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愛充滿了強烈的控制慾,在這種變態的愛背後,是她本人人生的失控。

因為與丈夫離異,宋倩把所有的愛都押在了女兒英子身上。她要的,是一種連體式母女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愛充滿了強烈的控制慾,在這種變態的愛背後,是她本人人生的失控。

因為與丈夫離異,宋倩把所有的愛都押在了女兒英子身上。她要的,是一種連體式母女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轉而全面掌控女兒的人生。一旦這種掌握出現一絲縫隙,她就驚恐不安,繼而張牙舞爪,讓身邊人無所適從。

甚至連前夫,都被她視為想要入侵母女生活的外來者。

在一次家庭合影中,她甚至不惜把照片上的父親裁剪掉,營造一種只有母女二人的幸福假象。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愛充滿了強烈的控制慾,在這種變態的愛背後,是她本人人生的失控。

因為與丈夫離異,宋倩把所有的愛都押在了女兒英子身上。她要的,是一種連體式母女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轉而全面掌控女兒的人生。一旦這種掌握出現一絲縫隙,她就驚恐不安,繼而張牙舞爪,讓身邊人無所適從。

甚至連前夫,都被她視為想要入侵母女生活的外來者。

在一次家庭合影中,她甚至不惜把照片上的父親裁剪掉,營造一種只有母女二人的幸福假象。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英子本人,是對父愛充滿渴望的啊!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愛充滿了強烈的控制慾,在這種變態的愛背後,是她本人人生的失控。

因為與丈夫離異,宋倩把所有的愛都押在了女兒英子身上。她要的,是一種連體式母女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轉而全面掌控女兒的人生。一旦這種掌握出現一絲縫隙,她就驚恐不安,繼而張牙舞爪,讓身邊人無所適從。

甚至連前夫,都被她視為想要入侵母女生活的外來者。

在一次家庭合影中,她甚至不惜把照片上的父親裁剪掉,營造一種只有母女二人的幸福假象。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英子本人,是對父愛充滿渴望的啊!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母親工作不能說做得不到位,但做母親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如果連她自己都迷失了,談何做一位合格的母親?

這樣的愛,越濃烈,越恐怖。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愛充滿了強烈的控制慾,在這種變態的愛背後,是她本人人生的失控。

因為與丈夫離異,宋倩把所有的愛都押在了女兒英子身上。她要的,是一種連體式母女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轉而全面掌控女兒的人生。一旦這種掌握出現一絲縫隙,她就驚恐不安,繼而張牙舞爪,讓身邊人無所適從。

甚至連前夫,都被她視為想要入侵母女生活的外來者。

在一次家庭合影中,她甚至不惜把照片上的父親裁剪掉,營造一種只有母女二人的幸福假象。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英子本人,是對父愛充滿渴望的啊!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母親工作不能說做得不到位,但做母親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如果連她自己都迷失了,談何做一位合格的母親?

這樣的愛,越濃烈,越恐怖。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小歡喜》中的三組父母可以說無人達標。

不過這部劇難能可貴的一點是,雖然呈現了代際衝突和家庭矛盾,但也沒有塑造出極端的孩子或者父母。

父母會幡然醒悟也會適當妥協,孩子會口不擇言但也試著理解,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適應父母或者子女的身份。

血緣關係無法分割,雙方只能在漫長的修行中逐步成長。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愛充滿了強烈的控制慾,在這種變態的愛背後,是她本人人生的失控。

因為與丈夫離異,宋倩把所有的愛都押在了女兒英子身上。她要的,是一種連體式母女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轉而全面掌控女兒的人生。一旦這種掌握出現一絲縫隙,她就驚恐不安,繼而張牙舞爪,讓身邊人無所適從。

甚至連前夫,都被她視為想要入侵母女生活的外來者。

在一次家庭合影中,她甚至不惜把照片上的父親裁剪掉,營造一種只有母女二人的幸福假象。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英子本人,是對父愛充滿渴望的啊!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母親工作不能說做得不到位,但做母親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如果連她自己都迷失了,談何做一位合格的母親?

