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舍小家,只是為了這個大“家”

大學 自行車 正能量 社會 中國西藏新聞網 2017-04-14

“這個藥是在白天吃的,每天吃一次,每次吃兩粒,一定要記清楚,別吃錯了。”工布江達縣朱拉鄉衛生院院長國吉正忙著為縣福利院的老人開藥。

24年舍小家,只是為了這個大“家”

國吉正在為福利院老人看病。

2014年工布江達縣社會福利院福利院搬到了新址,地理位置比較偏遠,考慮到福利院老人大多體弱多病,政府決定抽派一名藏醫長期駐守在福利院。“那時候工布江達縣藏醫特別緊缺,多數還都是女醫生,她們還要照顧家裡,我在朱拉鄉無牽無掛,所以就主動報名來了。”國吉一臉輕鬆地說。

原來國吉從1993年大學畢業後就在工布江達縣工作,一直是舍小家,顧大“家”,從醫近24年一直和家人分居兩地,他的女兒索朗央金在內地讀大學,愛人拉姆在拉薩上班的同時還要照顧三位老人,日子過得很是清苦,然而拉姆還是一如既往支持他的工作,每每想到此國吉心裡總是很辛酸,但是面對種種困難他卻從沒向組織提過任何個人要求。

24年舍小家,只是為了這個大“家”

國吉向老人解說服藥方法及藥量。

國吉對於工作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福利院老人大多數是不識字的,國吉本著為患者負責的態度,在開藥時設計了簡單風趣的辨別方式,例如,早晨服用的畫太陽,中午服用的畫十字,晚上服用的畫月亮,並在旁邊畫上小圓圈表示應服用粒數,以方便老人們區分服用。“每次開藥還不能多給,怕老人們吃多吃錯了,於是我就讓他們多過來幾次,同時,也好方便了解他們的病情。”國吉補充說。

對於福利院國吉是再熟悉不過了,3年來,他吃住都於此,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崗位。這裡的每一位老人國吉更是知根知底,姓名、年齡、房間、身體狀況……,國吉早已牢牢地記在心上,這讓平時忙碌的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4年舍小家,只是為了這個大“家”

國吉為病人病情做好詳實的記錄。

學而不已,闔棺乃止。為了滿足醫療衛生事業的需要,24年來,作為藏醫出身的國吉在加強自身專業提升的同時還在自學西醫,主動擔起了西醫的職責,改變了朱拉鄉長期缺少西醫的現狀。由於國吉勤奮好學,服務熱情周道,他很快成為農牧民心目中十分信賴的好醫生。也正因為如此,國吉還獲得了國家級2001年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滅新生兒破傷風獎等多項榮譽。

作為醫生,國吉更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一顆真誠的愛心,從醫期間,他突破傳統的坐等病人習慣,自己帶頭定期巡迴醫療,送醫送藥,經常騎馬,騎自行車與村醫一起走村串戶。在交通不便,醫務人員緊缺的朱拉鄉農牧區灑遍了他的腳印。也得到了上級行政部門和領導們以及廣大農牧群眾的一致好評。

眼看2018年國吉就要退休了,他對這片熟悉的土地充滿了感情,這裡儼然成為了國吉的另一個“家”,醫院“戰友”和病人都是這個大“家”的家庭成員,國吉將站好醫療戰線的最後一班崗。(劉金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