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解讀丨國防七子——哈爾濱工業大學

相信大家對哈爾濱工業大學都不陌生,哈大的工科是公認為很厲害的,就業也都不是問題,賺錢的多少看你學的是什麼專業,當然還有你的個人能力。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哈大”


院校解讀丨國防七子——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一、歷史變遷

1920年,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開始籌建。

1922年,更名為中俄工業大學校,學校由4年制改為5年制。

1928年,學校改由中華民國東省特區領導,校名改為東省特區工業大學校。同年,法政學院和商學院併入,學校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校。

1931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35年,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學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語授課,指定招收中、日籍學生。

1936年,更名為國立哈爾濱高等工業學校。

1938年,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開始從全國招收研究生,是國內最早培養研究生的院校。

1950年,學校決定6月7日為建校紀念日。

195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被國家確定為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兩所院校之一。

1954年,高教部第一批確定6所高校為全國重點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成為京外唯一一所重點大學。

1966年,受“文革”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科研秩序遭到嚴重破壞。

1970年,學校少數人員與絕大部分物資南遷重慶,與哈軍工二系合併成立重慶工業大學;留哈部分與黑龍江工學院、哈爾濱電工學院合併組成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1973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重慶工業大學北返,恢復原哈爾濱工業大學。

1977年,恢復本科生招生。

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

1982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4年,再一次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15所院校之一。同年,成為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

1985年,經原航天工業部批准,與威海市政府簽訂了創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協議書。

1988年,經原中國航天工業部批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開始正式招生。

1996年,成為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院校之一。同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哈爾濱工業大學與一汽集團共建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決定遷址威海。

199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正式遷址威海,在威海分校改擴建。

1999年,國防科工委、教育部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簽署了重點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協議。

2000年,與哈爾濱建築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正式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2010年,工業信息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簽訂三方重點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協議。


院校解讀丨國防七子——哈爾濱工業大學



二、辦學地點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老校區、新校區。

山東省威海市:威海校區。

廣東省深圳市:深圳校區(籌)。

三、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四、辦學屬性

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985工程/211工程/C9聯盟

五、碩士點分佈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0個。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海洋科學、科學技術史、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信息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宙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設計學、公共管理。

六、博士點分佈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7個。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社會學、數學、物理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宙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


院校解讀丨國防七子——哈爾濱工業大學


七、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分佈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5個: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土木工程、建築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機械工程、力學、物理學、數學。

八、專職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及長江學者分佈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5人

兩院院士2人:劉永坦,無線電領域專家;宋健,控制論、系統工程和航天技術領域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馮守華,化學領域專家;王家騏,光電儀器領域專家;餘夢倫,數學領域專家;韓傑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29人:黃文虎,力學領域專家;林尚揚,焊接領域專家;杜善義,複合材料研究領域專家;曾廣商,飛行器控制系統伺服機構技術領域專家;陳予恕,工程非線性動力學領域專家;蔡鶴皋,機器人及機電一體化技術領域專家;樑駿吾,半導體材料領域專家;王子才,控制科學與工程領域專家;張乃通,通信技術領域專家;方濱興,計算機領域專家;高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專家;呂躍廣,特種電子信息系統總體設計與研製領域專家;傅恆志,材料及冶金學領域專家;趙連城,冶金領域專家;王國棟,壓力加工領域專家;周玉,材料科學領域專家;樑維燕,發電工程與設備領域專家;王仲奇,熱力葉輪機械領域專家;陳清泉,電機電力驅動和電動車領域專家;秦裕琨,熱能工程、燃燒學領域專家;王光遠,地震工程理論領域專家;謝禮立,地震與防災工程領域專家;李圭白,市政工程領域專家;張傑,物理學領域專家;沈世釗,結構工程領域專家;何鏡堂,建築設計領域專家;歐進萍,結構監測、控制與防災減災工程領域專家;任南琪,市政與環境工程領域專家;欒恩傑,自動控制領域專家。

