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在發射臺上的P-7導彈

1956年10月,導彈各部件分批運抵發射基地。經過組裝完畢後的導彈長約30米,最大寬度10米,重達300噸,最大推力486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導彈。1957年3月13日,導彈進入技術陣地。5月15日,蘇聯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8K71)的試驗,不過實驗失敗。之後的6月10日和7月12日的發射分別由於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導彈在發射時燒燬也宣告失敗。接連的三次失敗,讓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感到痛苦、彷徨和焦慮。經過事故分析後,同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彈頭重量模型飛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達勘察加靶場。之後專門生產了16枚用於發射試驗,其中4枚達到勘察加靶場,但總體偏差很大。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在發射臺上的P-7導彈

1956年10月,導彈各部件分批運抵發射基地。經過組裝完畢後的導彈長約30米,最大寬度10米,重達300噸,最大推力486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導彈。1957年3月13日,導彈進入技術陣地。5月15日,蘇聯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8K71)的試驗,不過實驗失敗。之後的6月10日和7月12日的發射分別由於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導彈在發射時燒燬也宣告失敗。接連的三次失敗,讓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感到痛苦、彷徨和焦慮。經過事故分析後,同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彈頭重量模型飛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達勘察加靶場。之後專門生產了16枚用於發射試驗,其中4枚達到勘察加靶場,但總體偏差很大。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1957年8月導彈 試驗人員合影

出於冷戰的需要,蘇聯一反軍事技術祕而不宣的老傳統,由塔斯社在1957年8月27日發表了一則轟動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級遠程彈道火箭向太平洋進行全程發射試驗成功。火箭試驗進展順利。經過短時間的遠距離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行!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導彈能夠發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區,與之相比戰略轟炸機已經遠遠落後了”。這種報道顯然是在暗示蘇聯在核武器運載工具上已經超越了美國,蘇聯具有把核武器發射到美國本土的能力。

在此之後的1957年10月4日22時28分34秒,蘇聯使用P-7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衛星”號(Спутник,8К71ПС)將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Спутник-1)號送入近地軌道。

1960年1月20日,P-7導彈開始戰鬥執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列入裝備。導彈第一級安裝有4臺6燃燒室航程適量液體火箭發動機РД-107,地面推力78噸和1臺8燃燒室航程適量發動機РД-108,地面推力71噸。導彈最大飛行距離8000千米,最大發射質量283噸,推進劑質量250噸,彈頭重5.5噸,最大速度7900米/秒,核裝藥威力300-500萬噸TNT,彈長31.4米,彈體直徑11.2米,射擊精度2.5-5千米(極限偏差10千米)。在注滿推進劑情況下導彈可以保存30天,導彈發射準備時間12小時。這型導彈僅僅生產了4枚,目標分別指向了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和洛杉磯。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在發射臺上的P-7導彈

1956年10月,導彈各部件分批運抵發射基地。經過組裝完畢後的導彈長約30米,最大寬度10米,重達300噸,最大推力486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導彈。1957年3月13日,導彈進入技術陣地。5月15日,蘇聯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8K71)的試驗,不過實驗失敗。之後的6月10日和7月12日的發射分別由於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導彈在發射時燒燬也宣告失敗。接連的三次失敗,讓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感到痛苦、彷徨和焦慮。經過事故分析後,同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彈頭重量模型飛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達勘察加靶場。之後專門生產了16枚用於發射試驗,其中4枚達到勘察加靶場,但總體偏差很大。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1957年8月導彈 試驗人員合影

出於冷戰的需要,蘇聯一反軍事技術祕而不宣的老傳統,由塔斯社在1957年8月27日發表了一則轟動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級遠程彈道火箭向太平洋進行全程發射試驗成功。火箭試驗進展順利。經過短時間的遠距離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行!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導彈能夠發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區,與之相比戰略轟炸機已經遠遠落後了”。這種報道顯然是在暗示蘇聯在核武器運載工具上已經超越了美國,蘇聯具有把核武器發射到美國本土的能力。

在此之後的1957年10月4日22時28分34秒,蘇聯使用P-7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衛星”號(Спутник,8К71ПС)將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Спутник-1)號送入近地軌道。

1960年1月20日,P-7導彈開始戰鬥執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列入裝備。導彈第一級安裝有4臺6燃燒室航程適量液體火箭發動機РД-107,地面推力78噸和1臺8燃燒室航程適量發動機РД-108,地面推力71噸。導彈最大飛行距離8000千米,最大發射質量283噸,推進劑質量250噸,彈頭重5.5噸,最大速度7900米/秒,核裝藥威力300-500萬噸TNT,彈長31.4米,彈體直徑11.2米,射擊精度2.5-5千米(極限偏差10千米)。在注滿推進劑情況下導彈可以保存30天,導彈發射準備時間12小時。這型導彈僅僅生產了4枚,目標分別指向了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和洛杉磯。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結構圖

P-7導彈結構示意圖註釋

1-彈頭;2-儀器艙;3-芯級;4-芯級氧化劑箱;5-導彈承力增強箍;6-芯級球形底座;7-助推器支承椎體;8-級間分離系統噴器口(噴嘴);9-蓋;10-芯級燃料箱;11-助推器;12-助推器氧化劑箱;13-帶氧化劑輸送管的隧道管;14-助推器燃料箱;15-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液氧箱;16-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過氧化氫箱;17-芯級主發動機;18-芯級遊發動機;19-助推器主發動機;20-氣動舵;21-助推器遊發動機

雖然蘇聯先於美國擁有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由於受到當時技術等的制約,整體來看錶現平平。

導彈的整體結構設計與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6年提出的火箭設計方案十分相似。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產生更大的推力,將導彈投送到8000千米以外地點,導彈採用了“捆綁”式發動機結構,即有1箇中央發動機,在中央發動機四周捆綁4個助推器。中央發動機直徑達到2.95米,長28米,帶4個燃燒室和4個作為方向舵使用的遊動發動機燃燒室,可以產生71噸推力。4個助推器,每一個長19.2米,最大直徑2.68米,帶有4個主燃燒室和2個遊動發動機燃燒室,每個可以產生約70噸推力。導彈發射時,4個助推發動機先同時工作,然後中央發動機再點火工作。這就意味著導彈點火發射時,4個助推器的24個導彈發動機(16臺主發動機和8臺遊動發動機)要同時正常工作。要達到如此高的可靠性,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顯得十分困難。正如前文所述,在導彈成功發射之前的幾次失敗重要原因就是發動機工作不可靠。而且,混合推進劑在失重條件下的點火尚未解決。在地面狀態下,情況還不算太壞。但第二級在高空啟動時則變幻無常,有時能啟動有時不能。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在發射臺上的P-7導彈

1956年10月,導彈各部件分批運抵發射基地。經過組裝完畢後的導彈長約30米,最大寬度10米,重達300噸,最大推力486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導彈。1957年3月13日,導彈進入技術陣地。5月15日,蘇聯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8K71)的試驗,不過實驗失敗。之後的6月10日和7月12日的發射分別由於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導彈在發射時燒燬也宣告失敗。接連的三次失敗,讓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感到痛苦、彷徨和焦慮。經過事故分析後,同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彈頭重量模型飛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達勘察加靶場。之後專門生產了16枚用於發射試驗,其中4枚達到勘察加靶場,但總體偏差很大。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1957年8月導彈 試驗人員合影

出於冷戰的需要,蘇聯一反軍事技術祕而不宣的老傳統,由塔斯社在1957年8月27日發表了一則轟動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級遠程彈道火箭向太平洋進行全程發射試驗成功。火箭試驗進展順利。經過短時間的遠距離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行!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導彈能夠發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區,與之相比戰略轟炸機已經遠遠落後了”。這種報道顯然是在暗示蘇聯在核武器運載工具上已經超越了美國,蘇聯具有把核武器發射到美國本土的能力。

在此之後的1957年10月4日22時28分34秒,蘇聯使用P-7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衛星”號(Спутник,8К71ПС)將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Спутник-1)號送入近地軌道。

