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北大學霸談經驗:巧妙規劃早晚黃金時間我的學習效率翻了一番!

大學 文章 睡眠 北京大學 高效學習法 2017-04-06

關於中學生的學習時間規劃問題,同學們各有各的看法,就讀於北京大學的慈顏誼同學就這個問題談了自己的感想:

進入高中後,每天供我們自己複習的時間不多,因為白天在學校的學習任務都安排得很緊湊,所以我比較喜歡回家後利用晚上的時間複習,因為晚上週圍會比較安靜,更利於我安心地投入到複習中去。

晚上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肯定做不到面面俱到,所以我每天晚上的學習任務都不一樣,有時候晚上做一道政治辨析題,有時鑽研幾道數學難題,等等。

在睡覺之前,我也會閉著眼睛回憶今天所學習的內容。

聽北大學霸談經驗:巧妙規劃早晚黃金時間我的學習效率翻了一番!

而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狀元鄭恩柏也向我們講述了他的學習時間規劃經驗:

高一下半學期,我學習起來感到很吃力。

尋找原因後發現自己雖然在學習上花的時間不少,但真正有效的卻不多。

比如,我為了抓緊時間學習,常常睡得很晚,第二天上課時就會打瞌睡。

雖然整個瞌睡的過程只有幾分鐘,但這幾分鐘裡所造成的損失也是相當大的,很可能老師講的重點就在這幾分鐘裡。

後來,我改變了學習方式:每天早晨去學校進行早讀,課間休息時走出教室活動活動,午飯後看看報刊,午睡一會兒,以保證下午上課時有充沛的精力。

從以上兩位優秀同學的經驗中可以看出,每位同學學習效率高的時間段是不一樣的,沒必要整齊劃一。

聽北大學霸談經驗:巧妙規劃早晚黃金時間我的學習效率翻了一番!

但應該發揮我們的“利優思維”,找出自己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段,也要清楚自己什麼時間學習效率最低。

這樣方能讓時間和精力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一般來說,腦力最旺盛、精力最易集中的時間用來學習需要記憶、需要理解、內容比較深奧的課程:如清晨記外語單詞的效率較高,就是人們共同的體會。

教育家誇美紐斯主張上午學習那些需要作更多判斷和記憶的課程,午後則學習那些相對簡單的課程。

現在大多 數學校每日的課程表大多亦是這樣安排的。

當精力較差,感到疲憊時,同學們可以讀一讀語文課本當中那些優美的文章。

閱讀這些文章不會耗費太多的精力,既可以陶冶情操, 又可以學習一些詞語和寫作技巧。


為什麼有的人上課睡覺,成績卻十分優異!為什麼有的人熬夜學習,成績總上不去!

兩者間我曾經屬於後者,很努力,但換來的卻是別人的嘲笑!

在我教學期間,查閱了大量資料和大量國外學者名師交流,慢慢摸索出一套方法: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尋的,把規律總結成體系,這時你的專注力將完美集中,所以你的效率是雜亂無章的人的數倍。一分鐘背會一首唐詩,一小時記住一篇古文,一天記住300個單詞的都是小菜一碟,為了幫助更多的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體系,我不定時都會在網上以公開課的形式,給家長和學生分享,感興趣的可以加我私人微信號: mdcgkj8888(長按複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