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雕塑 空調 泥塑 寶玉石影像藝術 寶玉石影像藝術 2017-08-03

又到了流火的月份, 汗水成為我最熟悉的味道。

我坐在辦公室裡,有空調的涼風習習,看著茶葉緩緩落入杯底。遠望街上的行人,看的出來他們心中急切地想躲開這毒日蒸籠,然而越急,腳下的步伐越慢。

不由想起少年時的我,彼時不知空調為何物,飲一瓢涼水已是舒爽之事。我看到爸媽站在40度高溫的水稻田裡。

兩個草帽,兩條毛巾,兩排筆直的稻秧。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江西老家種兩季稻,收割完馬上要插秧,我跟在父親後面,隨著他的動作,跟著他的節奏,因為他是全村的農活頂尖高手,插秧既快又好看,一壟壟橫平豎直。

可當我插完秧,直起腰來一看,即便跟著高手,我自己還是“畫”了一條斜線。

抬頭遠望,風景秀麗,藍天白雲,低頭一看,是滿手泥濘和淹沒在稻田中的雙腳。那一刻特別害怕自己的人生會陷入腳下這無盡的泥沼。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從日出到日落,從嚴寒到酷暑,莊稼人的365天是泣血而立,因為一壟壟稻田就是生命線,就是我們所有的依靠。那種把自己身上的血液和土地連接在一起的感覺,常人難以體會。

所以我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反而感覺太輕描淡寫了。我站在稻田裡,腳下摸索著,特別希望能踩到碎農藥瓶,把腳扎破,如此我就可以變成一個“傷員”,走下“火線”去休息了。

只不過休息也要看著父母代替自己做更多的農活,心裡更不是滋味。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正是因為經歷過這種難,我才特別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改變父母和家庭的命運。我深知行路之苦,也必須毅然決然的前行。

這一走就從一個傻傻的少年走到了現在,二十餘載,真的不敢說彈指一揮間,因為有太多心酸忘不了,有太多汗水揮不掉。

其實說這些,不是我賣苦博同情,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還算堅毅果敢,聊這些憶苦思甜,只為了讓自己不忘本,不忘來路。提醒自己要珍惜友情,珍惜家庭,珍惜當下,珍惜美好。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觀世音》 作者 倪偉濱

生而為人,何以觀世?我想只有經歷苦楚,才生慈悲之心,以悲憫大愛觀世。

生而為人,何以處世?我想只有衝破磨難,才生仁義之心,以良善誠信處世。

篤定信念,人生之路就是以苦回甘。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當然我經歷的這一路,苦吃了不少,帶給我回甘的是美玉。

這是我的幸運,我也由衷的希望能把這份玉之甘甜帶給更多的朋友。


這件《觀世音》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件作品,摯友倪偉濱為其耗費了很大的心力。併為這件作品落了雙款,這於我是莫大的喜悅和榮幸。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雙款:“琢樸”和“雅園”。

也請允許我帶著朋友們回味一下此作的創作歷程。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每一塊原料都很珍貴,無論克重多少,雕刻之前務必深思熟慮。這塊玉料體積不大但是料型與厚度具佳,所以選擇了高浮雕的思路。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在精緻的璞玉上施以厚工,是倪偉濱最為擅長的,我們討論許久,想做一件關乎信仰,關乎慈悲仁義的作品,這個主題的基礎,正是我們生活的經歷和感悟。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老倪的繪畫基本功紮實又古韻悠長,這是觀音的設計初稿。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說實話,很多玉雕師在老倪這個年齡基本上不再親工了,但倪偉濱依舊堅持從玉料整形開始親自上陣,就為了達到滿意的效果。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設計稿完成,原料整好形之後,老倪會通過泥塑來預演。在正式雕刻之前這非常重要,做到胸有成竹才動刀,是對作品的負責,更是對璞玉的負責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倪偉濱親工雕刻作品的粗胚。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更近一步的設計,定型。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帶著放大鏡,也要親自進行細工的雕刻,因為細節才是作品成敗的決定因素。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觀音已見浮雕之形,大線條流暢從容。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深入雕刻後,再進行雲紋和坐石的設計。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這件作品從設計開始到製作完成,歷時近兩年,這份等待源於對作品的執著與負責。我深知老倪會給我一件卓越之作,這種信任與相知是出優秀作品的堅實基礎。在我看來,匠心一詞,大抵如此吧。

行路之苦,以玉回甘—玉觀音的雕刻之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