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格隆匯·那思達

在底特律北邊的貝勒維大街上,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廢棄工廠,它的名字叫帕卡德(Packard Plant)。

底特律:美國困境的大縮影

它曾經是美國曆史上顯赫的豪車品牌,但對於今天的人來說,這個名字卻已經很陌生了。

帕卡德工廠建於1903年,最後一輛車的出廠日期是1956年,1958年徹底關閉。但這座建築一直矗立在那裡,只是機器的轟鳴聲再也不會響起。

底特律的衰落長得看不到盡頭,這空蕩蕩的百年廠房,就是最好的見證者,而這也是美國今日困獸猶鬥的縮影。

1

河狸與底特律

底特律的故事是從河狸開始的,如果不是為了捕獵河狸,就不會有底特律。

底特律這幾個字來源於法語。

1683年,有個騙子為了躲避在法國欠下的債務,藏在一條船上,從法國逃到了新大陸。他機敏而聰明,很快了解了這塊土地和原住民的生活習慣。他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凱迪拉克”。

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喜歡戴著一頂河狸皮製作的帽子在巴黎大街上招搖。英格蘭國王也喜歡戴上一頂河狸皮做的帽子在倫敦的街頭顯擺。他們都是時尚領袖,於是歐洲的達官顯貴們紛紛效仿,歐洲的河狸就滅絕了。

歐洲的河狸滅絕了,但是顯擺還是要顯擺的,奢侈品本身也是一種強大的需求。於是法國繼任國王路易十四派人到新大陸蒐羅更多的河狸皮,這份差事最終落在了凱迪拉克先生的頭上。

為了防止英國人搶奪市場,路易十四下旨,讓凱迪拉克在五大湖下游地區建立一個堡壘,以阻止英國人獵捕河狸。

1701年6月5日,凱迪拉克和他的200名手下分乘25條小船,從蒙特利爾出發了。

凱迪拉克在連接伊利湖和休倫湖之間的地帶建立了堡壘,法語裡這種地帶就叫底特律。自此,底特律成為了進入五大湖盆地獲取豐富資源的門戶城市。

底特律:美國困境的大縮影

18世紀,底特律靠著豐富的木材和礦石資源,成為了一座製造業城市,底特律生產的馬車、車輪和爐灶銷量很好。在汽車出現之前,底特律的“蘭賽姆·奧爾茨”成為美國最大的馬車製造商。

1899年,亨利·福特建立了他的第一家汽車工廠。從此以後,底特律迅速發展成為世界機械車間。

底特律:美國困境的大縮影

1909年,通用汽車成立,其他汽車公司開始相繼發展起來,底特律成為名符其實的汽車之城。

美國人民喜歡把20世紀20年代稱為咆哮年代,在那個機器整日咆哮的年代裡,底特律的人口超過了費城、波士頓等東部沿岸老港口城市,而人口的大量湧入往往都意味著經濟的繁榮。

相伴而來的,還有甜蜜的痛苦。

那個時候,底特律的天是灰白的,像髒抹布一樣。那個時候,底特律的水是有毒的,據說從底特律的河裡裝瓶水,就可以當作塗料稀釋劑去賣。

河狸也漸漸滅絕了。

1934年,有人在底特律的河裡看到過一隻河狸,這是20世紀底特律的最後一隻河狸。

75年後的2009年,許多從未見過河狸的底特律人生平第一次看到了河狸,它們正在底特律的河裡築巢。

而與此同時,底特律的三大支柱企業,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克萊斯勒汽車先後宣佈破產。

2

從汽車之城到凶殺之都

空蕩蕩的帕卡德工廠重新被野生動物佔領,這漫長的幾十年裡,底特律究竟發生了什麼?

首先是人口的變遷。

19世紀末期,底特律的人口開始快速成長。20世紀初葉,人口的增速仍然在不斷加快。從1899年福特第一家汽車工廠落成開始,直到1934年,底特律的人口從30萬飆到了160萬。

1950年,底特律人口達到其巔峰的185萬,成為美國人口第四大城市。但從這時開始,它的人口不斷滑坡。8年後的1958年,見證了底特律工業黃金時代的帕卡德工廠被廢棄。

2017年,底特律的人口只有67萬。

60年,一個康波週期,底特律的人口下降了三分之二,比當代中國東北的人口形勢還要嚴重。

底特律:美國困境的大縮影

人口結構的變化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底特律人口頂峰的時候,白人佔比超過80%。而今天,這種人口比例完全逆轉,白人是少數人種,黑人佔了80%。

底特律:美國困境的大縮影

人口的變化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經濟的滄海桑田。有關於經濟基本面,其最好描述就是失業率,而今天空蕩蕩的底特律工業廢墟已經說明了一切。

即便是今天,在美國整體失業率不斷刷出新低的時期,底特律的失業率仍然很高。各年齡段看,16到19歲的失業率達到45%,20到24歲的失業率超過30%。

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沒有收入,貧困如影隨行。遙想1913年,亨利·福特宣佈了一天5美元的最低工資標準,立刻就引起了底特律人口的劇增。但是今天,底特律沒有亨利·福特了。

今天,底特律的貧困率遠超美國平均,無論黑人還是白人,貧困率均超過35%。

失業與貧困,讓這座城市很難放得下安寧的靈魂。

稅收的不足也導致市政的敗壞,相伴而來的是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在一項犯罪率的指標評分中,底特律的得分是851.9分,超過了美國99.1%的城市。

