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通川橋石獅子

達州 交通 獅子 四川 達州日報 2019-05-01

通川橋,位於達州主城區,跨越州河。1939年2月動工修建,1941年2月竣工。橋長300.92米,橋高15.98米,橋面淨寬4.5米,兩側人行道各寬0.5米,主橋由11孔跨徑各20米和2孔跨徑各15.4米的鋼筋混凝土懸臂樑組成,引孔為兩孔跨徑7.5米的石拱和1孔跨徑為6米的鋼筋混凝土平板橋。

記憶中的通川橋石獅子

通川橋,初制藍圖名為州河橋,即將竣工時,橋渡工程處處長許行成題名利涉橋;1940年冬,交通部公路總管理處科長周鳳九來到達縣驗收大橋時,將橋名改為通川橋;該橋是當時四川公路建設史上最早的一座用鋼筋混凝土修建的大橋,所以人們又把它叫作鐵橋;1969年更名為東風橋;1980年修補大橋時恢復原名。

通川橋兩邊橋頭的牌坊上,由當時交通部部長張家璈、公路總管理處處長趙祖康分別以顏體和隸字體題寫了通川橋3字,周鳳九自書“疊石起長虹 喜此日 萬眾歡娛 共祝通川福利;援人登彼岸 願今後 全民團結 完成建國功勳”一副楹聯刻於北頭牌坊柱子上。

隨著歲月的推移,交通運輸量逐漸增大,通川橋加固工程勢在必行。1954年整修加固時,發現鋼筋混凝土大梁出現裂紋,少數橋墩微有傾斜;1966年修建襄渝鐵路時,晝夜行車量增至2000餘輛,大量的超負荷運載,使通川橋的裂紋不斷增加和擴展,南岸3號橋墩下陷明顯,駛過一噸以上的車輛便顛簸有聲;1970年,嚴禁重車通行;1976年,大修3號橋墩。為了保證安全,1980年6月封閉,行人過河只能坐渡船。1981年3月,四川省達縣公路養護總段對通川橋進行修復加固,1983年8月竣工。1998年4月,在原址上建成橋面淨寬20米、兩側人行道各寬3米、總長334.65米的全新通川橋。

修建通川橋時,工程師徐芝田受命仿照北京盧溝橋,用水泥澆鑄了308個小獅子(一說357個),安裝在橋的兩側欄杆上,“文化大革命”中被當作“四舊”全部搗毀,至今只能留在人們的記憶裡了。而攝影師朱達生拍攝於1964年的照片卻留住了這一記憶。

當年,人們很關注通川橋的石獅子和個數。王海衝記得兒時就數過兩次,每次都是學校組織看電影后,約耍得好的同學一起上鐵橋數的。先從城內往南外方向數,兩人各數一邊,到南外橋頭再互換往城內數,橋上獅子到底多少個?每次總要差一兩個,沒數準確。他傾向於357個。他分析數不清的原因是,橋上每隔幾個橋墩,人行道上就有一個約兩米寬半圓型往外伸的小平臺,這平臺兩邊人行道都有且對稱。平臺上安有老式路燈,這平臺弧形欄杆上的石獅造型與人行道欄杆上獅子有異,有的獅子腳下踩著小獅,有的背上還有爬著小獅,且兩邊平臺上的獅子個數也不盡相同,這就增加了清點難度。

90多歲的胡樹文老人,當年就通川橋石獅子個數到底是300多個還是400多個與人打賭,輸了的賠一斤牛肉乾、兩斤白酒。他們怎麼數都只有300多個。胡樹文贏了後,仗著年輕身體好,一次就將牛肉乾、白酒乾了個精光。老人談起這事,至今仍興奮不已。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社區記者 鄭景瑞 編輯 尹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