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的“自殺式”出招,學順豐跳進電商行業的“火坑”

電子商務 市場營銷 O2O 裝修 氪星情報局 2017-04-13

商業社會就是個叢林社會,除了人才、創新之爭之外,還有地盤之爭。

自己碗裡的飯還沒吃完,就開始盯著鍋裡的飯,甚至是別人碗裡的飯,吃相難看不說,胃口真有那麼好麼?不怕吃多了撐著自己?

嘿!圓通,說你呢!

最近,圓通速遞上線了一款名為“媽媽商城”的電商app,用“跨境電商”這個高大上的概念包裝了一個早就過時的電商產品模型。

圓通的“自殺式”出招,學順豐跳進電商行業的“火坑”

商城中無非就是賣一些國外知名品牌的面膜、化妝品等品類,除了源自國外的商品之外,竟然還有個地方特產頻道,賣的都是中國大陸各個省份的土特產。

看了之後讓我一時間有一種誤闖了別人家的錯覺,瞬間讓人的精神凌亂了。就如同客廳是還是歐式豪華裝修,一進臥室則滿眼是紅綠搭配的大棉襖和硬土炕,一時間讓人確實無法接受。

圓通的“自殺式”出招,學順豐跳進電商行業的“火坑”

對於一個剛剛起步的電商平臺來說,走“大而全”的品類模式明顯是不明智的,既然定位是跨境電商,那就好好把跨境的品類做好。

雖然當前主打“跨境”概念的電商平臺數量很多,但是大部分平臺的貨源信息都不甚透明,假貨、A貨充斥其中,這一模式的電商服務仍然有巨大的優化空間,還遠未達到飽和競爭與天花板,這就是為什麼網易仍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場環境下橫空殺出來個“考拉海購”。

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之下,消費者不是沒貨可買,而是想買的買不到,不想買的遍地都是,買到的又怕是假貨,這個“痛點”是硬生生的擺在那裡的,誰能去解決誰就能收割足夠數量的“嗷嗷待哺”的消費者。

在羽翼未豐的階段就貿然走全品類的模式,不僅會拖垮圓通的供應鏈體系,還會造成巨大的營銷資源浪費,想告訴消費者你這個平臺到底是賣什麼產品的,想用一句話來總結,恐怕真的很難。

圓通的“自殺式”出招,學順豐跳進電商行業的“火坑”

再來說說圓通這個電商平臺的名字“媽媽商城”,這個簡單粗暴的取名方式真是讓人意外的猝不及防啊,真心懷疑

首先,商城的定位絲毫看不出和“媽媽”這兩個字有啥關係,雖然說二胎時代來臨了,也不至於硬要迎合國家政策吧,難道不是當媽的就不能在這兒買東西了麼?賣家居清潔用品就非得和女性扯上關係麼?現在男女平權鬧的那麼凶,您這有點兒歧視女性的意思吧。

圓通的“自殺式”出招,學順豐跳進電商行業的“火坑”

另外,你讓那些來買化妝品的年輕女孩子怎麼看?我不結婚不生孩子就不能來您這買東西了麼?怎麼感覺這是跟爸媽聯合起來逼婚的節奏呢。

現在給互聯網產品取名字,要麼講究朗朗上口,要麼講究可愛萌,比如起個小動物的名字,小貓,小狗,考拉,袋鼠啥的,您這哪一點兒都不沾啊。“媽媽商城”讓我第一時間想到了我老媽那特立獨行的表情包和朋友圈,躲都躲不開呢,哪兒還敢主動看啊。

再說說快遞行業的心態問題,快遞業的大佬可能都有個心態,覺得自己是在給電商平臺在打工,覺得自己在整個電商生態鏈的最底端,覺得必須得逆襲當行業老大才是正道。

圓通的“自殺式”出招,學順豐跳進電商行業的“火坑”

首先說,這是一種妄自菲薄的心態,電商行業要想發展的好,首先就是要搞好供應鏈和物流,這是行業基礎,貨源不難找,市場營銷和運營無非是資金和人才的問題,但供應鏈和物流可是電商行業的基礎設施,是需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花大力氣去投入建設的。

這也是為什麼京東對倉儲和物流投入如此巨大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在阿里一家獨大的市場競爭格局中,京東仍能依靠高效的物流體系虎口奪食的重要原因。電商與物流兩個行業之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緊密的合作關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圓通的“自殺式”出招,學順豐跳進電商行業的“火坑”

從某種程度上講,電商企業更像是在給快遞企業打工,電商平臺上只要成交一單交易,就會有一個包裹,就需要快遞企業將包裹送到消費者手中,物流成本是電商企業的硬成本,賣貨越多,物流成本越高。

不管電商企業市場營銷成本、人力成本、技術成本投入有多大,不管電商企業是虧損還是賺錢,快遞物流的錢是必須要支出的,絕對不能省的。挖礦淘金不一定能淘到金子,但是在金礦邊上賣水是一定能賺到錢的。

圓通覺得“媽媽商城”僅僅打電商的概念還不夠,什麼“線上線下互動”,什麼“打通最後一公里”,什麼“O2O”,反正哪個概念火,就把哪個概念給懟上。弄個電商平臺還不夠,還得開社區實體便利店,說是滿足居民收發快遞,購買米麵油的需求。

圓通的“自殺式”出招,學順豐跳進電商行業的“火坑”

現在的互聯網用戶,連下樓取個快遞都不願意,連去小區門口的飯館吃個飯都懶得去,您指望著他們去您社區便利店裡扛一袋大米回家麼?除了電商平臺這個敵人還不夠,還非得再樹一個超市和便利店的敵人麼?連名字都不會取,怎麼還指望著你的團隊把電商做好的同時還把便利店運營好呢?順豐的嘿店就是教訓,兩年的時間虧了十幾個億,順豐都沒做好的,你圓通是不是就先別想了?

圓通的“自殺式”出招,學順豐跳進電商行業的“火坑”

從根上說,中國的快遞行業仍然處於最早期的勞動密集階段,產業優化升級的需求要比開創新業務的需求要緊迫的多,儘早實現全鏈條的信息化、自動化是快遞行業面對自身業務增長乏力的破題之策。

用戶不關心你圓通是不是搞了一個電商平臺,只關心你啥時候把那個丟了的包裹給找回來。還有那因為暴力裝卸碎了屏的新手機,啥時候把賠款打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