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冥王星都有5顆衛星,為何地球卻只有一個月亮?'

"

在宇宙中,行星圍繞恆星公轉,衛星圍繞行星公轉,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太陽系,衛星是很常見的天體。即使是冥王星這樣小的天體,都有5顆行星。

而當我們看看自己的地球時,卻只有一顆月球在公轉,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個原因非常的複雜。

"

在宇宙中,行星圍繞恆星公轉,衛星圍繞行星公轉,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太陽系,衛星是很常見的天體。即使是冥王星這樣小的天體,都有5顆行星。

而當我們看看自己的地球時,卻只有一顆月球在公轉,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個原因非常的複雜。

連冥王星都有5顆衛星,為何地球卻只有一個月亮?

我們知道,一顆行星能有多少衛星,首先決定於它能控制多大的範圍。而它能控制的範圍,又取決於它的引力,引力則和質量成正比。這在天體物理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希爾球,處在天體希爾球範圍內的小天體,才可以圍繞這個大天體公轉。

以地球為例,地球的希爾球受三個條件的限制:太陽的引力,地球的引力,小天體的速度。很顯然,如果離太陽比較近,它就會圍繞太陽公轉,所以要處在地球的引力比太陽大的位置,也就是離地球很近的距離,同時小天體不能太快,否則也束縛不住。對於地球來說,希爾球的半徑是150萬公里。

因此,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木星,希爾球半徑也大得多(5300萬公里,不過不是最大),因此擁有著最多的衛星——79顆。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說明為何地球的衛星這麼少,畢竟比地球小得多的火星尚且有2顆衛星呢。

那我們就要看一看,衛星都是怎麼產生的呢?

一般來說,衛星的形成有以下幾種可能性:和行星共同在星雲中坍縮形成、從行星中分裂、被行星俘獲。

按照地球的引力,不是不能俘獲,而是由於控制範圍比較小,也即是剛才說的希爾球半徑較小,所以吸引不到太多的小天體。這麼來說,通過俘獲來得到衛星,對於地球就比較難。

那麼,分裂的說法呢?

"

在宇宙中,行星圍繞恆星公轉,衛星圍繞行星公轉,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太陽系,衛星是很常見的天體。即使是冥王星這樣小的天體,都有5顆行星。

而當我們看看自己的地球時,卻只有一顆月球在公轉,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個原因非常的複雜。

連冥王星都有5顆衛星,為何地球卻只有一個月亮?

我們知道,一顆行星能有多少衛星,首先決定於它能控制多大的範圍。而它能控制的範圍,又取決於它的引力,引力則和質量成正比。這在天體物理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希爾球,處在天體希爾球範圍內的小天體,才可以圍繞這個大天體公轉。

以地球為例,地球的希爾球受三個條件的限制:太陽的引力,地球的引力,小天體的速度。很顯然,如果離太陽比較近,它就會圍繞太陽公轉,所以要處在地球的引力比太陽大的位置,也就是離地球很近的距離,同時小天體不能太快,否則也束縛不住。對於地球來說,希爾球的半徑是150萬公里。

因此,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木星,希爾球半徑也大得多(5300萬公里,不過不是最大),因此擁有著最多的衛星——79顆。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說明為何地球的衛星這麼少,畢竟比地球小得多的火星尚且有2顆衛星呢。

那我們就要看一看,衛星都是怎麼產生的呢?

一般來說,衛星的形成有以下幾種可能性:和行星共同在星雲中坍縮形成、從行星中分裂、被行星俘獲。

按照地球的引力,不是不能俘獲,而是由於控制範圍比較小,也即是剛才說的希爾球半徑較小,所以吸引不到太多的小天體。這麼來說,通過俘獲來得到衛星,對於地球就比較難。

那麼,分裂的說法呢?

連冥王星都有5顆衛星,為何地球卻只有一個月亮?

實際上,這個說法,正是目前科學家比較相信的月球形成假說之一——忒伊亞假說。科學家認為,在很久以前,有一顆和火星差不多大的行星撞上了地球,導致地球有一塊被撕扯出去,飛到太空中。不過,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它並沒有飛太遠,而是凝聚在一起,形成餓了一個新的天體,這就是月球。

所以說,這個說法不是不成立,而是結果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了,只產生了一個衛星。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為何形成地球的原始星雲沒有殘餘部分形成其他衛星呢?

