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看過影片《無問西東》的觀眾應該還記得這樣一個場景。

遠處突然傳來急促的空襲警報,還在教室裡上課的學生們急忙拿著書本四處逃散。

有時為了方便,大夥乾脆就在外面上課,天空的炮火聲和老師的講課聲混雜在一起。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一個可能聽過卻比較陌生的名字進入大家的視野:

西南聯大。

之所以陌生是因為它在中國的歷史上只存在了八年多的時間。

而出現在這部為清華獻禮的電影裡,不僅僅由於它是清華大學歷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很多人說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今天,藉著這部剛剛推出的紀錄片,我們終於有機會好好地走進這所極具傳奇色彩的大學校園。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1937年8月28日。

一封來自國民政府教育部的文件讓這一天成為了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特別日子。

北大校長蔣夢麟、清華校長梅貽琦、南開校長張伯苓,幾乎同時接到了公函。

公函要求:三校南遷長沙,聯合組建長沙臨時大學。

起因源於一個多月前剛剛爆發的“七七事變”,梅貽琦接信後,立即赴長沙進行籌備工作。

3個多月後,南京陷落,武漢告急,剛剛在長沙安穩下來的課桌再一次面臨危機。

經蔣夢麟親自請示蔣介石,長沙臨時大學再次決定搬往昆明。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長征路上的西南聯大師生

聯大長征

前往昆明的路線主要有三條。

一路沿粵漢鐵路至廣州、香港,乘船至越南海防,轉滇越鐵路到昆明。

一路沿湘桂公路經桂林、柳州至南寧,再經越南轉滇越鐵路到昆明。

婦女兒童和一些身體孱弱同學優先這兩條路線。

最後一路由體檢合格的210名男生、11名教師以及4名軍事教官及隊醫組成“湘黔滇旅行團”,選擇了完全徒步橫跨湘黔滇三省進入昆明。

路上經過的大多是偏僻小鎮,師生數量太多,有時就只能住在牛棚羊圈裡。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次長達3000多裡的“旅行”竟意外變成了中國教育史上最偉大的長征。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隨行的聞一多臨走前叫醒兩個兒子,掉著眼淚說:“我走了,將來,雲南見吧。

他稱從小在城市長大,之後出國留學的自己是“假洋鬼子”,和中國農村一直是隔絕的,這次的長征反而讓他看到了真正的中國。

1938年4月28日,聯大長征隊伍順利抵達昆明。

六天後,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正式成立。

校訓:剛毅堅卓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人到了,學校也有了,問題卻接踵而來。

先是住。

學校剛剛成立,還沒有校舍,當時的校長梅貽琦特地請樑思成、林徽因夫婦親自設計。

第一個方案很快就設計完成,卻立馬被否決了,因為學校當時的經費主要用來買圖書和教學設備了,剩餘不多,樑思成重新修改。

第二稿,高樓變矮,不成。

第三稿,矮樓變成平房,不成。

第三稿,磚牆變成土牆,還是不成...

當時的聯大建設長黃鈺生無奈地說:“除了圖書館屋頂可以使用青瓦,教室、實驗室可以使用鐵皮之外,其他建築的屋頂一律覆蓋茅草,磚頭木料再減一半,麻煩您再作一次調整。”

面對如此“難纏”的甲方,樑思成忍無可忍:“茅草房?每個農民都會蓋,要我樑思成幹什麼?”

罵歸罵,最後還是有了我們在《無問西東》裡看到的茅草鐵皮頂教室。

一下起雨來,頭頂上便傳來“咚咚咚”打鼓一般的巨響。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樑思成、林徽因設計的西南聯大校舍

學生宿舍也很艱苦,一間茅草棚,上、下通鋪住四十人。

因為窮困,幾乎沒有功夫吃喝玩樂,只好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習。

當時學校的學習氛圍以自由為主,上不上課,上什麼課,去哪裡上課都沒有強制的規定。

因為學習環境差,當時很多同學喜歡去當地的茶館學習,一杯茶從早泡到晚,書也就從天亮讀到了天黑。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不單單是埋頭讀書,同學之間也常常互相高談闊論。

據何兆武老先生回憶,就清楚地記得有一次聽見當時物理系的兩位才子在吹牛。

一人問:“愛因斯坦最近又發表了一篇文章,你看了沒有?”

