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這裡的垃圾緣何堆成山?'

""大連:這裡的垃圾緣何堆成山?

垃圾房三四天不清理,臭氣熏天。

文大連晚報記者趙卓 劉蘊哲 圖大連晚報記者趙卓

一處垃圾房正對著幼兒園,炎炎夏日,垃圾房內的垃圾幾天不清理,惡臭不堪……這是近日記者在甘井子區金柳路附近的陽光潤城幼兒園門前看到的一幕。探訪發現,類似情況不在少數,是環衛工人疏於清理,還是另有隱情?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幼兒園:門前垃圾房幾天不清理

市民劉女士說,女兒在金柳路與紅凌路交叉路口的陽光潤城幼兒園上學,幼兒園門前有一處垃圾房,正對著幼兒園,本來大家對這處垃圾房就有意見,最近一段時間,這處垃圾房的垃圾每天都堆成了山,不僅垃圾房裡堆滿了,還從垃圾房裡流了出來,汙水到處流,臭氣熏天。“有時這些垃圾能堆放三四天才清理一次,我們也不知道環衛公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陽光潤城幼兒園的多位老師告訴記者,天氣這麼熱,垃圾房臭氣熏天,弄得幼兒園連窗都沒法開。

環衛公司:垃圾中轉站壓車嚴重

記者就此採訪了該地所屬的環衛公司——大連綠源環境清潔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也叫苦不已。這種情況已經有近一個月了,他們也很苦惱。該負責人說,公司負責整個紅旗街道的環衛工作,每天正常能清理20車垃圾,每車8噸。“公司有5輛作業車,每車每天根據垃圾數量向稜魚灣垃圾中轉站運送三四車垃圾。”中轉站內的垃圾壓縮車將這些回收的垃圾壓縮後再運送到指定地點。

近一個月,作業車到稜魚灣垃圾中轉站排卸垃圾時,遇到了嚴重的壓車問題。“以前車輛到了稜魚灣垃圾中轉站隨卸隨走,最多時排隊不超過1小時。”現在,每輛車經常在那裡要排隊六七個小時,造成垃圾無法正常及時清量以及大量垃圾滯留。該負責人說,目前,公司每天能少運送5車左右的垃圾,而且,每天最後一車的垃圾都沒有時間卸載,作業車揹著垃圾在次日凌晨就趕到稜魚灣垃圾中轉站排隊卸車。這樣,幾天下來一累積,市民就會看到不少垃圾堆放在外的情況,他們也很無奈。

中轉站:已經延時到晚11時

稜魚灣垃圾中轉站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該負責人表示,以前中轉站內有十五六臺垃圾壓縮車在回收作業車的垃圾,如今只有5臺作業車在作業,這就嚴重影響了垃圾回收的速度。如今,全市的環衛公司只要是將垃圾送到稜魚灣垃圾中轉站的,都出現了這種問題。

7月29日,他們得到一個消息,中轉站關站的時間由原來的晚8時30分延長至晚11時。可這樣就嚴重影響到了環衛工的休息,他們每天凌晨3時多就要出門裝車運送垃圾,晚11時許才能下班,休息時間就寥寥無幾了。

昨日,記者在我市多個小區看到,垃圾點的垃圾露天散漏,隨地堆放,汙水橫流,臭氣隔著幾十米就能聞到,讓周邊居民苦不堪言。記者在沙河口區天豐街採訪時,一位環衛工人無奈地說,垃圾運不走,他們也沒辦法,一天不清理,垃圾就能堆成山。如今,他們只能儘可能將垃圾點周邊清理乾淨一些,降低汙染。

管理部門迴應:

已督促轉運站企業儘快整改

針對生活垃圾轉運不及時、垃圾滯留問題,記者昨天下午與大連市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取得聯繫,該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大連梭魚灣垃圾壓縮中轉站採取的是BOT運營模式,即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按照項目招標文件和特許經營協議要求,為滿足運營需要,運營方在特許經營期內,需為大連梭魚灣垃圾壓縮中轉站配備15輛垃圾運輸車、25個垃圾罐體。由於車輛維修、罐體維護等原因,最近投入“工作”的車輛和罐體分別只有8輛、22個,這是導致大連梭魚灣垃圾壓縮中轉站運行效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按照《中心城區環境衛生作業管理考核暫行辦法》規定:生活垃圾除運要達到日產日清,每天21時後,城市區域中無滯留垃圾。目前大部分環衛作業企業把居民下午、夜間投放的生活垃圾滯留在垃圾點或集運車輛裡,每天早上集中將生活垃圾送往梭魚灣,這是造成生活垃圾轉運不及時的另一方面原因。”該負責人昨天說道。

此前,我市城市建設系統的兩個部門已發現大連梭魚灣垃圾壓縮中轉站運行效率下降,運營企業投入的車輛和罐體數量不足,以及環衛作業企業落實垃圾“日產日清”不到位的問題。對此,我市城市建設系統督促梭魚灣轉運站運營企業儘快整改,保障生活垃圾收運體系的正常運轉;梭魚灣垃圾壓縮中轉站的晚間運行時間已從晚上8點半延長至晚上11點。同時,要求各區環衛作業企業加強夜運作業,分散每天早晨生活垃圾集運車輛集中前往該站而產生的壓力,減少車輛排隊時間。城市建設系統管理部門將對相關企業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考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