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脈 | 票證時代德州的糧店和煤球廠

老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今天,我們說一下票證時代和糧油、煤球有關的那些事。

分片經營的糧店

米和油要到糧店去買。糧食統購統銷以前,德州市民買糧食,要到由德州糧食分公司委託的9個消費合作社去買。機關團體、工廠企業和學校等集體伙食單位和麵食業用糧,則到糧食分公司設在旭升街的糧食銷售門市部購買。

德州文脈 | 票證時代德州的糧店和煤球廠

上世紀90年代的糧油店,經營品種比較多

1953年11月,實行糧食計劃供應後,原有糧食銷售網點撤銷,在其基礎上,由66家個體饅頭戶、火燒鋪、小磨坊等組成了18處糧食代銷點,從業人員70名,負責供應街道居民糧食。1955年5月,德州市組建了6個糧食銷售門市部,取代了原有供應模式。門市部不僅負責供應居民用糧,同時對私營糧食代銷點進行監督管理。1956年4月,私營糧食代銷點取消,店員採用“一步登天”辦法,全部轉為國家職工,同時增設6個國營糧店,方便了群眾購糧。此後,隨著糧食供應量的增加,糧店也越來越多,據1985年的統計,當時德州市有大小糧店22家、機關糧店1家。

各家糧店均管轄著不同的範圍,旭升街的第一門市部管的那一片兒人最多,有3433戶、8349人。因為那時候人們都是在週日休息的時候買糧,所以每逢月底開始賣下月糧食的時候,糧店門前總要排起長長的隊伍。有的凌晨3點鐘就趕過來,坐在小凳子或者磚頭上排隊,多的時候達到過150多人。家中有小孩的,往往打發孩子前來排隊,快排到時,大人拎著面袋趕來。糧店一般是早上8點開門,但人多的時候,早上6點就得開門。如果趕上春節供應花生、瓜子和香油的時候,那人就更海了去了。秋後這段時間,1公斤粗糧可換4.5公斤地瓜,排長隊、借板車更是一場大戰役。

那時候,作為一名糧店員工,不但臉上有光,還有不少實惠。一些人逐漸增長了“官”字號經營作風,工作消極怠工。針對這些,各糧店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銷售服務活動。1959年,米市糧店在全市首先實現“六好糧店”:執行政策好、服務質量好、業務制度好、安全衛生好、經濟核算好、團結學習好。糧店3名職工,負責4條街820戶2815人的糧油供應工作,4年銷售糧食243萬公斤,做到“糧不錯斤、款不錯分、物不錯件”。1960年開始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由於糧食庫存不足,實行了隨調運隨供應的辦法,按旬限量銷售,人們有時候一次只能買到幾天的糧食,且供應品種變化不定,計算手續更加複雜,排長隊更為嚴重,各糧店間開展對口賽,出現了不少收款一口清、付糧一秤準的能手。一口清就是營業員對於往來的賬目、冊籍員對於片區的情況,都要張口就來,一秤準就是要求付糧員能夠快速準確地稱出糧食的重量。

筆者小時候住聯雲街,因此要去豐華街的第五門市部買糧。進門後,先到東側屋裡辦手續,營業員先接過紅色的糧證、糧票和現金,隨著算盤珠子一陣響,然後熟練地翻到某一頁,用圓珠筆快速在本上做個標記。這樣,就可以去西側大殿領面和油了。大殿裡有好幾盤檯秤,兩旁是盛滿了麵粉、大米、棒子麵的大木箱子,大殿一角堆著一袋袋的米麵,直抵房頂。買面時,穿著深藍色大褂的營業員驗過糧本以後,就抄起一隻特大號的白鐵皮簸箕,“噌”的一下從麵粉堆裡剷下一大簸箕,放到秤上稱一稱,這時候,一般都會習慣性地看著營業員的秤,生怕給少了。營業員把面倒進大漏斗裡,此時,我們早已用雙手把面袋撐得方方正正,在漏斗的出口處恭候了。隨著“譁”的一聲響,騰起一團白霧,白麵粉就滑了進來。由於重量不同,往往營業員會在散裝的麵粉和漏斗之間往返好幾次。

