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輸藥材

要想富先修路,而修路就需要資金。2016年,宣漢縣政府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文旅扶貧的方式,在巴山大峽谷裡啟動景區建設,把土家鄉寨變為旅遊景點,希望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提升,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輸藥材

要想富先修路,而修路就需要資金。2016年,宣漢縣政府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文旅扶貧的方式,在巴山大峽谷裡啟動景區建設,把土家鄉寨變為旅遊景點,希望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提升,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巴山大峽谷景區

巴山大峽谷屬於AAAA級風景區,風光秀美。景區成立的旅遊開發公司有500多人,70%都是當地員工,其中還有41位是貧困戶。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輸藥材

要想富先修路,而修路就需要資金。2016年,宣漢縣政府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文旅扶貧的方式,在巴山大峽谷裡啟動景區建設,把土家鄉寨變為旅遊景點,希望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提升,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巴山大峽谷景區

巴山大峽谷屬於AAAA級風景區,風光秀美。景區成立的旅遊開發公司有500多人,70%都是當地員工,其中還有41位是貧困戶。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旅遊開發公司

巴山大峽谷景區的制高點,羅盤頂,海拔2400米,這裡正在修建往返山下的纜車。做木工的彭雲貴曾經在武漢的建築工地裡打工,每天能掙200元。現在,他既能照顧家裡,每個月還有八千甚至上萬的收入。能拿到高出外面一倍的工資,這是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情。景區建設最火爆的時候,174個建設工地同時動工,有一萬多本地民工在景區裡幹活。像彭雲貴這樣趕回來幹活的本地人也不在少數。

彭雲貴打算,等幹完活兒,就拿著一年多的積蓄在羅盤頂開一家土特產店,自己也當一回老闆。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輸藥材

要想富先修路,而修路就需要資金。2016年,宣漢縣政府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文旅扶貧的方式,在巴山大峽谷裡啟動景區建設,把土家鄉寨變為旅遊景點,希望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提升,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巴山大峽谷景區

巴山大峽谷屬於AAAA級風景區,風光秀美。景區成立的旅遊開發公司有500多人,70%都是當地員工,其中還有41位是貧困戶。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旅遊開發公司

巴山大峽谷景區的制高點,羅盤頂,海拔2400米,這裡正在修建往返山下的纜車。做木工的彭雲貴曾經在武漢的建築工地裡打工,每天能掙200元。現在,他既能照顧家裡,每個月還有八千甚至上萬的收入。能拿到高出外面一倍的工資,這是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情。景區建設最火爆的時候,174個建設工地同時動工,有一萬多本地民工在景區裡幹活。像彭雲貴這樣趕回來幹活的本地人也不在少數。

彭雲貴打算,等幹完活兒,就拿著一年多的積蓄在羅盤頂開一家土特產店,自己也當一回老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羅盤頂

景區的成立,對當地改變最大的,就是解決祖祖輩輩困擾著當地村民的交通問題。在大峽谷景區一期建設的40億投資中,有30億都用於景區道路建設。他們在景區內修建了一條環形道路,將渡口、樊噲、三墩、漆樹,這四個最貧困的鄉鎮全部連接起來。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輸藥材

要想富先修路,而修路就需要資金。2016年,宣漢縣政府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文旅扶貧的方式,在巴山大峽谷裡啟動景區建設,把土家鄉寨變為旅遊景點,希望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提升,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巴山大峽谷景區

巴山大峽谷屬於AAAA級風景區,風光秀美。景區成立的旅遊開發公司有500多人,70%都是當地員工,其中還有41位是貧困戶。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旅遊開發公司

巴山大峽谷景區的制高點,羅盤頂,海拔2400米,這裡正在修建往返山下的纜車。做木工的彭雲貴曾經在武漢的建築工地裡打工,每天能掙200元。現在,他既能照顧家裡,每個月還有八千甚至上萬的收入。能拿到高出外面一倍的工資,這是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情。景區建設最火爆的時候,174個建設工地同時動工,有一萬多本地民工在景區裡幹活。像彭雲貴這樣趕回來幹活的本地人也不在少數。

彭雲貴打算,等幹完活兒,就拿著一年多的積蓄在羅盤頂開一家土特產店,自己也當一回老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羅盤頂

景區的成立,對當地改變最大的,就是解決祖祖輩輩困擾著當地村民的交通問題。在大峽谷景區一期建設的40億投資中,有30億都用於景區道路建設。他們在景區內修建了一條環形道路,將渡口、樊噲、三墩、漆樹,這四個最貧困的鄉鎮全部連接起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高速公路

