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上一期,我們講了洪武瓷器,洪武過後是建文,可惜建文帝只坐了不到4年的皇位,就被他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給佔領了都城南京,建文年的短暫,直接造成了後世可以考證的建文年瓷器幾乎為零的狀況。所以,我們略過建文一朝,直接進入朱棣的永樂年。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明成祖朱棣像

從“永樂”這個年號我們也可以一窺朱棣的磅礴氣勢和氣吞宇宙的勃勃雄心。史實也的確如此,燕王朱棣要成為明朝之主,有其必然和偶然性,必然之處在於燕王是當時諸王之中最強大的,他的幾個兄弟一死,就只剩他一家獨大,這時無人能與燕王抗衡,又逢建文削藩,他取而代之就成了必然。燕王的強大也延續到了永樂,遷都北京、七下西洋、修撰《永樂大典》、威服蒙古、收復安南、蕩平倭寇都是這一朝的豐功偉績。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紫禁城 永樂始建

永樂一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一個朝代,不僅表現在他開放海禁、繁榮邊貿之上,還表現在他安排鄭和七下西洋,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傳統邊境開放的一種極大的昇華。巨大的開放造就了經濟和文化上的極大繁榮,表現在藝術層面,就是景德鎮瓷器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鄭和七下西洋

永樂一朝,以甜白,鮮紅,青花最富盛名。而流傳至今的瓷器,又數青花瓷最為珍貴。據國內權威藝術媒體提供的拍賣數據顯示,永樂官窯瓷器,拍賣成交價最高的前50強榜單中,青花瓷器就佔到46件,且前三名均為青花瓷器。明永樂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曾在2011年蘇富比秋拍以1.68餘億港幣成交,成為明永樂御窯瓷中最貴瓷器。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明永樂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

潔素瑩然,甚悅於心。甜白瓷曾一度為永樂皇帝喜愛,如今在拍場表現亦不同凡響,明永樂 《甜白釉暗花榴開百子玉壺春瓶》就曾在2013年佳士得秋拍,以2700萬元港幣成交。永樂後期以紅色為貴,其鮮紅釉色調純正,釉厚如脂,光瑩鮮豔,如初凝之雞血,堪稱絕代佳作,《景德鎮陶錄》稱:“永樂鮮紅最貴”。縱觀當今世界各地拍賣場,最貴的紅釉瓷即《明永樂 紅釉高足杯》,於2011年蘇富比秋拍以962萬元港幣成交。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明永樂 甜白釉刻花雞心碗

永樂時胎土淘煉精細,胎體輕重適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細膩而著稱。永樂瓷器的造型清芳、圓潤、靈巧。 釉麵肥厚,瑩潤平淨,無桔皮紋。臼釉器的口、底、邊角與釉薄處多歸白色或黃色,手聚處閃淺談和蝦青色。青花器造型工整精緻色調凝重古雅,絢麗鮮豔,體態優美俊秀,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形成濃重凝聚的結晶斑點,呈凸凹不平狀。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局部

圓器中的口沿,以手試之有鋒利感。而後仿的口沿多圓潤,不見稜角。這種器口特點,是我們斷定年代初區分真偽的主要依據之一。 琢器胎體接痕微露,不及元代與明初時期明顯。 常見器足有:裡直外收式圈足、齊平式圈足、高深 外撇式圈足,圈足露胎處多泛火石紅斑。盤碗類,器心多 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狀。永樂時,開始書寫帝王年號款,均為四字篆書。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故宮藏明永樂鮮紅釉印花雲龍紋高足碗

永樂瓷器,頗受藏家關注。今天,玉齋君特以《盛世永樂 永樂瓷器珍品集》為主題,精心挑選了拍賣場上已成交的,以及博物館珍藏的永樂官窯瓷,以供大家作收藏參考之用。

明永樂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

私人珍藏 高36.5cm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2011年秋季拍賣會

估價:HKD 80,000,000-120,000,000

成交價:HKD 168,660,000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明永樂 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

私人珍藏 高47cm

北京盈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估價:諮 詢 價

成交價:RMB 121,900,000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是明永樂時期所特有的、極為罕見的代表作。器身呈扁圓狀,口微侈,粗頸,溜肩,碩腹,橢圓形圈足,底足內有釉。胎質細膩純淨,白釉微泛青色,釉面有冰裂紋開片。口沿飾卷草紋,頸部飾纏枝花卉,壺身飾纏枝四季花卉。青花用料為蘇泥勃青,因有“滲青”、“散渾”之特性,青色鮮豔,偶因滲青而有濃暗斑點,有水墨畫之風韻,加以運筆瀟灑,氣勢凌然,在黑色結晶斑映襯下,彰顯出色澤清晰明快的特點。