油,是用大鐵皮桶裝著,自己拿著自家的油瓶子打油。提鬥有一斤、半斤和一兩、二兩的。顧客手中的空油壺放在大油桶的桶蓋上,用力按下壓油機的手柄。於是,清澈的油便從大桶裡吸上來,緩緩地注入到小油壺裡。都說是緊打酒,慢打油。如果營業員打快了,就會吃虧。打油的時候更不能錯眼珠,少給一點兒也不答應。有的居民覺得自己的油少了,甚至會要求把油倒回去,稱完瓶子的重量再重打。

進入上世紀80年代,糧食部門根據新形勢要求,率先建起了掛麵廠、饅頭面包等熟食車間,糧店成為銷售主渠道。更有一些糧店辦起了前店後廠,經營主副食和調料等,方便了群眾。

1993年,我國取消糧票制度,在這個時候,開始有了議價糧店,也叫雜糧店。而到了1995年,個人也可以開糧店了,國有糧店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拉煤球和套爐子

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初,德州人做飯取暖都用煤球,每月去煤球廠買煤球是重要的“家庭作業”。

煤的供應是按照戶口來定量的,大約是每人每月100多公斤。當時德州市的煤球廠在新華路人民公園南門對面,每週只有星期天休息,因此大家買煤球時間非常集中,每次都是一場“戰鬥”。

德州文脈 | 票證時代德州的糧店和煤球廠

上世紀80年代的大煤球機

那時候的煤球廠備有毛驢車、人力地板車,專門用於出租,但由於收入都不高,人們還是選擇自己拉車去買。拉煤的工具是地板車,個人沒有,要到單位的行政或後勤部門去借。單位的車數量有限,就需要提前“掛號”,由管事的按先來後到或者關係遠近安排使用,或上午或下午,幾點到幾點都是有明確規定的。如果排到自己了,臨時有事去不了,就需要重新排號。

頭一天晚上一切準備就緒,早早就躺下了,凌晨三四點起床,摸黑拉著小車趕到煤球廠去排隊。小拉車從煤球廠的門口分兩三隊,沿著道路排出很遠。大約8點鐘,煤球廠開門,大家會推著自己的空車衝進廠內,在收費處開票,工作人員在車身上寫上一個序號,然後等著叫號。被叫到號的美滋滋來到磅秤處排隊,稱好自己車的重量,急火火來到廠區晾晒煤球的大棚裡,找一把大鐵叉子裝煤球。煤球根本沒有存貨,都是現生產現賣,裝的時候要找早些時候製造好的煤球,比較乾和硬,分量也會輕些。剛生產出來的煤球很潮溼,在冷冷的冬天裡,冒著絲絲熱氣,這時候買,壓分量,裝車時也很容易破碎。煤球廠的空地上,不少人守著收攏的煤球,等風乾。裝好車後,需要再拉著返回磅秤處,稱重量並出示購煤本、小煤球票付錢。每買一次都要在《居民購煤證》上記錄、蓋章,以防重複多購。

岳父是大學生,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標準的知識分子,但買煤球這種體力活也是必不可少。當時家在迎春巷,買煤球要到公園南門處,來回十幾里路。買煤的車是提前一天就借的,星期天一到,天不亮起床,簡單吃一點,就往煤球廠趕。“那時候的柏油路很軟,夏天的時候,煤球車一過,就軋出一道印記,真沉啊。”岳父這樣告訴我。千辛萬苦回到家,就是最幸福的時刻了,用省下僱人的錢犒勞一下自己,買上五毛錢的肉,能吃兩頓,一頓包餃子,一頓炒個菜。