1960年1月20日,P-7導彈開始戰鬥執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列入裝備。導彈第一級安裝有4臺6燃燒室航程適量液體火箭發動機РД-107,地面推力78噸和1臺8燃燒室航程適量發動機РД-108,地面推力71噸。導彈最大飛行距離8000千米,最大發射質量283噸,推進劑質量250噸,彈頭重5.5噸,最大速度7900米/秒,核裝藥威力300-500萬噸TNT,彈長31.4米,彈體直徑11.2米,射擊精度2.5-5千米(極限偏差10千米)。在注滿推進劑情況下導彈可以保存30天,導彈發射準備時間12小時。這型導彈僅僅生產了4枚,目標分別指向了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和洛杉磯。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結構圖

P-7導彈結構示意圖註釋

1-彈頭;2-儀器艙;3-芯級;4-芯級氧化劑箱;5-導彈承力增強箍;6-芯級球形底座;7-助推器支承椎體;8-級間分離系統噴器口(噴嘴);9-蓋;10-芯級燃料箱;11-助推器;12-助推器氧化劑箱;13-帶氧化劑輸送管的隧道管;14-助推器燃料箱;15-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液氧箱;16-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過氧化氫箱;17-芯級主發動機;18-芯級遊發動機;19-助推器主發動機;20-氣動舵;21-助推器遊發動機

雖然蘇聯先於美國擁有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由於受到當時技術等的制約,整體來看錶現平平。

導彈的整體結構設計與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6年提出的火箭設計方案十分相似。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產生更大的推力,將導彈投送到8000千米以外地點,導彈採用了“捆綁”式發動機結構,即有1箇中央發動機,在中央發動機四周捆綁4個助推器。中央發動機直徑達到2.95米,長28米,帶4個燃燒室和4個作為方向舵使用的遊動發動機燃燒室,可以產生71噸推力。4個助推器,每一個長19.2米,最大直徑2.68米,帶有4個主燃燒室和2個遊動發動機燃燒室,每個可以產生約70噸推力。導彈發射時,4個助推發動機先同時工作,然後中央發動機再點火工作。這就意味著導彈點火發射時,4個助推器的24個導彈發動機(16臺主發動機和8臺遊動發動機)要同時正常工作。要達到如此高的可靠性,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顯得十分困難。正如前文所述,在導彈成功發射之前的幾次失敗重要原因就是發動機工作不可靠。而且,混合推進劑在失重條件下的點火尚未解決。在地面狀態下,情況還不算太壞。但第二級在高空啟動時則變幻無常,有時能啟動有時不能。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的一級發動機РД-107

而最困難的莫過於作戰陣地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在決定批量生產導彈時卻驀然發現當時根本沒有哪一家工廠能夠生產這個最大直徑達到10米的龐然大物。不得已,蘇聯最高當局決定將生產轟炸機的古比雪夫飛機制造廠臨時轉產該型導彈。由於導彈體積龐大,即便簡單的只是將導彈發射出去,就需要面積很大的發射坪。而根據當時的戰備要求,導彈發射場必須建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區。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需要挖出上萬立方米泥土,再在場坪上鋪覆一層厚厚的水泥,工程量之大與所需時間之長,大家可想而知。

然而,僅僅建造發射坪還不夠。導彈還需要無線電來實施飛行控制。由於導彈自身不完善的自主控制系統,需要採用無線電校正系統,才不致使導彈偏離目標幾十千米。不過由此造成的問題是如果敵方在邊界地區設置超大功率無線電干擾,導彈會一下子失去目標。另外做為一個導彈發射基地,至少需要配套建設3個大型無線電控制站才能保證導彈的正常作戰使用。按照要求,這些配套的無線電控制站必須建在連人都難以通過的森林和沼澤地帶。修建這樣的一個控制站,往往需要鋪設數百甚至數千千米的道路,還要修建和安裝相應的電力設施和設備,難度極大。赫魯曉夫在其回憶錄中也提到“雖然導彈本身射程超過7000千米,我們卻要每隔500千米沿路設置制導系統,才能引導導彈飛向目標”。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在發射臺上的P-7導彈

1956年10月,導彈各部件分批運抵發射基地。經過組裝完畢後的導彈長約30米,最大寬度10米,重達300噸,最大推力486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導彈。1957年3月13日,導彈進入技術陣地。5月15日,蘇聯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8K71)的試驗,不過實驗失敗。之後的6月10日和7月12日的發射分別由於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導彈在發射時燒燬也宣告失敗。接連的三次失敗,讓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感到痛苦、彷徨和焦慮。經過事故分析後,同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彈頭重量模型飛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達勘察加靶場。之後專門生產了16枚用於發射試驗,其中4枚達到勘察加靶場,但總體偏差很大。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1957年8月導彈 試驗人員合影

出於冷戰的需要,蘇聯一反軍事技術祕而不宣的老傳統,由塔斯社在1957年8月27日發表了一則轟動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級遠程彈道火箭向太平洋進行全程發射試驗成功。火箭試驗進展順利。經過短時間的遠距離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行!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導彈能夠發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區,與之相比戰略轟炸機已經遠遠落後了”。這種報道顯然是在暗示蘇聯在核武器運載工具上已經超越了美國,蘇聯具有把核武器發射到美國本土的能力。

在此之後的1957年10月4日22時28分34秒,蘇聯使用P-7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衛星”號(Спутник,8К71ПС)將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Спутник-1)號送入近地軌道。

1960年1月20日,P-7導彈開始戰鬥執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列入裝備。導彈第一級安裝有4臺6燃燒室航程適量液體火箭發動機РД-107,地面推力78噸和1臺8燃燒室航程適量發動機РД-108,地面推力71噸。導彈最大飛行距離8000千米,最大發射質量283噸,推進劑質量250噸,彈頭重5.5噸,最大速度7900米/秒,核裝藥威力300-500萬噸TNT,彈長31.4米,彈體直徑11.2米,射擊精度2.5-5千米(極限偏差10千米)。在注滿推進劑情況下導彈可以保存30天,導彈發射準備時間12小時。這型導彈僅僅生產了4枚,目標分別指向了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和洛杉磯。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結構圖

P-7導彈結構示意圖註釋

1-彈頭;2-儀器艙;3-芯級;4-芯級氧化劑箱;5-導彈承力增強箍;6-芯級球形底座;7-助推器支承椎體;8-級間分離系統噴器口(噴嘴);9-蓋;10-芯級燃料箱;11-助推器;12-助推器氧化劑箱;13-帶氧化劑輸送管的隧道管;14-助推器燃料箱;15-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液氧箱;16-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過氧化氫箱;17-芯級主發動機;18-芯級遊發動機;19-助推器主發動機;20-氣動舵;21-助推器遊發動機

雖然蘇聯先於美國擁有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由於受到當時技術等的制約,整體來看錶現平平。

導彈的整體結構設計與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6年提出的火箭設計方案十分相似。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產生更大的推力,將導彈投送到8000千米以外地點,導彈採用了“捆綁”式發動機結構,即有1箇中央發動機,在中央發動機四周捆綁4個助推器。中央發動機直徑達到2.95米,長28米,帶4個燃燒室和4個作為方向舵使用的遊動發動機燃燒室,可以產生71噸推力。4個助推器,每一個長19.2米,最大直徑2.68米,帶有4個主燃燒室和2個遊動發動機燃燒室,每個可以產生約70噸推力。導彈發射時,4個助推發動機先同時工作,然後中央發動機再點火工作。這就意味著導彈點火發射時,4個助推器的24個導彈發動機(16臺主發動機和8臺遊動發動機)要同時正常工作。要達到如此高的可靠性,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顯得十分困難。正如前文所述,在導彈成功發射之前的幾次失敗重要原因就是發動機工作不可靠。而且,混合推進劑在失重條件下的點火尚未解決。在地面狀態下,情況還不算太壞。但第二級在高空啟動時則變幻無常,有時能啟動有時不能。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的一級發動機РД-107

