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為什麼居士我斷定當年明月沒讀過《傳習錄》?因為《明朝那些事兒》中存在下面三個低級錯誤:

一、天理人慾

當年明月說,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他在寫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這麼描述他所領悟的道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慾?

天理即是人慾。(《明朝那些事兒》)

這一說法的影響很廣,居士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說王陽明肯定人慾,反對“存天理,滅人慾”。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為什麼居士我斷定當年明月沒讀過《傳習錄》?因為《明朝那些事兒》中存在下面三個低級錯誤:

一、天理人慾

當年明月說,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他在寫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這麼描述他所領悟的道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慾?

天理即是人慾。(《明朝那些事兒》)

這一說法的影響很廣,居士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說王陽明肯定人慾,反對“存天理,滅人慾”。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王陽明真的認為天理即是人慾嗎?恰恰相反,讀過《傳習錄》的人自然知道,王陽明經常說“存天理去人慾”

比如王陽明要求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存天理去人慾:

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還說要讓心中純是天理,沒有一絲人慾:

欲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則必去人慾而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不可能認同人慾,因為他教學生們要將心中的人慾、私慾完全挖出來清理乾淨: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傳習錄》)

王陽明與朱熹的主要差別,是對於“理”的認識不同。朱熹認為,理是宇宙間的統一規律,無處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陽明則認為,理僅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衝動,與自然規律無關。

但在“反對人慾”這方面,王陽明與朱熹並無實質差別,甚至王陽明比朱熹更狠,要人們在腦袋裡深挖人慾的根源。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為什麼居士我斷定當年明月沒讀過《傳習錄》?因為《明朝那些事兒》中存在下面三個低級錯誤:

一、天理人慾

當年明月說,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他在寫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這麼描述他所領悟的道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慾?

天理即是人慾。(《明朝那些事兒》)

這一說法的影響很廣,居士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說王陽明肯定人慾,反對“存天理,滅人慾”。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王陽明真的認為天理即是人慾嗎?恰恰相反,讀過《傳習錄》的人自然知道,王陽明經常說“存天理去人慾”

比如王陽明要求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存天理去人慾:

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還說要讓心中純是天理,沒有一絲人慾:

欲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則必去人慾而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不可能認同人慾,因為他教學生們要將心中的人慾、私慾完全挖出來清理乾淨: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傳習錄》)

王陽明與朱熹的主要差別,是對於“理”的認識不同。朱熹認為,理是宇宙間的統一規律,無處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陽明則認為,理僅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衝動,與自然規律無關。

但在“反對人慾”這方面,王陽明與朱熹並無實質差別,甚至王陽明比朱熹更狠,要人們在腦袋裡深挖人慾的根源。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二、知行合一

當年明月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他誤解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認為“知心合一”就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意思。比如《明朝那些事兒》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

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說的這幾句話確實很有道理,想要實現志向,當然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實踐,不能脫離實際。

但可惜的是,這並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為什麼居士我斷定當年明月沒讀過《傳習錄》?因為《明朝那些事兒》中存在下面三個低級錯誤:

一、天理人慾

當年明月說,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他在寫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這麼描述他所領悟的道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慾?

天理即是人慾。(《明朝那些事兒》)

這一說法的影響很廣,居士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說王陽明肯定人慾,反對“存天理,滅人慾”。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王陽明真的認為天理即是人慾嗎?恰恰相反,讀過《傳習錄》的人自然知道,王陽明經常說“存天理去人慾”

比如王陽明要求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存天理去人慾:

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還說要讓心中純是天理,沒有一絲人慾:

欲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則必去人慾而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不可能認同人慾,因為他教學生們要將心中的人慾、私慾完全挖出來清理乾淨: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傳習錄》)

王陽明與朱熹的主要差別,是對於“理”的認識不同。朱熹認為,理是宇宙間的統一規律,無處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陽明則認為,理僅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衝動,與自然規律無關。

但在“反對人慾”這方面,王陽明與朱熹並無實質差別,甚至王陽明比朱熹更狠,要人們在腦袋裡深挖人慾的根源。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二、知行合一

當年明月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他誤解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認為“知心合一”就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意思。比如《明朝那些事兒》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

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說的這幾句話確實很有道理,想要實現志向,當然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實踐,不能脫離實際。

但可惜的是,這並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那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說了什麼呢?