現在,陶化中可以開車運送藥材,這天他把“雲木香”賣給來自重慶的藥商,6噸藥材賣了63600元,運費只花了500元。而在以前,一車藥材光運費就要2萬多元。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輸藥材

要想富先修路,而修路就需要資金。2016年,宣漢縣政府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文旅扶貧的方式,在巴山大峽谷裡啟動景區建設,把土家鄉寨變為旅遊景點,希望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提升,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巴山大峽谷景區

巴山大峽谷屬於AAAA級風景區,風光秀美。景區成立的旅遊開發公司有500多人,70%都是當地員工,其中還有41位是貧困戶。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旅遊開發公司

巴山大峽谷景區的制高點,羅盤頂,海拔2400米,這裡正在修建往返山下的纜車。做木工的彭雲貴曾經在武漢的建築工地裡打工,每天能掙200元。現在,他既能照顧家裡,每個月還有八千甚至上萬的收入。能拿到高出外面一倍的工資,這是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情。景區建設最火爆的時候,174個建設工地同時動工,有一萬多本地民工在景區裡幹活。像彭雲貴這樣趕回來幹活的本地人也不在少數。

彭雲貴打算,等幹完活兒,就拿著一年多的積蓄在羅盤頂開一家土特產店,自己也當一回老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羅盤頂

景區的成立,對當地改變最大的,就是解決祖祖輩輩困擾著當地村民的交通問題。在大峽谷景區一期建設的40億投資中,有30億都用於景區道路建設。他們在景區內修建了一條環形道路,將渡口、樊噲、三墩、漆樹,這四個最貧困的鄉鎮全部連接起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高速公路

現在,陶化中可以開車運送藥材,這天他把“雲木香”賣給來自重慶的藥商,6噸藥材賣了63600元,運費只花了500元。而在以前,一車藥材光運費就要2萬多元。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送藥材

如今,黃連村村民劉福太搬遷後的新家,上下兩層有150多平方米,足夠他家6人居住。這裡不僅通電、通網,還喝上了自來水。從新家前往山上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上山種地省了時間,他現在成了當地“蒿草鑼鼓”表演隊的骨幹,經常要到渡口鎮給遊客表演,每次都會有100元的收入。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輸藥材

要想富先修路,而修路就需要資金。2016年,宣漢縣政府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文旅扶貧的方式,在巴山大峽谷裡啟動景區建設,把土家鄉寨變為旅遊景點,希望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提升,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巴山大峽谷景區

巴山大峽谷屬於AAAA級風景區,風光秀美。景區成立的旅遊開發公司有500多人,70%都是當地員工,其中還有41位是貧困戶。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旅遊開發公司

巴山大峽谷景區的制高點,羅盤頂,海拔2400米,這裡正在修建往返山下的纜車。做木工的彭雲貴曾經在武漢的建築工地裡打工,每天能掙200元。現在,他既能照顧家裡,每個月還有八千甚至上萬的收入。能拿到高出外面一倍的工資,這是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情。景區建設最火爆的時候,174個建設工地同時動工,有一萬多本地民工在景區裡幹活。像彭雲貴這樣趕回來幹活的本地人也不在少數。

彭雲貴打算,等幹完活兒,就拿著一年多的積蓄在羅盤頂開一家土特產店,自己也當一回老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羅盤頂

景區的成立,對當地改變最大的,就是解決祖祖輩輩困擾著當地村民的交通問題。在大峽谷景區一期建設的40億投資中,有30億都用於景區道路建設。他們在景區內修建了一條環形道路,將渡口、樊噲、三墩、漆樹,這四個最貧困的鄉鎮全部連接起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高速公路

現在,陶化中可以開車運送藥材,這天他把“雲木香”賣給來自重慶的藥商,6噸藥材賣了63600元,運費只花了500元。而在以前,一車藥材光運費就要2萬多元。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送藥材

如今,黃連村村民劉福太搬遷後的新家,上下兩層有150多平方米,足夠他家6人居住。這裡不僅通電、通網,還喝上了自來水。從新家前往山上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上山種地省了時間,他現在成了當地“蒿草鑼鼓”表演隊的骨幹,經常要到渡口鎮給遊客表演,每次都會有100元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新家

