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千億生鮮電商市場找到增長點?每日優鮮的做法是……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我國生鮮電商行業也增長迅猛。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達到 2103.2 億元,同比增長 49.9%,有機構預測 2020 年交易總額或將接近 3500 億元。

在這樣的巨大潛力空間裡,生鮮零售企業如何找到增長點?3 月 30 日,每日優鮮創始人兼 CEO 徐正走上“混沌大學”的講臺,以“新物種進化論”為主題,在零售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分享了自己思考與實踐。

徐正認為,未來十年零售行業百花齊放是大趨勢,多業態出擊的企業將會有更多機會。“零售是一門慢生意,更考驗操盤手長遠的洞察和眼光。做一件事情一定要看十年,思考行業十年之後的樣子。”

如何在千億生鮮電商市場找到增長點?每日優鮮的做法是……

立足用戶需求,打造多業態佈局生鮮零售

在演講中,徐正提到隨著用戶消費習慣逐漸轉向線上,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逐年增長,活躍用戶數和行業滲透率也逐年提升。隨著模式的不斷成熟,線上購買生鮮產品必將成為一種趨勢。

徐正認為,零售業態總是朝著更加方便的方向進化,從沃爾瑪到 7-11 便利店再到電商,“讓用戶足不出戶買到東西的需求就在那裡,就看誰做得更好。”2014 年年底創立每日優鮮時,徐正就已經看到,未來十年生鮮零售的主力消費者將是“80 後”“90 後”甚至“00 後”,新的人群將催生新的零售模式和場景。對此,每日優鮮用“社區電商”“社交電商”和“建築級無人零售”,佈局未來十年的零售業態。

如何在千億生鮮電商市場找到增長點?每日優鮮的做法是……

“社區電商”每日優鮮:依託前置倉,主打“又好又快”。徐正介紹,每日優鮮在全球有 2000 多個買手,嚴格把控商品品質,並通過直接和生產者建立短鏈連結,縮短了過去冗長的生鮮流通環節,提供 12 大類 2000 款商品,並堅持 100% 批次檢測,做到了“好”。

前置倉則是每日優鮮的另一主打優勢。徐正介紹,依託 16 個分選中心和 1500 個配送中心,每日優鮮實現了“1 小時達”,做到了“快”,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比線下更方便的買菜體驗。通過用“時間冷鏈+冷源式冷鏈”代替冷媒冷鏈,它的冷鏈物流成本也大幅降低。

如何在千億生鮮電商市場找到增長點?每日優鮮的做法是……

“社交電商”每日一淘:自買省錢,分享賺錢。每日一淘是每日優鮮針對 3~5 線的“腰部城市”推出的業態,能在全國多個城市實現次日達。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這些城市和一線城市之間的信息鴻溝已經抹平,同時往往又是熟人社會,更信任口碑推薦,所以通過社交傳播,在朋友圈裡做大聲量是上策。

徐正介紹,每日一淘會通過服務好每一單用戶,來創造忠誠客戶,同時為用戶創造適於分享的內容,通過在縱深市場引發社交傳播,引領目標市場的消費升級。“每日一淘在 2018 年 4 月底上線,用戶留存、購買頻次、分享頻次非常高,目前用戶量已經達到了千萬級別。”

如何在千億生鮮電商市場找到增長點?每日優鮮的做法是……

“建築級無人零售”每日便利:打造新場景中的 Mini 便利店。無人零售每日便利是每日優鮮打造的另一個新物種,它的定位是“建築級零售 Mini 便利店”,針對辦公室、商場、醫院等不同建築和場景,通過智能貨櫃和精選即食食品,打造“所見所得,即買即走”的個性化場景。

除了大數據,每日便利還依託每日優鮮的前置倉體系實現低成本補貨。徐正介紹,“每日便利創新的核心在於建築級的物流能力。依託每日優鮮的社區級物流做建築級零售,原有設施重複利用,成本幾乎為零。”

用心打磨業態,堅持簡單化、重複化和系統化

每日優鮮的每個零售新物種,都針對了目標用戶在某一場景下的需求。對於新物種的打磨,徐正坦言:“好生意沒祕密,關鍵在於體系的自洽。至少要用三年時間來打磨一個業態,提升價值和效率,並將其沉澱為組織內部的能力。這樣一個內外兼修的過程,必須耐得住寂寞。”

對於如何判斷一個新業態是否被打磨成熟,徐正給出了三條標準: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化,把重複的事情繫統化。

如何在千億生鮮電商市場找到增長點?每日優鮮的做法是……

零售就是細節。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就是要抓住零售生意中最關鍵的那幾個細節,比如做生鮮就是要保證菜每天都新鮮。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化,則是要在空間維度要讓 1 萬個店面、1 萬個倉庫都保持新鮮,在時間維度要一年 365 天都保持新鮮。

抓住零售的關鍵細節,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不斷複製之後,還需要把重複的事情繫統化,這依託的是信息系統技術而非人力。對此徐正總結:“人管人管到千人就變形,系統管人管到萬人基本不變形。”

如何在千億生鮮電商市場找到增長點?每日優鮮的做法是……

創業三板斧,戰略、組織和運營才是終極的創新基因

成立不到五年,每日優鮮已經完成了 8 輪融資,儼然成了生鮮電商賽道的領跑者。通過持續拓展新場景、創造新業態,每日優鮮也是整個生鮮零售行業的創新標杆。作為創業者,徐正認為,在中國零售的下半場,戰略、組織和運營的“三板斧”,才是終極的創新基因。

戰略上,每日優鮮選擇了進攻型戰略,all in 新物種。除了看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花三年打磨業態之外,徐正還認為企業 CEO 每一年都必須聚焦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生穴”與“死穴”,做好關鍵決策。

組織上,每日優鮮打造了一個 all in 年輕人的生物型組織。徐正指出,企業要在自己的領域中取得成就,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合夥人現在都是 1988 年、1999 年、1990 年的”。徐正將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分為“精神、情感、物質”三個層面,認為好組織應該找到有“精神連接”的人,只有擁有共同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才能同甘共苦,經歷更多週期。“要找志同道合的團隊,這方面一點折扣都不能打。”

運營方面,每日優鮮從創立之初起便堅持智能化運營,all in 新技術。徐正認為,每年決策超過 100 萬次的事情都要智能化,而如今智能化已經被運用到了每日優鮮包括商品定價、補貨、微倉選址、精準營銷、內部員工招聘等等環節。

徐正最後總結,“無論是團隊還是個體,都需要不斷學習和進化,這才是最終極的競爭力。”

來源:科技品牌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