而最困難的莫過於作戰陣地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在決定批量生產導彈時卻驀然發現當時根本沒有哪一家工廠能夠生產這個最大直徑達到10米的龐然大物。不得已,蘇聯最高當局決定將生產轟炸機的古比雪夫飛機制造廠臨時轉產該型導彈。由於導彈體積龐大,即便簡單的只是將導彈發射出去,就需要面積很大的發射坪。而根據當時的戰備要求,導彈發射場必須建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區。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需要挖出上萬立方米泥土,再在場坪上鋪覆一層厚厚的水泥,工程量之大與所需時間之長,大家可想而知。

然而,僅僅建造發射坪還不夠。導彈還需要無線電來實施飛行控制。由於導彈自身不完善的自主控制系統,需要採用無線電校正系統,才不致使導彈偏離目標幾十千米。不過由此造成的問題是如果敵方在邊界地區設置超大功率無線電干擾,導彈會一下子失去目標。另外做為一個導彈發射基地,至少需要配套建設3個大型無線電控制站才能保證導彈的正常作戰使用。按照要求,這些配套的無線電控制站必須建在連人都難以通過的森林和沼澤地帶。修建這樣的一個控制站,往往需要鋪設數百甚至數千千米的道路,還要修建和安裝相應的電力設施和設備,難度極大。赫魯曉夫在其回憶錄中也提到“雖然導彈本身射程超過7000千米,我們卻要每隔500千米沿路設置制導系統,才能引導導彈飛向目標”。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蘇軍工程建設官兵

再者,按照蘇聯軍當要求,導彈裝備部隊必須始終處於帶發射狀態,導彈發射準備必須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完成。而導彈在發射前加註液氧和煤油,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加註定額170噸,需要運給導彈400噸液氧。冷卻到超低溫的液氧和溫暖的貯存箱接觸時,會立刻沸騰、蒸發。導彈整個發射準備時間需要12小時,保持戰備狀態不超過8小時。此後將推進劑洩出,導彈在一段時間內就會變成對敵方完全安全的金屬部件。為了維持導彈作戰必須的液氧加註量,導彈操作人員需要不停地嚮導彈補加液氧。只要導彈在待機過程中,這項工作就必須不間斷進行。為此,赫魯曉夫專門嚮導彈設計師科羅廖夫諮詢過,在其回憶錄中有過詳細描寫,“我記得我有一次問科羅廖夫這一問題,‘告訴我,謝爾蓋-帕夫洛維奇,是否有辦法把你的導彈置於經常準備狀態,以便在危急時刻一聲令下就可以發射?’他說‘不能。’”

在得到這一明確答覆後,以及得到關於一個完整P-7導彈發射場需要5億盧布費用後,赫魯曉夫斷然取消了原先修建幾十個導彈發射場的計劃,最終只保留了已經開工建設的3個,最後實際上也只建成了2個。從1959年12月的正式戰鬥值班到1964年的全部退役,它只是曇花一觀的存在了5年,實戰部署僅僅只有區區4枚!說到底,“既不能依靠它做為防禦武器,也不能依靠它做為進攻武器。不管它的射程怎樣,它只不過是對抗美國威脅的一種象徵而已”。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在發射臺上的P-7導彈

1956年10月,導彈各部件分批運抵發射基地。經過組裝完畢後的導彈長約30米,最大寬度10米,重達300噸,最大推力486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導彈。1957年3月13日,導彈進入技術陣地。5月15日,蘇聯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8K71)的試驗,不過實驗失敗。之後的6月10日和7月12日的發射分別由於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導彈在發射時燒燬也宣告失敗。接連的三次失敗,讓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感到痛苦、彷徨和焦慮。經過事故分析後,同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彈頭重量模型飛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達勘察加靶場。之後專門生產了16枚用於發射試驗,其中4枚達到勘察加靶場,但總體偏差很大。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1957年8月導彈 試驗人員合影

出於冷戰的需要,蘇聯一反軍事技術祕而不宣的老傳統,由塔斯社在1957年8月27日發表了一則轟動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級遠程彈道火箭向太平洋進行全程發射試驗成功。火箭試驗進展順利。經過短時間的遠距離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行!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導彈能夠發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區,與之相比戰略轟炸機已經遠遠落後了”。這種報道顯然是在暗示蘇聯在核武器運載工具上已經超越了美國,蘇聯具有把核武器發射到美國本土的能力。

在此之後的1957年10月4日22時28分34秒,蘇聯使用P-7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衛星”號(Спутник,8К71ПС)將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Спутник-1)號送入近地軌道。

1960年1月20日,P-7導彈開始戰鬥執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列入裝備。導彈第一級安裝有4臺6燃燒室航程適量液體火箭發動機РД-107,地面推力78噸和1臺8燃燒室航程適量發動機РД-108,地面推力71噸。導彈最大飛行距離8000千米,最大發射質量283噸,推進劑質量250噸,彈頭重5.5噸,最大速度7900米/秒,核裝藥威力300-500萬噸TNT,彈長31.4米,彈體直徑11.2米,射擊精度2.5-5千米(極限偏差10千米)。在注滿推進劑情況下導彈可以保存30天,導彈發射準備時間12小時。這型導彈僅僅生產了4枚,目標分別指向了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和洛杉磯。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結構圖

P-7導彈結構示意圖註釋

1-彈頭;2-儀器艙;3-芯級;4-芯級氧化劑箱;5-導彈承力增強箍;6-芯級球形底座;7-助推器支承椎體;8-級間分離系統噴器口(噴嘴);9-蓋;10-芯級燃料箱;11-助推器;12-助推器氧化劑箱;13-帶氧化劑輸送管的隧道管;14-助推器燃料箱;15-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液氧箱;16-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過氧化氫箱;17-芯級主發動機;18-芯級遊發動機;19-助推器主發動機;20-氣動舵;21-助推器遊發動機

雖然蘇聯先於美國擁有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由於受到當時技術等的制約,整體來看錶現平平。

導彈的整體結構設計與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6年提出的火箭設計方案十分相似。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產生更大的推力,將導彈投送到8000千米以外地點,導彈採用了“捆綁”式發動機結構,即有1箇中央發動機,在中央發動機四周捆綁4個助推器。中央發動機直徑達到2.95米,長28米,帶4個燃燒室和4個作為方向舵使用的遊動發動機燃燒室,可以產生71噸推力。4個助推器,每一個長19.2米,最大直徑2.68米,帶有4個主燃燒室和2個遊動發動機燃燒室,每個可以產生約70噸推力。導彈發射時,4個助推發動機先同時工作,然後中央發動機再點火工作。這就意味著導彈點火發射時,4個助推器的24個導彈發動機(16臺主發動機和8臺遊動發動機)要同時正常工作。要達到如此高的可靠性,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顯得十分困難。正如前文所述,在導彈成功發射之前的幾次失敗重要原因就是發動機工作不可靠。而且,混合推進劑在失重條件下的點火尚未解決。在地面狀態下,情況還不算太壞。但第二級在高空啟動時則變幻無常,有時能啟動有時不能。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的一級發動機РД-107

而最困難的莫過於作戰陣地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在決定批量生產導彈時卻驀然發現當時根本沒有哪一家工廠能夠生產這個最大直徑達到10米的龐然大物。不得已,蘇聯最高當局決定將生產轟炸機的古比雪夫飛機制造廠臨時轉產該型導彈。由於導彈體積龐大,即便簡單的只是將導彈發射出去,就需要面積很大的發射坪。而根據當時的戰備要求,導彈發射場必須建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區。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需要挖出上萬立方米泥土,再在場坪上鋪覆一層厚厚的水泥,工程量之大與所需時間之長,大家可想而知。

然而,僅僅建造發射坪還不夠。導彈還需要無線電來實施飛行控制。由於導彈自身不完善的自主控制系統,需要採用無線電校正系統,才不致使導彈偏離目標幾十千米。不過由此造成的問題是如果敵方在邊界地區設置超大功率無線電干擾,導彈會一下子失去目標。另外做為一個導彈發射基地,至少需要配套建設3個大型無線電控制站才能保證導彈的正常作戰使用。按照要求,這些配套的無線電控制站必須建在連人都難以通過的森林和沼澤地帶。修建這樣的一個控制站,往往需要鋪設數百甚至數千千米的道路,還要修建和安裝相應的電力設施和設備,難度極大。赫魯曉夫在其回憶錄中也提到“雖然導彈本身射程超過7000千米,我們卻要每隔500千米沿路設置制導系統,才能引導導彈飛向目標”。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蘇軍工程建設官兵