這樣的愛,越濃烈,越恐怖。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小歡喜》中的三組父母可以說無人達標。

不過這部劇難能可貴的一點是,雖然呈現了代際衝突和家庭矛盾,但也沒有塑造出極端的孩子或者父母。

父母會幡然醒悟也會適當妥協,孩子會口不擇言但也試著理解,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適應父母或者子女的身份。

血緣關係無法分割,雙方只能在漫長的修行中逐步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原著作者魯引弓在採訪中說,“愛沒錯,但愛是有方法的,你不能控制,不能綁架。”

這與人氣作家隨侯珠在作品《明月照大江》中表達的理念一致:

家長很容易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總認為孩子是自己人生經營的一部分,過度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裡,還認為天經地義。

同樣是關於高三的教育題材,如果說《小歡喜》用寫實性的激烈碰撞呈現了親子關係中的矛盾與和解,那小說《明月照大江》則用換位體驗讓大家重新思考了教育、成長與自我。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愛充滿了強烈的控制慾,在這種變態的愛背後,是她本人人生的失控。

因為與丈夫離異,宋倩把所有的愛都押在了女兒英子身上。她要的,是一種連體式母女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轉而全面掌控女兒的人生。一旦這種掌握出現一絲縫隙,她就驚恐不安,繼而張牙舞爪,讓身邊人無所適從。

甚至連前夫,都被她視為想要入侵母女生活的外來者。

在一次家庭合影中,她甚至不惜把照片上的父親裁剪掉,營造一種只有母女二人的幸福假象。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英子本人,是對父愛充滿渴望的啊!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母親工作不能說做得不到位,但做母親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如果連她自己都迷失了,談何做一位合格的母親?

這樣的愛,越濃烈,越恐怖。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小歡喜》中的三組父母可以說無人達標。

不過這部劇難能可貴的一點是,雖然呈現了代際衝突和家庭矛盾,但也沒有塑造出極端的孩子或者父母。

父母會幡然醒悟也會適當妥協,孩子會口不擇言但也試著理解,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適應父母或者子女的身份。

血緣關係無法分割,雙方只能在漫長的修行中逐步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原著作者魯引弓在採訪中說,“愛沒錯,但愛是有方法的,你不能控制,不能綁架。”

這與人氣作家隨侯珠在作品《明月照大江》中表達的理念一致:

家長很容易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總認為孩子是自己人生經營的一部分,過度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裡,還認為天經地義。

同樣是關於高三的教育題材,如果說《小歡喜》用寫實性的激烈碰撞呈現了親子關係中的矛盾與和解,那小說《明月照大江》則用換位體驗讓大家重新思考了教育、成長與自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明月照大江》,隨侯珠/著

小說的主人公之一江之河是一名中學校長,他熱愛教育事業,卻因過於霸道專制,妻子提出離婚,女兒江眠也與他整日吵架。

因一次意外的車禍,他變成了女兒的同班同學、“問題學生”張大賀。

在和女兒以及其他同學的朝夕相處中,江之河逐漸理解了這些青春期學生的苦與樂,悲與歡,熱血與夢想,也逐漸瞭解了教育的真諦,在家庭裡要“管孩子”但不要“控制孩子”,在學校裡要給孩子變好的機會而不是依賴簡單粗暴的懲罰。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愛充滿了強烈的控制慾,在這種變態的愛背後,是她本人人生的失控。

因為與丈夫離異,宋倩把所有的愛都押在了女兒英子身上。她要的,是一種連體式母女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轉而全面掌控女兒的人生。一旦這種掌握出現一絲縫隙,她就驚恐不安,繼而張牙舞爪,讓身邊人無所適從。

甚至連前夫,都被她視為想要入侵母女生活的外來者。

在一次家庭合影中,她甚至不惜把照片上的父親裁剪掉,營造一種只有母女二人的幸福假象。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英子本人,是對父愛充滿渴望的啊!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母親工作不能說做得不到位,但做母親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如果連她自己都迷失了,談何做一位合格的母親?

