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寫手”二字,是網絡大盛以後才廣為念叨的。它與“作者”這個詞,相對又不衝突,意味著一類蓄勢崛起的新興寫作者。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石悅,1979年生,筆名當年明月,湖北宜昌人

這類人的特徵非常明顯:出身是草根化的,趣味是民間性的,題材多為可嚴謹可主觀的文史,寫法也不大正統,思想上則是粗野又虎虎生氣,與檯面上那些高大上全的偽痿學術、衣著光鮮的裝逼男女,真是兩路人馬。

而我自己觀感,中國互聯網橫行霸佔文化市場近20年來,當年明月,這位1979年出生在湖北宜昌小城的傢伙,曾經的底層小公務員,在這個寫手群體中,是其中最重量級的人物。

他的《明朝那些事兒》,論創作實績,甚至可稱唯一,簡直跟壯觀的孤塔一般在網絡孤立。後來,民間湧噴出巨多的歷史題材寫手,可咖來咖去,無非自媒自炫自譽自伐自嗨。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當年明月以後,我再也沒領略過像他這麼出色的歷史寫手了。


2006年,恍然有十三年了。今之視昔,那真是民間肆意狂歡的一年。除了娛樂圈通過選秀節目大開平民造星新勢外,一“草根寫手”也驟然在文化界萬人矚目。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超級女聲,公眾參與草根造星的時代

就在那一年的3月10日,湖北宜昌人石悅,20來歲的小青年,小地方旮旯裡的小人物,隨意取了個網名“當年明月”,開始了開掛的人生。

“那十幾年,我一直沒什麼朋友,可是我覺得,我很強大,我經常掃視周圍的人,我有一種優越感,覺得我懂得的東西,超越了很多同齡人”。

這樣一個屌絲青年,只因為異鄉孤身,無聊寂寞冷,逛到了神奇的“天涯論壇”,在聞名在外的“煮酒論史”版塊,隨意取了個題目“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以有關朱元璋檔案為首篇,開貼開拉明史。不想,一時間,名聲鵲起,擁躉如雲,盛況空前。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天涯論壇——多少文青的昨日記憶

這是一種面目全新的歷史解讀方式。與古董化的正史不同,與殭屍體的教科書不一樣,風格有異於黃仁宇、史景遷的精英式,跟《百家講壇》那種曲意迎合又放不開也有區別,說高頭講章不是,說是荒誕的戲說也不對。

這真是一類“初中生以上就能看好”、文史專業碩博高才也會看著有意思的好書。比如我,當時尚一介中學生,又買不起筆記本,回憶不清有多少個放學後的黃昏,都是手攢著午飯剩下的零錢,竄到校門口網吧追著看的。

甚至可以講,正是仰仗此後結集題為《明朝那些事兒》此書的風行草偃,一批作者也跟著效仿按需打造,往日予後世殘酷無道的印象的明朝,才在朝野上下多少得以鹹魚翻身的。作者的漢族主義是明顯的,比如於謙守京師那段歷史,落筆解衣磅礴,情緒殊深軫念,實質是華夷整舊,是足以讓讀者熱血沸騰的。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大明王朝1566 (2007)

此後,無窮不盡的“大明粉”們惶惶然列隊排撻而來,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等文縐縐的古文辭,都衍為流行語。


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論水準,自然不必誇大。不必非得說有多高妙、有多頂尖、有多一流,甚至坦白說,不少都是胡說八道。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當初“明朝那些事兒”這個連帖尚在天涯內大火時,以主流作家自居自傲、動不動亮出自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證件的赫連勃勃大王,公開對當年明月叫板發難,嘲笑他水準平平,甚至極端地說很垃圾,就連點擊率都造假,這固然是好笑的嫉恨,可部分批評也並非全然誣衊吧。