煤球買回來後,整個的直接填爐子裡了,但總要剩下不少煤末,於是家家都和煤餅子,煤餅子鬆散不成型,便在裡面摻些爐渣或者黃土增加黏性。遇到煤球不夠用的時候,還要去砟子店買煤渣,當年最大的砟子店在三八路西頭路北,不過鐵路橋。鄰居苑大哥告訴我,小時候每次去買煤渣都累且快樂著,因為家裡人會獎勵5分錢,3分買根冰棍,2分到城隍廟的書鋪裡租本小人書看。那時經常見到星期天太陽好的時候,家裡的男人們倒騰著和煤餅子,院子裡地方不夠,就到大街上或人行道找個向陽的地方,先撒上一層幹煤末,再將和好的煤灰均勻地攤開,然後用鐵杴壓平壓實,大約2釐米厚的樣子,最後切成幾縱幾橫的大塊,等到兩三天風乾後,便可剷起待用了。製成煤餅子後要隨時關注天氣變化,一陰天就要立即行動,要麼用雨布蓋起來,要麼趕緊挪爐子屋裡去。

德州文脈 | 票證時代德州的糧店和煤球廠

那時人們在街邊打蜂窩煤

用了一年的爐膛,總會掉下一些爐壁土來,再用爐火就不旺了,並且費煤球,這時就要將爐膛用泥土通抹一層,叫“套爐子”。套爐子一般在10月份快冷的時候,這是個技術活,有請專門師傅的,也有自己動手的。先到大街上找一簸箕黃土,再去土產店買點“麻刀”摻在黃土裡,也有的摻理髮剩下的碎頭髮。和好後,把泥分成一塊一塊的,蘸上淡鹽水,用力貼在爐膛上,然後攤平,一層一層糊上,套好的爐膛是肚大口小的壇狀,這種爐膛裝煤多,燒得旺。爐膛也不能太大,否則太費煤。爐膛套好後,不能慢慢晾乾,要用柴火點燃烘乾,這樣的爐膛經燒也不會產生裂縫或下墜。生爐子要引火,那時候不少家裡都在院子角落裡堆著刨花,這些刨花,或是從打傢俱那裡買來的,或是直接淘換的。

蜂窩煤是德州人發明的

德州文脈 | 票證時代德州的糧店和煤球廠

1900年,武城龐莊的農戶製作煤球

在2016年北京國際設計週上,“經典設計獎”頒發給了蜂窩煤,這可是設計周的最高獎項,設計周是由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含金量頗高。

蜂窩煤,俗稱“大煤球”,名稱是北京人首先叫出來的,但發明人卻是德州市燃料公司退休職工,名叫郭文德。在很多老燃料人的記憶裡,郭師傅性格穩重,是個受人尊重的開明長者。

郭文德,1916年出生在河北景縣四里屯村,目前屬於留智廟的西營村。他打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機靈勁,總愛琢磨事,但由於家裡窮,僅僅上了3年學。退學後,他先是幫助父親種地,後來進入工廠當學徒,1937年開始從商。

1949年的一天,郭文德隨東家到北京,在客店裡,他受到火苗從封爐子捅的眼裡向上冒的啟發,聯想到當年侵華日本人用的煤爐,萌生了製作一種既方便又好燒的新煤球的想法。回家途中路過天津,他把想法告訴了舅父,得到大力支持。沒技術、沒資金、沒先例,研製一種新產品談何容易,郭文德有的是一股鑽研勁。回到德州後,按照腦子裡的想法,他與另外兩個老工人一起,反覆推敲,初步製造出一個加工大煤球的機具來,又從煤球的配料上做了無數次試驗和改進,大煤球終於誕生了。

1950年,在德州市南門外,開張了一家叫工業家庭社的商號,它經營一種很稀罕的商品——經濟煤球,由於人們不熟悉,最初的生意並不好,每天銷售不過兩位數。不久,隨著德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宣傳和推廣,經濟煤球逐漸流行起來,每天能賣八九百個,到了1956年,更是增加到5000個,商號也改名為利民煤球廠, 經濟煤球成了城裡人日常必需品,更有了蜂窩煤、大煤球的新稱呼。這一年,隨著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利民煤球廠轉為國營企業,大煤球更加廣泛地得到群眾歡迎。

1960年,大煤球實現了機械加工,但在老德州人的記憶裡,還常常想起郭氏手工製作的大煤球。

德州文脈 | 票證時代德州的糧店和煤球廠

如今,工業路上的煤球廠

(原創:王德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