王陽明“知行合一”中的“知”,並不是指“知識”,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善知惡(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中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是良知。比如小孩子從小就知道敬愛父母,這就是良知。每個人都知道偷盜是不對的,這也是良知。

知善知惡並不是像知道“1+1=2”一樣,而是好善惡惡(喜好善而厭惡惡)。比如大家看到好人好事,都會由衷的開心讚歎,看到壞人壞事,都恨不得衝上前踹兩腳。

好善惡惡體現為一種潛意識的衝動。所以知和行本來就是合一的。比如你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裡,你不會想到:“救這個孩子是善的”,然後再去拉住那個孩子。你會下意識地拉住他,而這種下意識的行為既是知,又是行。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為什麼居士我斷定當年明月沒讀過《傳習錄》?因為《明朝那些事兒》中存在下面三個低級錯誤:

一、天理人慾

當年明月說,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他在寫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這麼描述他所領悟的道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慾?

天理即是人慾。(《明朝那些事兒》)

這一說法的影響很廣,居士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說王陽明肯定人慾,反對“存天理,滅人慾”。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王陽明真的認為天理即是人慾嗎?恰恰相反,讀過《傳習錄》的人自然知道,王陽明經常說“存天理去人慾”

比如王陽明要求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存天理去人慾:

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還說要讓心中純是天理,沒有一絲人慾:

欲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則必去人慾而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不可能認同人慾,因為他教學生們要將心中的人慾、私慾完全挖出來清理乾淨: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傳習錄》)

王陽明與朱熹的主要差別,是對於“理”的認識不同。朱熹認為,理是宇宙間的統一規律,無處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陽明則認為,理僅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衝動,與自然規律無關。

但在“反對人慾”這方面,王陽明與朱熹並無實質差別,甚至王陽明比朱熹更狠,要人們在腦袋裡深挖人慾的根源。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二、知行合一

當年明月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他誤解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認為“知心合一”就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意思。比如《明朝那些事兒》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

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說的這幾句話確實很有道理,想要實現志向,當然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實踐,不能脫離實際。

但可惜的是,這並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那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說了什麼呢?

王陽明“知行合一”中的“知”,並不是指“知識”,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善知惡(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中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是良知。比如小孩子從小就知道敬愛父母,這就是良知。每個人都知道偷盜是不對的,這也是良知。

知善知惡並不是像知道“1+1=2”一樣,而是好善惡惡(喜好善而厭惡惡)。比如大家看到好人好事,都會由衷的開心讚歎,看到壞人壞事,都恨不得衝上前踹兩腳。

好善惡惡體現為一種潛意識的衝動。所以知和行本來就是合一的。比如你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裡,你不會想到:“救這個孩子是善的”,然後再去拉住那個孩子。你會下意識地拉住他,而這種下意識的行為既是知,又是行。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既然每個人都有良知,為什麼會有人知而不行呢?王陽明說: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傳習錄》)

王陽明說,每個人的良知就像一面鏡子,本來是明亮的,但是私慾像灰塵、鏽跡一樣,會漸漸沾染整個鏡面。這時人的良知被遮蔽了,善與惡對他來說只是知識而已,這種人並不是真正的知善知惡。比如一個人說自己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卻並不孝敬父母,這說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孝敬父母”對他來說只是一種知識,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衝動。

陽明心學的要點就是恢復人本心的良知,讓人時時刻刻有為善去惡的衝動,這樣人就會自發地為善去惡,這才是“知行合一”。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為什麼居士我斷定當年明月沒讀過《傳習錄》?因為《明朝那些事兒》中存在下面三個低級錯誤:

一、天理人慾

當年明月說,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他在寫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這麼描述他所領悟的道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慾?

