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天貓帶出場的大牌旗艦店,背後卻令人心酸

隨著國內電商的高速發展,曾經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也開始向線上發展。前段時間,國內垂直奢侈品電商已經上市,綜合電商天貓、京東等也都早已垂涎奢侈品這塊蛋糕。作為電商的成員之一,天貓於2014年上線大牌Burberry旗艦店,宣稱是“吃螃蟹”的第一人。

有了Burberry這個大牌,天貓自是不會放過。兩年來,每逢“雙十一”、“618”、“年中大促”等促銷期間,天貓都會帶上Burberry一起“炒作”一番。不僅如此,天貓還在Burberry時裝秀後啟動了Burberry天貓品牌日,甚至連新零售都要帶上Burberry出場。

經常被天貓帶出場的大牌旗艦店,背後卻令人心酸

然而,天貓在各種花式營銷時,對天貓Burberry旗艦店的銷量卻隻字未提。不僅從未出現在滿天飛的通告裡,當用戶進入天貓Burberry旗艦店時會發現,其銷量已經被隱藏。大多數商品點進去之後發現,評論也是寥寥無幾。

不止是Burberry,天貓高調宣傳的真力時、泰格豪雅等官方旗艦店裡也都看不見銷量。據業內人士分析,天貓隱藏銷量最主要的原因是,大牌官方旗艦店在天貓並不“風光”,銷售極為“慘淡”。

經常被天貓帶出場的大牌旗艦店,背後卻令人心酸

早在2014年,上線不久的Burberry旗艦店就受到媒體對其銷量的質疑:Burberry入駐天貓後遭遇銷售慘淡,18天僅售132件商品;其中還包含32件被顧客無條件退貨,退貨率高達26.4%,相比天貓同類商品退貨率,竟然高出了7.21%;獨家定製款更是沒有任何銷售業績……慘不忍睹的數字面前,天貓只好用隱藏銷量的行為來強行“挽尊”。

今年8月,天貓上線了奢侈品頻道Luxury Pavilion,但卻並不是對全體用戶開放,只是對天貓認為有需求的用戶顯示。不知這所謂“精準投放”的背後是不是還藏著不自信。如此看來,雖然天貓不停地帶各種大牌出來宣傳,一直向公眾強調,我們真的很“高大上”。但“淘寶”起家、假貨頻曝光的天貓還是不能讓大家放心。

經常被天貓帶出場的大牌旗艦店,背後卻令人心酸

與官方旗艦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非授權的“水貨”店鋪甚至是“假貨”店鋪活得卻很滋潤。這些店鋪起家較早,有著流量優勢,還因為價格優勢和促銷力度更吸引人,吸走了大部分用戶,在銷量上甩了官方旗艦店一條街。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店鋪更是直接標明是大牌高仿、水貨,但銷量卻居高不下。官方旗艦店冷清,水貨高仿卻十分風光,難怪連馬雲都會說出“國內假貨質量更好”的話了。

不僅天貓養活了高仿和水貨,這些店鋪也給天貓帶來了可觀的流量和收益,利益面前,天貓短時間內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會主動“清理門戶”。只是不知,在這些大牌“慘淡”的數字和馬雲“不該讓品牌商賺大錢”的言論面前,還會不會有高端大牌願意來與天貓合作。而天貓又將怎樣繼續利用已經合作的大牌自抬身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