在巴山大峽谷核心景區渡口鄉的渡口新街,這裡正在建設給渡口鄉159戶易地扶貧搬遷村民集中安置的新家園。村民王永強今年68歲,兩年前,他的房子因為景區建設被拆遷,分了一套80平方米,三室一廳的住所。還有十多天,他就能夠拿到新房的鑰匙。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輸藥材

要想富先修路,而修路就需要資金。2016年,宣漢縣政府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文旅扶貧的方式,在巴山大峽谷裡啟動景區建設,把土家鄉寨變為旅遊景點,希望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提升,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巴山大峽谷景區

巴山大峽谷屬於AAAA級風景區,風光秀美。景區成立的旅遊開發公司有500多人,70%都是當地員工,其中還有41位是貧困戶。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旅遊開發公司

巴山大峽谷景區的制高點,羅盤頂,海拔2400米,這裡正在修建往返山下的纜車。做木工的彭雲貴曾經在武漢的建築工地裡打工,每天能掙200元。現在,他既能照顧家裡,每個月還有八千甚至上萬的收入。能拿到高出外面一倍的工資,這是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情。景區建設最火爆的時候,174個建設工地同時動工,有一萬多本地民工在景區裡幹活。像彭雲貴這樣趕回來幹活的本地人也不在少數。

彭雲貴打算,等幹完活兒,就拿著一年多的積蓄在羅盤頂開一家土特產店,自己也當一回老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羅盤頂

景區的成立,對當地改變最大的,就是解決祖祖輩輩困擾著當地村民的交通問題。在大峽谷景區一期建設的40億投資中,有30億都用於景區道路建設。他們在景區內修建了一條環形道路,將渡口、樊噲、三墩、漆樹,這四個最貧困的鄉鎮全部連接起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高速公路

現在,陶化中可以開車運送藥材,這天他把“雲木香”賣給來自重慶的藥商,6噸藥材賣了63600元,運費只花了500元。而在以前,一車藥材光運費就要2萬多元。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送藥材

如今,黃連村村民劉福太搬遷後的新家,上下兩層有150多平方米,足夠他家6人居住。這裡不僅通電、通網,還喝上了自來水。從新家前往山上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上山種地省了時間,他現在成了當地“蒿草鑼鼓”表演隊的骨幹,經常要到渡口鎮給遊客表演,每次都會有100元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新家

在巴山大峽谷核心景區渡口鄉的渡口新街,這裡正在建設給渡口鄉159戶易地扶貧搬遷村民集中安置的新家園。村民王永強今年68歲,兩年前,他的房子因為景區建設被拆遷,分了一套80平方米,三室一廳的住所。還有十多天,他就能夠拿到新房的鑰匙。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安置樓

隨著景區的建設,他和愛人都在景區找到一份保潔員的工作,兩人每月能掙2500元,公司還給他們每人買了一千多元的社保。現在,王永強一個月的收入,就比原來一年掙得還要多。不僅如此,因為旅遊開發,他家的兩畝土地還得到10萬元的補助。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輸藥材

要想富先修路,而修路就需要資金。2016年,宣漢縣政府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文旅扶貧的方式,在巴山大峽谷裡啟動景區建設,把土家鄉寨變為旅遊景點,希望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提升,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巴山大峽谷景區

巴山大峽谷屬於AAAA級風景區,風光秀美。景區成立的旅遊開發公司有500多人,70%都是當地員工,其中還有41位是貧困戶。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旅遊開發公司

巴山大峽谷景區的制高點,羅盤頂,海拔2400米,這裡正在修建往返山下的纜車。做木工的彭雲貴曾經在武漢的建築工地裡打工,每天能掙200元。現在,他既能照顧家裡,每個月還有八千甚至上萬的收入。能拿到高出外面一倍的工資,這是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情。景區建設最火爆的時候,174個建設工地同時動工,有一萬多本地民工在景區裡幹活。像彭雲貴這樣趕回來幹活的本地人也不在少數。

彭雲貴打算,等幹完活兒,就拿著一年多的積蓄在羅盤頂開一家土特產店,自己也當一回老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羅盤頂

景區的成立,對當地改變最大的,就是解決祖祖輩輩困擾著當地村民的交通問題。在大峽谷景區一期建設的40億投資中,有30億都用於景區道路建設。他們在景區內修建了一條環形道路,將渡口、樊噲、三墩、漆樹,這四個最貧困的鄉鎮全部連接起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高速公路

現在,陶化中可以開車運送藥材,這天他把“雲木香”賣給來自重慶的藥商,6噸藥材賣了63600元,運費只花了500元。而在以前,一車藥材光運費就要2萬多元。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送藥材