天理即是人慾。(《明朝那些事兒》)

這一說法的影響很廣,居士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說王陽明肯定人慾,反對“存天理,滅人慾”。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王陽明真的認為天理即是人慾嗎?恰恰相反,讀過《傳習錄》的人自然知道,王陽明經常說“存天理去人慾”

比如王陽明要求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存天理去人慾:

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還說要讓心中純是天理,沒有一絲人慾:

欲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則必去人慾而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不可能認同人慾,因為他教學生們要將心中的人慾、私慾完全挖出來清理乾淨: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傳習錄》)

王陽明與朱熹的主要差別,是對於“理”的認識不同。朱熹認為,理是宇宙間的統一規律,無處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陽明則認為,理僅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衝動,與自然規律無關。

但在“反對人慾”這方面,王陽明與朱熹並無實質差別,甚至王陽明比朱熹更狠,要人們在腦袋裡深挖人慾的根源。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二、知行合一

當年明月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他誤解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認為“知心合一”就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意思。比如《明朝那些事兒》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

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說的這幾句話確實很有道理,想要實現志向,當然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實踐,不能脫離實際。

但可惜的是,這並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那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說了什麼呢?

王陽明“知行合一”中的“知”,並不是指“知識”,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善知惡(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中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是良知。比如小孩子從小就知道敬愛父母,這就是良知。每個人都知道偷盜是不對的,這也是良知。

知善知惡並不是像知道“1+1=2”一樣,而是好善惡惡(喜好善而厭惡惡)。比如大家看到好人好事,都會由衷的開心讚歎,看到壞人壞事,都恨不得衝上前踹兩腳。

好善惡惡體現為一種潛意識的衝動。所以知和行本來就是合一的。比如你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裡,你不會想到:“救這個孩子是善的”,然後再去拉住那個孩子。你會下意識地拉住他,而這種下意識的行為既是知,又是行。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既然每個人都有良知,為什麼會有人知而不行呢?王陽明說: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傳習錄》)

王陽明說,每個人的良知就像一面鏡子,本來是明亮的,但是私慾像灰塵、鏽跡一樣,會漸漸沾染整個鏡面。這時人的良知被遮蔽了,善與惡對他來說只是知識而已,這種人並不是真正的知善知惡。比如一個人說自己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卻並不孝敬父母,這說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孝敬父母”對他來說只是一種知識,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衝動。

陽明心學的要點就是恢復人本心的良知,讓人時時刻刻有為善去惡的衝動,這樣人就會自發地為善去惡,這才是“知行合一”。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三、天泉證道

天泉證道是王陽明晚年的一個重要事件。天泉證道之後,王陽明徵思、田,死在途中,因此天泉證道可以視為王陽明最終的教誨。所以讀過《傳習錄》的人,必然對“天泉證道”印象深刻。

《明朝那些事兒》如此描述天泉證道:

天地竟是如此之寧靜,大風拂過了空曠的天泉橋,在四周傳來的陣陣風聲中,王守仁高聲吟道: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錢德洪與王畿一言不發,摒氣凝神,記下了這四句話。

​此即為所謂心學四決,流傳千古,至今不衰。(《明朝那些事兒》)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年明月連著名的“天泉證道”都說錯……居士我也是無言以對了。

當年明月說在《明朝那些事兒》中寫的是“天泉論道”。但是“天泉證道”或者說“天泉證悟”這是一個專有名詞,不能改成“天泉論道”。

所謂“天泉證道”,是王陽明的兩個弟子:錢德洪與王畿對於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產生不同理解,因此在天泉橋畔向王陽明求證。王陽明分別肯定了兩人的部分觀點,也同時說他倆都有不足之處。因此王陽明讓這兩個弟子相互學習,不可偏執。所以才說是“證道”,而不是“論道”。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為什麼居士我斷定當年明月沒讀過《傳習錄》?因為《明朝那些事兒》中存在下面三個低級錯誤:

一、天理人慾

當年明月說,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他在寫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這麼描述他所領悟的道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慾?

天理即是人慾。(《明朝那些事兒》)

這一說法的影響很廣,居士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說王陽明肯定人慾,反對“存天理,滅人慾”。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王陽明真的認為天理即是人慾嗎?恰恰相反,讀過《傳習錄》的人自然知道,王陽明經常說“存天理去人慾”

比如王陽明要求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存天理去人慾:

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還說要讓心中純是天理,沒有一絲人慾:

欲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則必去人慾而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不可能認同人慾,因為他教學生們要將心中的人慾、私慾完全挖出來清理乾淨: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傳習錄》)

王陽明與朱熹的主要差別,是對於“理”的認識不同。朱熹認為,理是宇宙間的統一規律,無處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陽明則認為,理僅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衝動,與自然規律無關。

但在“反對人慾”這方面,王陽明與朱熹並無實質差別,甚至王陽明比朱熹更狠,要人們在腦袋裡深挖人慾的根源。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二、知行合一

當年明月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他誤解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認為“知心合一”就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意思。比如《明朝那些事兒》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

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說的這幾句話確實很有道理,想要實現志向,當然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實踐,不能脫離實際。

但可惜的是,這並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那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說了什麼呢?