比如謀殺率,底特律一直遠遠高於美國平均水平,堪稱凶殺之都。

底特律還有一個犯罪行為非常流行,那就是縱火。

像帕卡德工廠這樣的情況,在底特律很多,底特律政府既沒有錢將其修繕,也沒有錢將其推倒。因此,有時候是為了騙保險金,有時候就是失意,於是一座廢棄的房子就被燒了。

底特律曾經的消防官邁克·奈文說:“在底特律,一罐汽油才3.5美元,而看一場電影要花8美元。”

放把火比看場電影便宜多了。

3

誰偷走了底特律的繁榮

這個問題,在打著“讓美國再次強大”旗號的特朗普眼裡,也可以換成誰偷走了美國的繁榮。特朗普的答案是,中國偷走了美國的繁榮,引申一下,即全球化偷走了美國的繁榮。

全球化加快的時間點是上世紀80年代,恰恰是特朗普的崇拜者里根正對日本舉起貿易武器的時候。

這多少有些諷刺,但確實是在那個時間點上聚齊了製造業遠離美國而去的各方面因素。

第一個要素是,信息技術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

1958年秋到1959年初冬的幾個月裡,德州儀器的傑克·基比爾和費爾查爾德半導體公司的羅伯特·諾伊斯兩個美國人,分別實現了相同的突破:硅片。

直到今天我們才看清這一革命帶來的深遠社會影響。硅片的革命與前面幾次的工業革命有著本質的不同,那就是它擴展的不是體力,而是智力。硅片延展了人類的智力,從而也擴大了人類管理上的地理範圍,這是全球化得以不斷擴張的基礎。

第二個要素是,美國政府的政策失誤。

1979年沃爾克成為美聯儲主席,為了打擊70年代末欲演欲烈的通脹,沃爾克將聯邦基金利率推高到一度20%以上,高利率吸引了外資,導致美元指數從1980年的 85左右暴漲至1985年的 164。

高利率大大提高了資金密集型汽車業的生產成本,而高匯率讓美國車在日本車前面毫無招架能力。雙高之下,底特律的汽車廠商苦不堪言。

這種情況不是一年,而是持續了四五年,這足以讓美國汽車企業從長遠佈局考慮,遠離美國而去。而它們一旦與亞洲的廉價、高效率、好管理的勞動力發生反應,就再無回到美國去的可能。

這些因素加劇了底特律的衰落,但底特律的衰落在更早的時間點上已經出現。城市衰落,是從人口數量下降開始的,而人口數量下降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底特律的經濟結構單一。拿政府來說,幾乎80%收入來源於汽車,而汽車產業是汙染很重的重工業。變富裕的人們不會喜歡被汙染的環境,於是人們開始向郊區,甚至向更遠的地方遷移。河狸消失了,富裕階層也消失了。

第二個原因更重要,那就是種族衝突。早在1943年,黑人與白人的衝突就引起了一場非常嚴重暴亂,最後美國不得不動用聯邦部隊平定暴亂。1967年,底特律發生了一起更嚴重的種族衝突,暴亂持續了5天,導致43人死亡,467人受傷,2000座建築被毀。

這起動亂之後,白人逐漸離開底特律,底特律的種族結構發生改變。1973年,底特律選出了第一位黑人市長科爾曼·楊,他連續當了五屆市長,執政時間長達20年,其任期內的政策不但沒有降低種族矛盾的烈度,反而讓種族分歧越來越大,這種政策失誤又加速了白人的離去。

白人的底特律逐漸變成黑人的底特律。這裡倒沒有歧視,但平均而言,黑人與白人的生活哲學差異是非常大的。

全球化的衝擊、單一的產業結構、種族衝突、人口外流、市政敗壞,種種因素匯聚在一起,互相之間形成反饋循環,導致了底特律漫長又不帶反彈地衰落。

4

結語

自1992年以來,底特律所在的密西根州在總統大選中一直堅定支持**黨候選人,這是藍營的基本盤之一。但是,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該州轉而支持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這是該州24年來首次“翻紅”。

密歇根州的倒戈反映了特朗普的基本票倉,他的主要選票就是來自鐵鏽地帶和各農業州的失意人群。在競選的時候,特朗普宣稱要對中國產品徵稅45%,這一主張說到了底層工人的心坎裡去了。

上世紀80年代,里根對日本揮起了貿易大棒,幾十年過去了,美國對日本的貿易赤字仍然長期的存在,美國的製造業工作並沒有迴流。

日美貿易紛爭的歷史表明,對中國的徵稅也不會把工作帶回美國。這些美國的失意人群終究無法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底特律是美國的縮影,從底特律可以看出,衰落的原因是綜合的。如果不是種族衝突引發的白人大撤離,底特律會不會已經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們知道,颱風會壓垮房屋,一方面是因為颱風的威力,另一方面是房屋的結構性缺陷。

如果把全球化的衝突比作颱風,那麼產業單一、種族衝突等因素就是底特律的結構性缺陷。

美國也是如此。

全球化推動了美國經濟的增長,而不是相反。幾十年前,誰能想到人類會跑出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呢?

這正是全球化對美國經濟的貢獻。

然而,這塊藉助全球化做大的美國蛋糕,並沒有分到每一個人身上。從美國的財富分配來看,里根向日本揮棒以來,更多的美國人被摺疊,而不是晒到了陽光。

特朗普又在重複當年的劇本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