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狂言物流只有京東順豐 先超越了蘇寧再說吧

電子商務 劉強東 順豐速運 京東 中國電商網 2017-06-11

昨天,劉強東又對外界放話了,通過個人賬號,劉強東談及未來中國物流格局,再次口出豪言,聲稱“長期來看,京東和順豐會成為兩大物流巨頭,而剩下的物流公司會高度依賴平臺,靠壓榨勞動力和偷逃稅款獲得微薄利潤。”劉強東狂言物流只有京東順豐 先超越了蘇寧再說吧

這不是劉強東第一次針對物流領域口出豪言了,就在不久前,京東獨立了物流集團,還對外宣佈了一個“5年計劃”:5年內收入要超千億,5年內物流中心要擴大至超過5000萬平方米。這個目標相當於京東要在5年內超越“順豐+三通一達”,穩坐全球物流老大位置,惹來物流行業一片質疑之聲。

這次劉強東又口出豪言,據蘇寧員工透露,聽聞此事,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對內表示:“讓劉總打嘴炮兒去吧!我們蘇寧還是多幹點實事好。”

的確,劉強東愛打嘴炮,製造噱頭,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媒體圈對此也算是相當熟悉了。

去年雙11,劉強東面對媒體聲稱5年內要把京東打造成世界百強,今年2月份劉強東又放言“要在5年內打敗阿里巴巴”,此外,劉強東還聲稱京東計劃2016年底在農村實現“無人機”送貨大規模應用,內部會議上說宿遷還有其它實體店是京東的恥辱,前陣子又拋出一個五年內開設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實話實說,劉強東的確善於製造話題,動不動就語出驚人。但問題是,口出豪言要有底氣,而劉強東每次吹過的牛最後都沒什麼結果出來,也是讓人醉了。

就像這次,剛發佈戰略要超越“順豐+三通一達”,接著又趁順豐和阿里起摩擦的機會,死傍著順豐,現在又說物流未來只剩下京東和順豐,感情在劉強東眼裡,競爭對手都是空氣一樣不存在的嗎?

京東物流是什麼樣的一個標準,其實業內很清楚。別的不說,只說在電商領域,面對老對手蘇寧,雙方同樣自建物流,京東又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呢?

僅僅從規模上來看,公開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蘇寧物流擁有8箇中心倉,20個平行倉;物流倉儲及相關配套總面積達500多萬平方米,擁有12個自動化分揀中心、60個區域物流中心、660個城市配送中心以及10000個快遞點;並且蘇寧官方近期曾表示,要在今年內把中心倉擴至13個。京東方面來看,截至2016年6月30日,京東在全國有7大物流中心,運營234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520萬平方米。另一方面蘇寧已經收購了天天快遞,再加上天天快遞的數據,京東距離蘇寧還有不小的距離。

說完規模再談效率,蘇寧和京東都在談智慧物流,主要是為了提高物流的效率。以京東成都的物流基地為例,京東稱該項目建成後平均日存儲商品件數將接近8000萬件,訂單處理能力將達到1億單/年。一億單聽起來很大,但換算到每天,只有約20多萬單。而已建成投入使用的蘇寧雲倉,日處理包裹可達181萬件,每個訂單最快可實現30分鐘內出庫,已經實現了全流程的智能化。京東再加緊佈局,也需要一種追趕的姿態。

目前,雙方都提出了開放物流戰略。物流開放,首先比的是物流成本和效率。蘇寧是全面佈局自建物流,京東的物流則屬於一直跟自己的自營業務配套建設。在大件物流上,蘇寧的效率和成本優勢明顯,只一個大家電送裝同步,就要京東追上一陣子;在小件物流上,蘇寧正式收購了天天快遞,正在加緊佈局。

雖然說京東目前有著良好的物流反饋,但只服務於自營商品,換來極致體驗的背後,是用錢砸出來的效果。對於京東來說,開放物流既要考慮自己的服務能力,又要考慮成本問題。而蘇寧的物流體系2014年就開始對外開放,目前已經成為大部分品牌商、渠道商的主要物流服務提供商,與阿里聯姻之後,阿里的很多訂單也使用蘇寧物流進行配送。

看來距離蘇寧物流一家,京東都還有不少路要走,更別談獨霸整個物流領域。正如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所說的一樣,還是建議東哥:少打點嘴炮,多來點真格的,想獨霸物流領域,先超過蘇寧再說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