另一人答:“看到了。”

那人又問:“以為如何?”

另一人把手一擺,很不屑地說道:“毫無originality(創新),是老糊塗了吧。”

後來我們知道這兩人都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

問的是黃昆,答的叫楊振寧。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除了住,吃也是個大問題。

抗戰之前,當時的教授工資最高一個月四百多塊錢(當時北京普通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差不多十幾塊錢)。

可是到了戰後,由於戰亂以及通貨膨脹各種原因,吃飯成了大夥的最大問題。

物理系教授吳大猷為了給妻子治病,每天化裝成乞丐,到菜市場撿剩骨頭為妻子熬湯。

朱自清上街被乞丐追著乞討,只因說了一句:“我是教授”,乞丐便立馬就不糾纏了,因為大家都知道: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當時學校食堂做飯用的是陳米,學生戲稱之為“八寶飯”。

八寶者何?

曰:谷、糠、秕、稗、石、砂、鼠屎及黴味也。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西南聯大上課的學生

《西南聯大》由徐蓓導演,一共5集,分別為《八音合奏》、《剛毅堅卓》、《大學之大》、《火的洗禮》、《嘉蔭長留》

分別從西南聯大的建校、精神、歷史、傳承各個角度展現和解讀了這所大學所具有的永恆魅力和精神力量。

紀錄片歷時兩年拍攝,共採訪了近50位西南聯大學子(其中最年輕的也已經90歲高齡),收集到眾多珍貴的影像、書信和日記。

片中大多數的旁白都是直接由一些著名校友的文章片段組合而成,那些都算得上是真正第一手的回憶資料。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看完紀錄片的那一刻,你會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麼的不真實。

它太美好了,就像是一個夢,有甜蜜,也有苦澀,最終是圓滿的大結局。

物質資源的匱乏,國破家亡的悲憤,一心學習的期待,名字說不完的大師,成就數不清的學生。

彷彿就像是劇本里精心編排的故事。

可它就這樣真真切切的發生了,而且發生在整個國家最危難的時候。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被炸燬的校舍

儘管只有短短的八年,卻承載過中國教育以及文人無限的夢想。

西南聯大,你很難說它只是一個簡單的大學。

中國文人自由精神的堡壘,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都不過分。

在寫文章之前,我想過如何如何介紹一個個鼎鼎大名的大師,也想過仔細羅列西南聯大驚人的成就,比如出了多少諾貝爾獎得主、多少院士、多少著作。

直到我看到張起鈞在《西南聯大紀要》裡的一句話:

若只談上課講學,那實在不能算是瞭解西南聯大。

便只能作罷,最後只是列舉了幾件趣事希望讓大家對印象裡比較枯燥的紀錄片產生一點興趣。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西南聯大文學系全體師生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馮友蘭,聞一多,唐蘭,遊國恩,羅庸,許駿齋,餘冠英,王力,沈從文

無論是陳寅恪、胡適、華羅庚、沈從文這樣的學術泰斗,還是鄧稼先、楊振寧、李政道這些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但在大師星布,浩篇充棟的西南聯大,他們都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老師和學生。

真正動人的是他們不斷追求知識的身影。

西南聯大,無問西東

在西南聯大的校歌裡有這樣一句話:

中興業,需人傑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對他們而言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都已經逐漸變成了歷史。

我們開始不斷地緬懷,卻不應該只是通過一個個簡單的獎盃和名字。

只有親自走進去,看一看、聽一聽、讀一讀。

方才知道真正的傳奇到底是什麼樣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