再者,按照蘇聯軍當要求,導彈裝備部隊必須始終處於帶發射狀態,導彈發射準備必須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完成。而導彈在發射前加註液氧和煤油,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加註定額170噸,需要運給導彈400噸液氧。冷卻到超低溫的液氧和溫暖的貯存箱接觸時,會立刻沸騰、蒸發。導彈整個發射準備時間需要12小時,保持戰備狀態不超過8小時。此後將推進劑洩出,導彈在一段時間內就會變成對敵方完全安全的金屬部件。為了維持導彈作戰必須的液氧加註量,導彈操作人員需要不停地嚮導彈補加液氧。只要導彈在待機過程中,這項工作就必須不間斷進行。為此,赫魯曉夫專門嚮導彈設計師科羅廖夫諮詢過,在其回憶錄中有過詳細描寫,“我記得我有一次問科羅廖夫這一問題,‘告訴我,謝爾蓋-帕夫洛維奇,是否有辦法把你的導彈置於經常準備狀態,以便在危急時刻一聲令下就可以發射?’他說‘不能。’”

在得到這一明確答覆後,以及得到關於一個完整P-7導彈發射場需要5億盧布費用後,赫魯曉夫斷然取消了原先修建幾十個導彈發射場的計劃,最終只保留了已經開工建設的3個,最後實際上也只建成了2個。從1959年12月的正式戰鬥值班到1964年的全部退役,它只是曇花一觀的存在了5年,實戰部署僅僅只有區區4枚!說到底,“既不能依靠它做為防禦武器,也不能依靠它做為進攻武器。不管它的射程怎樣,它只不過是對抗美國威脅的一種象徵而已”。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運載火箭發射前的檢查

在導彈退役後,由於導彈驚人的新結構中採用了煤油和液氧傳統推進劑,最終制造了航天運載火箭(“東方”號和“聯盟”號就是安裝了第3級的P-7彈道導彈)。直至今天,“聯盟”號仍然是俄羅斯/蘇聯把載人宇宙飛船送上地球軌道的唯一運載火箭。

P-7導彈最初發展的運載火箭是“衛星”號(Спутник)。火箭為一級半結構,由芯級和4個捆綁助推器組成,共有20臺主發動機和12臺遊動發動機。火箭全長29.17米,起飛質量276噸,推進劑採用液氧與煤油,起飛推力3900千牛,低地軌道運載能力1300千克,共發射了3次。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在發射臺上的P-7導彈

1956年10月,導彈各部件分批運抵發射基地。經過組裝完畢後的導彈長約30米,最大寬度10米,重達300噸,最大推力486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導彈。1957年3月13日,導彈進入技術陣地。5月15日,蘇聯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8K71)的試驗,不過實驗失敗。之後的6月10日和7月12日的發射分別由於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導彈在發射時燒燬也宣告失敗。接連的三次失敗,讓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感到痛苦、彷徨和焦慮。經過事故分析後,同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彈頭重量模型飛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達勘察加靶場。之後專門生產了16枚用於發射試驗,其中4枚達到勘察加靶場,但總體偏差很大。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1957年8月導彈 試驗人員合影

出於冷戰的需要,蘇聯一反軍事技術祕而不宣的老傳統,由塔斯社在1957年8月27日發表了一則轟動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級遠程彈道火箭向太平洋進行全程發射試驗成功。火箭試驗進展順利。經過短時間的遠距離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行!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導彈能夠發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區,與之相比戰略轟炸機已經遠遠落後了”。這種報道顯然是在暗示蘇聯在核武器運載工具上已經超越了美國,蘇聯具有把核武器發射到美國本土的能力。

在此之後的1957年10月4日22時28分34秒,蘇聯使用P-7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衛星”號(Спутник,8К71ПС)將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Спутник-1)號送入近地軌道。

1960年1月20日,P-7導彈開始戰鬥執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列入裝備。導彈第一級安裝有4臺6燃燒室航程適量液體火箭發動機РД-107,地面推力78噸和1臺8燃燒室航程適量發動機РД-108,地面推力71噸。導彈最大飛行距離8000千米,最大發射質量283噸,推進劑質量250噸,彈頭重5.5噸,最大速度7900米/秒,核裝藥威力300-500萬噸TNT,彈長31.4米,彈體直徑11.2米,射擊精度2.5-5千米(極限偏差10千米)。在注滿推進劑情況下導彈可以保存30天,導彈發射準備時間12小時。這型導彈僅僅生產了4枚,目標分別指向了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和洛杉磯。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結構圖

P-7導彈結構示意圖註釋

1-彈頭;2-儀器艙;3-芯級;4-芯級氧化劑箱;5-導彈承力增強箍;6-芯級球形底座;7-助推器支承椎體;8-級間分離系統噴器口(噴嘴);9-蓋;10-芯級燃料箱;11-助推器;12-助推器氧化劑箱;13-帶氧化劑輸送管的隧道管;14-助推器燃料箱;15-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液氧箱;16-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過氧化氫箱;17-芯級主發動機;18-芯級遊發動機;19-助推器主發動機;20-氣動舵;21-助推器遊發動機

雖然蘇聯先於美國擁有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由於受到當時技術等的制約,整體來看錶現平平。

導彈的整體結構設計與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6年提出的火箭設計方案十分相似。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產生更大的推力,將導彈投送到8000千米以外地點,導彈採用了“捆綁”式發動機結構,即有1箇中央發動機,在中央發動機四周捆綁4個助推器。中央發動機直徑達到2.95米,長28米,帶4個燃燒室和4個作為方向舵使用的遊動發動機燃燒室,可以產生71噸推力。4個助推器,每一個長19.2米,最大直徑2.68米,帶有4個主燃燒室和2個遊動發動機燃燒室,每個可以產生約70噸推力。導彈發射時,4個助推發動機先同時工作,然後中央發動機再點火工作。這就意味著導彈點火發射時,4個助推器的24個導彈發動機(16臺主發動機和8臺遊動發動機)要同時正常工作。要達到如此高的可靠性,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顯得十分困難。正如前文所述,在導彈成功發射之前的幾次失敗重要原因就是發動機工作不可靠。而且,混合推進劑在失重條件下的點火尚未解決。在地面狀態下,情況還不算太壞。但第二級在高空啟動時則變幻無常,有時能啟動有時不能。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的一級發動機РД-107

而最困難的莫過於作戰陣地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在決定批量生產導彈時卻驀然發現當時根本沒有哪一家工廠能夠生產這個最大直徑達到10米的龐然大物。不得已,蘇聯最高當局決定將生產轟炸機的古比雪夫飛機制造廠臨時轉產該型導彈。由於導彈體積龐大,即便簡單的只是將導彈發射出去,就需要面積很大的發射坪。而根據當時的戰備要求,導彈發射場必須建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區。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需要挖出上萬立方米泥土,再在場坪上鋪覆一層厚厚的水泥,工程量之大與所需時間之長,大家可想而知。

然而,僅僅建造發射坪還不夠。導彈還需要無線電來實施飛行控制。由於導彈自身不完善的自主控制系統,需要採用無線電校正系統,才不致使導彈偏離目標幾十千米。不過由此造成的問題是如果敵方在邊界地區設置超大功率無線電干擾,導彈會一下子失去目標。另外做為一個導彈發射基地,至少需要配套建設3個大型無線電控制站才能保證導彈的正常作戰使用。按照要求,這些配套的無線電控制站必須建在連人都難以通過的森林和沼澤地帶。修建這樣的一個控制站,往往需要鋪設數百甚至數千千米的道路,還要修建和安裝相應的電力設施和設備,難度極大。赫魯曉夫在其回憶錄中也提到“雖然導彈本身射程超過7000千米,我們卻要每隔500千米沿路設置制導系統,才能引導導彈飛向目標”。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蘇軍工程建設官兵