明永樂 青花花卉錦紋如意耳扁壺

私人珍藏 高24.5cm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2016年春季拍賣會

估價:HKD 25,000,000-35,000,000

成交價:HKD 110,520,000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本壺形仿金屬器,製作極難,中國瓷匠習慣橫向分段,逐段拉坯塑形,再組合成器,並按需要調整,而非模製器具,故此製作本壺,尤為艱鉅。本器壺身橢圓,壺頸幼細,與壺足同為圓柱狀,製作本已艱難,而壺身紋飾繁複,則難度更高,彰顯瓷匠藝高膽大。六角星形構圖,以同心圓格局層層遞進,必需精密計算安排,反覆思量所有角度,線條從圓心出發,更需平直準繩。如此紋飾,見於可蘭經,原以筆、尺繪於紙上,中華藝匠取此紋飾,不用直尺,僅以毛筆直接繪畫於圓拱器腹,盡顯景德鎮御窯藝匠驚人造詣。成品瑰麗華美,展現十五世紀中華藝匠過人創思,匠心獨運,不拘一格。

明永樂 青花纏枝牡丹紋淨水瓶

私人珍藏 高21.3cm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2016年春季拍賣會

估價:HKD 35,000,000-45,000,000

成交價:HKD 99,320,000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青花纏枝牡丹紋淨水瓶,高足造形獨特繁麗,耀眼奪目,為永樂一朝之稀珍,數世紀後,其祥瑞寓意,更得乾隆帝敬仰賞愛。淨水瓶非日常使用之器,於宮廷中亦僅作禮器之用,惟可見於少數重大祭典場合,其造形大異於當朝茶酒執壺,獨樹一格,歷代瓷器中罕有能與其聘美者。塑造如此獨特器形,窄頸寬腹,細流纖長筆挺,需瓷人巧心熟技,反映永樂朝景德鎮御窯造瓷水平之精妙高超,然燒造成功者,為數鮮少,包含此瓶僅三例存世,

明永樂 甜白釉暗花榴開百子玉壺春瓶

私人珍藏 高32.1cm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2013年秋季拍賣會

估價:HKD 8,000,000-12,000,000

成交價:HKD 27,000,000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瓶撇口,束頸,溜肩,垂腹,圈足。通體施甜白釉暗花紋飾。頸刻卷草紋及如意雲頭各一週,腹部刻折枝石榴紋,枝幹舒展,花果並麗,榴實熟裂,下襯靈芝紋。足飾萬字紋一環。

此瓶造形靈巧秀美,釉質細緻瑩潤,暗花紋飾活潑盎然,為永樂白瓷中的代表作。永樂白釉玉壺春瓶本來就不多見,暗刻榴開百子紋的例子更是寥寥無幾。

明永樂 紅釉高足杯

私人珍藏 高15.1cm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2011年秋季拍賣會

估價:HKD 8,000,000-12,000,000

成交價:HKD 9,620,000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明初釉紅瓷器,釉色豔麗奪目,卻殊為珍罕。自元末伊始,景德鎮御窯廠研製釉裹紅,然銅紅燒造困難,接近一個世紀的反覆試驗,自永樂時,才偶得如本品髮色殷紅亮麗之作品。明御窯廠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因燒製失敗而刻意損壞的殘片,足見佳品之難求,成功之可貴,

明永樂 甜白釉暗刻石榴花果紋玉壺春瓶

私人珍藏 高32cm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2016年春季拍賣會

估價:HKD 6,000,000-8,000,000

成交價:HKD 19,280,000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白釉瓷,以明朝永樂年江西景德鎮御窯為上佳,而本品精巧,冠絕一時。永樂帝深崇佛教儀式,而白彩則乃儀式中最重要之色,白釉瓷更特為永樂帝所喜,青花瓷之流行反而進展甚緩。故此,比諸歷代各朝,永樂御匠更不惜心力,精心研製白釉釉方,以盡求善美。永樂白釉瓷,並非僅為光素無紋飾之瓷器。青花瓷講求白釉清澈素白,幾近透明,方為上品,映襯青花之美。單色白釉,則著重白釉美感。

永樂白釉,溫澤柔和,凝潤光亮,僅見於此類器,釉稱「甜白」,豐厚甜膩,巧奪天工。此類器多刻紋飾,唯因釉色凝白,刻花易被遮蓋,甚至完全隱沒,本品則無此弊,白釉凝潤豐厚,然而石榴花果紋清晰可見,如同筆繪。永樂年玉壺春瓶雖有數例,多未及本品雅麗。

明永樂青花竹石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

高7.1釐米,口徑16.4釐米,足徑5.8釐米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內光素無紋飾。外壁青花翠竹、怪石及花草紋裝飾。圈足外牆繪回紋。圈足內施青白色釉。