王陽明“知行合一”中的“知”,並不是指“知識”,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善知惡(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中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是良知。比如小孩子從小就知道敬愛父母,這就是良知。每個人都知道偷盜是不對的,這也是良知。

知善知惡並不是像知道“1+1=2”一樣,而是好善惡惡(喜好善而厭惡惡)。比如大家看到好人好事,都會由衷的開心讚歎,看到壞人壞事,都恨不得衝上前踹兩腳。

好善惡惡體現為一種潛意識的衝動。所以知和行本來就是合一的。比如你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裡,你不會想到:“救這個孩子是善的”,然後再去拉住那個孩子。你會下意識地拉住他,而這種下意識的行為既是知,又是行。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既然每個人都有良知,為什麼會有人知而不行呢?王陽明說: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傳習錄》)

王陽明說,每個人的良知就像一面鏡子,本來是明亮的,但是私慾像灰塵、鏽跡一樣,會漸漸沾染整個鏡面。這時人的良知被遮蔽了,善與惡對他來說只是知識而已,這種人並不是真正的知善知惡。比如一個人說自己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卻並不孝敬父母,這說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孝敬父母”對他來說只是一種知識,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衝動。

陽明心學的要點就是恢復人本心的良知,讓人時時刻刻有為善去惡的衝動,這樣人就會自發地為善去惡,這才是“知行合一”。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三、天泉證道

天泉證道是王陽明晚年的一個重要事件。天泉證道之後,王陽明徵思、田,死在途中,因此天泉證道可以視為王陽明最終的教誨。所以讀過《傳習錄》的人,必然對“天泉證道”印象深刻。

《明朝那些事兒》如此描述天泉證道:

天地竟是如此之寧靜,大風拂過了空曠的天泉橋,在四周傳來的陣陣風聲中,王守仁高聲吟道: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錢德洪與王畿一言不發,摒氣凝神,記下了這四句話。

​此即為所謂心學四決,流傳千古,至今不衰。(《明朝那些事兒》)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年明月連著名的“天泉證道”都說錯……居士我也是無言以對了。

當年明月說在《明朝那些事兒》中寫的是“天泉論道”。但是“天泉證道”或者說“天泉證悟”這是一個專有名詞,不能改成“天泉論道”。

所謂“天泉證道”,是王陽明的兩個弟子:錢德洪與王畿對於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產生不同理解,因此在天泉橋畔向王陽明求證。王陽明分別肯定了兩人的部分觀點,也同時說他倆都有不足之處。因此王陽明讓這兩個弟子相互學習,不可偏執。所以才說是“證道”,而不是“論道”。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傳習錄》與《王陽明年譜》中都記載了天泉證道,其大致經過是:

王畿認為:“心體既然是無善無惡,那麼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知也是無善無惡,物也是無善無惡。”而錢德洪則說:“心體原來無善無惡,但是人被物慾沾染得久了,就會有善惡之見,所以要為善去惡,正是為了恢復本體的無善無惡。”兩人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相約第二天請教老師。

第二天在天泉橋上王陽明分別聽了他們二人的觀點,說道:“你們倆說的都有問題。王畿的觀點只能說給上根人聽,而錢德洪的觀點只能說給中下根人聽。把你倆的觀點結合起來,就沒毛病了,可以說給所有人聽。”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為什麼居士我斷定當年明月沒讀過《傳習錄》?因為《明朝那些事兒》中存在下面三個低級錯誤:

一、天理人慾

當年明月說,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他在寫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這麼描述他所領悟的道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慾?