再者,按照蘇聯軍當要求,導彈裝備部隊必須始終處於帶發射狀態,導彈發射準備必須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完成。而導彈在發射前加註液氧和煤油,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加註定額170噸,需要運給導彈400噸液氧。冷卻到超低溫的液氧和溫暖的貯存箱接觸時,會立刻沸騰、蒸發。導彈整個發射準備時間需要12小時,保持戰備狀態不超過8小時。此後將推進劑洩出,導彈在一段時間內就會變成對敵方完全安全的金屬部件。為了維持導彈作戰必須的液氧加註量,導彈操作人員需要不停地嚮導彈補加液氧。只要導彈在待機過程中,這項工作就必須不間斷進行。為此,赫魯曉夫專門嚮導彈設計師科羅廖夫諮詢過,在其回憶錄中有過詳細描寫,“我記得我有一次問科羅廖夫這一問題,‘告訴我,謝爾蓋-帕夫洛維奇,是否有辦法把你的導彈置於經常準備狀態,以便在危急時刻一聲令下就可以發射?’他說‘不能。’”

在得到這一明確答覆後,以及得到關於一個完整P-7導彈發射場需要5億盧布費用後,赫魯曉夫斷然取消了原先修建幾十個導彈發射場的計劃,最終只保留了已經開工建設的3個,最後實際上也只建成了2個。從1959年12月的正式戰鬥值班到1964年的全部退役,它只是曇花一觀的存在了5年,實戰部署僅僅只有區區4枚!說到底,“既不能依靠它做為防禦武器,也不能依靠它做為進攻武器。不管它的射程怎樣,它只不過是對抗美國威脅的一種象徵而已”。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運載火箭發射前的檢查

在導彈退役後,由於導彈驚人的新結構中採用了煤油和液氧傳統推進劑,最終制造了航天運載火箭(“東方”號和“聯盟”號就是安裝了第3級的P-7彈道導彈)。直至今天,“聯盟”號仍然是俄羅斯/蘇聯把載人宇宙飛船送上地球軌道的唯一運載火箭。

P-7導彈最初發展的運載火箭是“衛星”號(Спутник)。火箭為一級半結構,由芯級和4個捆綁助推器組成,共有20臺主發動機和12臺遊動發動機。火箭全長29.17米,起飛質量276噸,推進劑採用液氧與煤油,起飛推力3900千牛,低地軌道運載能力1300千克,共發射了3次。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運載火箭發動機裝配車間

為了發射更大、更重的衛星和載人飛船,蘇聯在其基礎上發展了“東方”號、“閃電”號和“聯盟”號運載火箭。

“東方”(Восток)號運載火箭1959年1月2日首飛,發射了蘇聯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和世界上第一艘宇宙飛船,後來主要用於發射“東方”號飛船、“宇宙”號衛星、氣象衛星、遙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等。1988年5月,該火箭還進行了蘇聯首次商業發射。火箭為兩級半結構,基本是在“衛星”號基礎上增加液氧/煤油第二級,低地軌道運載能力4300千克。火箭全長38.4米,底部最大直徑10.3米,起飛質量287噸,起飛推力4942千牛。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在發射臺上的P-7導彈

1956年10月,導彈各部件分批運抵發射基地。經過組裝完畢後的導彈長約30米,最大寬度10米,重達300噸,最大推力486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導彈。1957年3月13日,導彈進入技術陣地。5月15日,蘇聯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8K71)的試驗,不過實驗失敗。之後的6月10日和7月12日的發射分別由於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導彈在發射時燒燬也宣告失敗。接連的三次失敗,讓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感到痛苦、彷徨和焦慮。經過事故分析後,同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彈頭重量模型飛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達勘察加靶場。之後專門生產了16枚用於發射試驗,其中4枚達到勘察加靶場,但總體偏差很大。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1957年8月導彈 試驗人員合影

出於冷戰的需要,蘇聯一反軍事技術祕而不宣的老傳統,由塔斯社在1957年8月27日發表了一則轟動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級遠程彈道火箭向太平洋進行全程發射試驗成功。火箭試驗進展順利。經過短時間的遠距離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行!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導彈能夠發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區,與之相比戰略轟炸機已經遠遠落後了”。這種報道顯然是在暗示蘇聯在核武器運載工具上已經超越了美國,蘇聯具有把核武器發射到美國本土的能力。

在此之後的1957年10月4日22時28分34秒,蘇聯使用P-7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衛星”號(Спутник,8К71ПС)將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Спутник-1)號送入近地軌道。

1960年1月20日,P-7導彈開始戰鬥執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列入裝備。導彈第一級安裝有4臺6燃燒室航程適量液體火箭發動機РД-107,地面推力78噸和1臺8燃燒室航程適量發動機РД-108,地面推力71噸。導彈最大飛行距離8000千米,最大發射質量283噸,推進劑質量250噸,彈頭重5.5噸,最大速度7900米/秒,核裝藥威力300-500萬噸TNT,彈長31.4米,彈體直徑11.2米,射擊精度2.5-5千米(極限偏差10千米)。在注滿推進劑情況下導彈可以保存30天,導彈發射準備時間12小時。這型導彈僅僅生產了4枚,目標分別指向了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和洛杉磯。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結構圖

P-7導彈結構示意圖註釋

1-彈頭;2-儀器艙;3-芯級;4-芯級氧化劑箱;5-導彈承力增強箍;6-芯級球形底座;7-助推器支承椎體;8-級間分離系統噴器口(噴嘴);9-蓋;10-芯級燃料箱;11-助推器;12-助推器氧化劑箱;13-帶氧化劑輸送管的隧道管;14-助推器燃料箱;15-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液氧箱;16-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過氧化氫箱;17-芯級主發動機;18-芯級遊發動機;19-助推器主發動機;20-氣動舵;21-助推器遊發動機

雖然蘇聯先於美國擁有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由於受到當時技術等的制約,整體來看錶現平平。

導彈的整體結構設計與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6年提出的火箭設計方案十分相似。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產生更大的推力,將導彈投送到8000千米以外地點,導彈採用了“捆綁”式發動機結構,即有1箇中央發動機,在中央發動機四周捆綁4個助推器。中央發動機直徑達到2.95米,長28米,帶4個燃燒室和4個作為方向舵使用的遊動發動機燃燒室,可以產生71噸推力。4個助推器,每一個長19.2米,最大直徑2.68米,帶有4個主燃燒室和2個遊動發動機燃燒室,每個可以產生約70噸推力。導彈發射時,4個助推發動機先同時工作,然後中央發動機再點火工作。這就意味著導彈點火發射時,4個助推器的24個導彈發動機(16臺主發動機和8臺遊動發動機)要同時正常工作。要達到如此高的可靠性,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顯得十分困難。正如前文所述,在導彈成功發射之前的幾次失敗重要原因就是發動機工作不可靠。而且,混合推進劑在失重條件下的點火尚未解決。在地面狀態下,情況還不算太壞。但第二級在高空啟動時則變幻無常,有時能啟動有時不能。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的一級發動機РД-107

而最困難的莫過於作戰陣地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在決定批量生產導彈時卻驀然發現當時根本沒有哪一家工廠能夠生產這個最大直徑達到10米的龐然大物。不得已,蘇聯最高當局決定將生產轟炸機的古比雪夫飛機制造廠臨時轉產該型導彈。由於導彈體積龐大,即便簡單的只是將導彈發射出去,就需要面積很大的發射坪。而根據當時的戰備要求,導彈發射場必須建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區。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需要挖出上萬立方米泥土,再在場坪上鋪覆一層厚厚的水泥,工程量之大與所需時間之長,大家可想而知。