此碗形體秀美,胎體較薄,釉面光潤,造型源自北宋汝窯淡天青釉碗。碗上畫面大面積留白,給人以清新雅緻之視覺感受,完全擺脫了元代和明代洪武時期青花瓷器裝飾繁縟的典型風格的影響,堪稱永樂一朝開創瓷器裝飾新風格的標誌性作品。

明永樂青花海水紋香爐

故宮博物院藏

高55.5釐米,口徑37.3釐米,足距38釐米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爐闊口,短頸,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兩朝天耳。內施白釉。外壁通體繪海水江崖紋。

此器與青海省博物館藏“大明永樂年制”款銅爐器形相似。其形體碩大,青花色澤濃豔,暈散明顯,凝結的黑斑密佈於紋飾中。紋飾寓意江山永固。能夠燒造如此有氣魄、紋飾精美的瓷器,反映出當時景德鎮窯工高超的制瓷技藝。

明永樂、宣德時期瓷器上的海水紋通常有起伏相疊的波浪及湧起的浪花,其裝飾性比元代大大加強。

明永樂青花菊瓣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碗

高10.3釐米,口徑21.2釐米,足徑7.6釐米。清宮舊藏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碗敞口,瘦底,為雞心碗。通體青花紋飾。碗心雙圈內飾折枝枇杷紋,內壁飾纏枝花紋,內口飾海水紋。外口飾回紋,外壁飾菊瓣紋,紋飾間隔以青花線。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

碗外壁以花瓣紋裝飾是明永樂、宣德時典型的風格特徵,花瓣紋通常作為主體紋飾與其它花紋配合。此碗外壁以32枚菊花瓣為飾,花瓣細長呈放射狀排列。這些花瓣從足上直接伸展到外口沿下,佈滿整個腹壁,花瓣細長,排列有序。此器青花色調豔麗並有暈散,紋飾規矩而不失明快。

明永樂甜白釉僧帽壺

故宮博物院藏

高19.7釐米,通流長16.7釐米,足徑7.5釐米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壺因口部形似僧人之帽而俗稱“僧帽壺”。闊頸,鼓腹,瘦底,圈足。壺身一側口邊至頸部置寬帶形曲柄,相對的另一側出鴨嘴狀流槽。通體施甜白釉,無款識。

此壺造型端莊秀麗,釉面恬靜瑩潤,釉色白如凝脂,優美的器形配以甜美的釉色,相得益彰。

此壺式借鑑於藏傳佛教使用的金屬質器皿,瓷製品始見於元代的青白釉瓷。明代永樂、宣德時期,漢藏文化交流頻繁,景德鎮御器廠曾大量燒造僧帽壺,其中以白釉和紅釉製品最為名貴。清代康熙朝曾仿燒永樂和宣德時的白釉、紅釉僧帽壺。

明永樂翠青釉罐

故宮博物院藏

高8.5釐米,口徑8.8釐米,足徑12.3釐米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罐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裡外及圈足內均施翠青釉,釉面瑩亮潤澤,色調清新淡雅,口邊和足邊積釉處呈青綠色。無款識。

翠青釉是明代永樂時景德鎮官窯創燒的一種色澤溫潤、釉色青翠如嫩竹的青釉,為永樂朝所獨有。均造型規整秀美,胎體緻密,厚薄適中,通體青釉素裹,不另加裝飾,釉面玻璃質感強,釉中隱含密集的小氣泡。常見的器物有蓋罐、高足碗等。

明永樂 翠青釉三系蓋罐

故宮博物院藏

高10.4釐米,口徑9.9釐米, 足徑14.1釐米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罐直口,扁腹,圈足。肩部有3個環形小系,系下凸起海棠託飾,花瓣上有橫線紋。罐裡及足內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直口蓋合於罐口。此罐製作規整,胎體細膩,釉色青翠。翠青釉瓷器為永樂時所創,傳世品極少。

明永樂青花雲龍紋天球瓶

故宮博物院藏

高41.5釐米,口徑9.3釐米,足徑15.5釐米。清宮舊藏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此器體大端正,圓口,直頸,口與頸大小相若,腹渾圓,肩與底相若,俗稱“天球瓶”。通體青花紋飾,自上而下分為兩層。外口飾忍冬紋,以枝葉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連續邊飾,頸飾6雲朵紋。整個腹部繪雲龍紋,龍體較大,張口怒目,鬃發上衝,作回首狀,四肢前伸,三爪矯健有力。龍身間隙處飾各種形狀的雲紋,襯托出巨龍行空之勢。平底白釉無款。

天球瓶是明初江西景德鎮窯的創新之器。此器造型飽滿,青花龍為三爪,怒目回首,鬃鬣飛揚,刻畫細膩,頗有氣勢。使用進口青料描繪花紋,燒製過程中有自然形成的鐵結晶斑,更顯出龍的凶猛有力,栩栩如生。此器是永樂時期龍紋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