可是,更難為可貴的是,你看明月的文字,你會直覺到,這是一個真心摯愛歷史的人!他的文字,是很個人化的,是很純粹的,是很冷靜的,是很鮮活動感的,是有血有肉的,是民間主義的,論證、調侃、懸疑甚或推理與心理分析,諸如此等大眾喜聞樂見的元素,都被他搬上了明史解說的舞臺。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同行冤家的赫連勃勃大王,“國家一級作家”

這樣一些要素,委實是連當年明月自身,時過境遷之後,都無法複製的狀態,也極大程度上導致了他《明朝那些事兒》爆紅、身份從“無名寫手”一舉高飛為“著名作家”之後,創作生涯差不多就是曇花一現,猶如一個6.18商家興奮衝動中將所有庫存都賣光了一般,往後都難以為繼了。

所以,這肯定不是他什麼江郎才盡的問題,說的未免玄乎一點,而是最好的寫作時機恰好碰上,以後又不大可能再見的問題。歷史上又太多作家,不是越寫越好,而是出手就是代表作,一輩子都無法趕上年輕時的自己。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瑪格麗特·米切爾與她的《飄》,法捷耶夫和他的《青年近衛軍》,等等,不正是例證麼!曹禺寫出《雷雨》之後,天天躲在書房寫,寫了不計其數的開頭,可也總是停在了開頭。


歷史寫作,當年明月顯然還遠排不上最佳,只能說他最懂通俗之法,最合咋們草根的脾胃吧。這是他成功的不傳之祕,也是他成名後無法再自我超越的死穴。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年輕時候的明月,是那種看世界、看歷史、看人性,都能冷眼看穿的人——這種超出年齡的睿智,甚至一度讓人懷疑《明朝那些事兒》是出自父親的代筆。可也是真年輕吧,看透以後沒有汙染,沒有油滑,而是還存有十分底層、十分聰慧、十分真誠的東西熔鑄在裡頭。

《明朝那些事兒》最突出、最珍貴的東西,恰恰不在什麼嫻熟明史,也不在什麼寫法技巧——這些當時現在此後,都有大把大把的人並不見得比他遜色,而正在這種情懷。無名、清貧,不為名、不為利,不裝逼、不作腔,只是因為喜歡,只是為了和人交流,一個字一個字地敲打出來,每天三篇定時更新,滿腔熱情,滿心喜悅。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成名以後:“從未把自己當作家”

那時的當年明月,還是純小鎮青年,民間明史愛好者。大學畢業之後,拗不過家人的意見,考取為廣東順德下面的一個海關小職員,異鄉獨客的他,下班後讀書就成了他唯一的愛好。他是純草根,還真是他對手“赫連勃勃大王”瞧不起的“白丁鼠輩”。

彼時的他,學識或許有欠缺,可是精神狀態絕對是最好的。想什麼、寫什麼,都天馬行空,自由飛翔,沒有顧慮,沒有負擔,一部冰冷瀕死本即將被送往歷史殯儀館的明史,到了他筆下,好玩、好看,又好笑!簡潔、真誠、沒有學究氣!

講得那麼土,又是那麼有趣! 帝王將相的生活,追名逐利的世界,你死我活的爭奪,爾虞我詐的角逐,突然都增添了一種東西,叫吸引力。


當年明月當時的那種環境、那種心態,寫作之人大概都會明白,真的可遇不可求,時機一去,再想邂逅,真戛戛其難。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是以,我向來以為,《明朝那些事兒》會成為難以多得的佳作,得力最多的凡是作者的“草根性”:出身草根、趣味草根、筆法草根、思路也草根、引來的讀者也很草根。比如,那句“歷史重要的不是情節而是人物”,直到今天還影響著太多熱愛歷史的“草根”們。