然而,僅僅建造發射坪還不夠。導彈還需要無線電來實施飛行控制。由於導彈自身不完善的自主控制系統,需要採用無線電校正系統,才不致使導彈偏離目標幾十千米。不過由此造成的問題是如果敵方在邊界地區設置超大功率無線電干擾,導彈會一下子失去目標。另外做為一個導彈發射基地,至少需要配套建設3個大型無線電控制站才能保證導彈的正常作戰使用。按照要求,這些配套的無線電控制站必須建在連人都難以通過的森林和沼澤地帶。修建這樣的一個控制站,往往需要鋪設數百甚至數千千米的道路,還要修建和安裝相應的電力設施和設備,難度極大。赫魯曉夫在其回憶錄中也提到“雖然導彈本身射程超過7000千米,我們卻要每隔500千米沿路設置制導系統,才能引導導彈飛向目標”。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蘇軍工程建設官兵

再者,按照蘇聯軍當要求,導彈裝備部隊必須始終處於帶發射狀態,導彈發射準備必須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完成。而導彈在發射前加註液氧和煤油,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加註定額170噸,需要運給導彈400噸液氧。冷卻到超低溫的液氧和溫暖的貯存箱接觸時,會立刻沸騰、蒸發。導彈整個發射準備時間需要12小時,保持戰備狀態不超過8小時。此後將推進劑洩出,導彈在一段時間內就會變成對敵方完全安全的金屬部件。為了維持導彈作戰必須的液氧加註量,導彈操作人員需要不停地嚮導彈補加液氧。只要導彈在待機過程中,這項工作就必須不間斷進行。為此,赫魯曉夫專門嚮導彈設計師科羅廖夫諮詢過,在其回憶錄中有過詳細描寫,“我記得我有一次問科羅廖夫這一問題,‘告訴我,謝爾蓋-帕夫洛維奇,是否有辦法把你的導彈置於經常準備狀態,以便在危急時刻一聲令下就可以發射?’他說‘不能。’”

在得到這一明確答覆後,以及得到關於一個完整P-7導彈發射場需要5億盧布費用後,赫魯曉夫斷然取消了原先修建幾十個導彈發射場的計劃,最終只保留了已經開工建設的3個,最後實際上也只建成了2個。從1959年12月的正式戰鬥值班到1964年的全部退役,它只是曇花一觀的存在了5年,實戰部署僅僅只有區區4枚!說到底,“既不能依靠它做為防禦武器,也不能依靠它做為進攻武器。不管它的射程怎樣,它只不過是對抗美國威脅的一種象徵而已”。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運載火箭發射前的檢查

在導彈退役後,由於導彈驚人的新結構中採用了煤油和液氧傳統推進劑,最終制造了航天運載火箭(“東方”號和“聯盟”號就是安裝了第3級的P-7彈道導彈)。直至今天,“聯盟”號仍然是俄羅斯/蘇聯把載人宇宙飛船送上地球軌道的唯一運載火箭。

P-7導彈最初發展的運載火箭是“衛星”號(Спутник)。火箭為一級半結構,由芯級和4個捆綁助推器組成,共有20臺主發動機和12臺遊動發動機。火箭全長29.17米,起飛質量276噸,推進劑採用液氧與煤油,起飛推力3900千牛,低地軌道運載能力1300千克,共發射了3次。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運載火箭發動機裝配車間

為了發射更大、更重的衛星和載人飛船,蘇聯在其基礎上發展了“東方”號、“閃電”號和“聯盟”號運載火箭。

“東方”(Восток)號運載火箭1959年1月2日首飛,發射了蘇聯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和世界上第一艘宇宙飛船,後來主要用於發射“東方”號飛船、“宇宙”號衛星、氣象衛星、遙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等。1988年5月,該火箭還進行了蘇聯首次商業發射。火箭為兩級半結構,基本是在“衛星”號基礎上增加液氧/煤油第二級,低地軌道運載能力4300千克。火箭全長38.4米,底部最大直徑10.3米,起飛質量287噸,起飛推力4942千牛。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卡盧加航天博物館中的東方-1號運載火箭

“閃電”(Молния)號1960年10月10日首飛,第二級改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並增加了第三極。火箭閃電軌道運載能力1600千克,主要用於發射“閃電”號通信衛星、“宇宙”號預警衛星、月球探測器、金星探測器與火星探測器等。火箭全長42米,底部最大直徑10.3米,起飛質量306噸,起飛推力4942千牛。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在發射臺上的P-7導彈

1956年10月,導彈各部件分批運抵發射基地。經過組裝完畢後的導彈長約30米,最大寬度10米,重達300噸,最大推力486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導彈。1957年3月13日,導彈進入技術陣地。5月15日,蘇聯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8K71)的試驗,不過實驗失敗。之後的6月10日和7月12日的發射分別由於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導彈在發射時燒燬也宣告失敗。接連的三次失敗,讓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感到痛苦、彷徨和焦慮。經過事故分析後,同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彈頭重量模型飛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達勘察加靶場。之後專門生產了16枚用於發射試驗,其中4枚達到勘察加靶場,但總體偏差很大。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1957年8月導彈 試驗人員合影

出於冷戰的需要,蘇聯一反軍事技術祕而不宣的老傳統,由塔斯社在1957年8月27日發表了一則轟動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級遠程彈道火箭向太平洋進行全程發射試驗成功。火箭試驗進展順利。經過短時間的遠距離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行!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導彈能夠發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區,與之相比戰略轟炸機已經遠遠落後了”。這種報道顯然是在暗示蘇聯在核武器運載工具上已經超越了美國,蘇聯具有把核武器發射到美國本土的能力。

在此之後的1957年10月4日22時28分34秒,蘇聯使用P-7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衛星”號(Спутник,8К71ПС)將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Спутник-1)號送入近地軌道。

1960年1月20日,P-7導彈開始戰鬥執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列入裝備。導彈第一級安裝有4臺6燃燒室航程適量液體火箭發動機РД-107,地面推力78噸和1臺8燃燒室航程適量發動機РД-108,地面推力71噸。導彈最大飛行距離8000千米,最大發射質量283噸,推進劑質量250噸,彈頭重5.5噸,最大速度7900米/秒,核裝藥威力300-500萬噸TNT,彈長31.4米,彈體直徑11.2米,射擊精度2.5-5千米(極限偏差10千米)。在注滿推進劑情況下導彈可以保存30天,導彈發射準備時間12小時。這型導彈僅僅生產了4枚,目標分別指向了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和洛杉磯。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結構圖

P-7導彈結構示意圖註釋

1-彈頭;2-儀器艙;3-芯級;4-芯級氧化劑箱;5-導彈承力增強箍;6-芯級球形底座;7-助推器支承椎體;8-級間分離系統噴器口(噴嘴);9-蓋;10-芯級燃料箱;11-助推器;12-助推器氧化劑箱;13-帶氧化劑輸送管的隧道管;14-助推器燃料箱;15-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液氧箱;16-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過氧化氫箱;17-芯級主發動機;18-芯級遊發動機;19-助推器主發動機;20-氣動舵;21-助推器遊發動機

雖然蘇聯先於美國擁有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由於受到當時技術等的制約,整體來看錶現平平。

導彈的整體結構設計與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6年提出的火箭設計方案十分相似。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產生更大的推力,將導彈投送到8000千米以外地點,導彈採用了“捆綁”式發動機結構,即有1箇中央發動機,在中央發動機四周捆綁4個助推器。中央發動機直徑達到2.95米,長28米,帶4個燃燒室和4個作為方向舵使用的遊動發動機燃燒室,可以產生71噸推力。4個助推器,每一個長19.2米,最大直徑2.68米,帶有4個主燃燒室和2個遊動發動機燃燒室,每個可以產生約70噸推力。導彈發射時,4個助推發動機先同時工作,然後中央發動機再點火工作。這就意味著導彈點火發射時,4個助推器的24個導彈發動機(16臺主發動機和8臺遊動發動機)要同時正常工作。要達到如此高的可靠性,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顯得十分困難。正如前文所述,在導彈成功發射之前的幾次失敗重要原因就是發動機工作不可靠。而且,混合推進劑在失重條件下的點火尚未解決。在地面狀態下,情況還不算太壞。但第二級在高空啟動時則變幻無常,有時能啟動有時不能。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的一級發動機РД-107

