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便利店 零售業“小時代”來臨

電子商務 京東 O2O 移動互聯網 雲商超 2017-05-11

當醬油、抽紙等日常生活用品缺乏時,你是會下樓到附近的小超市購買,還是直接網購送到家,或是趁著週末去大超市採購時屯上一批?小超市雖然離家近,但在商品品類、數量和貨物更新上都存在瓶頸;網購送到家儘管方便,但有時會發現送來的產品自己並不滿意;大超市雖然東西多、品類全,但往往離家較遠,大包小包扛回家頗為不便。那麼究竟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夠兼得這些便利而無這些煩憂呢?

這就有了馬雲的新零售了,互聯網與傳統零售業的“聯姻”,就給出了一種解決方案。這場互聯網對傳統零售業的變革,讓便利店站在“風口”上。

互聯網+便利店 零售業“小時代”來臨

便利店在零售行業中銷售突出

大賣場日漸式微“小而美”正在上位

4月11日,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宣佈,位於合肥勝利路和馬鞍山路的兩家門店停止營業。這是自2008年沃爾瑪進入合肥市場之後,陸續關閉的第6家和第7家門店,目前合肥的沃爾瑪門店僅剩1家。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沃爾瑪在全球關閉了269家門店。

紛紛選擇關閉門店的超市巨頭並非只有沃爾瑪一家。4月1日,瑪莎百貨正式關閉上海的最後3家門店,選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3月24日,大潤發上海港澳店也宣佈關門。此前,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的研報顯示,2011年至2015年,全國150家連鎖百貨企業麾下每年關閉停業的百貨門店數量分別是10家、15家、22家、40家和100家,關停數量呈逐年擴大趨勢。

與各大賣場“寒意漸濃”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小而美”的便利店業態正深入人心。便利店是生活中市民需要密切與之打交道的地方,7-eleven、全家、愛便利、美宜佳等名字大多耳熟能詳。隨著互聯網經濟的深入發展,便利店的發展和經營模式也在悄悄變化,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的一句“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讓“新零售”概念徹底火了。

關於“新零售”,馬雲有非常清晰的界定:將電商和傳統零售商融合發展,滿足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東方證券也在報告中表示:“新零售是廣義模式下O2O的全面升級。新零售=線上+線下+物流,其核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會員、支付、庫存、服務等方面數據的全面打通。 ”便利店正是“新零售”的最好載體。

“線上與線下同步,客戶端與實體店並行”是很多便利店的經營模式。在店裡,顧客可以“掃碼購物”,減少了排隊結算的等待時間。在家裡,顧客可以選擇“線上選購—線下自提/送貨上門”的服務方式,既可以網購便利店內的商品,也可以去現場體驗挑選,操作方式都是使用手機移動互聯網。

在中國24小時營業的7-eleven,多數經營在大型寫字樓以及居民區旁邊,成為上班族日夜相見的聚點,很多白領在深夜下班還能在單位附近買一份快餐,這種溫暖的感覺不言而喻。除此之外,便利店也在貨品和服務上不斷豐富和完善。而且最近很多便利店,除了賣咖啡外,鮮食品類大大擴充,服務上也更加註重體驗,可以提供微波爐加熱、O2O洗衣、充電寶租用、充值繳費、外賣、免費WiFi等便民服務,成為很多城市居民的首選平臺。

互聯網+便利店 零售業“小時代”來臨

便利店熱潮來襲 各巨頭蜂擁而至

便利店,可謂今年零售業最火的話題之一,其逆勢上揚的勁頭給低迷的實體零售業帶來了一針強心劑。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傳統零售業態的銷售額增長了1.6%。其中專賣店增長1.7%,專業店、超市、大型超市分別增長了2.9%、1.9%、1.8%,而便利店的增長連續居零售業各類業態之首,銷售額增幅達到8%。

目前全國的中小超市數量已經超過680萬家,從物理位置上來看,中小超市是距離消費者最近的零售終端門店。然而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電商的日益普及,很多中小超市正面臨著客源減少、供應鏈管理成本上升等困境。事實上,電商的本質歸根到底還是零售。基於此項認知,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電商巨頭在內,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海量的線下便利店。

從2016年開始,馬雲就不斷在各種場合大談“新零售”概念,阿里巴巴也於2016年推出了B2B平臺“零售通”,讓中小零售店主可以通過“零售通”App直接進貨,並計劃用3年時間覆蓋100萬家零售店。2016年12月,“零售通”當月動銷商店數量已突破10萬家。

而就在上月,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對外表示,未來5年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實現每個村都有覆蓋的目標。不論是商戶還是個人,均可以加盟京東便利店,通過“京東掌櫃寶”App線上進貨,京東則為其提供品牌和貨源支持。

在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鑼鼓喧天地高調部署“新零售”戰略之時,A股唯一服務城鄉商品流通貿易企業供銷大集,更早完成了100萬家便利店門店的佈局。這些業務覆蓋28個省、800多個城市的100萬家便利店,分屬“掌合天下”和“酷鋪”兩個品牌,其中“掌合天下”平臺服務便利店超85萬家,“酷鋪”平臺便利店突破15萬家。

有人稱,在“新零售”概念帶動下,便利店已成為又一個火爆的互聯網產業。 “在城市的每個轉角處邂逅你”,正是各品牌便利店眼下的目標。

便利店雖小,前景大著呢!

為什麼便利店能夠成功?小編認為,這與“2小時消費圈”有關,也離不開“快遞最後一公里”。

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崛起和物流體系的日益完善,網絡購物逐漸取代超大賣場成為很多市民首選的購物平臺。一些電商系物流已經可以做到當天配送的地步,物流時間由原先的幾天縮短為幾個小時,電商平臺的低價格和快速物流體系帶給了顧客優良的消費體驗。

然而再快的物流,也很難破解“2小時消費圈”的魔咒,因為物流體系很難做到2小時之內的完全配送,例如不可能在你跑步的時候實時送來你需要的東西,所以便利店就產生了,滿足消費者碎片化、快節奏的消費需求。當網購大潮席捲而來,很多年輕消費者發現,去大賣場購物的次數的確越來越少,去便利店的次數卻有增無減。購物習慣悄然變化的背後,是便利店逐漸活躍的“小時代”來臨。

同時,便利店也成為多元消費的便民平臺。便利店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購物之餘,往往還提供快遞、手機充值、水電氣繳費等多元化的便民服務,一些便利店甚至還可以購買機票車票,這些是傳統的超市並不擅長去做的事情。此外,很多電商也開始與遍地開花的便利店合作,由便利店代替社區居民接收存放快遞,解決了快遞物流“最後一公里”難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便利店正迎來一波競爭熱潮,這將是一場優勝劣汰的持久戰。互聯網對傳統零售行業的改造與顛覆,目前還只是剛剛開始,行業面臨著迅速規模化、線上線下融合、挖掘全產業鏈數據價值等眾多挑戰。而那些跑得最快、體驗最好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總體來說:便利店,本身名字已經決定了存在的意義——便利便民!而在互聯網時代,只有更好的利用互聯網的手段去服務人民,才能更好地延伸發展下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