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電子商務 億邦動力 京東 順豐速運 億邦動力網 2017-07-03

一大批天貓國際商家慌了。昨天,他們在商家群裡收到菜鳥小二的通知:所有商家,請確保自己能登錄菜鳥BMS後臺發貨,還未訂購菜鳥服務開通BMS的,需及時訂購,否則從明天開始,自己聯繫物流發貨的後臺接口將被關閉,無法再發訂單。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一位天貓國際商家的爆料)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菜鳥小二在天貓國際商家群發佈的通知)

這意味著,天貓國際所有商家都將變成菜鳥的客戶,天貓國際所有訂單都將通過菜鳥物流來完成了。

從保稅到直郵,菜鳥一一拿下

“天貓國際後臺發貨有兩種申報方式:一種是郵關,一種是跨境。以前,平臺規定通過跨境申報進境的(即保稅備貨模式)都必須使用菜鳥,而通過郵關進境的(即海外直郵)沒有被硬性要求(可選擇自己直郵和菜鳥集貨直郵),所以還有很大一批商家沒有接菜鳥。但現在這個通知的意思就是說,今後直郵也必須通過菜鳥走了。”天貓國際的A商家向億邦動力網解釋到。

據悉,6月5日天貓國際公示的2018年商家續簽規則中,“第一章 續簽限制”最後一條明確指出,“所有天貓國際簽約店鋪通過跨境申報模式進境的寶貝和訂單需通過菜鳥物流發貨”。對比早前的2017年續簽規則,也包含這一條。也就是說,採用保稅備貨模式的商家早就與菜鳥“綁”在一起了。

而如今,做海外直郵的商家也未能“倖免”。雖然商家續簽規則中並沒有這一條,但菜鳥小二剛剛發來的“沒有訂購菜鳥服務將無法發貨”的通知,對商家而言比什麼都來得更猛烈。所以,昨天接到通知後,還未接入菜鳥的直郵商家們基本上都立即申請簽約了。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天貓國際2018年商家續簽標準第一章)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2017續簽規則(左)與2018續簽規則對比(右))

A商家談道:“我們一直做海外直郵,但之前沒有用菜鳥。現在不得不用了,剛簽了協議,以後整個流程就是我們從海外倉庫發貨到菜鳥海外倉中轉(集貨),再由菜鳥發貨給國內客戶。”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A商家剛籤的菜鳥集貨服務協議)

一家跨境直郵服務商也向億邦動力網表示,自己正在接入菜鳥系統,因為不接入的話,天貓國際和淘寶全球購的客戶訂單都沒法做了。“阿里系商家,保稅模式一直都是要求用菜鳥,而且貨必須入菜鳥倉。直郵是新納入的,可以用菜鳥認證的3PL(第三方物流)或4PL(第四方物流,即供應鏈集成商),貨不一定非要入菜鳥倉,但海外集貨的包裹要經菜鳥海外倉中轉。”

該服務商指出,平臺要求商家使用菜鳥有兩個比較直接原因:一是提高時效性和服務質量,此前商家使用各種物流服務商,水平參差不齊、體驗不好,客戶投訴率也很高;二是為了杜絕“假直郵”,淘寶、天貓平臺上這種現象很多,通過菜鳥可以對此進行監管、規範。”

對此,億邦動力網向阿里公關部進行求證,其表示,為更好提升跨境進口消費者的體驗,天貓國際與菜鳥在近日進一步推進執行此前發佈的《天貓國際直郵服務標準》,部分商家需要進一步規範無清關申報信息、無海外物流走件記錄信息等不符合規範的物流服務商。菜鳥網絡同時認證了諸多3PL的快遞供應商(包括申通、EWE等)供商家自由選擇,並非強制使用菜鳥直郵。

可見,平臺的出發點的確是為了規範跨境物流服務。不過,對很多商家而言,這一舉措也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

A商家現在就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海外直郵都由海外人員操作,要跟老外解釋流程更改很費勁,而且短期內可能會出現很多訂單執行的錯誤;二是中間多了一個環節可能會增加成本(原本是從商家海外倉直接打包發給國內用戶,現在是從商家海外倉先發到菜鳥海外倉,再由菜鳥集貨進境配送給國內用戶),而且菜鳥集貨線路的費用也不比自己找其他物流服務商便宜。

走保稅備貨模式的B商家也告訴億邦動力網,入菜鳥保稅倉的費用是13+3(即首重13元,續重3元),但一般情況下,商家使用自己的倉成本不到10元。“而且,價格更貴的菜鳥保稅倉好像也並沒有太明顯的優勢。”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菜鳥保稅和菜鳥集貨標準報價)

C商家則向億邦動力網指出,價格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倒是能接受這個價格,但像我們這種做多個平臺的商家,對於庫存週轉的要求比較高,把貨放進菜鳥倉後,就只能天貓這一個平臺用。”

據悉,該商家的天貓業務只佔整體業務的10%-15%,但SKU並不少。由於進入菜鳥保稅倉的貨只能發天貓訂單,不能跟其他倉庫實現數據打通,庫存週轉率就低了很多。

從這些反饋中可以看到,成本上漲、部分庫存週轉率低,是菜鳥在統籌天貓國際跨境物流過程中給一部分商家帶來的難題。而作為平臺一方的天貓國際也對菜鳥給予了絕對的支持,不管是續簽規則中的明文規定,還是此次用“關閉後臺發貨”來催促商家使用菜鳥。

