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之初慈禧下了四道懿旨,這些緊箍咒註定了光緒帝的結局

甲午戰敗讓大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血氣方剛的光緒帝痛定思痛立志革新,一場力圖改變中國命運的維新變法運動開始。然而,這次改革僅僅持續了一百零三天就失敗了,是什麼原因讓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這對母子走向決裂?

戊戌變法之初慈禧下了四道懿旨,這些緊箍咒註定了光緒帝的結局

光緒帝朝服像

​1898年,即《馬關條約》簽訂後第三年,中國近代史上出現了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一場改革被稱為戊戌變法。戊戌變法的起因是光緒帝意識到若不再變法,國家就會敗壞在自己手裡,於是他發出了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牢騷話:如果不給我辦事的權力,我寧願退位,不願做亡國之君!

經過一系列的波折,光緒帝最終決定採用康有為的主張,頒佈了“明定國事詔”,開始實行維新變法。何謂“明定國事詔”?簡單地說,就是明確地決定國家變法方針大計的詔書。

這個詔書一頒佈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意義也很重大:首先,他宣告了光緒帝變法圖強的決心;其次,它確定了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方法來改變傳統的祖制;再次,它要求朝野內外必須奮發圖強,上下一心。

戊戌變法之初慈禧下了四道懿旨,這些緊箍咒註定了光緒帝的結局

慈禧太后存世照片

​中國歷史上,清代是最重視祖宗家法的,因此光緒帝宣佈要破除這些祖宗成例,這顯然是石破天驚的大事,可以說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勇敢決定。

戊戌變法是對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進行的一次深刻而大膽的變革,那麼慈禧對待這場革命會是一個什麼態度呢?

慈禧其實並不反對變法,她在垂簾聽政的過程中,自己也在不少方面改變了祖宗成例。比如清朝從未有垂簾聽政的先例,被她破例了;之前的清代皇帝把西方先進科技視為奇技淫巧,多采取排斥態度,她卻支持洋務運動辦工廠、修鐵路、造船輪、練洋操等。

所以慈禧曾旗幟鮮明地對光緒帝說:“變法乃素志”。但慈禧卻不像光緒帝那麼樂觀,她害怕變法運動動作太大,動搖了她的根基。所以在光緒帝頒佈“明定國事詔”的第四天,就一連發了四道懿旨,做了必要的防範。

第一道,她給光緒來了一個釜底抽薪,罷免了翁同龢。這對於光緒帝來說打擊很大,史料記載:光緒帝聽說這件事後“涕淚交下,竟日不食”。從此,光緒帝變法就只能依靠一批年輕人,但這些人是缺乏政治鬥爭經驗的。

戊戌變法之初慈禧下了四道懿旨,這些緊箍咒註定了光緒帝的結局

慈禧太后劇照

​第二道,凡任命二品以上的大臣,必須得到太后的認可。通過這道懿旨,慈禧再一次向朝野上下宣佈,她仍然握有最高的人事權,同時也意味著光緒帝的用人權力被剝奪了。

第三道,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榮祿是慈禧的心腹,把他放在這個位置上等於就控制了京畿的軍權,任憑光緒帝怎麼折騰也不會翻起大浪。

第四道,決定當年秋天攜皇帝到天津閱兵,這和第二道懿旨一樣,也是向內外臣工宣示,兵權在自己手裡,光緒帝沒有兵權。

這後面三道懿旨,已經涵蓋了以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的幾個關鍵問題。從宣佈變法圖強開始,光緒帝即制訂了一攬子計劃,從六月到九月,短短三個月時間裡,他一共發出了近兩百道諭旨,涉及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

變法的廣度和深度完全出乎慈禧的預料。而且,光緒在政府改革中,竟然撇開慈禧的親信任用新人,這顯然是在公開挑釁慈禧的權威。這樣,一開始對變法冷眼旁觀的慈禧再也無法容忍了。

戊戌變法之初慈禧下了四道懿旨,這些緊箍咒註定了光緒帝的結局

戊戌變法光緒君臣

​在接下了的變法中,光緒帝一下子罷免了禮部塔懷布等八個堂官,這引起了慈禧的極大不滿嗎,她怒斥光緒:“九列重臣,非有大故,不可棄。”對於慈禧的指責,光緒帝不肯屈服,他第一次鼓起勇氣違抗太后的教訓,說:“如果祖宗活在今天也會改變做法的,兒子寧願改變祖宗的例法,也不忍心棄祖宗之民、失祖宗之地,為天下後人世笑。”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當天,慈禧就派出親信趕到天津,去和榮路商量對待光緒帝的策略。不難看出,慈禧被光緒惹怒了,她準備要動真格。

戊戌變法期間,後黨一派也趁機挑撥離間,於是關於“九月天津閱兵,太后即行廢立光緒”的政治謠言在京城祕密傳開。其實,以慈禧的實力,要廢掉光緒大可不必到天津多費周折,她不過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和藉口。

