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貨“飛”出山窩窩 電商助武隆2萬貧困群眾增收

電子商務 仙女山 農產品 三農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7-09-17

“妹兒,這是我自己做的苕粉,你稱下有好重?”“要得,李阿姨,麻煩你等等哈。”9月12日,武隆區白雲鄉紅星村苦竹堡組,42歲的貧困戶李豔將前幾天做的手工苕粉送到村裡的電商服務點。網點負責人李成鳳檢驗、稱重後,麻利地進行包裝。

手工苕粉、蜂蜜、脆桃、羊角豆乾……近年來,隨著武隆電商和旅遊業的發展,以往藏於深山的山貨飛出了山窩窩,成了熱銷的網貨和特色旅遊商品。今年1—7月,武隆農產品電商交易額突破1.5億元,實現訂單231.8萬單。

山貨出山成時尚

武隆位於武陵山與大婁山交界處,大部分地區被森林覆蓋。良好的環境產出高質量的生態農產品,如羊角豆乾、高山蔬菜、晶絲苕粉、鰍田稻等特色產品。

然而,因為山高坡陡,村民聚居地分散,出產的農產品或銷路不暢,或不成規模。如何讓山窩窩裡的農產品走出去,幫助老百姓增收致富,一直是當地政府琢磨的事兒。

2015年,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當地政府開始嘗試通過電商為農產品尋找銷路。武隆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電商的戰略和實施路徑,並出臺了《加快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文件。

在政策的鼓勵下,在重慶主城工作的李成鳳開始了一項兼職——利用週末試著銷售老家白雲鄉的山貨。她將武隆的苕粉、榨海椒、土雞等山貨通過微信銷售,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9月,李成鳳辭職回到了老家白雲鄉紅星村,加入到當地政府組建的電商網點。通過李成鳳,當地村民出產的苕粉、土雞不但有了穩定的出口,還賣上了好價錢。

貧困戶李豔一家因為孩子讀書負擔較重,家裡開了一個苕粉加工作坊。“以前,最高只能賣到8元一斤,現在通過電商銷售,每斤最低都要10元。”李豔介紹說,今年,她家加工了5000斤苕粉,大部分通過電商渠道銷售,毛收入將近5萬元。52歲的貧困戶譚文林則成了李成鳳的土雞供貨商,從去年到現在銷售土雞300多隻,收入超過1.5萬元。

截至目前,李成鳳的網店已銷售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額達到12萬元,每週銷售額最高可達8000元,當地近20戶村民成為其穩定的供貨商。今年,她還將300只雞苗免費發放給了6戶深度貧困戶,並和他們簽訂協議,如果按照標準餵養可以以高於市場價收購。

這僅僅是武隆電商扶貧的一個縮影。目前,武隆75個貧困村實現了村級電商服務網點全覆蓋,越來越多像李成鳳這樣的特色農產品經銷者加入其中,奔走在村頭巷口,帶動2萬餘貧困人口,實現人均增收500多元。

農商旅融合助力脫貧

武隆旅遊資源豐富,今年上半年,該區接待遊客1290萬人次,同比增長15.4%。旅遊資源能否與其他產業嫁接,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呢?

武隆仙女山遊客接待中心一層的“尋味武隆體驗館”內,重慶日報記者看到茅草屋、烏篷船等具有當地特色的裝飾大廳內,手工苕粉、蜂蜜、藕粉等武隆特色農產品整齊地擺放在展臺上,不時有遊客前來詢價、購買。這個佔地2500平方米的場館,依託遊客的現場體驗,輔以電商銷售的模式,既讓遊客品嚐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還免去了購物攜帶不便的問題。武隆區電商運營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黃燕瓊介紹,目前,這裡已有5000多農戶的產品入駐,農產品日交易額達2萬元。

而在仙女山鎮,該區還打造了電商一條街等示範項目,依靠“試點+示範+推動+推廣”的發展模式,帶動其他配套產業及生產加工業協調發展。“通過‘互聯網+’把武隆的旅遊資源和特色資源推向更大的市場,既提升旅遊知名度,又加快扶貧進程。”武隆區供銷社副主任陳昌勇介紹,2015年起,當地每年拿出1000萬元作為電商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培育壯大電商經營主體、完善服務體系和物流支撐體系,實現鄉村電商網點全覆蓋。

藉助旅遊資源優勢,外來遊客可以在仙女山等景區購買到當地26個鄉鎮的特色農產品。今年,為進一步助力脫貧攻堅,武隆區電商運營服務有限公司推出了特色農產品“福袋”,將貧困戶出產的臘肉、苕粉等特色農產品統一檢驗、包裝後,“打捆”成箱在各旅遊窗口銷售,目前,已銷售福袋6.4萬個。

大平臺支撐農產品上行

藉助電商平臺、利用旅遊資源的優勢,武隆電商助農增收卓有成效。深究背後的原因,與武隆區電商統一大平臺的打造不無關係。

“整合了全區的資源,從全產業鏈的角度來完善發展。”陳昌勇介紹,2015年,當地成立了武隆區電商服務運營公司,逐漸構建起覆蓋全域的電商網點,完善了區、鄉鎮和村三級服務體系,形成了1個區級電商運營中心,26個鄉鎮電商服務站和186個村級服務點。

電商網點助力農產品上行,還需要解決銷售的出口問題。為此,武隆區堅持“三維協同”的戰略,充分藉助京東、蘇寧等第三方銷售平臺,開通了多個武隆特色農產品銷售平臺;其次,該區還大力發展本地特色平臺,鼓勵培育了13家本土電商企業,成功打造“鳳來谷”“尋味武隆”“五農人”“比豐優選”等4個知名電商品牌。

山窩窩裡面,農戶居住分散,提供的農產品不僅規模小,質量還參差不齊。武隆區又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呢?“物流體系構建是重中之重。”陳昌勇說,為解決農產品進城“最後一公里”,該區全區內建設了1個城區物流分撥中心和8個鎮域物流配送中心,並組建了鄉村物流公司,今年將完成5條區內線路,開通5條農村物流班車。

此外,針對電商服務人才不足的問題,該區在鼓勵返鄉創業、大學生電商創業的同時,還加強了農村電商帶頭人的培訓。自2015年以來,該區已開展電商人才培訓7次,培訓電商帶頭人210人,發展從業人員1600餘人,成功打造白雲鄉紅星村、巷口鎮大巷口等12個“電商示範網點”,建立稻米、脆桃、蜂蜜等5個農產品基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