天理即是人慾。(《明朝那些事兒》)

這一說法的影響很廣,居士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說王陽明肯定人慾,反對“存天理,滅人慾”。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王陽明真的認為天理即是人慾嗎?恰恰相反,讀過《傳習錄》的人自然知道,王陽明經常說“存天理去人慾”

比如王陽明要求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存天理去人慾:

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還說要讓心中純是天理,沒有一絲人慾:

欲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則必去人慾而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不可能認同人慾,因為他教學生們要將心中的人慾、私慾完全挖出來清理乾淨: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傳習錄》)

王陽明與朱熹的主要差別,是對於“理”的認識不同。朱熹認為,理是宇宙間的統一規律,無處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陽明則認為,理僅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衝動,與自然規律無關。

但在“反對人慾”這方面,王陽明與朱熹並無實質差別,甚至王陽明比朱熹更狠,要人們在腦袋裡深挖人慾的根源。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二、知行合一

當年明月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他誤解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認為“知心合一”就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意思。比如《明朝那些事兒》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

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說的這幾句話確實很有道理,想要實現志向,當然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實踐,不能脫離實際。

但可惜的是,這並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那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說了什麼呢?

王陽明“知行合一”中的“知”,並不是指“知識”,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善知惡(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中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是良知。比如小孩子從小就知道敬愛父母,這就是良知。每個人都知道偷盜是不對的,這也是良知。

知善知惡並不是像知道“1+1=2”一樣,而是好善惡惡(喜好善而厭惡惡)。比如大家看到好人好事,都會由衷的開心讚歎,看到壞人壞事,都恨不得衝上前踹兩腳。

好善惡惡體現為一種潛意識的衝動。所以知和行本來就是合一的。比如你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裡,你不會想到:“救這個孩子是善的”,然後再去拉住那個孩子。你會下意識地拉住他,而這種下意識的行為既是知,又是行。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既然每個人都有良知,為什麼會有人知而不行呢?王陽明說: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傳習錄》)

王陽明說,每個人的良知就像一面鏡子,本來是明亮的,但是私慾像灰塵、鏽跡一樣,會漸漸沾染整個鏡面。這時人的良知被遮蔽了,善與惡對他來說只是知識而已,這種人並不是真正的知善知惡。比如一個人說自己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卻並不孝敬父母,這說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孝敬父母”對他來說只是一種知識,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衝動。

陽明心學的要點就是恢復人本心的良知,讓人時時刻刻有為善去惡的衝動,這樣人就會自發地為善去惡,這才是“知行合一”。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三、天泉證道

天泉證道是王陽明晚年的一個重要事件。天泉證道之後,王陽明徵思、田,死在途中,因此天泉證道可以視為王陽明最終的教誨。所以讀過《傳習錄》的人,必然對“天泉證道”印象深刻。

《明朝那些事兒》如此描述天泉證道:

天地竟是如此之寧靜,大風拂過了空曠的天泉橋,在四周傳來的陣陣風聲中,王守仁高聲吟道: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錢德洪與王畿一言不發,摒氣凝神,記下了這四句話。

​此即為所謂心學四決,流傳千古,至今不衰。(《明朝那些事兒》)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年明月連著名的“天泉證道”都說錯……居士我也是無言以對了。

當年明月說在《明朝那些事兒》中寫的是“天泉論道”。但是“天泉證道”或者說“天泉證悟”這是一個專有名詞,不能改成“天泉論道”。

所謂“天泉證道”,是王陽明的兩個弟子:錢德洪與王畿對於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產生不同理解,因此在天泉橋畔向王陽明求證。王陽明分別肯定了兩人的部分觀點,也同時說他倆都有不足之處。因此王陽明讓這兩個弟子相互學習,不可偏執。所以才說是“證道”,而不是“論道”。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傳習錄》與《王陽明年譜》中都記載了天泉證道,其大致經過是:

王畿認為:“心體既然是無善無惡,那麼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知也是無善無惡,物也是無善無惡。”而錢德洪則說:“心體原來無善無惡,但是人被物慾沾染得久了,就會有善惡之見,所以要為善去惡,正是為了恢復本體的無善無惡。”兩人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相約第二天請教老師。

第二天在天泉橋上王陽明分別聽了他們二人的觀點,說道:“你們倆說的都有問題。王畿的觀點只能說給上根人聽,而錢德洪的觀點只能說給中下根人聽。把你倆的觀點結合起來,就沒毛病了,可以說給所有人聽。”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那麼王陽明的四句教,特別是第一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並不是真的說心體非善非惡,而是說心體,也就是人的本心,是判別善惡的標準。符合本心的是善,不符合本心的是惡。本心比善惡的層次高,所以本心自身不能說是善是惡。