一旦作者失去了這種“草根性”,《明朝那些事兒》差不多也就丟掉了依託它才得以塑造自身的存在感,必然會陷入半枯竭狀態。我們明顯可以看到,他的《明朝那些事兒》,前面都好,慢慢地就有點接不上氣,等寫到最後一本,公然在敷衍了,即便是明末那場農民起義,那些波瀾壯闊的後續,都是一筆帶過。很明顯,成名人了,就有很多名利場的事,下筆也必然矜重,這些無形中都在左右他的運思了。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而且,如果你們再稍作觀察,可以瞭解到,他這書的發行,起初還是一個較有名的出版社,後面就是海關出版社了。這也是商業運作、意識形態介入留下的痕跡。所以,當年明月在文壇的迷之沉默,根本不是某個人才華還存在與否、知識結構還是否可更新的問題。因為很明顯,“才華”又非股票,不會說沒就沒了,“知識”更是可越積越好的。

步入仕途的“當年明月”,作為作家,似乎早已銷聲匿跡,可我依舊堅信他的草根情結,期待他有一天,重出江湖朗照溝渠。


是以,歸結起來,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之後再無作品,讓此書成為“絕響”的原因,內外因素而言,必然有兩大關鍵: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其一,就是他名聲大振、順遂跨入“成功人士”行列以後,他的內裡心態和精神狀態,都是陷入“精英”性不足、可又無法再“草根”地去運思和寫作的尷尬,卡在低谷無力自拔,十分正常。可這終究只還僅是一個心態的矛盾,絕對不可能是核心。

其二,這也是最可能、最重要的,也當是最明顯的,後來的他,早已不是草根到碉司的“寫手”當年明月,而是堂堂“父母官”的石悅,再莽撞寫史,只有落得不合時宜。當年明月文壇發跡後,更注重在仕途上用力,所求也委實還算可觀,多年前就早已戴上好帽了。

他一個本身就爛熟明書、世事洞切,對官場、對人情的訣竅都揣摩到入骨三分的聰明人,自然會無師自通“少寫、少議、少言”的無上甚深微妙法。“宦海不可測,啞雀保全身”,不說出書,他連微博,都9年不作更新了。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說他江郎才盡,也許是我們讀者想多了。他有不錯的工作,寫史不過少年營生,是一時興起,他的本意,低調到根本不想出名。2009年,央視《面對面》節目採訪他,記者問,《明朝那些事兒》的單年版稅已臻575萬人民幣,身家榮膺中國作家富豪榜第8位,有沒考慮過辭職專職寫作,他果斷回答,“NO”!解釋說寫作僅僅是他業餘愛好,他絕不會放棄主業云云。

寫到這裡,我似乎必需直接點出他不再出書的最關鍵:他並非江郎才盡,他是韜光隱晦,有意隱身。他的筆下,有明300年,波譎雲詭的官場爭鬥、瞬息萬變的世情翻轉、千塋百冢的人性絞殺,他都瞧的明明白白。

這樣的聰明人,哪裡會學不到這點韞匵俟奮的小把戲?


只是,就就等於說,如今的當年明月,除了“正職”工作叢脞之外,還陷入了一個他自己施設的怪圈。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總結起來,這是一個心態上可能難寫好、用途上沒必要去寫、結果上寫出也可能對自身不利的尷尬狀態。三者糾結膠葛,使得他在《明朝那些事兒》以後,不但沒有續寫出另外朝代的書,甚至基本都輟筆了,留給外界一個“江郎才盡”的印象。

我相信,當年明月這位完全憑藉才情,由虛擬社區自己脫穎而出“草根文化英雄”,以他之多黠且智,他會心知,如今的他沉寂下來,是最圓滿的選擇。可我也敢肯定,他一定從來未曾停筆過——任何才華橫溢之人的創作癮、與愛思想的嗜好,強度有甚於吸毒,是不可能真的停歇下來,無厘頭地消失的。

倘若不信,打個賭,在時機適宜的時候,比如“及老致仕”之日,當年明月,必定是會再給讀者帶出新作品出來的。我拭目以盼這一結局,同時也不會傻傻期待,它會比《明朝那些事兒》寫的更好。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畢竟,生機勃勃的天涯時代輿況,與作者自己人生的繁華,都已日益凋零,當初的各種盛景,真的無望複製了。都說了是“當年明月”,是我們一直不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