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安裝655處地震預警接收終端 警報可提前發佈

地震 廈門 交通 運營商 軟件 福州新聞網 2019-05-14
廈門安裝655處地震預警接收終端 警報可提前發佈

工作人員正在安裝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市地震局供圖)

廈門日報訊(記者 殷磊 通訊員 蔡欣欣)今天是“5·12”汶川地震紀念日,也是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的主題是“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築生命安全防線”。與其他自然災害相比,地震災害具有瞬時突發的特點,它破壞性大,成災廣泛,會產生嚴重的次生災害,防禦難度大。而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還難以實現對地震的短期、臨近預報。在這種情況下,地震預警就成為有效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重要手段。

記者瞭解到,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去年以來,市地震局全力打造快速有效的地震預警信息發佈系統,截至今年5月上旬,全市已有655處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完成了佈設,超過時序任務量。到2020年,全市至少要佈設1420處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覆蓋所有學校和60%以上的社區(村)。有了這些設備,一旦周邊有破壞性地震發生,警報就可以搶在地震波到來前在這些地方自動發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從2018年至2020年,廈門要規劃建設面向學校、社區(村)的地震預警信息專用接收終端,規劃建設任務數為1420處。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區進一步擴大預警終端的覆蓋率,實現社區(村)全覆蓋;鼓勵醫療機構、重要交通樞紐及其他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等建設地震預警接收終端。去年以來,全市已有818家學校、社區、單位簽訂了地震預警接收終端安裝協議,其中655家安裝到位。同安區在六個區中進展最快,目前已完成了215處的安裝工作。

近日,記者在市第十一中學見到了新安裝不久的地震預警接收終端。它看上去是一塊普通的LED信息屏,屏幕上顯示日期、時間、實況天氣和天氣預報信息,還有地震圖文知識。不過安裝人員告訴記者,一旦周邊發生破壞性地震,屏幕上就會閃爍相應顏色的預警信號,發佈地震“地點”“震級”“本地烈度”“發震時間”“震源深度”等地震預警信息,同時倒數讀秒,提醒地震波抵達的時間;如果地震烈度較高,它還會發出響亮的警報聲。

地震預警是在地震已經發生的情況下,利用電磁波傳播速度遠遠大於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規律,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發佈預警信息。它能提供幾秒至幾十秒的應急處置時間。研究表明,在平時有經過系統培訓和演練的情況下,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傷亡率減少14%;如果預警時間為10秒,則傷亡減少39%;若預警時間為20秒,則傷亡減少64%。

記者瞭解到,目前中小學、幼兒園安裝地震預警接收終端的進度較快,相比之下社區安裝的進度較為滯後。下一步,市地震局將進一步加大地震預警信息發佈系統的建設力度,加快推動地震預警接收終端的安裝。市地震局還將廣泛深入地開展科普宣傳和相應的演練,使相關的行業和民眾能夠正確掌握預警信息和行動,最終體現地震預警減災效果。地震部門還計劃通過手機App、PC接收軟件等向民眾發佈可能造成破壞的地震的預警信息。機關企事業單位如果想要安裝地震預警接收終端,可以和移動、電信、聯通、廣電等運營商聯繫,提出申請。

地震預警就是和地震波賽跑

地震預警是在地震已經發生的情況下,利用電磁波傳播速度遠遠大於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規律,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發佈預警信息。它能提供幾秒至幾十秒的應急處置時間。別小看這短短的幾秒幾十秒,通過一定的宣傳和訓練,地震預警可以提醒震區的人們緊急採取措施逃生避險,不會被強震打個措手不及;預警信號發出後,行駛中的列車可以減速避免出軌翻車,輸油、輸氣管線就可以提早關閉避免漏油、漏氣引起汙染或火災,核電廠等重大工程可以提前採取應對措施避免次生災害發生等等。

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兩種主要的地震波,一種是速度較快,但震動較弱、破壞較小的縱波,它使地面發生上下震動,它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是5.5~7千米/秒;另一種是速度較慢但震動較大、破壞力也更強的橫波,它使地面發生前後、左右抖動,它的傳播速度是3.2~4千米/秒。在大地震發生後,震中附近的地震儀先捕捉到跑得快的縱波,然後利用地震波信息快速計算出地震參數和影響程度,並搶在具有更大破壞性的橫波到達之前,通過“飛毛腿”電磁波把地震預警信息發送到可能遭受破壞和影響的地區。所以說,地震預警就是一個和地震波“賽跑”的過程。

地震預警信息發佈系統工作的流程是這樣的:當地震發生時,地震監測臺站拾取到地震信號,利用電磁波將數據傳輸到地震預警中心,預警中心的自動化設備在極短的時間內將預警信息通過高速網絡分發到各地的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再利用高清顯示屏和高音喇叭等設備,向人們發出警報。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完全不同