如今,黃連村村民劉福太搬遷後的新家,上下兩層有150多平方米,足夠他家6人居住。這裡不僅通電、通網,還喝上了自來水。從新家前往山上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上山種地省了時間,他現在成了當地“蒿草鑼鼓”表演隊的骨幹,經常要到渡口鎮給遊客表演,每次都會有100元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新家

在巴山大峽谷核心景區渡口鄉的渡口新街,這裡正在建設給渡口鄉159戶易地扶貧搬遷村民集中安置的新家園。村民王永強今年68歲,兩年前,他的房子因為景區建設被拆遷,分了一套80平方米,三室一廳的住所。還有十多天,他就能夠拿到新房的鑰匙。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安置樓

隨著景區的建設,他和愛人都在景區找到一份保潔員的工作,兩人每月能掙2500元,公司還給他們每人買了一千多元的社保。現在,王永強一個月的收入,就比原來一年掙得還要多。不僅如此,因為旅遊開發,他家的兩畝土地還得到10萬元的補助。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王永強

巴山大峽谷景區開發將佔用村民的土地、林地等資源折價入股,景區建成後按照門票收入的10%進行分紅。同時,只要景區還在,村民每年至少也能拿到每畝地230元到600元不等的分紅。這種分紅方式“上不封頂、下有保底”,是景區文旅扶貧工作探索出的“資源入股帶動”模式。

除此之外,景區還採用“勞動就業帶動、經合組織帶動”等七種脫貧模式,帶動了巴山大峽谷片區102個貧困村、9萬多貧困人口脫貧,輻射帶動周邊21個鄉鎮46萬餘人增收致富,使這個窮山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川省巴山大峽谷綜合開發建設指揮部指揮長 於宏:有四個方面的變化。

一、新修了連接村社的道路,達97公里;二、為景區老百姓新提供了4800多個就業崗位;三、農民收入從2015年的人均純收入6500元,達到2018年的8800元;四、通過文旅開發扶貧解決整個片區9萬貧困戶穩定脫貧的問題,使過去的窮山區變成了景區,也變成了老百姓美麗的新家園。

"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穀殼”是過去巴山大峽谷困難群眾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那裡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川東部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地區,是四川省內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區,擁有四個土家族鄉。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分支,“巴”文化就發源於這裡。

2014年,宣漢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20萬,其中9.1萬人來自巴山大峽谷地區。2016年,這裡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啟動,至今654戶2224人完成易地搬遷。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四川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黃連村村民劉福太今年57歲,是土生土長的龍泉鄉土家族人,他原來就住在大山裡。2017年,劉福太作為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山下。

劉福太介紹,以前村民每次上下山,走的就是腳掌寬的土路。年輕人體力好,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如果是老年人,單程就要走半天時間,遇上颳風下雨就不能出門。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上山

大巴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3畝,幾乎找不到一片平緩的坡地供農業生產。

劉福太的玉米地種在半山腰上,已經種了三十年。在接近60度傾斜的山坡上,想要站穩都很難,劉福太卻要在地裡爬上爬下,揮舞著鋤頭。在他身後,就是陡峭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受傷。現在,他的腿上還留有傷疤。

劉福太說,大巴山上的坡地土層很薄,在這樣的坡地上種植玉米,扎不住根長不大,暴雨來襲就會倒伏,乃至絕收。一畝玉米地每年只能收成100斤左右,村民吃不飽飯就只能在地裡挖一些野生的瓜果充飢,他們曾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年夜飯”吃上一口大米飯。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的玉米地

大巴山雖然耕種面積少,但高海拔的山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的海拔就在2300米左右,這裡種植著一種叫“雲木香”的中藥材。

“雲木香”是生產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原料,提煉出來,還可以做香料。而且“雲木香”的經濟效益很好,不需要怎麼打理,一年一畝地就能生產三四百斤。早在2005年,一斤“雲木香”就能賣1.5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們一畝地就能掙600元,這相當於種玉米一年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雲木香”

但是在往年,就算藥材的漲勢再好,村民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想要將藥材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一二百多里路,人力成本非常高。一斤藥材背下山就要5角錢,每人一次只能背七八十斤,人力運輸成本佔賣價的三分之一。羅盤村村民陶化中是藥材種植大戶,家裡有一千畝的藥田,即便用馬馱,碰到不好走的陡坡,馬也會出現滾下山的情況。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輸藥材

