車有成千上萬個零部件,不可能都由自己生產,也不可能全由本國生產。汽車企業必須制定大戰略、搭建大平臺,整合汽車製造、出行服務等不同領域的業務,融合多方技術能力與資源。

竺延風告訴記者,目前東風公司與中國移動、華為攜手打造的華中地區首個LTE-V/5G車聯網示範區已建成,並通過了遠程駕駛技術測試。此前,東風公司與一汽集團、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如今三大央企又聯合騰訊、阿里、蘇寧等互聯網企業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T3出行已於7月22日上線,2020年有望覆蓋絕大多數省會城市。

□ 加快實現“三個領先、一個率先”

——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車銷售市場,這一地位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不會改變

儘管我國車市遭遇了28年來首次負增長,至今還在低谷中徘徊,但竺延風並不悲觀。“就算今年不能實現正增長,但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車銷售市場,而且這一地位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不會改變。”在竺延風看來,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因此對車市前景的評估思路也得有所轉變。

面對當前國內外因素引發的市場調整,竺延風表示,“這是壓力,也是動力,‘危’中有‘機’嘛。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要切實克服‘速度情結’和‘換擋焦慮’,增強做強做優和轉型升級的自覺性、主動性。過去,我們總習慣看增長速度有多快、數量有多少,現在要看質量和效益有多好、結構有多優、後勁有多足。我們應通過創新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和核心競爭力,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具體來說,東風要以加快建設卓越東風,開啟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新徵程為使命,力爭到2023年實現‘三個領先、一個率先’。”竺延風進一步解釋道,第一個領先指經營質量行業領先。在經營中,不過分追求數量,要更加註重資產質量和經營質量。“特別是對一些能耗高、效益低、投機型項目要儘量調整。企業要放下身段,該蹲就得蹲下去,這是為了未來跳起來。”竺延風說。

第二個領先指自主事業行業領先,即要大幅提升核心能力,形成商用車領先新優勢,乘用車規模效益達到領先水平,鞏固拓展軍車領先優勢。

第三個領先指新興業務行業領先,即新能源汽車研發及資源掌控能力、產業化規模居行業領先地位,智能網聯汽車、出行服務及水平事業形成領先優勢。

一個率先則是指東風員工高質量邁入小康,率先享受到新時代美好生活,即員工收入達到所在地較高水平,物質生活更加殷實,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富足,全體員工才盡其用,使東風公司成為員工引以為傲的企業。

浩瀚東風平地起,正是滿帆快進時。“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還需要全體東風人團結一心,共同奮進。”竺延風對此充滿期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