而最困難的莫過於作戰陣地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在決定批量生產導彈時卻驀然發現當時根本沒有哪一家工廠能夠生產這個最大直徑達到10米的龐然大物。不得已,蘇聯最高當局決定將生產轟炸機的古比雪夫飛機制造廠臨時轉產該型導彈。由於導彈體積龐大,即便簡單的只是將導彈發射出去,就需要面積很大的發射坪。而根據當時的戰備要求,導彈發射場必須建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區。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需要挖出上萬立方米泥土,再在場坪上鋪覆一層厚厚的水泥,工程量之大與所需時間之長,大家可想而知。

然而,僅僅建造發射坪還不夠。導彈還需要無線電來實施飛行控制。由於導彈自身不完善的自主控制系統,需要採用無線電校正系統,才不致使導彈偏離目標幾十千米。不過由此造成的問題是如果敵方在邊界地區設置超大功率無線電干擾,導彈會一下子失去目標。另外做為一個導彈發射基地,至少需要配套建設3個大型無線電控制站才能保證導彈的正常作戰使用。按照要求,這些配套的無線電控制站必須建在連人都難以通過的森林和沼澤地帶。修建這樣的一個控制站,往往需要鋪設數百甚至數千千米的道路,還要修建和安裝相應的電力設施和設備,難度極大。赫魯曉夫在其回憶錄中也提到“雖然導彈本身射程超過7000千米,我們卻要每隔500千米沿路設置制導系統,才能引導導彈飛向目標”。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蘇軍工程建設官兵

再者,按照蘇聯軍當要求,導彈裝備部隊必須始終處於帶發射狀態,導彈發射準備必須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完成。而導彈在發射前加註液氧和煤油,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加註定額170噸,需要運給導彈400噸液氧。冷卻到超低溫的液氧和溫暖的貯存箱接觸時,會立刻沸騰、蒸發。導彈整個發射準備時間需要12小時,保持戰備狀態不超過8小時。此後將推進劑洩出,導彈在一段時間內就會變成對敵方完全安全的金屬部件。為了維持導彈作戰必須的液氧加註量,導彈操作人員需要不停地嚮導彈補加液氧。只要導彈在待機過程中,這項工作就必須不間斷進行。為此,赫魯曉夫專門嚮導彈設計師科羅廖夫諮詢過,在其回憶錄中有過詳細描寫,“我記得我有一次問科羅廖夫這一問題,‘告訴我,謝爾蓋-帕夫洛維奇,是否有辦法把你的導彈置於經常準備狀態,以便在危急時刻一聲令下就可以發射?’他說‘不能。’”

在得到這一明確答覆後,以及得到關於一個完整P-7導彈發射場需要5億盧布費用後,赫魯曉夫斷然取消了原先修建幾十個導彈發射場的計劃,最終只保留了已經開工建設的3個,最後實際上也只建成了2個。從1959年12月的正式戰鬥值班到1964年的全部退役,它只是曇花一觀的存在了5年,實戰部署僅僅只有區區4枚!說到底,“既不能依靠它做為防禦武器,也不能依靠它做為進攻武器。不管它的射程怎樣,它只不過是對抗美國威脅的一種象徵而已”。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運載火箭發射前的檢查

在導彈退役後,由於導彈驚人的新結構中採用了煤油和液氧傳統推進劑,最終制造了航天運載火箭(“東方”號和“聯盟”號就是安裝了第3級的P-7彈道導彈)。直至今天,“聯盟”號仍然是俄羅斯/蘇聯把載人宇宙飛船送上地球軌道的唯一運載火箭。

P-7導彈最初發展的運載火箭是“衛星”號(Спутник)。火箭為一級半結構,由芯級和4個捆綁助推器組成,共有20臺主發動機和12臺遊動發動機。火箭全長29.17米,起飛質量276噸,推進劑採用液氧與煤油,起飛推力3900千牛,低地軌道運載能力1300千克,共發射了3次。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運載火箭發動機裝配車間

為了發射更大、更重的衛星和載人飛船,蘇聯在其基礎上發展了“東方”號、“閃電”號和“聯盟”號運載火箭。

“東方”(Восток)號運載火箭1959年1月2日首飛,發射了蘇聯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和世界上第一艘宇宙飛船,後來主要用於發射“東方”號飛船、“宇宙”號衛星、氣象衛星、遙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等。1988年5月,該火箭還進行了蘇聯首次商業發射。火箭為兩級半結構,基本是在“衛星”號基礎上增加液氧/煤油第二級,低地軌道運載能力4300千克。火箭全長38.4米,底部最大直徑10.3米,起飛質量287噸,起飛推力4942千牛。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卡盧加航天博物館中的東方-1號運載火箭

“閃電”(Молния)號1960年10月10日首飛,第二級改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並增加了第三極。火箭閃電軌道運載能力1600千克,主要用於發射“閃電”號通信衛星、“宇宙”號預警衛星、月球探測器、金星探測器與火星探測器等。火箭全長42米,底部最大直徑10.3米,起飛質量306噸,起飛推力4942千牛。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閃電號運載火箭

“聯盟”(Союз)號1963年11月23日首飛,是在“東方”號基礎上將第二級改為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低地軌道運載能力7240千克。用於發射“聯盟”號載人飛船、照相偵察衛星、遙感衛星、生物衛星等。火箭全長49.52米,底部最大直徑10.3米,起飛質量310噸,起飛推力4942千牛。

一個是曇花一現,另一邊卻是使用至今。如此巨大的變化,真是令人感嘆!

"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2006年聯盟-2運載火箭準備發射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為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為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裡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為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為“秋拉-塔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1956年3月1日,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做出決議-研製遠程導彈Р-7(О дальней ракете Р-7),力求在當年底完成導彈研製工作。整個研製工作由薩布羅夫、烏斯季諾夫、卡爾姆切夫、福爾佐夫、涅先科和拉亞比科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不久之後的3月20日通過了第379-243號決議-關於P-7導彈(Об изделии Р-7)。決議要求在5月10日以前完成設備的工廠安裝調試;7月底前完成發射臺測試;所有導彈部件及其測試在9月底前完成;當年11月或者12月進行第一次導彈發射。

此後幾個月,第88科研所的試製工廠製造出了首批導彈部件,並開始了點火試驗。而增大了飛行距離的Р-5МРД實驗導彈也同時進行了發射。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在發射臺上的P-7導彈

1956年10月,導彈各部件分批運抵發射基地。經過組裝完畢後的導彈長約30米,最大寬度10米,重達300噸,最大推力486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導彈。1957年3月13日,導彈進入技術陣地。5月15日,蘇聯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8K71)的試驗,不過實驗失敗。之後的6月10日和7月12日的發射分別由於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導彈在發射時燒燬也宣告失敗。接連的三次失敗,讓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感到痛苦、彷徨和焦慮。經過事故分析後,同年8月21日終於在拜科努爾靶場成功進行了第一枚洲際導彈P-7的試驗,彈頭重量模型飛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達勘察加靶場。之後專門生產了16枚用於發射試驗,其中4枚達到勘察加靶場,但總體偏差很大。1959年7月30日,進行了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根據實驗結果,縱向偏差1.75千米,橫向偏差0.75千米。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1957年8月導彈 試驗人員合影

出於冷戰的需要,蘇聯一反軍事技術祕而不宣的老傳統,由塔斯社在1957年8月27日發表了一則轟動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級遠程彈道火箭向太平洋進行全程發射試驗成功。火箭試驗進展順利。經過短時間的遠距離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行!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導彈能夠發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區,與之相比戰略轟炸機已經遠遠落後了”。這種報道顯然是在暗示蘇聯在核武器運載工具上已經超越了美國,蘇聯具有把核武器發射到美國本土的能力。

在此之後的1957年10月4日22時28分34秒,蘇聯使用P-7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衛星”號(Спутник,8К71ПС)將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Спутник-1)號送入近地軌道。

