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

日前,北京市民王先生去移動營業廳辦卡時,發現自己莫名“多了”5個手機號。

三年前,王先生丟過身份證。今年1月,有人拿其丟失的身份證,在兩家移動營業廳辦了5個手機號。得知身份證被冒用後,王先生報了案。後來王先生到移動營業廳,拿出身份證原件,想註銷這些號碼,但營業廳櫃員拒絕註銷。理由是那些手機號為某公司持他的身份證開通的,需要他聯繫開卡的公司,通過公司註銷。可王先生幾經週轉查到,該公司“經營異常”無法聯繫(8月20日紅星新聞)。

"

日前,北京市民王先生去移動營業廳辦卡時,發現自己莫名“多了”5個手機號。

三年前,王先生丟過身份證。今年1月,有人拿其丟失的身份證,在兩家移動營業廳辦了5個手機號。得知身份證被冒用後,王先生報了案。後來王先生到移動營業廳,拿出身份證原件,想註銷這些號碼,但營業廳櫃員拒絕註銷。理由是那些手機號為某公司持他的身份證開通的,需要他聯繫開卡的公司,通過公司註銷。可王先生幾經週轉查到,該公司“經營異常”無法聯繫(8月20日紅星新聞)。

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企查查顯示,用王皓身份證開卡的公司存在“經營異常”。

莫名多出5個手機號,讓王先生覺得“像被貼了狗皮膏藥一樣,甩不掉”。有網友質疑移動公司的做法,“不是本人卻可以憑身份證辦卡,本人持身份證來卻銷不了戶?”

"

日前,北京市民王先生去移動營業廳辦卡時,發現自己莫名“多了”5個手機號。

三年前,王先生丟過身份證。今年1月,有人拿其丟失的身份證,在兩家移動營業廳辦了5個手機號。得知身份證被冒用後,王先生報了案。後來王先生到移動營業廳,拿出身份證原件,想註銷這些號碼,但營業廳櫃員拒絕註銷。理由是那些手機號為某公司持他的身份證開通的,需要他聯繫開卡的公司,通過公司註銷。可王先生幾經週轉查到,該公司“經營異常”無法聯繫(8月20日紅星新聞)。

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企查查顯示,用王皓身份證開卡的公司存在“經營異常”。

莫名多出5個手機號,讓王先生覺得“像被貼了狗皮膏藥一樣,甩不掉”。有網友質疑移動公司的做法,“不是本人卻可以憑身份證辦卡,本人持身份證來卻銷不了戶?”

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對於這種被冒用身份證帶來的麻煩,王先生只能靠自己聯繫開卡的公司,進行“自力救濟”嗎?移動營業廳作為辦卡的一個“入口”,出現有人冒名開卡的情形,沒有任何責任嗎?恐怕未必。

"

日前,北京市民王先生去移動營業廳辦卡時,發現自己莫名“多了”5個手機號。

三年前,王先生丟過身份證。今年1月,有人拿其丟失的身份證,在兩家移動營業廳辦了5個手機號。得知身份證被冒用後,王先生報了案。後來王先生到移動營業廳,拿出身份證原件,想註銷這些號碼,但營業廳櫃員拒絕註銷。理由是那些手機號為某公司持他的身份證開通的,需要他聯繫開卡的公司,通過公司註銷。可王先生幾經週轉查到,該公司“經營異常”無法聯繫(8月20日紅星新聞)。

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企查查顯示,用王皓身份證開卡的公司存在“經營異常”。

莫名多出5個手機號,讓王先生覺得“像被貼了狗皮膏藥一樣,甩不掉”。有網友質疑移動公司的做法,“不是本人卻可以憑身份證辦卡,本人持身份證來卻銷不了戶?”

