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課成風,是高校教育產業化怪胎

大學 成風 英語 馬克思主義 善者勇聲 2017-05-28

替課成風,是高校教育產業化怪胎

在課堂上替“僱主”喊次“到”就可以輕鬆賺到一二十元錢。記者調查發現,在山東濟南高校眾多替課QQ群裡,“有償替課”儼然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替課明碼標價,有的“替課族”能月入千元。(5月15日大眾網)

高校“有償替課”現象,不止山東濟南獨有。這樣的消息,多年前就有媒體披露。是否需要採取嚴厲措施,予以狠剎,大概也要從高校教學管理和學生意願,多方考慮。

從消息中看,上課時,老師對所有聽課的學生,幾乎誰也不認識,那麼有“替課族”混跡其間,自然不會被認出。尤其“老師就站在上面上課,他不會管你幹嘛,所以帶上自己想看的書或者作業去替課,既賺錢也不耽擱自己的事。”我們從中看不到任何對於教學管理、教學紀律約束的措施,相反倒是為“替課”提供了客觀便利。

替課成風,是高校教育產業化怪胎

最應該關注的是,在替課QQ群中,尋找替課的課程多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大學英語等公共課。這樣的公共課,聽課學生超過100人,顯然是開放式的,甄別是否替課,註定難度重重。

由此看,高校替課成風,以致形成產業鏈,根源還在高校的教學管理及模式。如果一個學期內,高校教課的老師所面對的專業班級學生固定,並且人數相對少些,替課現象自然可以遏制。而遺憾的是,沒有高校會這麼做。高校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要用最少量的教師,完成最大量學生課業的教學。一言以蔽之,這是高校教育產業化孕育孵化出來的怪胎,其中實在難言教育質量。

高校這樣組織實施教學,或許一名教師只備課幾個課時就夠了。同專業的幾名教師完全可以將該專業的課程分解,而不必每個章節的內容都從頭至尾細緻備好,耐心講完。這樣,一堂課的聽課學生人數,只會無限增多。教師將完全不認識學生,站在或坐在講臺上,自己講自己的, 近乎自話自說,根本沒有精力沒有能力注意學生究竟聽沒聽課。對學生唯一的約束,也只能止於點名答到而已。

替課成風,是高校教育產業化怪胎

如此,我們有什麼資格譴責“替課族”和替課行為?相反,一些“替課族”能夠帶著自己要看的書、要完成的作業去替課,倒是很令人敬佩的。 賈志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