地震預報和地震預警,一字之差,性質迥異。

地震預報,指的是在地震還沒有發生的情況下,對發震時間、地點和震級作科學預測。市地震局的專家指出,地震是在地下發生的,不能直接觀察,地震孕育的時間又非常漫長,影響地震的因素十分複雜,人類對地震發生的原理、規律還沒有完全認識,所以對地震的預測還很困難,特別是對地震的短時、臨近預報,成功率很低。像天氣預報那樣預測預報地震,是人類長期的願望,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無法做到。

地震預警則是在地震已經發生的情況下,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發佈預警信息。

系統建好也不能高枕無憂

市地震局的專家表示,按照地震預警的原理,距離震源越近的區域,預警的時間就越短。由於信息發佈渠道受到限制,震中附近區域的居民往往來不及採取措施。地震預警系統還有很大的侷限性,很多因素會影響地震預警的精確度。地震預警系統涉及複雜的技術環節,同時又要有高度的快捷性、準確性和穩定性,這對地震預警系統的運行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有效提高市民防震避險的能力,目前還是廈門地震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

識別地震預警信號

地震波到來前,地震預警信號會通過聲光電一體的地震預警發佈終端或者相應的手機App發佈出來。那麼這些預警信號代表什麼含義呢?

廈門安裝655處地震預警接收終端 警報可提前發佈

微有感地震

顯示狀態:藍色預警

當本地烈度小於3度時,預警信息發佈終端會為民眾發佈微有感地震預警。此時,藍色閃爆燈持續閃爍,預警屏幕釋放藍色倒計時,並且通過屏幕畫面播報“地點”“震級”“本地烈度”“發震時間”“震源深度”等地震預警信息。

廈門安裝655處地震預警接收終端 警報可提前發佈

強有感地震

顯示狀態:黃色預警

當本地烈度大於3度小於6度時,預警信息發佈終端會為民眾發佈強有感地震預警。此時,黃色閃爆燈持續閃爍,預警屏幕釋放黃色倒計時,並且通過屏幕畫面播報“地點”“震級”“本地烈度”“發震時間”“震源深度”等地震預警信息。

廈門安裝655處地震預警接收終端 警報可提前發佈

弱破壞地震

顯示狀態:橙色預警

當本地烈度大於6度小於8度時,預警信息發佈終端會為民眾發佈弱破壞地震預警。此時,橙色閃爆燈持續閃爍,預警屏幕釋放橙色倒計時,並且通過屏幕畫面播報“地點”“震級”“本地烈度”“發震時間”“震源深度”等地震預警信息。

廈門安裝655處地震預警接收終端 警報可提前發佈

強破壞地震

顯示狀態:紅色預警

當本地烈度大於8度時,預警信息發佈終端會為民眾發佈強破壞地震預警。此時,紅色閃爆燈持續閃爍,預警屏幕釋放紅色倒計時,並且通過屏幕畫面播報“地點”“震級”“本地烈度”“發震時間”“震源深度”等地震預警信息。

(烈度是指地震對地面的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個地震對不同的地方會產生不同的烈度。烈度一共有12個等級,它的單位是度。通俗地說,地震的震級,就像一個燈泡的瓦數,瓦數越大,亮度越大,一個燈泡只有一個瓦數。而地震烈度就像燈泡點亮後照到周圍不同地方的亮度,距燈泡越遠的地方亮度越小,一個燈泡照在不同的地方可以有不同的亮度。)

正確避震

“震時就地避險,震後迅速撤離”,是應急避震的基本準則。有了地震預警接收終端的幫助,我們可以更從容地貫徹這一準則。

當預警微有感地震即將到來時,我們什麼也不用做,只要保持鎮定即可;當預警強有感地震時,我們只要注意保持身體穩定,小心不要摔倒,不要被附近懸掛物或易倒伏物體砸到即可。

當我們通過地震預警系統瞭解到即將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就要採取必要的避震措施了。

家中

如果在家中,不要慌亂地往室外跑。用胳膊彎起來護住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寫字檯、門框、衛生間都是相對安全的地方,可以前往躲避。特別是門框,一般是建築中最堅固的部分之一,可以在門口處背靠門軸站立,雙腳分開站穩,並用手抵住對面的牆,儘量用肩、臀抵住門。

商場

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件商品旁邊,或者朝沒有任何東西的通道奔去,然後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注意不要捲入人流中。

劇院

建議躲在排椅下。舞臺腳下、樂池也是避險的好地方。千萬不能亂跑、亂擠。

電梯

在電梯中收到地震預警信號,應立即在臨近樓層停下,馬上離開電梯。

地鐵

收到破壞性地震預警信號後,雙腳朝向行車方向,雙手護住後腦部,在車內躺下。也可屈身用膝蓋貼住腹部,將腳尖蹬住椅子或牆壁。若車內一片混亂,應立即緊縮身體,在人群中用雙手抱住後腦部做好防禦姿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