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涵夢碎,時尚電商Revolve首秀大漲90%

如涵夢碎,時尚電商Revolve首秀大漲90%

時尚電商Revolve於週五在紐交所正式掛牌。當日收盤價為34美元,較18美元的發行價大漲89%。

Revolve此次IPO共發行1180萬股,融資2.12億美元。資金將被用於從現有股東處回購股票,以及發展業務。

如涵夢碎,時尚電商Revolve首秀大漲90%

Revolve成立於2003年的洛杉磯。兩位創始人Michael Mente和Mike Karanikolas雖然都沒有時尚領域的任何經驗,但卻想創建一個依靠數據驅動銷售的電商平臺。最初的Revolve定位於奢侈品電商,2007年接入的品牌數量達到1000多個。

轉折點發生在隨後到來的金融危機,由於大環境的惡化,奢侈品需求出現明顯下滑。團隊因此決定將Revolve轉型為服務年輕女性的時尚電商平臺。他們首先觀察了目標群體的購物習慣,隨後公司開始利於在社交媒體推廣自己的商品。自從2009年起,Revolve開始利用更多的時尚專家和意見領袖展示產品,而非專業模特。

截止到2019年3月底,公司Instagram訂閱用戶數量達到550萬,時尚影響者(Influencers)超過3500人。2018年,Revolve訪客達到940萬/月。

股價首日表現全美第三 羨煞如涵?

Revolve在週五以25.16美元開盤,較18美元的發行價上漲39.8%,隨後股價一路走高,最終以34美元收盤,上漲近90%。這一成績為今年以來表現第三好的首秀,僅次於人造肉公司Beyond Mate Inc.和生物技術公司Cortexyme Inc.,兩者的股價在首個交易日分別上漲163%和93%。

相比之下,另一家“網紅電商”如涵就沒有那麼幸運了。4月3日,如涵以12.5美元的發行價登陸納斯達克。不僅上市首日就跌破發行價,市值在之後的兩個月更是蒸發70%以上,其6月7日的收盤價僅僅為3.21美元,市值2.66億美元。

如涵夢碎,時尚電商Revolve首秀大漲90%

當時部分國內媒體認為美國投資人並不瞭解國內的網紅電商,這是導致股價遭遇滑鐵盧的重要原因。不過,現在看來這一說法可能並不準確。畢竟Revolve在模式上和如涵類似,同樣仰仗社交媒體進行產品推廣,目標客戶同樣為年輕女性,但他們目前的市值為23.3億美元,接近10個如涵。

首先從規模來看,Revolve的確要比如涵大許多。他們在2018年的營收達到4.99億美元,而如涵只有1.53億美元(如涵的財年為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海豚智庫根據招股書中的季度數據計算出如涵2018年1月-12月營收規模)。

如涵不僅在體量上落後於Revolve,增速也不具備優勢。Revolve在2018年的營收增速達到24.8%,而如涵在2019財年前3個季度(2018年4月-12月)的營收同比增速只有14%。

兩者最大的差別還是在於利潤。Revolve早已實現盈利,他們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季度的淨利潤分別為534.7萬美元、3068.5萬美元和496.2萬美元。

如涵夢碎,時尚電商Revolve首秀大漲90%

來源:Revolve招股書

如涵則沒有那麼順利。2017財年、2018財年和2019財年前3個季度,如涵的虧損分別為4013.7萬人民幣、8995.4萬人民幣、5750.3萬人民幣,仍然處在不斷擴大的狀態。

雖然同為網紅電商,且主要收入來源均為商品直營,但兩家公司的毛利率有較大差距。2018年,Revolve的毛利率為53.2%,而如涵在2018財年(2017年4月-2018年3月)的毛利率只有32.1%。

成本構造決定了雙方毛利率的不同。

Revolve的成本主要由商品採購支出構成,包括進口關稅和其他稅費、運費、退貨、庫存註銷等,這和普通的自營電商沒有什麼區別。

如涵的成本中除了上述支出外,還包括KOL服務費(KOL service fees),即支付給網紅的帶貨費用,也就是分給網紅們的交易流水或者銷售提成。

2018財年,商品直營模式下的KOL服務費達到1.03億元;服務模式的主要成本均為KOL服務費,約1800萬元左右。兩者合計約1.2億元,佔2018財年總收入的12.8%。

頭部網紅具有極高的議價能力,這成為了如涵KOL服務費居高難下的主要原因。張大奕無疑是最顯著的代表。2016年,如涵控股和張大奕合資成立了“杭州大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張大奕持股49%,如涵控股持股51%。招股書披露,大奕電商49%的淨利潤歸屬張大奕,其餘為如涵所有。

網紅電商是否為偽命題?

通過對社交平臺、網絡達人等全新的營銷方式探索,實現低成本的獲客,這是Revolve、如涵等網紅電商向投資人講述的主要故事。

Revolve宣稱截至到2019年3月的過去12個月,56%的流量為免費或者低成本獲取,比如直接訪問公司網站或APP、郵箱鏈接等。但另一方面,他們的營銷費用卻居高不下。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季度,Revolve的營銷費用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3.9%、14.9%和14.2%。

如涵的營銷費率更高。2017財年、2018財年和2019財年前9個月,他們營銷費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9%、15.4%和18.5%。因此很多人質疑既然花了那麼多營銷費用,那麼KOL的意願何在。

Revolve雖然已經實現盈利,但仍然不足以證明通過社交平臺和Influencers推廣產品的模式更具成本優勢。因為京東、唯品會等傳統的B2C電商的營銷費率僅僅只有4%左右,遠遠低於Revolve和如涵。

我們猜測網紅帶貨的優勢可能並非獲客成本更低,而是用戶質量更高,更精準,比如Revolve在2018年79%的銷售額以全價完成(即幾乎不打折),同時89%的銷量來自上一年的老客戶。更低的價格敏感度、更高的黏性,這是Revolve的用戶特徵。當然,我們的這一觀點能否成立,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