這還是和希爾球有關,地球的希爾球半徑就只有150萬公里,而地球的直徑是12756公里。看起來差了一百多倍,但是由於當初這片星雲的星子比較鬆散,所以全部凝聚起來,也就差不多勉強形成了地球。

即使當時有些剩餘,但是它們也未必就能活得很好,這就要怪木星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早期的木星並沒有固定的軌道,它四處亂竄,最近的時候甚至來到了火星軌道附近。它的引力太過於巨大,導致太陽系內部大量小天體被它的引力拉得四處亂竄,清空了這裡大片的區域。因此,那些本來可能形成其他衛星的星子也都被木星吹散了。

僅僅上面說過的這些因素,就足以說明地球只有一顆衛星的原因了,也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推波助瀾,加劇了這個情況。

"

在宇宙中,行星圍繞恆星公轉,衛星圍繞行星公轉,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太陽系,衛星是很常見的天體。即使是冥王星這樣小的天體,都有5顆行星。

而當我們看看自己的地球時,卻只有一顆月球在公轉,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個原因非常的複雜。

連冥王星都有5顆衛星,為何地球卻只有一個月亮?

我們知道,一顆行星能有多少衛星,首先決定於它能控制多大的範圍。而它能控制的範圍,又取決於它的引力,引力則和質量成正比。這在天體物理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希爾球,處在天體希爾球範圍內的小天體,才可以圍繞這個大天體公轉。

以地球為例,地球的希爾球受三個條件的限制:太陽的引力,地球的引力,小天體的速度。很顯然,如果離太陽比較近,它就會圍繞太陽公轉,所以要處在地球的引力比太陽大的位置,也就是離地球很近的距離,同時小天體不能太快,否則也束縛不住。對於地球來說,希爾球的半徑是150萬公里。

因此,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木星,希爾球半徑也大得多(5300萬公里,不過不是最大),因此擁有著最多的衛星——79顆。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說明為何地球的衛星這麼少,畢竟比地球小得多的火星尚且有2顆衛星呢。

那我們就要看一看,衛星都是怎麼產生的呢?

一般來說,衛星的形成有以下幾種可能性:和行星共同在星雲中坍縮形成、從行星中分裂、被行星俘獲。

按照地球的引力,不是不能俘獲,而是由於控制範圍比較小,也即是剛才說的希爾球半徑較小,所以吸引不到太多的小天體。這麼來說,通過俘獲來得到衛星,對於地球就比較難。

那麼,分裂的說法呢?

連冥王星都有5顆衛星,為何地球卻只有一個月亮?

實際上,這個說法,正是目前科學家比較相信的月球形成假說之一——忒伊亞假說。科學家認為,在很久以前,有一顆和火星差不多大的行星撞上了地球,導致地球有一塊被撕扯出去,飛到太空中。不過,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它並沒有飛太遠,而是凝聚在一起,形成餓了一個新的天體,這就是月球。

所以說,這個說法不是不成立,而是結果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了,只產生了一個衛星。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為何形成地球的原始星雲沒有殘餘部分形成其他衛星呢?

這還是和希爾球有關,地球的希爾球半徑就只有150萬公里,而地球的直徑是12756公里。看起來差了一百多倍,但是由於當初這片星雲的星子比較鬆散,所以全部凝聚起來,也就差不多勉強形成了地球。

即使當時有些剩餘,但是它們也未必就能活得很好,這就要怪木星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早期的木星並沒有固定的軌道,它四處亂竄,最近的時候甚至來到了火星軌道附近。它的引力太過於巨大,導致太陽系內部大量小天體被它的引力拉得四處亂竄,清空了這裡大片的區域。因此,那些本來可能形成其他衛星的星子也都被木星吹散了。

僅僅上面說過的這些因素,就足以說明地球只有一顆衛星的原因了,也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推波助瀾,加劇了這個情況。

連冥王星都有5顆衛星,為何地球卻只有一個月亮?

也有科學家認為,地球曾經本來就不止一顆衛星。比叡最近有理論認為,月球其實原本就是兩顆衛星,它們結合在一起才變成今天的樣子。也有科學家觀測顯示,有一顆觀測到的小天體未來有機會成為地衛二,不過是否成真,還要時間來檢驗。

那麼,地球只有一顆衛星的原因解釋了,為何水星和金星連一顆衛星都沒有呢?我們下一期再介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