這樣的愛,越濃烈,越恐怖。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小歡喜》中的三組父母可以說無人達標。

不過這部劇難能可貴的一點是,雖然呈現了代際衝突和家庭矛盾,但也沒有塑造出極端的孩子或者父母。

父母會幡然醒悟也會適當妥協,孩子會口不擇言但也試著理解,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適應父母或者子女的身份。

血緣關係無法分割,雙方只能在漫長的修行中逐步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原著作者魯引弓在採訪中說,“愛沒錯,但愛是有方法的,你不能控制,不能綁架。”

這與人氣作家隨侯珠在作品《明月照大江》中表達的理念一致:

家長很容易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總認為孩子是自己人生經營的一部分,過度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裡,還認為天經地義。

同樣是關於高三的教育題材,如果說《小歡喜》用寫實性的激烈碰撞呈現了親子關係中的矛盾與和解,那小說《明月照大江》則用換位體驗讓大家重新思考了教育、成長與自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明月照大江》,隨侯珠/著

小說的主人公之一江之河是一名中學校長,他熱愛教育事業,卻因過於霸道專制,妻子提出離婚,女兒江眠也與他整日吵架。

因一次意外的車禍,他變成了女兒的同班同學、“問題學生”張大賀。

在和女兒以及其他同學的朝夕相處中,江之河逐漸理解了這些青春期學生的苦與樂,悲與歡,熱血與夢想,也逐漸瞭解了教育的真諦,在家庭裡要“管孩子”但不要“控制孩子”,在學校裡要給孩子變好的機會而不是依賴簡單粗暴的懲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說中的官方CP景照煜和江眠是咖爺非常喜歡的青春期少男少女。

景照煜是一個從頂級軍校退學復讀的軍哥哥,學習上堪稱天才,卻總是拽拽的酷酷的,心裡似乎藏著一個說不出口的祕密。

在一眾迷茫的高三學生中,景照煜是最成熟的那個,因為他堅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愛充滿了強烈的控制慾,在這種變態的愛背後,是她本人人生的失控。

因為與丈夫離異,宋倩把所有的愛都押在了女兒英子身上。她要的,是一種連體式母女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轉而全面掌控女兒的人生。一旦這種掌握出現一絲縫隙,她就驚恐不安,繼而張牙舞爪,讓身邊人無所適從。

甚至連前夫,都被她視為想要入侵母女生活的外來者。

在一次家庭合影中,她甚至不惜把照片上的父親裁剪掉,營造一種只有母女二人的幸福假象。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英子本人,是對父愛充滿渴望的啊!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母親工作不能說做得不到位,但做母親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如果連她自己都迷失了,談何做一位合格的母親?

這樣的愛,越濃烈,越恐怖。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小歡喜》中的三組父母可以說無人達標。

不過這部劇難能可貴的一點是,雖然呈現了代際衝突和家庭矛盾,但也沒有塑造出極端的孩子或者父母。

父母會幡然醒悟也會適當妥協,孩子會口不擇言但也試著理解,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適應父母或者子女的身份。

血緣關係無法分割,雙方只能在漫長的修行中逐步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原著作者魯引弓在採訪中說,“愛沒錯,但愛是有方法的,你不能控制,不能綁架。”

這與人氣作家隨侯珠在作品《明月照大江》中表達的理念一致:

家長很容易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總認為孩子是自己人生經營的一部分,過度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裡,還認為天經地義。

同樣是關於高三的教育題材,如果說《小歡喜》用寫實性的激烈碰撞呈現了親子關係中的矛盾與和解,那小說《明月照大江》則用換位體驗讓大家重新思考了教育、成長與自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明月照大江》,隨侯珠/著

小說的主人公之一江之河是一名中學校長,他熱愛教育事業,卻因過於霸道專制,妻子提出離婚,女兒江眠也與他整日吵架。

因一次意外的車禍,他變成了女兒的同班同學、“問題學生”張大賀。

在和女兒以及其他同學的朝夕相處中,江之河逐漸理解了這些青春期學生的苦與樂,悲與歡,熱血與夢想,也逐漸瞭解了教育的真諦,在家庭裡要“管孩子”但不要“控制孩子”,在學校裡要給孩子變好的機會而不是依賴簡單粗暴的懲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說中的官方CP景照煜和江眠是咖爺非常喜歡的青春期少男少女。

景照煜是一個從頂級軍校退學復讀的軍哥哥,學習上堪稱天才,卻總是拽拽的酷酷的,心裡似乎藏著一個說不出口的祕密。

在一眾迷茫的高三學生中,景照煜是最成熟的那個,因為他堅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江眠是那種外表看起來乖巧但內心藏著一股力量的女孩子,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攜琴走天涯的自由俠女,又酷又中二。