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

蔡惟錚,電子技術領域專家;張少實,液力傳動領域專家;唐朔飛,基礎數學領域專家;遊宏,數學領域專家;王煥定,土木工程領域專家;孫毅,力學領域專家;鄧宗全,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領域專家;吳建強,電氣工程領域專家;談和平,動力機械領域專家。

長江學者共計58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9人:劉宏,機器人及機電一體化領域專家;程凱,超精密與特種加工領域專家;馬軍,市政工程領域專家;李澤生,物理化學領域專家;王彪,航天工程力學領域專家;段廣仁,導航制導與控制領域專家;呂志偉,物理電子學領域專家;B.B阿布拉依莫夫,航天材料學領域專家;任南琪,環境工程領域專家;曹喜濱,飛行器設計領域專家;赫曉東,材料學領域專家;吳林志,工程力學領域專家;苑世劍,材料加工工程領域專家;孫立寧,機器人及機電一體化領域專家;孫克寧,化學工程與技術領域專家;李惠,結構工程領域專家;冷勁鬆,工程力學領域專家;姚鬱,導航制導與控制領域專家;劉林華,工程熱物理領域專家;李一軍,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專家;黃玉東,應用化學領域專家;樑迎春,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領域專家;於達仁,動力機械工程領域專家;賈德昌,材料學領域專家;孟松鶴,高超聲速熱防護技術領域專家;鄭文忠,結構工程領域專家;高會軍,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領域專家;王愛傑,環境工程領域專家;甄良,材料學領域專家;趙傑,機械電子工程領域專家;李立毅,電氣工程領域專家;張幸紅,力學領域專家;蘇彥慶,材料加工工程領域專家;單德彬,材料加工工程領域專家;楊春暉,應用化學領域專家;譚憶秋,道路與鐵道工程領域專家;鄭萍,電機與電器領域專家;田禹,環境工程領域專家;朱嘉琦,飛行器設計領域專家。

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5人:周克敏,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領域專家;曹文武,多功能材料物理與應用領域專家;李澤湘,機械電子工程領域專家;李篤中,環境工程領域專家;康健,建築科學領域專家;樊文飛,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專家;劉國平,控制科學與控制工程領域專家;

I.E.Magnin,生物醫學圖像處理領域專家;Mark Jackson,超精密加工及微納製造技術領域專家;N.A.Kotov,化學領域專家;朱偉東,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領域專家;託尼•威爾森,儀器科學與技術領域專家;祝效國,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專家;施陽,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領域專家;Alexander Hartmaier,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領域專家。

長江青年學者4人:黃志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領域專家;張麗霞,材料加工工程領域專家;張立憲,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領域專家;翟長海,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領域專家。


院校解讀丨國防七子——哈爾濱工業大學


九、國家重點實驗室分佈

國家重點實驗室8個: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屬精密熱加工重點實驗室、可調諧(氣體)激光技術重點實驗室、特種環境材料技術重點實驗室、空間環境材料行為及評價技術重點實驗室、燃煤汙染排減國家工程實驗室。

十、一流學科及教育部第四輪評估

教育部學科評估A+: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教育部學科評估A: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教育部學科評估A-: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城鄉規劃學;軟件工程;數學

教育部學科評估B+:物理學;建築學;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

教育部學科評估B:統計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公共管理;設計學

教育部學科評估B-:外國語言文學

教育部學科評估C+: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教育部學科評估C:海洋科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

教育部學科評估C-:暫無

十、國家級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光學、電機與電器、物理電子學、通信與信息工程、飛行器設計、環境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信息與通信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十一、國家級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2個:廣播電視編導、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軟件工程、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工程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焊接技術與工程、環境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哈工大在東三省的不可動搖的地位。至少在東三省的任何一座城市,對大學有概念的一定會知道哈工大,知道哈工大是一個好大學。這種在東三省無人可擋的自豪感是在工大讀書的任何人都會感受到的,也算是工大人的一個福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