戊戌變法之初慈禧下了四道懿旨,這些緊箍咒註定了光緒帝的結局

光緒帝劇照

手無寸鐵的光緒帝和維新派為了自保,急於籠絡手握重兵之人。這個時候,在小站練兵的袁世凱進入了維新派的視野。

光緒帝啟用袁世凱是想對慈禧扼殺維新運動的一次反擊,但他顯然高估了自己,這個空架子皇帝怎麼敵得過慈禧呢。

光緒帝認為袁世凱有帶兵經驗,對外國的情況也有所瞭解,而且又是維新派所辦強學會的積極分子。因此,維新派都建議光緒帝對袁世凱予以重用。但袁世凱是榮祿的手下,將如此重任託付給袁世凱,可以說完全是一個政治冒險。但除此之外,光緒帝別無辦法。

七月二十六日,袁世凱入京,光緒帝破格提拔他為候補侍郎,還暗示他可以跟榮祿各辦各事,甚至可以不聽榮祿的調遣。袁世凱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入京覲見,自然會引起慈禧和榮祿的高度警覺。榮祿馬上就截斷了袁世凱軍隊的進京路線,以防不測。

此時的京城已是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光緒帝明確地感覺到威脅即將來臨。於是他在七月二十八日再次到頤和園請安。但慈禧一言不發,光緒帝回宮後馬上召集楊銳發出密詔:讓康有為、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弟等人設法救局。

戊戌變法之初慈禧下了四道懿旨,這些緊箍咒註定了光緒帝的結局

奕劻袁世凱劇照

​接到密詔的康有為等人自覺事情不妙,他們商議後,決定派譚嗣同深夜造訪住在法華寺的袁世凱。譚嗣同這次造訪的目的就是策動袁世凱發動兵變,誅殺榮祿,圍攻頤和園。

袁世凱久經官場,表現出的態度也模稜兩可。在譚嗣同的威逼利誘下,他表示接受,但又留有餘地說:自己的部隊在小站,彈藥也在榮祿手裡,小站離天津兩百餘里,只有到天津閱兵的時候,方可動手。

譚嗣同走後,袁世凱深知自己已身陷囹圄,面對生死抉擇,他權衡了慈禧和光緒的勢力對比後,決定偷生自保,投靠慈禧。因此,他第二天就趕到天津向榮祿告密,榮祿得知消息後立即轉告慈禧。袁世凱抵達天津的第二天一早,慈禧便發動了震驚中外的戊戌政變。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9月21日,這天清晨,慈禧從頤和園趕回紫禁城。當時的光緒帝還在批閱奏摺,忽然一群侍衛太監闖入大殿,聲稱奉太后懿旨,要皇帝前去問話。面對突如其來的慈禧還宮,沒有任何準備的光緒帝知道災難來了。

戊戌變法之初慈禧下了四道懿旨,這些緊箍咒註定了光緒帝的結局

直隸總督榮祿

​在便殿,慈禧召集了慶親王奕劻、端王載漪和御前、軍機大臣,在殿裡設下竹杖,審問光緒帝。蘇繼祖所著的《清廷戊戌朝變記》中,記錄下了這段審問。當時慈禧責問光緒:

“天下是祖宗的天下,你竟敢任意妄為,這批大臣都是我多年培養出來的,留下來輔佐你,你何敢任意不用!康有為是什麼東西,能夠勝過我選出來的重用的人嗎?康有為之法能勝過祖宗所立之法嗎?你太昏聵了,太不肖了!”

光緒聽後戰戰兢兢地說:“是我糊塗,洋人逼迫太緊,我是為保存國脈,通用西法,並不敢聽信康有為之法。”光緒帝的申辯讓慈禧更為惱火,她說:“難道祖宗之法不如西法嗎?鬼子倒反而重於祖宗嗎?康有為叛逆,想加害我,你不知道嗎?”光緒嚇得渾身直抖,不知如何應答。

慈禧窮追不捨,又說“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你是不是同謀?”光緒低聲說:“知道”。慈禧說:“既知道還不正法,反要放走?”在慈禧聲色嚴厲的逼問之下,懦弱的光緒帝徹底崩潰,只好違心地說要下旨捉拿康有為。隨即,慈禧下令將光緒押解到瀛臺涵元殿囚禁。

戊戌變法之初慈禧下了四道懿旨,這些緊箍咒註定了光緒帝的結局

慈禧太后劇照

​到此為止,慈禧又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依靠政變和屠殺從幕後登上了前臺。被徹底剝奪權力的光緒皇帝,被軟禁在瀛臺,過了長達十年孤獨苦悶的傀儡生活。從戊戌政變的整個過程來看,光緒帝空有抱負,缺少足夠的政治經驗且所用非人。因步伐過快觸犯了慈禧的根本利益,這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