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對於這種被冒用身份證帶來的麻煩,王先生只能靠自己聯繫開卡的公司,進行“自力救濟”嗎?移動營業廳作為辦卡的一個“入口”,出現有人冒名開卡的情形,沒有任何責任嗎?恐怕未必。

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王皓填寫的“客戶解除號碼所有關係承諾書”。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2016年底前我國實現手機用戶實名率100%。2016年11月發佈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進一步防範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和移動轉售企業採取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措施,確保電話用戶登記信息真實、準確、可溯源。為新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時,要嚴格落實用戶身份證件核查責任。此外,該意見還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進一步強化電信業務合同約束,明確規定發現冒用或偽造身份證件、違法使用等情形的,核實確認後,一律終止業務接入。可見,用戶身份信息審核不僅是電信企業的義務,一旦出現冒用情形,為及時止損,“終止業務接入”也是電信企業必須採取的補救措施。

"

日前,北京市民王先生去移動營業廳辦卡時,發現自己莫名“多了”5個手機號。

三年前,王先生丟過身份證。今年1月,有人拿其丟失的身份證,在兩家移動營業廳辦了5個手機號。得知身份證被冒用後,王先生報了案。後來王先生到移動營業廳,拿出身份證原件,想註銷這些號碼,但營業廳櫃員拒絕註銷。理由是那些手機號為某公司持他的身份證開通的,需要他聯繫開卡的公司,通過公司註銷。可王先生幾經週轉查到,該公司“經營異常”無法聯繫(8月20日紅星新聞)。

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企查查顯示,用王皓身份證開卡的公司存在“經營異常”。

莫名多出5個手機號,讓王先生覺得“像被貼了狗皮膏藥一樣,甩不掉”。有網友質疑移動公司的做法,“不是本人卻可以憑身份證辦卡,本人持身份證來卻銷不了戶?”

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對於這種被冒用身份證帶來的麻煩,王先生只能靠自己聯繫開卡的公司,進行“自力救濟”嗎?移動營業廳作為辦卡的一個“入口”,出現有人冒名開卡的情形,沒有任何責任嗎?恐怕未必。

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王皓填寫的“客戶解除號碼所有關係承諾書”。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2016年底前我國實現手機用戶實名率100%。2016年11月發佈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進一步防範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和移動轉售企業採取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措施,確保電話用戶登記信息真實、準確、可溯源。為新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時,要嚴格落實用戶身份證件核查責任。此外,該意見還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進一步強化電信業務合同約束,明確規定發現冒用或偽造身份證件、違法使用等情形的,核實確認後,一律終止業務接入。可見,用戶身份信息審核不僅是電信企業的義務,一旦出現冒用情形,為及時止損,“終止業務接入”也是電信企業必須採取的補救措施。

身份信息被冒用“多了”5個手機號?移動公司失職行為應整治!

王皓在移動營業廳溝通,請求對莫名多出的5個手機號註銷。

王先生的身份證被冒用辦卡,移動公司審核失誤在先。未嚴格落實實名制要求,導致不法分子鑽了漏洞,在被冒用人反映問題後,又拒絕採取註銷號碼的補救措施,是對有關規定和被冒用人訴求的無視。對於這種失職行為,監管部門應加以整治。

眼下,除了無法銷號的無奈,王先生更擔心丟失的身份證落入“黑市”,被不法分子反覆利用,或遭遇“被法人”“被老賴”。王先生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在手機號和身份信息都被他人掌握的情況下,如今通過線上交易還可能遭遇“被貸款”“被註冊”,進而影響個人徵信。而一切擔心的來源,根在身份證丟失後,即便已經掛失,只要身份證尚在有效期內,仍可使用。

為防止身份信息“被冒用”,妥善保管證件是應有之義,而一旦不慎丟失,面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風險時,顯然也不能將身份信息洩露的全部不利後果都丟給當事人自己“消化”,企業和公共服務部門應急群眾之急,解群眾之憂,多想想應該做些什麼,怎樣做得更好。當然,證件丟失後及時報警掛失也是應對潛在風險的手段之一,但最根本的,還是在於身份證管理應加快科技突破,植入掛失即報廢的身份證芯片,真正實現掛失即失效。


來源:檢察日報

文字:高 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