要想富先修路,而修路就需要資金。2016年,宣漢縣政府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文旅扶貧的方式,在巴山大峽谷裡啟動景區建設,把土家鄉寨變為旅遊景點,希望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提升,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巴山大峽谷景區

巴山大峽谷屬於AAAA級風景區,風光秀美。景區成立的旅遊開發公司有500多人,70%都是當地員工,其中還有41位是貧困戶。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旅遊開發公司

巴山大峽谷景區的制高點,羅盤頂,海拔2400米,這裡正在修建往返山下的纜車。做木工的彭雲貴曾經在武漢的建築工地裡打工,每天能掙200元。現在,他既能照顧家裡,每個月還有八千甚至上萬的收入。能拿到高出外面一倍的工資,這是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情。景區建設最火爆的時候,174個建設工地同時動工,有一萬多本地民工在景區裡幹活。像彭雲貴這樣趕回來幹活的本地人也不在少數。

彭雲貴打算,等幹完活兒,就拿著一年多的積蓄在羅盤頂開一家土特產店,自己也當一回老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羅盤頂

景區的成立,對當地改變最大的,就是解決祖祖輩輩困擾著當地村民的交通問題。在大峽谷景區一期建設的40億投資中,有30億都用於景區道路建設。他們在景區內修建了一條環形道路,將渡口、樊噲、三墩、漆樹,這四個最貧困的鄉鎮全部連接起來。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高速公路

現在,陶化中可以開車運送藥材,這天他把“雲木香”賣給來自重慶的藥商,6噸藥材賣了63600元,運費只花了500元。而在以前,一車藥材光運費就要2萬多元。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運送藥材

如今,黃連村村民劉福太搬遷後的新家,上下兩層有150多平方米,足夠他家6人居住。這裡不僅通電、通網,還喝上了自來水。從新家前往山上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上山種地省了時間,他現在成了當地“蒿草鑼鼓”表演隊的骨幹,經常要到渡口鎮給遊客表演,每次都會有100元的收入。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劉福太新家

在巴山大峽谷核心景區渡口鄉的渡口新街,這裡正在建設給渡口鄉159戶易地扶貧搬遷村民集中安置的新家園。村民王永強今年68歲,兩年前,他的房子因為景區建設被拆遷,分了一套80平方米,三室一廳的住所。還有十多天,他就能夠拿到新房的鑰匙。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安置樓

隨著景區的建設,他和愛人都在景區找到一份保潔員的工作,兩人每月能掙2500元,公司還給他們每人買了一千多元的社保。現在,王永強一個月的收入,就比原來一年掙得還要多。不僅如此,因為旅遊開發,他家的兩畝土地還得到10萬元的補助。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王永強

巴山大峽谷景區開發將佔用村民的土地、林地等資源折價入股,景區建成後按照門票收入的10%進行分紅。同時,只要景區還在,村民每年至少也能拿到每畝地230元到600元不等的分紅。這種分紅方式“上不封頂、下有保底”,是景區文旅扶貧工作探索出的“資源入股帶動”模式。

除此之外,景區還採用“勞動就業帶動、經合組織帶動”等七種脫貧模式,帶動了巴山大峽谷片區102個貧困村、9萬多貧困人口脫貧,輻射帶動周邊21個鄉鎮46萬餘人增收致富,使這個窮山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川省巴山大峽谷綜合開發建設指揮部指揮長 於宏:有四個方面的變化。

一、新修了連接村社的道路,達97公里;二、為景區老百姓新提供了4800多個就業崗位;三、農民收入從2015年的人均純收入6500元,達到2018年的8800元;四、通過文旅開發扶貧解決整個片區9萬貧困戶穩定脫貧的問題,使過去的窮山區變成了景區,也變成了老百姓美麗的新家園。

連片貧困區,如今成了4A名景區!有人月入過萬,咋做到的?

巴山大峽谷景區半小時觀察:

四川省宣漢縣通過打造全域旅遊,不僅解決了大巴山區群眾就業問題,為貧困戶增加了收入,同時還促進了傳統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的路子。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目前剩下的扶貧工作,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其中,如何構建產業脫貧的長效機制是脫貧攻堅的重點、難點。

我們希望,有關政府部門能夠進一步積極運用市場思維,尊重市場規律,推動產業扶貧的發展,讓大山裡的群眾分享到更多的發展紅利,書寫好脫貧攻堅的答卷。

來源於央視財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