比如符合法律的是合法行為,不符合法律的是非法行為,但是法律本身是合法還是非法呢?我們只能說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因為法律本身是判斷合法還是非法的標準。

如果一個人能徹悟本心,他的一切行為都是符合本心的,所以他沒有善惡之念,但做的所有行為都是至善無惡的。這是王畿的觀點。

但是大部分人的本心都會被私慾遮蔽,因此會有善念、惡念之分,那麼就要努力為善去惡,以求恢復本心的清明。這是錢德洪的觀點。

王陽明認為,要將王畿和錢德洪的觀點合起來看,才是完整的心學要旨。

而這才是天泉證道的真實情況。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為什麼居士我斷定當年明月沒讀過《傳習錄》?因為《明朝那些事兒》中存在下面三個低級錯誤:

一、天理人慾

當年明月說,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他在寫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這麼描述他所領悟的道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慾?

天理即是人慾。(《明朝那些事兒》)

這一說法的影響很廣,居士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說王陽明肯定人慾,反對“存天理,滅人慾”。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王陽明真的認為天理即是人慾嗎?恰恰相反,讀過《傳習錄》的人自然知道,王陽明經常說“存天理去人慾”

比如王陽明要求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存天理去人慾:

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還說要讓心中純是天理,沒有一絲人慾:

欲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則必去人慾而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不可能認同人慾,因為他教學生們要將心中的人慾、私慾完全挖出來清理乾淨: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傳習錄》)

王陽明與朱熹的主要差別,是對於“理”的認識不同。朱熹認為,理是宇宙間的統一規律,無處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陽明則認為,理僅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衝動,與自然規律無關。

但在“反對人慾”這方面,王陽明與朱熹並無實質差別,甚至王陽明比朱熹更狠,要人們在腦袋裡深挖人慾的根源。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二、知行合一

當年明月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他誤解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認為“知心合一”就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意思。比如《明朝那些事兒》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

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說的這幾句話確實很有道理,想要實現志向,當然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實踐,不能脫離實際。

但可惜的是,這並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那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說了什麼呢?

王陽明“知行合一”中的“知”,並不是指“知識”,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善知惡(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中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是良知。比如小孩子從小就知道敬愛父母,這就是良知。每個人都知道偷盜是不對的,這也是良知。

知善知惡並不是像知道“1+1=2”一樣,而是好善惡惡(喜好善而厭惡惡)。比如大家看到好人好事,都會由衷的開心讚歎,看到壞人壞事,都恨不得衝上前踹兩腳。

好善惡惡體現為一種潛意識的衝動。所以知和行本來就是合一的。比如你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裡,你不會想到:“救這個孩子是善的”,然後再去拉住那個孩子。你會下意識地拉住他,而這種下意識的行為既是知,又是行。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既然每個人都有良知,為什麼會有人知而不行呢?王陽明說: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傳習錄》)

王陽明說,每個人的良知就像一面鏡子,本來是明亮的,但是私慾像灰塵、鏽跡一樣,會漸漸沾染整個鏡面。這時人的良知被遮蔽了,善與惡對他來說只是知識而已,這種人並不是真正的知善知惡。比如一個人說自己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卻並不孝敬父母,這說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孝敬父母”對他來說只是一種知識,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衝動。

陽明心學的要點就是恢復人本心的良知,讓人時時刻刻有為善去惡的衝動,這樣人就會自發地為善去惡,這才是“知行合一”。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三、天泉證道

天泉證道是王陽明晚年的一個重要事件。天泉證道之後,王陽明徵思、田,死在途中,因此天泉證道可以視為王陽明最終的教誨。所以讀過《傳習錄》的人,必然對“天泉證道”印象深刻。

《明朝那些事兒》如此描述天泉證道:

天地竟是如此之寧靜,大風拂過了空曠的天泉橋,在四周傳來的陣陣風聲中,王守仁高聲吟道: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錢德洪與王畿一言不發,摒氣凝神,記下了這四句話。

​此即為所謂心學四決,流傳千古,至今不衰。(《明朝那些事兒》)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年明月連著名的“天泉證道”都說錯……居士我也是無言以對了。