1960年1月20日,P-7導彈開始戰鬥執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列入裝備。導彈第一級安裝有4臺6燃燒室航程適量液體火箭發動機РД-107,地面推力78噸和1臺8燃燒室航程適量發動機РД-108,地面推力71噸。導彈最大飛行距離8000千米,最大發射質量283噸,推進劑質量250噸,彈頭重5.5噸,最大速度7900米/秒,核裝藥威力300-500萬噸TNT,彈長31.4米,彈體直徑11.2米,射擊精度2.5-5千米(極限偏差10千米)。在注滿推進劑情況下導彈可以保存30天,導彈發射準備時間12小時。這型導彈僅僅生產了4枚,目標分別指向了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和洛杉磯。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結構圖

P-7導彈結構示意圖註釋

1-彈頭;2-儀器艙;3-芯級;4-芯級氧化劑箱;5-導彈承力增強箍;6-芯級球形底座;7-助推器支承椎體;8-級間分離系統噴器口(噴嘴);9-蓋;10-芯級燃料箱;11-助推器;12-助推器氧化劑箱;13-帶氧化劑輸送管的隧道管;14-助推器燃料箱;15-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液氧箱;16-芯級和助推器的環形過氧化氫箱;17-芯級主發動機;18-芯級遊發動機;19-助推器主發動機;20-氣動舵;21-助推器遊發動機

雖然蘇聯先於美國擁有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由於受到當時技術等的制約,整體來看錶現平平。

導彈的整體結構設計與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6年提出的火箭設計方案十分相似。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產生更大的推力,將導彈投送到8000千米以外地點,導彈採用了“捆綁”式發動機結構,即有1箇中央發動機,在中央發動機四周捆綁4個助推器。中央發動機直徑達到2.95米,長28米,帶4個燃燒室和4個作為方向舵使用的遊動發動機燃燒室,可以產生71噸推力。4個助推器,每一個長19.2米,最大直徑2.68米,帶有4個主燃燒室和2個遊動發動機燃燒室,每個可以產生約70噸推力。導彈發射時,4個助推發動機先同時工作,然後中央發動機再點火工作。這就意味著導彈點火發射時,4個助推器的24個導彈發動機(16臺主發動機和8臺遊動發動機)要同時正常工作。要達到如此高的可靠性,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顯得十分困難。正如前文所述,在導彈成功發射之前的幾次失敗重要原因就是發動機工作不可靠。而且,混合推進劑在失重條件下的點火尚未解決。在地面狀態下,情況還不算太壞。但第二級在高空啟動時則變幻無常,有時能啟動有時不能。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P-7導彈的一級發動機РД-107

而最困難的莫過於作戰陣地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在決定批量生產導彈時卻驀然發現當時根本沒有哪一家工廠能夠生產這個最大直徑達到10米的龐然大物。不得已,蘇聯最高當局決定將生產轟炸機的古比雪夫飛機制造廠臨時轉產該型導彈。由於導彈體積龐大,即便簡單的只是將導彈發射出去,就需要面積很大的發射坪。而根據當時的戰備要求,導彈發射場必須建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區。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需要挖出上萬立方米泥土,再在場坪上鋪覆一層厚厚的水泥,工程量之大與所需時間之長,大家可想而知。

然而,僅僅建造發射坪還不夠。導彈還需要無線電來實施飛行控制。由於導彈自身不完善的自主控制系統,需要採用無線電校正系統,才不致使導彈偏離目標幾十千米。不過由此造成的問題是如果敵方在邊界地區設置超大功率無線電干擾,導彈會一下子失去目標。另外做為一個導彈發射基地,至少需要配套建設3個大型無線電控制站才能保證導彈的正常作戰使用。按照要求,這些配套的無線電控制站必須建在連人都難以通過的森林和沼澤地帶。修建這樣的一個控制站,往往需要鋪設數百甚至數千千米的道路,還要修建和安裝相應的電力設施和設備,難度極大。赫魯曉夫在其回憶錄中也提到“雖然導彈本身射程超過7000千米,我們卻要每隔500千米沿路設置制導系統,才能引導導彈飛向目標”。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蘇軍工程建設官兵

再者,按照蘇聯軍當要求,導彈裝備部隊必須始終處於帶發射狀態,導彈發射準備必須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完成。而導彈在發射前加註液氧和煤油,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加註定額170噸,需要運給導彈400噸液氧。冷卻到超低溫的液氧和溫暖的貯存箱接觸時,會立刻沸騰、蒸發。導彈整個發射準備時間需要12小時,保持戰備狀態不超過8小時。此後將推進劑洩出,導彈在一段時間內就會變成對敵方完全安全的金屬部件。為了維持導彈作戰必須的液氧加註量,導彈操作人員需要不停地嚮導彈補加液氧。只要導彈在待機過程中,這項工作就必須不間斷進行。為此,赫魯曉夫專門嚮導彈設計師科羅廖夫諮詢過,在其回憶錄中有過詳細描寫,“我記得我有一次問科羅廖夫這一問題,‘告訴我,謝爾蓋-帕夫洛維奇,是否有辦法把你的導彈置於經常準備狀態,以便在危急時刻一聲令下就可以發射?’他說‘不能。’”

在得到這一明確答覆後,以及得到關於一個完整P-7導彈發射場需要5億盧布費用後,赫魯曉夫斷然取消了原先修建幾十個導彈發射場的計劃,最終只保留了已經開工建設的3個,最後實際上也只建成了2個。從1959年12月的正式戰鬥值班到1964年的全部退役,它只是曇花一觀的存在了5年,實戰部署僅僅只有區區4枚!說到底,“既不能依靠它做為防禦武器,也不能依靠它做為進攻武器。不管它的射程怎樣,它只不過是對抗美國威脅的一種象徵而已”。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運載火箭發射前的檢查

在導彈退役後,由於導彈驚人的新結構中採用了煤油和液氧傳統推進劑,最終制造了航天運載火箭(“東方”號和“聯盟”號就是安裝了第3級的P-7彈道導彈)。直至今天,“聯盟”號仍然是俄羅斯/蘇聯把載人宇宙飛船送上地球軌道的唯一運載火箭。

P-7導彈最初發展的運載火箭是“衛星”號(Спутник)。火箭為一級半結構,由芯級和4個捆綁助推器組成,共有20臺主發動機和12臺遊動發動機。火箭全長29.17米,起飛質量276噸,推進劑採用液氧與煤油,起飛推力3900千牛,低地軌道運載能力1300千克,共發射了3次。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運載火箭發動機裝配車間

為了發射更大、更重的衛星和載人飛船,蘇聯在其基礎上發展了“東方”號、“閃電”號和“聯盟”號運載火箭。

“東方”(Восток)號運載火箭1959年1月2日首飛,發射了蘇聯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和世界上第一艘宇宙飛船,後來主要用於發射“東方”號飛船、“宇宙”號衛星、氣象衛星、遙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等。1988年5月,該火箭還進行了蘇聯首次商業發射。火箭為兩級半結構,基本是在“衛星”號基礎上增加液氧/煤油第二級,低地軌道運載能力4300千克。火箭全長38.4米,底部最大直徑10.3米,起飛質量287噸,起飛推力4942千牛。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卡盧加航天博物館中的東方-1號運載火箭

“閃電”(Молния)號1960年10月10日首飛,第二級改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並增加了第三極。火箭閃電軌道運載能力1600千克,主要用於發射“閃電”號通信衛星、“宇宙”號預警衛星、月球探測器、金星探測器與火星探測器等。火箭全長42米,底部最大直徑10.3米,起飛質量306噸,起飛推力4942千牛。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閃電號運載火箭

“聯盟”(Союз)號1963年11月23日首飛,是在“東方”號基礎上將第二級改為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低地軌道運載能力7240千克。用於發射“聯盟”號載人飛船、照相偵察衛星、遙感衛星、生物衛星等。火箭全長49.52米,底部最大直徑10.3米,起飛質量310噸,起飛推力4942千牛。

一個是曇花一現,另一邊卻是使用至今。如此巨大的變化,真是令人感嘆!

作為第一枚洲際導彈僅服役5年,改為運載火箭卻使用至今

聯盟號運載火箭一級發動機尾部特寫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榮華之武器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