在經歷了父母離婚、父親車禍長眠不醒的家庭動盪後,她也開始學著成長,有勇氣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也學會了如何面對自我。

"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2019年的暑期熒幕檔,嗑糖讓人上頭,親情催人淚下。

目睹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後,我們在《小歡喜》中迎來了最現實最殘酷的親子關係。

豆瓣評分8.3的《小歡喜》爆了,不僅僅因為寫實性的高三生活,還有看完讓人驚呼“我媽本媽,我爸本爸”的父母,連帶著牽扯出了在高三這張戰役前,觸目驚心的中國式教育。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圍繞三個不同的中年家庭,講述了在孩子高三這年,一家人的雙向成長。

借用製片人徐曉鷗的話說,《小歡喜》探討的核心,就是怎麼做父母和怎麼做孩子。而這個過程,偶爾“小歡喜”,更多“小確喪”。

孩子的問題

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劇中陶虹扮演的母親宋倩,無意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全劇主旨。

而這句話放在季楊楊身上,大概是他成長的最佳註解。

影片一開始,高三少年季楊楊就以一副桀驁少年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上學開著法拉利,成績倒數,一言不合就打架。

當所有人都在為考大學衝鋒陷陣,他還在賽車軌道上揮灑青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而一場普通的家庭聚餐,更是暴露了這個少年不成熟的一面。

媽媽劉靜做了一桌子菜,專門等季楊楊放學回家,爸爸季勝利也為了有個好氣氛,買了束花製造一個儀式感。

想不到兒子一聲不吭去了賽車場,電話也聯繫不上,兩口子心急如焚等到晚上十點,季楊楊才慢悠悠回來,父子大戰一觸即發。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只看季楊楊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不聽話、不孝順、不省心的“問題少年”。但大家想過沒有,季楊楊為何長成這樣?

如果說“喪偶式育兒”是中國家庭的常態,那季楊楊的家庭教育更加可怕,他面對的是“空降式父母”。

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常年忙於工作,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季楊楊先是跟著奶奶,奶奶去世後又跟著姥姥,每次開家長會的都是舅舅,像個“留守兒童”在各親戚間輾轉挪騰。

因為高三,這對父母才從外地調回,陪在了孩子身邊,想要努力地彌補自己缺失的十幾年時光。

但成長不是一場高考補習,豈是說彌補就彌補的?季楊楊父母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季楊楊就越是想要逃離這場急功近利的關愛。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人父母無法預習,但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子女呢?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父慈子孝也是在一次次的關懷和理解中建立起來的,沒有前期的辛勤耕耘,後期的臨門收割就像個笑話。

所以我們沒法苛責季楊楊的反叛,那是對親情長期缺失的無聲抗議。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像只刺蝟一樣孤獨的季楊楊,方一凡是個讓人羨慕的快樂小孩。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學校為高三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活動,每個人大聲說出父母的名字,擁抱身邊的同學至少三秒,方一凡一下被認出“他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方一凡雖然成績中等,偶爾還考個倒數第一,但他個性活潑開朗,心地純真善良,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得益於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媽媽童文潔嘮叨但不失可愛,爸爸方圓脾氣溫柔又不失幽默風趣。

兩人偶爾專橫,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做到和孩子平等對話。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因為高考,在兒子眼中父母二人突然人設崩塌,尤其是媽媽童文潔,變得歇斯底里不明是非,除了成績似乎不再關心別的,總是把“你對得起我嗎”掛在嘴上。

作為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她深諳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她不允許孩子走上一條不在她預設範圍內的道路。

當方一凡提出想要藝考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然後排斥。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說白了,方一凡學什麼不重要,他的興趣愛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人。

童文潔屢次強調,“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就是為了你。”

但她似乎忘記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給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童文潔是無數中國典型媽媽的縮影,她們以一種“我是為你好”、“你對得起我嗎”軟硬兼施的姿態在慢慢消解孩子的選擇權,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自知。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可這個道理,中國媽媽,什麼時候才真正理解?