明永樂鮮紅釉盤

故宮博物院藏

高4.2釐米,口徑19.3釐米,足徑11.7釐米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盤撇口,淺弧壁,圈足。通體施紅釉,盤口顯白色胎骨,足內施青白釉,無款識。此盤造型規整,胎薄體輕,紅釉色澤鮮豔純正,是永樂朝官窯紅釉瓷作的典範。

明代永樂紅釉素有“鮮紅”之美稱,此時的紅釉瓷器繼承了洪武朝紅釉器製作的工藝成果,施釉均勻,釉面瑩潤,燒成火候恰到好處,釉色鮮紅明豔,完全改變了洪武朝紅釉瓷紅中泛黑的不純色調。

器物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為燒製時,釉層在高溫熔融狀態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層變薄,顯露出胎色,這種現象俗稱“燈草口”。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花澆

故宮博物院藏

高14.7釐米,口徑8釐米,足徑4釐米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花澆直口,直頸,溜肩,碩腹,足內凹,一側以螭龍為柄,柄兩端各有一頭,一銜於外口,一作柄尾。通體繪青花紋飾,口部邊沿繪纏枝蓮紋,頸部繪海水江崖及花瓣紋各一週,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蓮紋,近足處繪變形如意頭紋一週。

此花澆青花色澤濃豔,有黑色結晶斑。其造型風格系仿西亞黃銅壺器物。

明永樂青花花卉紋八方燭臺

故宮博物院藏

高38.5釐米,口徑9.0釐米,足徑23.5釐米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此八角燭臺仿自阿拉伯銅器,結構複雜,裝飾華美。繪製紋樣使用的青料為進口鈷料,即所謂的“蘇泥勃青”,青花色澤濃豔,有暈散感。

燭臺出現的歷史很早,遠在三國、兩晉時期,隨著制瓷工藝的發展,瓷燭臺隨之出現,如三國時的羊形燭臺、兩晉時的騎獸人燭臺等。南北朝時盛行蓮花狀燭臺。隋、唐時的燭臺底座刻劃精美的花紋。到了明代盛行八方燭臺,燭臺上有的置蠟燭形插柱,造型美觀大方,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明永樂甜白釉劃花纏枝蓮紋梅瓶

故宮博物院藏

高24.8釐米,口徑4.5釐米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瓶小口,肩下漸斂,足脛處略外撇,圈足,砂底無釉。通體施甜白釉,釉面暗劃3組紋飾,依次為卷草紋、纏枝蓮花紋、折枝花卉紋,以弦紋間隔。

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長挺拔的特點,適當壓縮了瓶身的高度,放寬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趨諧調。瓶體所施甜白釉純正潔淨,色澤柔潤,紋飾刻劃細膩,是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永樂時期甜白釉器物是宮中主要用瓷,據1989年景德鎮明代御窯廠遺址發掘報告顯示,在永樂前期地層中98%以上的出土物為甜白釉瓷器。

明永樂影青暗花纏枝蓮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

高6.1釐米,口徑15.6釐米,足徑5釐米。清宮舊藏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碗撇口,弧腹,小圈足。通體施青白釉,又稱影青釉。外壁釉下刻劃雙勾纏枝蓮紋。此碗胎骨輕薄,刻線流暢,格外清新秀美。無款。

明永樂影青瓷的釉色仿自宋代影青,但由於胎中所含的玻璃成分較多,故透光性比宋代影青更強。另外,永樂影青瓷的釉層亦較宋影青肥潤,釉內積聚的氣泡較宋影青大且多。

明代景德鎮的影青瓷不是主要品種,數量較少,故而珍貴。此碗造型輕盈秀麗,胎薄如紙,釉質美如青玉,紋飾玲瓏剔透,堪稱明代影青瓷的代表作。清末寂園叟的《陶雅》曰:“永樂窯有一種素碗,嚴露胎骨,以質薄如紙,內有影青雕花者為上品。”所指即此種碗。

明永樂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

故宮博物院藏

高32.8釐米,口徑8.2釐米,足徑10.8釐米

歷朝歷代瓷器連載,永樂的極大開放帶來的瓷器極大發展

此瓶造型線條優美流暢, 胎質純淨細膩,紋飾清晰生動。畫面一改元青花繁縟的裝飾風格,構圖疏朗有致,青花色澤濃豔亮麗,深淺不一,富於層次感和立體感。畫面中的黑色斑點似水墨畫中暈散的效果,為永樂青花的顯著特徵,這種自然形成的色澤特點極難模仿,為後世仿品所不及。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皆有仿永樂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但器物造型不及永樂器柔美秀麗而略顯臃腫笨重,畫面中的黑斑不是天然燒成,系人為重筆點染而成,與原物相差甚遠。

相關推薦

推薦中...