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願,選大學和選城市,哪個更重要?


文|凱風


人生充滿偶然。

一次錯誤的選擇,可能讓你多走五到十年的彎路。工作如此,買房如此,高考也是如此。

選大學、選專業還是選城市,這是經久不息的熱門話題。高分考生選擇空間廣闊,985不在話下,學校、專業自然比城市更加重要。但對於芸芸眾生,沒有名校光環加持,唯一的機遇就是選好城市。

城市分化時代已經到來,能不能選好城市,決定著很多人的未來

01


什麼是高考意義上的好城市?

第一種是教育大城。

這類城市教育資源充足,名校雲集,高校之間互動頻繁。即使入了二流高校,也有機會享受一流高校的溢出效應。

以武漢為例,武大、華科、華師等7所211高校建立了“七校聯盟”,彼此之間可跨校輔修第二學位。這就意味著,即使上不了武大華科這兩所985,在武漢也有機會拿到985的學位。

具體來看,哪些城市屬於教育大城?

目前,全國共有1265所本科院校,其中本科院校最多的十大城市分別是:北京(68所)、武漢(46所)、西安(44所)、上海(39所)、廣州(37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瀋陽(29所)、杭州(28所)、成都(28所)。


高考填志願,選大學和選城市,哪個更重要?


比本科院校更能代表城市教育實力的是雙一流高校。雙一流是985和211的升級版,雙一流高校包括一流院校和擁有一流學科的院校。

一流院校又有A/B類之分,其中清北復交等36所高校屬於A類,只有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等6所高校位列B類。

具體來看,“雙一流高校”最多的十個省份:北京(34所)、江蘇(15所)、上海(14所)、陝西(8所)、四川(8所)、湖北(7所)、天津、廣東(5所)、遼寧、湖南、黑龍江(4所)。


高考填志願,選大學和選城市,哪個更重要?


由此可見,中國的大學尤其是一流大學主要集中於北上廣以及部分強省會城市,南京、武漢、西安遙遙領先,而深圳、蘇州等經濟強市在高等教育上並不突出。

這種格局的形成,有歷史積澱的因素,也與計劃時代的資源配置密切相關,更與高校所處區域的經濟實力密切相關。

隨著經濟實力的轉移,深圳、蘇州在過去的教育劣勢有望得到扭轉。

02


第二種是強省會城市或經濟強市。

教育大城是歷史積澱和經濟實力雙重突進的結果,不僅可遇而不可求,而且早已成為既成事實。不過,教育大城高校眾多,無論是財政資金還是政策扶持,都無法平均分配,不是每個高校能夠得到照顧。

相反,在教育資源並不發達的強省會城市,對於省內最好的學校的支持力度,卻非教育大城所能比。

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鄭州

鄭州乃至河南,高等教育都不算髮達。迄今為止,整個河南仍無一所985高校,就連211高校也只有一所:鄭州大學

在創新驅動時代,大學對於城市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之突出。可以說,鄭州大學就是鄭州乃至河南省高等教育的代表,也是鄭州市產學研一體創新驅動的關鍵支撐所在。

這就決定了,無論是鄭州市還是河南省,都會將資源傾注於此。

去年底,河南省表示,“十三五”期間擬籌措資金40.27億元推進“雙一流”建設,今後三年省財政還將在科研經費、基建資金等方面對鄭大、河大給予支持。

當然,一省只有一所頂尖大學的地方還很多,但只有強省會或經濟強市,才能提供強大的支持動力。如果本身的經濟底子就比較弱,即便想要支持首位大學,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高考填志願,選大學和選城市,哪個更重要?



更關鍵的是,落後地區恐怕連過去的教育優勢都無法保持。

前不久,有文件提出“不得從中西部、東北地區片面高薪挖人才”——就展現了這種無奈的現實。

03


第三種是就業所在地。

所謂就業所在地,指的是產業發達、就業崗位多元化、就業資源充足、薪資水平和升職空間較為突出的城市。

那麼,哪些城市是就業所在地?

想要回答這一問題,除了看各大城市的支柱產業、就業人數和平均年薪之外,更具現實參考指標的是,各大名校畢業生的就業去向。

用腳投票,這是最大的現實。

根據網易數讀的統計,2018年畢業生中,華南理工大學留在廣東的比例高達85.5%,復旦大學留在上海的比例高達73.86%,浙江大學留在浙江工作的比例為59.69%。

相比之下,華中科技大學留在湖北的就業比例為25.56%,中科大留在安徽的就業比例為26.49%,哈工大留在黑龍江的就業比例僅為9.24%,全國墊底。


高考填志願,選大學和選城市,哪個更重要?


具體來看三個典型的985高校: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這三所學校一個位於中部的武漢,一個位於南方的廣州,一個位於東北的哈爾濱。

華中科大位於湖北武漢,但畢業生去得最多的地區卻非湖北,而是廣東。這是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去向:廣東(26.74%)、湖北(25.56%)、上海(10.05%)、浙江(6.09%)、北京(5.82%)、江蘇(5.82%)。

相反,中山大學位於廣東廣州,中大的畢業生接近八成都留在了廣東。根據就業報告,中山大學畢業生留在廣東的比例高達76.77%,其中39.59%選擇廣州,其次是深圳(24.9%),珠三角其他城市佔比10.23%,北京和上海分別只佔2.98%和2.68%。


高考填志願,選大學和選城市,哪個更重要?


哈工大位於黑龍江,人才外流更為明顯。2018年,哈工大畢業生留在東北三省的比例僅有14%,大多數都去了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

哪裡是就業聚集地,不必羅列數據,其實也是一目瞭然的。

04


千萬不要選錯城市。

當然,選城市的前提,在於已經做好了高校層級的優先排序。顯然,985高校擁有最大的優先級,其次為211高校。

舉個簡單例子,黑龍江經濟再收縮,東北人才再外流,哈工大的教育水平,都非一般高校所能相比的。能選哈工大,當然沒必要在北上廣擠破頭選個二流高校。

至於網上經常出現的例子,華中科大與深圳大學該選哪個,吉林大學與上海師範大學該選哪個,都屬於無事生非的標題黨套路,不必理會。

如果在兩個985或211高校之間猶豫,或者選擇空間只剩下二三流高校,那麼選好城市無疑就很重要。

這裡有三個原則:

其一,儘量到大城市去。大城市不僅教育資源更發達,就業空間也更廣闊。無論是為了開闊視野,還是為了未來的工作,大城市都是最基本的。

其二,避開三無城市:既不屬於省會,也不是經濟強市,更不靠近就業所在地的城市。這些地方,過去因緣際會,獲得名校落地,但一無財力,二無優勢產業,三無充分的就業空間,未來發展必然堪憂。

其三,不一定都要擠到北上廣。北上廣的經濟、產業和教育無一不發達,但這三大城市競爭也最為激烈。那麼,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都市圈或城市群內的高校,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既不脫離大城市,又靠近就業所在地,這是更為理性務實的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