在成為父母前

先成為自己

相比童文潔的軟性控制,母親宋倩的專制更讓人窒息。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像身處一座戒律明晰的大型監獄,住什麼,吃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由“監獄長”宋倩決定。

房間是透明的、可供隨時監測的隔音間;飲食是被放了有大補功效的藥膳;日程被制定成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表;連誓師大會上一個放心願氣球的環節,也被要求按照母親的心願來。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喬英子喜歡的專業是航空航天,理想的大學是南京大學,但母親心心念唸的卻只有清華北大。

在發現逃離母親都成為一種奢侈後,喬英子越來越抑鬱,差點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直到喬英子站在橋上,宋倩糾結的還是你為什麼非要考南京大學?她不明白,一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孩子,與被判死刑無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愛充滿了強烈的控制慾,在這種變態的愛背後,是她本人人生的失控。

因為與丈夫離異,宋倩把所有的愛都押在了女兒英子身上。她要的,是一種連體式母女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轉而全面掌控女兒的人生。一旦這種掌握出現一絲縫隙,她就驚恐不安,繼而張牙舞爪,讓身邊人無所適從。

甚至連前夫,都被她視為想要入侵母女生活的外來者。

在一次家庭合影中,她甚至不惜把照片上的父親裁剪掉,營造一種只有母女二人的幸福假象。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但英子本人,是對父愛充滿渴望的啊!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宋倩的母親工作不能說做得不到位,但做母親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如果連她自己都迷失了,談何做一位合格的母親?

這樣的愛,越濃烈,越恐怖。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小歡喜》中的三組父母可以說無人達標。

不過這部劇難能可貴的一點是,雖然呈現了代際衝突和家庭矛盾,但也沒有塑造出極端的孩子或者父母。

父母會幡然醒悟也會適當妥協,孩子會口不擇言但也試著理解,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適應父母或者子女的身份。

血緣關係無法分割,雙方只能在漫長的修行中逐步成長。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歡喜》原著作者魯引弓在採訪中說,“愛沒錯,但愛是有方法的,你不能控制,不能綁架。”

這與人氣作家隨侯珠在作品《明月照大江》中表達的理念一致:

家長很容易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總認為孩子是自己人生經營的一部分,過度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裡,還認為天經地義。

同樣是關於高三的教育題材,如果說《小歡喜》用寫實性的激烈碰撞呈現了親子關係中的矛盾與和解,那小說《明月照大江》則用換位體驗讓大家重新思考了教育、成長與自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明月照大江》,隨侯珠/著

小說的主人公之一江之河是一名中學校長,他熱愛教育事業,卻因過於霸道專制,妻子提出離婚,女兒江眠也與他整日吵架。

因一次意外的車禍,他變成了女兒的同班同學、“問題學生”張大賀。

在和女兒以及其他同學的朝夕相處中,江之河逐漸理解了這些青春期學生的苦與樂,悲與歡,熱血與夢想,也逐漸瞭解了教育的真諦,在家庭裡要“管孩子”但不要“控制孩子”,在學校裡要給孩子變好的機會而不是依賴簡單粗暴的懲罰。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小說中的官方CP景照煜和江眠是咖爺非常喜歡的青春期少男少女。

景照煜是一個從頂級軍校退學復讀的軍哥哥,學習上堪稱天才,卻總是拽拽的酷酷的,心裡似乎藏著一個說不出口的祕密。

在一眾迷茫的高三學生中,景照煜是最成熟的那個,因為他堅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江眠是那種外表看起來乖巧但內心藏著一股力量的女孩子,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攜琴走天涯的自由俠女,又酷又中二。

在經歷了父母離婚、父親車禍長眠不醒的家庭動盪後,她也開始學著成長,有勇氣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也學會了如何面對自我。

《小歡喜》沒說出口的殘酷:如果親子教育也有高考,無人上線

張大賀可以說是本書的搞笑擔當了,染著一頭黃毛、追求叛逆的他,因一次意外成為流浪狗,開啟了“狗艱不拆”的另類生活。

他被自己的母親收養後,以全新的身份陪伴在側,逐漸理解了父母的不易,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想知道校長變成“問題學生”,“問題學生”變成流浪狗以後都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嗎?跟著大珠體驗一場充滿奇趣的高三生活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