當年明月說在《明朝那些事兒》中寫的是“天泉論道”。但是“天泉證道”或者說“天泉證悟”這是一個專有名詞,不能改成“天泉論道”。

所謂“天泉證道”,是王陽明的兩個弟子:錢德洪與王畿對於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產生不同理解,因此在天泉橋畔向王陽明求證。王陽明分別肯定了兩人的部分觀點,也同時說他倆都有不足之處。因此王陽明讓這兩個弟子相互學習,不可偏執。所以才說是“證道”,而不是“論道”。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傳習錄》與《王陽明年譜》中都記載了天泉證道,其大致經過是:

王畿認為:“心體既然是無善無惡,那麼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知也是無善無惡,物也是無善無惡。”而錢德洪則說:“心體原來無善無惡,但是人被物慾沾染得久了,就會有善惡之見,所以要為善去惡,正是為了恢復本體的無善無惡。”兩人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相約第二天請教老師。

第二天在天泉橋上王陽明分別聽了他們二人的觀點,說道:“你們倆說的都有問題。王畿的觀點只能說給上根人聽,而錢德洪的觀點只能說給中下根人聽。把你倆的觀點結合起來,就沒毛病了,可以說給所有人聽。”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那麼王陽明的四句教,特別是第一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並不是真的說心體非善非惡,而是說心體,也就是人的本心,是判別善惡的標準。符合本心的是善,不符合本心的是惡。本心比善惡的層次高,所以本心自身不能說是善是惡。

比如符合法律的是合法行為,不符合法律的是非法行為,但是法律本身是合法還是非法呢?我們只能說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因為法律本身是判斷合法還是非法的標準。

如果一個人能徹悟本心,他的一切行為都是符合本心的,所以他沒有善惡之念,但做的所有行為都是至善無惡的。這是王畿的觀點。

但是大部分人的本心都會被私慾遮蔽,因此會有善念、惡念之分,那麼就要努力為善去惡,以求恢復本心的清明。這是錢德洪的觀點。

王陽明認為,要將王畿和錢德洪的觀點合起來看,才是完整的心學要旨。

而這才是天泉證道的真實情況。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關於陽明心學的具體內容,可以參考居士我的這篇文章:王陽明為何受國人推崇?因為他道出了道德的本質,一文讀懂王陽明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

對歷史感興趣,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將明朝兩百餘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改變過去很多人對於明朝過於負面的看法,也讓許多人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可謂“功莫大焉”。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最為推崇王陽明,認為他是明朝第一人。當年明月讚頌道: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然而,居士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卻發現,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甚至他連王陽明的代表性著作《傳習錄》都沒有讀過。這就相當於沒讀過《論語》卻偏要談論孔子思想一樣。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為什麼居士我斷定當年明月沒讀過《傳習錄》?因為《明朝那些事兒》中存在下面三個低級錯誤:

一、天理人慾

當年明月說,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他在寫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這麼描述他所領悟的道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慾?

天理即是人慾。(《明朝那些事兒》)

這一說法的影響很廣,居士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說王陽明肯定人慾,反對“存天理,滅人慾”。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王陽明真的認為天理即是人慾嗎?恰恰相反,讀過《傳習錄》的人自然知道,王陽明經常說“存天理去人慾”

比如王陽明要求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存天理去人慾:

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還說要讓心中純是天理,沒有一絲人慾:

欲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則必去人慾而存天理。(《傳習錄》)

王陽明不可能認同人慾,因為他教學生們要將心中的人慾、私慾完全挖出來清理乾淨: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傳習錄》)

王陽明與朱熹的主要差別,是對於“理”的認識不同。朱熹認為,理是宇宙間的統一規律,無處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陽明則認為,理僅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衝動,與自然規律無關。

但在“反對人慾”這方面,王陽明與朱熹並無實質差別,甚至王陽明比朱熹更狠,要人們在腦袋裡深挖人慾的根源。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二、知行合一

當年明月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他誤解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認為“知心合一”就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意思。比如《明朝那些事兒》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

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說的這幾句話確實很有道理,想要實現志向,當然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實踐,不能脫離實際。

但可惜的是,這並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那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說了什麼呢?

