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尚未成功,拼多多仍需努力

打假尚未成功,拼多多仍需努力

文|茉心

出品|科技考拉

“企業社會責任”這個詞被提及頻率很高,但非常系統和量化的權威第三方數據和排名相對較少。最近,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院牽頭髮布了一份《2019中國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I)》,涉及電商、社交、視頻、出行等領域等領域的公司。

總體來看,在不少方面,這份報告都和大眾認知保持了基本一致。比如,不受家長們歡迎的網絡遊戲行業和近兩年出現安全事故的交通出行行業整體排名都比較靠後,迅速崛起但長期受假貨和山寨困擾的拼多多,則在電商行業裡吊了車尾。

打假尚未成功,拼多多仍需努力

相對大手筆的品牌投入,拼多多更急需解決的,還是事關業務核心的商品真假和品質問題。

如何做個體面的大公司?

概括來看,北師大的這份報告主要關注於六個維度,“社會價值”、“產品/服務責任”、“企業家責任”、“責任管理”、“企業公益”、“負面影響”。相比較而言,大多數互聯網公司表現較弱的是“責任管理”和“企業公益”。

具體到電商行業,公眾最關注的還是老三樣:山寨和假貨、商品質量問題、是否虛假宣傳。拼多多之所以被排在電商類目的最後,歸根到底也是因為這些問題。

打假尚未成功,拼多多仍需努力

實際上,在中國的互聯網史上,拼多多無論如何都將是一個留下姓名的公司。無論是用戶規模的增長奇蹟,還是3年實現上市的創業童話,甚至於整個電商行業如今對下沉市場的高度關注,拼多多都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當下的拼多多,正處於一個較為艱難的階段——從創業期到大公司的轉型。儘管在年度活躍買家和月活用戶數上,拼多多已經超過京東,但它仍然是一家年輕的公司。

這是必經而關鍵的一步。相比從0到1的過程,從1到100的過程並不會更為輕鬆。告別早期的高速增長、進入平穩發展期後,相比GMV、日活月活等數字,商譽的價值會不斷凸顯。

大公司的存在意義,不只在於業績,更在於它向公眾傳達出的價值導向。

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並不是一句空話。要成長為具備國民度的大公司,必然會被更多的用戶放在聚光燈下品評。這就要求,公司的整體戰略、底層邏輯和企業價值觀,都需要更加審慎的考量和重塑。

公益不能替代打假

不過,我們看到,拼多多已經在想辦法從企業公益的維度,去提升和改善自己的社會影響力。

比如,“多多農園”的項目。作為拼多多的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打造出了雪蓮果等網紅水果。通過簽約建檔立卡貧困戶為新農商的機制,讓農戶成為產銷加工一體化的主體,試圖改善他們在產業鏈中的被動位置。

打假尚未成功,拼多多仍需努力

這當然是很好的事情,既為拼多多的水果銷售培養了生產基地,也解決了部分農戶的經濟收益問題。

不過,這並不實際解決用戶在購買體驗上的問題,也不能真正消除外界和資本市場的擔憂與質疑。

作為一家電商平臺,尤其是一家早期充斥大量山寨產品的平臺,拼多多要提升自己的商譽,最根本的途徑,只能是打假。無論拼多多在電視和綜藝廣告上投入多大的手筆,都無法對這個需求形成替代。

打假尚未成功,拼多多仍需努力

假貨的確是社會的問題,產生假貨的責任不在拼多多。但作為平臺,卻不能將審核的責任甩到一邊。不誇張的說,打假是電商永遠的事業。

對拼多多的用戶和投資者而已,打假則是一個更為迫切的需求。畢竟,誰都難以真正信任一個山寨橫行的平臺。在加大打假力度和維持數據增長之間,如何找到平衡,是拼多多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打假尚未成功,拼多多仍需努力。很想替拼多多立一個flag——明年這一報告再度更新的時候,希望拼多多可以收穫一個更加體面的排名和位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