一張更大的網

“菜鳥拿下天貓國際所有商家、所有訂單,這是遲早的事,也是阿里內部的事。”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和國內物流原因一樣,菜鳥跨境物流也是要把從客戶下單到商品送達的整個過程都掌控在自己手裡,形成一個閉環。這樣可以打通各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數據,整個閉環鏈條形成的生態系統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也迫使菜鳥加快跨境物流佈局。今年4月25日,京東物流宣佈獨立運營,今後提供倉儲、運輸、配送、客服、售後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以及物流雲和物流科技服務、商家數據服務、跨境物流服務等。

其官方透露,京東跨境物流網絡已構建形成了國際鏈路與海外轉運中心、保稅備貨、跨境直郵三種模式。在全球範圍內,京東擁有162條海運鏈路、132條空運鏈路,已開通廣州、上海、寧波、杭州、鄭州、天津、重慶等7個“跨境生態”口岸,並且開放了廣州南沙、上海洋山兩個“京東自營保稅倉”。

據瞭解,目前菜鳥的跨境服務也有三種:無憂海外備貨服務、無憂海外進口-跨境、無憂保稅物流服務。海外備貨服務,是菜鳥為商家提供的含海外倉儲的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海外進口-跨境(即海外集貨),是商家國外採購貨物,送至菜鳥海外倉後,菜鳥統一打包,以集貨方式進境,再配送到消費者手中;保稅物流服務,主要包括商家和商品入境前在海關和商檢進行備案、保稅倉儲及訂單履行作業、行郵包裹入境清關、國內配送及相關增值服務。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菜鳥的三種跨境服務)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海外備貨服務流程)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海外集貨服務流程)

菜鳥即將關閉這個口子,商家又不淡定了

(保稅物流服務流程)

根據公開資料,早在去年雙11時,菜鳥的國內保稅倉就已覆蓋上海、廣州等6個主要口岸,共19個倉庫,可提供每天150萬單的處理能力;集貨方面,菜鳥在美國、英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線路;同時,還有13個海外轉運倉。今年618,位於寧波慈溪的菜鳥超級大倉首度亮相,該倉具備全程冷鏈能力,包括冷凍倉、冰鮮倉和恆溫倉,可提供跨境生鮮食品等高端物流服務。

顯然,一方面菜鳥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能力在不斷加強,另一方面它也需要海量跨境物流訂單來幫助它完成整個網絡的搭建。

此外,菜鳥的跨境物流戰略版圖還將畫得更大。在5月份舉辦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公佈的最新國際化戰略也提到,原有的進口和出口兩個路向的跨境物流能力將完成融合。

“未來的物流基礎設施將不同於原有的進口、出口物流,兩者會深度綁定滲透,打通和共享數據、倉儲、通關等所有環節。”菜鳥國際業務負責人關曉東表示,“屆時,菜鳥將向全球商家提供全鏈路供應鏈的解決方案。”

據悉,目前,菜鳥在全球已有超過50家物流合作伙伴,遍佈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個倉庫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放式物流網絡。“通過3-5年的時間,我們將初步完成全球佈局,從‘中國連接世界’走向‘世界連接世界’。”關曉東指出。

一切都是為了數據?

事實上,主流快遞公司近年來都紛紛啟動國際化戰略,但他們在海外的拓展卻面臨諸多困難。而隨著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全球買、全球賣成為大勢所趨,跨境電商的崛起也成為物流行業新的增長動力。

在阿里全球化戰略“物流先行”的思路下,菜鳥的跨境物流佈局,不管是對阿里自身還是對中國物流行業,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因此,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官方明確指出,將大力發展跨境物流,力爭成為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臺)的基礎設施。

根據公開資料,菜鳥在跨境物流上探索了近4年。今年3月,阿里攜手十多家中國物流夥伴與馬來西亞官方合作,在吉隆坡機場打造中國境外首個服務於eWTP的國際超級物流樞紐e-hub(一個綜合的eWTP園區,包括物流、通關、貿易、金融等一系列供應鏈設施和商業服務),預計將在2019年投入使用。

據悉,從理念來看,e-Hub屬於跨境物流的頂層設計,是連接世界與世界的模式,且是屬於菜鳥開放物流架構的一部分。包括圓通、中通、申通、百世、韻達等在內的中國快遞企業,以及心怡、北領、萬象、晟邦等中國倉儲和落地配公司,均被納入其中。換句話說,菜鳥在國內的“平臺”模式被搬到了海外。

引入e-Hub之後,菜鳥可以讓全球物流公司在自己的大數據之下接受全局調度和規劃,實現馬雲提出的物流目標——“未來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將實現快遞72小時可達”。

顯然,大數據技術和全局規劃能力成為了菜鳥的致勝關鍵,而數據本身更是菜鳥構建宏偉藍圖的基礎。所以,我們看到,前不久的順豐菜鳥大戰,起因就是數據之爭。

在一切在線化的時代,通過各種方式掌握儘可能多的數據是所有企業的必經之路,菜鳥拿下天貓國際所有商家的訂單又何嘗不是出於這個原因呢?

只不過,任何一項宏偉目標的實現,往往都伴隨著一定的犧牲。在這條掌握儘可能多的數據以實現跨境物流藍圖的道路上,菜鳥也少不了會觸碰一些“敏感地帶”,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罷了。

“不管菜鳥的野心有多大,關鍵是能不能讓消費者、商家、物流公司都感受到它所提供的服務和價值。”前文提到的業內人士評論道,“在構建跨境物流網絡的過程中,犧牲和爭議在所難免,也不排除會有下錯棋的時候,或許走得更穩、更紮實,而不是太過激進的擴張,才能不忘初心、更接近那個遠大的目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