王陽明“知行合一”中的“知”,並不是指“知識”,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善知惡(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中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是良知。比如小孩子從小就知道敬愛父母,這就是良知。每個人都知道偷盜是不對的,這也是良知。

知善知惡並不是像知道“1+1=2”一樣,而是好善惡惡(喜好善而厭惡惡)。比如大家看到好人好事,都會由衷的開心讚歎,看到壞人壞事,都恨不得衝上前踹兩腳。

好善惡惡體現為一種潛意識的衝動。所以知和行本來就是合一的。比如你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裡,你不會想到:“救這個孩子是善的”,然後再去拉住那個孩子。你會下意識地拉住他,而這種下意識的行為既是知,又是行。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既然每個人都有良知,為什麼會有人知而不行呢?王陽明說: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傳習錄》)

王陽明說,每個人的良知就像一面鏡子,本來是明亮的,但是私慾像灰塵、鏽跡一樣,會漸漸沾染整個鏡面。這時人的良知被遮蔽了,善與惡對他來說只是知識而已,這種人並不是真正的知善知惡。比如一個人說自己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卻並不孝敬父母,這說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孝敬父母”對他來說只是一種知識,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衝動。

陽明心學的要點就是恢復人本心的良知,讓人時時刻刻有為善去惡的衝動,這樣人就會自發地為善去惡,這才是“知行合一”。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三、天泉證道

天泉證道是王陽明晚年的一個重要事件。天泉證道之後,王陽明徵思、田,死在途中,因此天泉證道可以視為王陽明最終的教誨。所以讀過《傳習錄》的人,必然對“天泉證道”印象深刻。

《明朝那些事兒》如此描述天泉證道:

天地竟是如此之寧靜,大風拂過了空曠的天泉橋,在四周傳來的陣陣風聲中,王守仁高聲吟道: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錢德洪與王畿一言不發,摒氣凝神,記下了這四句話。

​此即為所謂心學四決,流傳千古,至今不衰。(《明朝那些事兒》)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年明月連著名的“天泉證道”都說錯……居士我也是無言以對了。

當年明月說在《明朝那些事兒》中寫的是“天泉論道”。但是“天泉證道”或者說“天泉證悟”這是一個專有名詞,不能改成“天泉論道”。

所謂“天泉證道”,是王陽明的兩個弟子:錢德洪與王畿對於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產生不同理解,因此在天泉橋畔向王陽明求證。王陽明分別肯定了兩人的部分觀點,也同時說他倆都有不足之處。因此王陽明讓這兩個弟子相互學習,不可偏執。所以才說是“證道”,而不是“論道”。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傳習錄》與《王陽明年譜》中都記載了天泉證道,其大致經過是:

王畿認為:“心體既然是無善無惡,那麼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知也是無善無惡,物也是無善無惡。”而錢德洪則說:“心體原來無善無惡,但是人被物慾沾染得久了,就會有善惡之見,所以要為善去惡,正是為了恢復本體的無善無惡。”兩人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相約第二天請教老師。

第二天在天泉橋上王陽明分別聽了他們二人的觀點,說道:“你們倆說的都有問題。王畿的觀點只能說給上根人聽,而錢德洪的觀點只能說給中下根人聽。把你倆的觀點結合起來,就沒毛病了,可以說給所有人聽。”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那麼王陽明的四句教,特別是第一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並不是真的說心體非善非惡,而是說心體,也就是人的本心,是判別善惡的標準。符合本心的是善,不符合本心的是惡。本心比善惡的層次高,所以本心自身不能說是善是惡。

比如符合法律的是合法行為,不符合法律的是非法行為,但是法律本身是合法還是非法呢?我們只能說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因為法律本身是判斷合法還是非法的標準。

如果一個人能徹悟本心,他的一切行為都是符合本心的,所以他沒有善惡之念,但做的所有行為都是至善無惡的。這是王畿的觀點。

但是大部分人的本心都會被私慾遮蔽,因此會有善念、惡念之分,那麼就要努力為善去惡,以求恢復本心的清明。這是錢德洪的觀點。

王陽明認為,要將王畿和錢德洪的觀點合起來看,才是完整的心學要旨。

而這才是天泉證道的真實情況。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關於陽明心學的具體內容,可以參考居士我的這篇文章:王陽明為何受國人推崇?因為他道出了道德的本質,一文讀懂王陽明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3個硬傷,說明當年明月根本不懂陽明心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